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33生死时速3 下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夜的命名术、天机之神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我的大明星家族、大国重工、孤岛求生之重生狂蟒、位面因果系统、都市狐仙养成记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铁血魏晋南北朝最新章节!
我们上回说到萧宝玄和崔慧景的叛军兵锋直指南齐帝国首都建康城。此时合肥萧懿的援军还远水解不了近渴,于是,皇帝萧宝卷急忙派出骁骑将军张佛护和直阁将军徐元称等六个将领,率领中央卫戍部队在竹里(江苏省句容市北,在京口城(镇江市)和建康城(南京市)中间)构筑数个城堡,挡住了叛军的去路。
这时,萧宝玄派人给张佛护送信说:“我自己回朝廷,将军你为何要如此费力阻拦呢?”萧宝玄说的立场很有意思,天下就是我们萧家的,皇宫就是我家,我回自己家,你一个外人捣什么乱,阻拦什么?
张佛护阵前回答说:“小人承蒙国家重恩,派我在这里设置小小戍所,殿下回朝,只管径直通过,我岂敢加以阻拦呢?”说话间,命令守军万箭齐发,射向叛军,于是双方战至一处……
有时看史书中的人物,感觉很多都幽默可爱,像萧宝玄和张佛护,本来就是势不两立的对手,还要在口舌上一争短长:萧宝玄自己就是“叛军”,还要把反叛行动轻描淡说成是“自己回家”,反倒指责张佛护等人多管闲事;张佛护的反应更加是“冷幽默”,一面说“你只管走,我不干涉”,一面直接开打,毫不犹豫。这个桥段让人看的不禁莞尔。
不过战争可不是嘴上功夫,史载崔觉和崔恭祖率领叛军前锋部队全力进攻,打的中央军毫无还手之力。史书还记载一个小细节,叛军供应前方的饭食都在后方做好之后,再沿水路运至前线,所以攻城将士可以快速进餐,恢复体力;但守城的中央军明显人手不足,兵士在连续作战间歇,还要自己生火做饭……不久,叛军掌握了这个规律,一旦见张佛护的城塞内炊烟乍起,就立即加大进攻力度,于是守城官兵只好连轴转地不停战斗,连一顿饱饭也吃不成。战至此时,徐元称建议张佛护投降,但张佛护却坚决不允许。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守城的中央军在逆境中,已经不是众志成城了。最终,叛军攻克竹里,斩杀张佛护以及其他4个将军,徐元称则没有悬念的投降了叛军。
竹里的被攻克,导致中央军士气衰落,相反叛军士气大涨。随后,建康城外围的卫戍部队纷纷不战而溃,领兵将领不是投降,就是逃跑或是被杀。建康城外城(此时建康城外城还是木制篱笆构筑)随即被攻破,叛军进而围困了萧宝卷的宫城。此时崔慧景感觉大局已定,就在宫城外以太后名义发出诏令,废萧宝卷为吴王。
就在所有“吃瓜群众”认为萧宝卷败局已定之时。崔慧景的叛军内部却产生了不和谐的因素。
首先,崔慧景对于是否拥立萧宝玄有了动摇。在崔慧景扯起反叛大旗之时,流落民间的萧昭胄、萧昭颖兄弟前来投奔。看这两个“昭字辈”的皇家后裔,读者应该可以猜到他们的出身,没错,这两兄弟是齐武帝萧赜二儿子萧子良的儿子。当年齐武帝萧赜就曾犹豫过是传位给二子萧子良还是皇太孙萧昭业(萧昭业老爸萧长懋死的早,最终萧赜还是选择传位萧昭业,由堂弟萧鸾辅政),王肃的家族还卷进这场立嗣之争,最终被屠族,导致王肃只身投靠了北魏。后来萧鸾篡夺了萧昭业的皇位后大杀宗室,萧昭胄、萧昭颖兄弟就在这时跑到民间躲藏了起来。如今萧昭胄兄弟前来投军,却给了崔慧景一个“机会”,史书记载崔慧景改变了拥立萧宝玄为帝的初心,又想拥立萧昭胄为帝。我们知道,由于在齐明帝萧鸾时期的大杀宗室,朝廷上基本都是“齐明帝一派”的势力了,所以对于崔慧景来说,如果他有未来“登顶”之心,拥立在朝廷内毫无根基的萧昭胄当然比拥立江夏王萧宝玄更容易让他控制皇帝,以便在未来行禅让之事。崔慧景的小算盘打的不是一般的精明。
