504.第504章 得偿所愿5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大哉大明最新章节!
一个始终盯着的目标,和一个猛然出现在视野中的目标,两者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尤其是对于只是经过几个月固定靶的训练,根本没有进行过多少移动靶尝试的明军火铳手来说,区别就更是明显。
尤其是若让蒙古人再向前一步,他们就能够进入开阔地带,进入开阔地带的蒙古骑兵,他们是可以撒开跑的。百多步的距离,对于他们来说,基本上转瞬即至。因此,他们若是越过了第三道壕沟,差不多就等于让他们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不错,下面是层层叠叠的人和马的尸体,即使没有明军火铳手的阻击,让他们自由地跨越也并非易事。而且即使有那么三两个、甚至十几个蒙古骑兵冲到了开阔地带,明军的火铳手也会及时给予“点名”的。
可那样一来,毕竟要牵扯明军火铳手的精力。因为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肯定会有小一半的明军火铳手,会将枪口对准那几个越过雷池的目标。如此一来,尚未越过雷池的蒙古骑兵就会少人“关注”了。因此,那几个、或十几个敢于跨域雷池者,固然可以被打成马蜂窝,可随后肯定会有更多的蒙古骑兵,跨过那条巨大的障碍。
如此恶性循环,情势很可能失控。
最为关键的是,一旦让蒙古人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他们的斗志很可能被激发出来,士气也很可能一下子就高涨起来,俗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两军交战,很大程度上就是比拼的士气。尤其是蒙古人被压制了这么久,一旦冲破了阻滞,他们爆发出来的能量也是惊人的。
因此,能够一直将对方死死地压制住的话,就千万不要让他们轻易获得喘息之机的好。
对于这种情况来说,火铳还算是好些,因为他们毕竟数量众多,一个人反应不及,还身边队友同伴,一击不中还可以再来一击,总之弥补的机会多多。
而对于另一大杀器火炮来说,情况还要糟糕的多。
因为对方的阵地无形中抬高了,若是还像以前那样平射的话,火炮发射出的实心弹,多半就会击中那道由人肉和马肉组成的圩子墙。虽然由此产生的震动,也会颠覆行走在上面的蒙古骑兵,可那也只是形成颠覆而已,显然无法形成有效的杀伤,也只能“暂缓”他们的冲击势头。
而若是稍稍调高炮口的话,实心弹的飞行轨迹就会变成是一个向上的斜线,因此最好的效果,也只能对冲在最前面的蒙古骑兵形成杀伤,而对后面的敌人基本上没有任何的影响。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火炮的效力,基本上就等同于火铳了,其威力能够保持一两成就不错了。
若想令火炮发挥与之前同样的效力,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要抬高火炮炮位的高度,使之与对面的圩子墙差不多同样的高度。
而众所周知的是,在短时间内迅速抬高火炮炮位的高度,几乎就是不可能的。
“大帅,您看……”何腾蛟看出这个问题之后,马上就准备向孙承宗进言。
可他刚刚扭过头,话也刚刚出口,就看到孙承宗也是两眼注视着前方,沉吟不语,应该也是发现了同一个问题,而且也是正在思考对策。何腾蛟意会到此,也就打住了话头。
“嗯,云从,本帅知道,”何腾蛟虽然没有说出更多的话,孙承宗显然明白他的意思,可他并没有出口提及两人共同关心的话题,而是问起了一个似乎关系不大的问题,“其他三处城门处,有何最新的情报送到?”
