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的困境 下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夜的命名术、天机之神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我的大明星家族、大国重工、孤岛求生之重生狂蟒、位面因果系统、都市狐仙养成记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铁血魏晋南北朝最新章节!
上回我们说到穆泰、陆叡等人计划拥立皇太子元恂在平城另立中央,可惜消息泄露,元恂没能逃出洛阳,反而被皇帝元宏囚禁于河阳。虽然“****们”反叛的大旗已然倒下,穆泰等人却没有放手,继续拥戴朔州刺史元颐为“带头大哥”,妄图将反叛进行到底。可惜事到临头,元颐怂了,直接向皇帝元宏告了密。
不用讲,元宏得到密报后一定是大惊失色,于是立即在凝闲堂召见养病在家的吏部尚书、任城王元澄,说到:“穆泰等人煽动皇族叛乱,我现在刚刚迁都,人心不稳,假如真的发生兵变,我就势难在洛阳新都立足。帝国大事,我必须倚重你任城王,虽然你身体有恙,还请勉强为我到平城一趟,如果他们力量微弱,就直接缉拿,如果他们已经羽翼丰满,就征调并州、肆州军马讨伐!”
我们以前曾经介绍过元澄,他是元宏最为倚重的皇叔,能文能武,是坚定的改革派,听到帝国有人反叛,皇帝恳请自己出山,元澄自然义不容辞,跟皇帝说到:“穆泰等人愚昧之至,不过是依恋旧土,才出此下策,并不是深谋远虑地企图篡夺政权。为臣不才,虽然拙笨胆怯,但对付他们还是绰绰有余,请陛下不必忧虑!”
元宏笑到:“有你出马,我自不会忧虑。”于是加授元澄“持节”,并特意安排自己贴身侍卫充当元澄的警卫,前往平城平叛。
当元澄抵达雁门关时,雁门郡郡守深夜面见元澄,汇报穆泰已经西上投奔了阳平王元颐。元澄随军右丞孟斌随即说到:“事情如何发展,不可预料,应该遵照皇上吩咐,征调并州、肆州大军,然后慢慢推进。”孟斌如此建议,应该是还不知道阳平王元颐其实就是“内鬼”,这也很好理解,底牌总是在最后时刻亮出,如果元颐的身份尽人皆知,其“价值”也就大打折扣了。
元澄不像孟斌,当然明白中间的猫腻,如果穆泰投奔元颐这个内鬼,岂不是自投罗网。所以雁门郡守带来的这个消息对于元澄来说反而是好消息,不过此事没必要跟孟斌挑明,于是元澄回答说:“穆泰既然谋反,就应当据守坚固的城池,可他却率军迎接阳平王,证明他力量并不强大,穆泰既然没有武装抗拒,我们无缘无故动员大军,不是适当的反应,现在只要迅速前往平城,用我们现有兵力,就足以镇压。”遂加倍速度,强行军赶往平城。
一切不出元澄所料,穆泰此时就在平城,如热锅上的蚂蚁,进退失据,估计穆泰在投奔元颐的路上得知元颐“内鬼”的身份,不得已又退回了平城。
元澄先礼后兵,派遣使者李焕进入平城,对穆泰的党羽进行劝说工作。这一招实在高明,穆泰纠集的反叛人众,本来意志就不坚强,见“反叛”连连受挫,皇太子被囚,元颐反水,元澄现如今又大军压境,于是无人再听从穆泰的指挥。穆泰见势不妙,指挥部下将士数百人攻击李焕,没有得逞,只好从西门逃走。没有任何悬念,穆泰最终被追兵生擒活拿,这场“反叛”就这样被元澄轻而易举的平灭了。
随后,元澄彻底追查,逮捕穆泰、陆叡等一百余人,全部押往洛阳,等候皇帝处理。元宏后来听到元澄讲述的平叛经过,不禁大喜,对二弟元禧等人说到:“任城王实在是国家栋梁,这事儿要是派你们去办,估计很难做到如此完美!”
事件的大结局:穆泰、陆叡、元业、元隆、元超等反叛首脑全部被诛杀。老臣元丕事先也了解反叛的细节(元业是他老弟,元隆、元超是他儿子),但没有上报,依照帝国法律,元丕应受株连,但孝文帝元宏顾忌元丕的资历,所以特免除元丕死罪,只是贬黜为平民。
原先,元丕、陆叡、李冲和于烈都接受过朝廷颁发的“丹书铁券”,也就是免死诏书。但这次反叛后,陆叡还是被诛杀了。为了安抚人心,元宏特意下诏给李冲和于烈:“陆叡心怀反叛,愧对神明,是他首先撕破誓言,责任不在我身。我本来期望始终如一,但他们却主动把我弃绝,这是何等可悲的结局啊。特别告诉你们二位,请不要惊讶,除了谋反,我们之间的誓言,日月可鉴!”