其次,竹里大捷后,崔觉和崔恭祖相互争功,崔慧景在中间和稀泥,不能决断如何赏罚,于是崔觉和崔恭祖的不满与日俱增。同时,由于崔慧景感觉大事已定,所以减缓的进攻的节奏,崔恭祖曾劝说崔慧景用火箭攻击北掖门,但崔慧景考虑到“战后重建工作”实在费工费力,所以不允许。同时,崔慧景开始在佛寺中接待各路客人,高谈阔论,论经说佛,不理军事。逐渐崔恭祖对崔慧景深怀不满。
俗话说“时间就是金钱”,而在战争中,时间何止是金钱,那简直就是生命和成败。崔慧景挥霍着他最不能挥霍的时间,积累着叛军内部不断产生的矛盾,他的末日也就要到了。
史载叛军久攻萧宝卷的宫城不破,而此时豫州刺史萧懿的精锐勤王野战军已经抵达了建康城南的秦淮河畔。萧懿一渡过长江,就燃起熊熊大火,建康城中看见火光,知道援兵到了,于是欢呼雀跃,士气大增(估计双方约定的点火密码)。此时,崔恭祖要求主力南渡秦淮河和萧懿决战,首先打垮萧懿,再回过头来进攻宫城。可是崔慧景并没把萧懿放在眼里,只是派崔觉率领数千精锐南渡淮河,阻挡萧懿。经过一场恶战,崔觉败北,据记载跳下秦淮河淹死的就有两千多叛军。崔觉只好退到秦淮河北岸,毁掉浮桥,龟缩防守。
而史书记载,到了这个时候,崔觉居然还有闲工夫抢夺了崔恭祖从东宫抢掠的女伎。崔恭祖积愤已久,当天夜里,汇同军中骁将刘灵运一起到建康城投降。得知崔恭祖已经投降,叛军在前有坚城,后有勤王军的威逼下,终于崩溃了。崔慧景带领心腹数人逃跑,途中随从逐渐离散,崔慧景单人匹马逃至江边,被打鱼人斩首,首级献给朝廷;崔觉逃亡当了道士,最终也被逮捕归案,斩首示众;萧宝玄则被抓捕到皇宫大内,被萧宝卷作践玩弄,上演了开篇“以牙还牙的闹剧”,之后还是没有悬念地被处死了。
不过此时萧宝卷一个做法却让我大感吃惊,史载崔慧景兵败后,朝廷收集了众多大臣暗中联系崔慧景谋反的罪证,为了安抚大众,萧宝卷命令烧掉证据,还特意下诏说:“江夏王尚且如此对我,岂可以再治别人的罪呢?”估计萧宝卷对于不断地杀戮以及不断地反叛也感觉有点不对头,所以听取了“高人”的指点,采取当年曹操官渡之战后的安抚人心的做法,期望使国家政局归于平稳。
而这个“高人”则很可能就是救驾功臣萧懿。史载为表彰萧懿救驾之功,萧宝卷任命他为尚书令。不仅如此,萧懿的四弟萧畅还被任命为卫尉,掌管了宫城钥匙。新官上任三把火,萧懿“忠心为国”地给皇帝直言进谏也就不难想象和理解了。可惜,蜜月总是短暂的。
此时的萧齐帝国已经在萧宝卷不断地杀戮中积重难返,史载尽管萧宝卷下达了“不追究诏书”,但是萧宝卷的亲信们为了钱财还是网罗各种名目胡闹,只要是家中有钱的,就按上“崔慧景同党还要谋反”的罪名杀掉;如果没钱,就算和崔慧景以前是一伙的,也不追究。没有意外,萧宝卷的亲信自然会把目光注射到萧懿身上,他们劝说萧宝卷:“萧懿谋反在即,陛下命在旦夕!”史载萧宝卷慢慢相信,杀心骤起。
而与此同时,各种有识之士也劝说萧懿不敢掉以轻心:既然你四弟萧畅掌管宫门守卫,不如趁萧宝卷出城之时,起兵废杀萧宝卷。否则,萧懿持功高盖主之威,岂能长久?加之萧宝卷“猜忌”、“暴起杀人”的习惯,难免哪一天萧懿就命丧黄泉。
后来,有人得到萧宝卷就要下手的讯息,于是连忙劝萧懿逃跑,投奔三弟雍州刺史萧衍,但没想到的是,萧懿却说:“自古以来,人终有一死,岂有叛逃的尚书令吗?”