“一刻钟之前刚刚收到情报,三处城门一如往常,城内蒙古人并无异动,”何腾蛟回禀道。
战前就已经规定,负责其他三处城门围堵任务的指挥官,每隔一刻钟就要派人汇报一次情况。而何腾蛟负责所有情报的收集和整理,因此斥候都是首先将情报向他汇报。
“好,请王总兵,”孙承宗对身边的一名传令兵说道。
“是,大帅,”三名传令兵接令而去。
虽然没有明言,可何腾蛟也知道两人的顾虑是一样的。孙承宗派人去找王廷臣,应该就是要调动兵力了。所以何腾蛟并没有多言,而是向旁边不远处自己的几名参军部的助手走去。
自从战斗甫一开始,情势就一直非常紧张,而往来传送情报的各处人员、以及更远距离的斥候,更是几乎无时无之。做为指挥官,孙承宗当然要随时掌握最新的情报,因此何腾蛟就将情报处设在了左近。平时由几名助手接收各处送来的情报,若是哪一处出现了什么变化,也好由何腾蛟及时通报给大帅。
何腾蛟走到那里,一边低声询问着几名助手,一边翻看着那一大摞各处送来的情报。
过了一会儿,何腾蛟询问完毕,也将那些情报都翻看了一遍,没有发现异常。他抬头向孙承宗望去,而孙承宗的目光也正好向他看过来。
因为此时也不断地有传送情报的人员到达,因此何腾蛟就没有向孙承宗那边走过去。
他没有说话,只是迎着孙承宗的目光,表情轻松地点了点头。
孙承宗得到了何腾蛟的确认,心情也随即放松下来,然后他就专等着王廷臣王总兵的到来了。
负责围困东城门的,是辽东总兵王廷臣率领着所部五千余人担此重任。
不管在什么时代,能够巴结上一个总兵的位置,那绝对就不是一般的人。而在朝末乱世,很多规矩都已经被打破,除了“正轨”的招数,总还得用些其他的手段,因此,不要小看这些辽东的总兵们,更不要随意相信记载中他们在战场之上是多么的不堪。
他们不仅能够在这个世道生存下来,而且还谋得了一个不错的位置,这本身就很说明问题。
王廷臣是辽东众多的总兵中的一员,也当然与他们是一样一样的。
他们最大的本事,不在于攻城拔寨,更不在于冲锋陷阵,虽然这些事情,按理说都是他们应知应分,可相较于简单粗暴的莽夫行为,他们更擅长的是“运筹帷幄”,或者叫做“精打细算”。
不错,他们最擅长的就是“审时度势”,就是“识得眉高眼低”,就是抓住一切机会,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同时也抓住一切机会,极力排除一切可能,避免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失。
一个始终盯着的目标,和一个猛然出现在视野中的目标,两者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尤其是对于只是经过几个月固定靶的训练,根本没有进行过多少移动靶尝试的明军火铳手来说,区别就更是明显。
尤其是若让蒙古人再向前一步,他们就能够进入开阔地带,进入开阔地带的蒙古骑兵,他们是可以撒开跑的。百多步的距离,对于他们来说,基本上转瞬即至。因此,他们若是越过了第三道壕沟,差不多就等于让他们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不错,下面是层层叠叠的人和马的尸体,即使没有明军火铳手的阻击,让他们自由地跨越也并非易事。而且即使有那么三两个、甚至十几个蒙古骑兵冲到了开阔地带,明军的火铳手也会及时给予“点名”的。
可那样一来,毕竟要牵扯明军火铳手的精力。因为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肯定会有小一半的明军火铳手,会将枪口对准那几个越过雷池的目标。如此一来,尚未越过雷池的蒙古骑兵就会少人“关注”了。因此,那几个、或十几个敢于跨域雷池者,固然可以被打成马蜂窝,可随后肯定会有更多的蒙古骑兵,跨过那条巨大的障碍。
如此恶性循环,情势很可能失控。
最为关键的是,一旦让蒙古人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他们的斗志很可能被激发出来,士气也很可能一下子就高涨起来,俗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两军交战,很大程度上就是比拼的士气。尤其是蒙古人被压制了这么久,一旦冲破了阻滞,他们爆发出来的能量也是惊人的。