公元月,萧宝卷派人赐给萧懿毒酒,萧懿临死前说道:“我的三弟萧衍还在雍州,我深深为朝廷感到忧虑啊。”
史书记载的萧懿,迂腐的让人咂舌,遍观历史,就算享国数百年的大朝代,在那么长时间的“皇家教化”下,大臣们都不一定像萧懿这样“忠贞”,更何况这种“愚忠”发生在“城头频频变换大王旗”,血腥杀戮的南北朝时期。所以,我感觉这是史书的夸大,或者是当萧衍后来当上“梁武帝”后,对兄长的美化,以及对自己“谋反”的“洗白”之举。不过历史本来就是由人去写,由人去发挥的“故事集”,真正的真相早在它发生的那一刻起,就不存在了。
就像前些天,海航集团以小博大,在海外并购了“英迈国际”,一举进入世界100强企业。这个事件看网上有人说这是海航为了满足董事会主席陈锋说过“2016年要进入世界100强”的个人私欲的鲁莽之举;可在我这个就业金融的人看来,这分明是海航“空手套白狼”的经典资本运作案例;而我猜想,这件事在海航董事局眼里,应该是他们发展民用航空产业的大战略的组成部分;而在如今人民币贬值压力山大的时候,还依然为海航海外并购一路开绿灯的国家政府而言,这也许就是在海航未来装备国产化,大大助力国有飞机制造业之前给它的一个小甜头……
古诗有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以,我们看到的历史,其实都是别人“告诉”的历史,我们只要观其大概,汲其精华,感悟自我就好,也不用执着地去纠结什么“真相”“假相”了。
萧懿立下不世之功,却惨遭杀害,萧懿一家最终结局如何?萧懿远在雍州的三弟萧衍又会作何反应呢?我们下一章再说吧。
我们上回说到萧宝玄和崔慧景的叛军兵锋直指南齐帝国首都建康城。此时合肥萧懿的援军还远水解不了近渴,于是,皇帝萧宝卷急忙派出骁骑将军张佛护和直阁将军徐元称等六个将领,率领中央卫戍部队在竹里(江苏省句容市北,在京口城(镇江市)和建康城(南京市)中间)构筑数个城堡,挡住了叛军的去路。
这时,萧宝玄派人给张佛护送信说:“我自己回朝廷,将军你为何要如此费力阻拦呢?”萧宝玄说的立场很有意思,天下就是我们萧家的,皇宫就是我家,我回自己家,你一个外人捣什么乱,阻拦什么?
张佛护阵前回答说:“小人承蒙国家重恩,派我在这里设置小小戍所,殿下回朝,只管径直通过,我岂敢加以阻拦呢?”说话间,命令守军万箭齐发,射向叛军,于是双方战至一处……
有时看史书中的人物,感觉很多都幽默可爱,像萧宝玄和张佛护,本来就是势不两立的对手,还要在口舌上一争短长:萧宝玄自己就是“叛军”,还要把反叛行动轻描淡说成是“自己回家”,反倒指责张佛护等人多管闲事;张佛护的反应更加是“冷幽默”,一面说“你只管走,我不干涉”,一面直接开打,毫不犹豫。这个桥段让人看的不禁莞尔。
不过战争可不是嘴上功夫,史载崔觉和崔恭祖率领叛军前锋部队全力进攻,打的中央军毫无还手之力。史书还记载一个小细节,叛军供应前方的饭食都在后方做好之后,再沿水路运至前线,所以攻城将士可以快速进餐,恢复体力;但守城的中央军明显人手不足,兵士在连续作战间歇,还要自己生火做饭……不久,叛军掌握了这个规律,一旦见张佛护的城塞内炊烟乍起,就立即加大进攻力度,于是守城官兵只好连轴转地不停战斗,连一顿饱饭也吃不成。战至此时,徐元称建议张佛护投降,但张佛护却坚决不允许。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守城的中央军在逆境中,已经不是众志成城了。最终,叛军攻克竹里,斩杀张佛护以及其他4个将军,徐元称则没有悬念的投降了叛军。
竹里的被攻克,导致中央军士气衰落,相反叛军士气大涨。随后,建康城外围的卫戍部队纷纷不战而溃,领兵将领不是投降,就是逃跑或是被杀。建康城外城(此时建康城外城还是木制篱笆构筑)随即被攻破,叛军进而围困了萧宝卷的宫城。此时崔慧景感觉大局已定,就在宫城外以太后名义发出诏令,废萧宝卷为吴王。
就在所有“吃瓜群众”认为萧宝卷败局已定之时。崔慧景的叛军内部却产生了不和谐的因素。
首先,崔慧景对于是否拥立萧宝玄有了动摇。在崔慧景扯起反叛大旗之时,流落民间的萧昭胄、萧昭颖兄弟前来投奔。看这两个“昭字辈”的皇家后裔,读者应该可以猜到他们的出身,没错,这两兄弟是齐武帝萧赜二儿子萧子良的儿子。当年齐武帝萧赜就曾犹豫过是传位给二子萧子良还是皇太孙萧昭业(萧昭业老爸萧长懋死的早,最终萧赜还是选择传位萧昭业,由堂弟萧鸾辅政),王肃的家族还卷进这场立嗣之争,最终被屠族,导致王肃只身投靠了北魏。后来萧鸾篡夺了萧昭业的皇位后大杀宗室,萧昭胄、萧昭颖兄弟就在这时跑到民间躲藏了起来。如今萧昭胄兄弟前来投军,却给了崔慧景一个“机会”,史书记载崔慧景改变了拥立萧宝玄为帝的初心,又想拥立萧昭胄为帝。我们知道,由于在齐明帝萧鸾时期的大杀宗室,朝廷上基本都是“齐明帝一派”的势力了,所以对于崔慧景来说,如果他有未来“登顶”之心,拥立在朝廷内毫无根基的萧昭胄当然比拥立江夏王萧宝玄更容易让他控制皇帝,以便在未来行禅让之事。崔慧景的小算盘打的不是一般的精明。
其次,竹里大捷后,崔觉和崔恭祖相互争功,崔慧景在中间和稀泥,不能决断如何赏罚,于是崔觉和崔恭祖的不满与日俱增。同时,由于崔慧景感觉大事已定,所以减缓的进攻的节奏,崔恭祖曾劝说崔慧景用火箭攻击北掖门,但崔慧景考虑到“战后重建工作”实在费工费力,所以不允许。同时,崔慧景开始在佛寺中接待各路客人,高谈阔论,论经说佛,不理军事。逐渐崔恭祖对崔慧景深怀不满。
俗话说“时间就是金钱”,而在战争中,时间何止是金钱,那简直就是生命和成败。崔慧景挥霍着他最不能挥霍的时间,积累着叛军内部不断产生的矛盾,他的末日也就要到了。
史载叛军久攻萧宝卷的宫城不破,而此时豫州刺史萧懿的精锐勤王野战军已经抵达了建康城南的秦淮河畔。萧懿一渡过长江,就燃起熊熊大火,建康城中看见火光,知道援兵到了,于是欢呼雀跃,士气大增(估计双方约定的点火密码)。此时,崔恭祖要求主力南渡秦淮河和萧懿决战,首先打垮萧懿,再回过头来进攻宫城。可是崔慧景并没把萧懿放在眼里,只是派崔觉率领数千精锐南渡淮河,阻挡萧懿。经过一场恶战,崔觉败北,据记载跳下秦淮河淹死的就有两千多叛军。崔觉只好退到秦淮河北岸,毁掉浮桥,龟缩防守。
而史书记载,到了这个时候,崔觉居然还有闲工夫抢夺了崔恭祖从东宫抢掠的女伎。崔恭祖积愤已久,当天夜里,汇同军中骁将刘灵运一起到建康城投降。得知崔恭祖已经投降,叛军在前有坚城,后有勤王军的威逼下,终于崩溃了。崔慧景带领心腹数人逃跑,途中随从逐渐离散,崔慧景单人匹马逃至江边,被打鱼人斩首,首级献给朝廷;崔觉逃亡当了道士,最终也被逮捕归案,斩首示众;萧宝玄则被抓捕到皇宫大内,被萧宝卷作践玩弄,上演了开篇“以牙还牙的闹剧”,之后还是没有悬念地被处死了。