因此,能够一直将对方死死地压制住的话,就千万不要让他们轻易获得喘息之机的好。
对于这种情况来说,火铳还算是好些,因为他们毕竟数量众多,一个人反应不及,还身边队友同伴,一击不中还可以再来一击,总之弥补的机会多多。
而对于另一大杀器火炮来说,情况还要糟糕的多。
因为对方的阵地无形中抬高了,若是还像以前那样平射的话,火炮发射出的实心弹,多半就会击中那道由人肉和马肉组成的圩子墙。虽然由此产生的震动,也会颠覆行走在上面的蒙古骑兵,可那也只是形成颠覆而已,显然无法形成有效的杀伤,也只能“暂缓”他们的冲击势头。
而若是稍稍调高炮口的话,实心弹的飞行轨迹就会变成是一个向上的斜线,因此最好的效果,也只能对冲在最前面的蒙古骑兵形成杀伤,而对后面的敌人基本上没有任何的影响。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火炮的效力,基本上就等同于火铳了,其威力能够保持一两成就不错了。
若想令火炮发挥与之前同样的效力,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要抬高火炮炮位的高度,使之与对面的圩子墙差不多同样的高度。
而众所周知的是,在短时间内迅速抬高火炮炮位的高度,几乎就是不可能的。
“大帅,您看……”何腾蛟看出这个问题之后,马上就准备向孙承宗进言。
可他刚刚扭过头,话也刚刚出口,就看到孙承宗也是两眼注视着前方,沉吟不语,应该也是发现了同一个问题,而且也是正在思考对策。何腾蛟意会到此,也就打住了话头。
“嗯,云从,本帅知道,”何腾蛟虽然没有说出更多的话,孙承宗显然明白他的意思,可他并没有出口提及两人共同关心的话题,而是问起了一个似乎关系不大的问题,“其他三处城门处,有何最新的情报送到?”
“一刻钟之前刚刚收到情报,三处城门一如往常,城内蒙古人并无异动,”何腾蛟回禀道。
战前就已经规定,负责其他三处城门围堵任务的指挥官,每隔一刻钟就要派人汇报一次情况。而何腾蛟负责所有情报的收集和整理,因此斥候都是首先将情报向他汇报。
“好,请王总兵,”孙承宗对身边的一名传令兵说道。
“是,大帅,”三名传令兵接令而去。
虽然没有明言,可何腾蛟也知道两人的顾虑是一样的。孙承宗派人去找王廷臣,应该就是要调动兵力了。所以何腾蛟并没有多言,而是向旁边不远处自己的几名参军部的助手走去。
自从战斗甫一开始,情势就一直非常紧张,而往来传送情报的各处人员、以及更远距离的斥候,更是几乎无时无之。做为指挥官,孙承宗当然要随时掌握最新的情报,因此何腾蛟就将情报处设在了左近。平时由几名助手接收各处送来的情报,若是哪一处出现了什么变化,也好由何腾蛟及时通报给大帅。
何腾蛟走到那里,一边低声询问着几名助手,一边翻看着那一大摞各处送来的情报。
过了一会儿,何腾蛟询问完毕,也将那些情报都翻看了一遍,没有发现异常。他抬头向孙承宗望去,而孙承宗的目光也正好向他看过来。
因为此时也不断地有传送情报的人员到达,因此何腾蛟就没有向孙承宗那边走过去。
他没有说话,只是迎着孙承宗的目光,表情轻松地点了点头。
孙承宗得到了何腾蛟的确认,心情也随即放松下来,然后他就专等着王廷臣王总兵的到来了。
负责围困东城门的,是辽东总兵王廷臣率领着所部五千余人担此重任。
不管在什么时代,能够巴结上一个总兵的位置,那绝对就不是一般的人。而在朝末乱世,很多规矩都已经被打破,除了“正轨”的招数,总还得用些其他的手段,因此,不要小看这些辽东的总兵们,更不要随意相信记载中他们在战场之上是多么的不堪。
他们不仅能够在这个世道生存下来,而且还谋得了一个不错的位置,这本身就很说明问题。
王廷臣是辽东众多的总兵中的一员,也当然与他们是一样一样的。
他们最大的本事,不在于攻城拔寨,更不在于冲锋陷阵,虽然这些事情,按理说都是他们应知应分,可相较于简单粗暴的莽夫行为,他们更擅长的是“运筹帷幄”,或者叫做“精打细算”。
不错,他们最擅长的就是“审时度势”,就是“识得眉高眼低”,就是抓住一切机会,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同时也抓住一切机会,极力排除一切可能,避免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