不过此时萧宝卷一个做法却让我大感吃惊,史载崔慧景兵败后,朝廷收集了众多大臣暗中联系崔慧景谋反的罪证,为了安抚大众,萧宝卷命令烧掉证据,还特意下诏说:“江夏王尚且如此对我,岂可以再治别人的罪呢?”估计萧宝卷对于不断地杀戮以及不断地反叛也感觉有点不对头,所以听取了“高人”的指点,采取当年曹操官渡之战后的安抚人心的做法,期望使国家政局归于平稳。
而这个“高人”则很可能就是救驾功臣萧懿。史载为表彰萧懿救驾之功,萧宝卷任命他为尚书令。不仅如此,萧懿的四弟萧畅还被任命为卫尉,掌管了宫城钥匙。新官上任三把火,萧懿“忠心为国”地给皇帝直言进谏也就不难想象和理解了。可惜,蜜月总是短暂的。
此时的萧齐帝国已经在萧宝卷不断地杀戮中积重难返,史载尽管萧宝卷下达了“不追究诏书”,但是萧宝卷的亲信们为了钱财还是网罗各种名目胡闹,只要是家中有钱的,就按上“崔慧景同党还要谋反”的罪名杀掉;如果没钱,就算和崔慧景以前是一伙的,也不追究。没有意外,萧宝卷的亲信自然会把目光注射到萧懿身上,他们劝说萧宝卷:“萧懿谋反在即,陛下命在旦夕!”史载萧宝卷慢慢相信,杀心骤起。
而与此同时,各种有识之士也劝说萧懿不敢掉以轻心:既然你四弟萧畅掌管宫门守卫,不如趁萧宝卷出城之时,起兵废杀萧宝卷。否则,萧懿持功高盖主之威,岂能长久?加之萧宝卷“猜忌”、“暴起杀人”的习惯,难免哪一天萧懿就命丧黄泉。
后来,有人得到萧宝卷就要下手的讯息,于是连忙劝萧懿逃跑,投奔三弟雍州刺史萧衍,但没想到的是,萧懿却说:“自古以来,人终有一死,岂有叛逃的尚书令吗?”
公元月,萧宝卷派人赐给萧懿毒酒,萧懿临死前说道:“我的三弟萧衍还在雍州,我深深为朝廷感到忧虑啊。”
史书记载的萧懿,迂腐的让人咂舌,遍观历史,就算享国数百年的大朝代,在那么长时间的“皇家教化”下,大臣们都不一定像萧懿这样“忠贞”,更何况这种“愚忠”发生在“城头频频变换大王旗”,血腥杀戮的南北朝时期。所以,我感觉这是史书的夸大,或者是当萧衍后来当上“梁武帝”后,对兄长的美化,以及对自己“谋反”的“洗白”之举。不过历史本来就是由人去写,由人去发挥的“故事集”,真正的真相早在它发生的那一刻起,就不存在了。
就像前些天,海航集团以小博大,在海外并购了“英迈国际”,一举进入世界100强企业。这个事件看网上有人说这是海航为了满足董事会主席陈锋说过“2016年要进入世界100强”的个人私欲的鲁莽之举;可在我这个就业金融的人看来,这分明是海航“空手套白狼”的经典资本运作案例;而我猜想,这件事在海航董事局眼里,应该是他们发展民用航空产业的大战略的组成部分;而在如今人民币贬值压力山大的时候,还依然为海航海外并购一路开绿灯的国家政府而言,这也许就是在海航未来装备国产化,大大助力国有飞机制造业之前给它的一个小甜头……
古诗有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以,我们看到的历史,其实都是别人“告诉”的历史,我们只要观其大概,汲其精华,感悟自我就好,也不用执着地去纠结什么“真相”“假相”了。
萧懿立下不世之功,却惨遭杀害,萧懿一家最终结局如何?萧懿远在雍州的三弟萧衍又会作何反应呢?我们下一章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