孝文帝元宏对于“丹书铁券”的态度让人啼笑皆非,皇帝颁发“丹书铁劵”就是一张保命符,可被授予丹书铁券的大臣都是朝廷重臣,在国家官僚体系中举足轻重,势力盘根错节,一般的违法犯纪,只要稍加运作,皇帝也就不会追究了,此时“丹书铁劵”也就可有可无;不过这些重臣一旦卷入“谋反”大案中(就算不反,皇帝想搞你,一般也会“诬以谋反”),就算有“丹书铁劵”也白搭,依然免不了一死,“丹书铁券”也还是废铁一块。说来说去,这个“丹书铁券”就是“皇帝的新衣”,唬人的玩意儿罢了,皇帝元宏还特意下诏维护这块“遮羞布”的江湖地位,真是幽默之至。
皇太子元恂最终也没落什么好,史载元恂被罢黜软禁,感到十分后悔。但皇帝元宏为了免除后患,决绝的派中书侍郎邢峦,会同咸阳王元禧,携带诏书和毒酒,前往河阳,赐死了元恂。元恂死后,穿平常人的衣物,装入粗糙棺材,就地安葬。
这场以帝国政坛“****们”主导策划的叛乱就这样画上了句号,正如元澄出兵平叛之前和孝文帝元宏分析的那样,以穆泰为首的叛乱团队其实并没有颠覆中央的“远大理想”,只是对于皇帝元宏强硬推行的“汉化改革”心存不满,而采取的一种极不理智的过激行为。暂且不议这次叛乱的成败得失,仅从鲜卑大臣们居然因为这种不满情绪就能煽动如此多的宗室王爷去实施叛乱,就从一个侧面证明元宏一意孤行推进的“汉化改革”已经在帝国鲜卑族群中,人为的产生了一种巨大的隔阂,虽然这场叛乱被政府强行镇压下去,但鲜卑族群内部的撕裂将不可遏制的发展,南迁洛阳并逐渐汉化的高高在上的鲜卑贵族,和远在边疆命比纸薄的鲜卑军民的隔阂将逐渐加深,两个阶级渐行渐远,帝国大厦最终的崩塌将不可避免。
不过孝文帝当时是不会知道他的“改革”终将把帝国带进万劫不复的深渊,最终颠覆帝国大厦的“六镇起义”还需要时间来酝酿,此乃后话。回望历史,穆泰这些“****们”直觉上的抵制汉化的思想,在当时才是“实事求是”的建设“有汉人治理特色的鲜卑帝国”的长治久安的战略。可惜他们不能顺势而为,用了“叛乱”这种下下策,以卵击石,导致了可悲的失败。而元宏如此轻而易举的平灭了叛乱,也使其没有任何可能来反思自己的“改革”是否有不妥之处,从而对帝国政策进行及时的调整。
我们只能看着孝文帝驾驶着北魏帝国这辆豪华战车呼啸而过,渐行渐远,义无反顾地冲向毁灭的悬崖,真是可悲可叹啊!
;
上回我们说到穆泰、陆叡等人计划拥立皇太子元恂在平城另立中央,可惜消息泄露,元恂没能逃出洛阳,反而被皇帝元宏囚禁于河阳。虽然“****们”反叛的大旗已然倒下,穆泰等人却没有放手,继续拥戴朔州刺史元颐为“带头大哥”,妄图将反叛进行到底。可惜事到临头,元颐怂了,直接向皇帝元宏告了密。
不用讲,元宏得到密报后一定是大惊失色,于是立即在凝闲堂召见养病在家的吏部尚书、任城王元澄,说到:“穆泰等人煽动皇族叛乱,我现在刚刚迁都,人心不稳,假如真的发生兵变,我就势难在洛阳新都立足。帝国大事,我必须倚重你任城王,虽然你身体有恙,还请勉强为我到平城一趟,如果他们力量微弱,就直接缉拿,如果他们已经羽翼丰满,就征调并州、肆州军马讨伐!”
我们以前曾经介绍过元澄,他是元宏最为倚重的皇叔,能文能武,是坚定的改革派,听到帝国有人反叛,皇帝恳请自己出山,元澄自然义不容辞,跟皇帝说到:“穆泰等人愚昧之至,不过是依恋旧土,才出此下策,并不是深谋远虑地企图篡夺政权。为臣不才,虽然拙笨胆怯,但对付他们还是绰绰有余,请陛下不必忧虑!”
元宏笑到:“有你出马,我自不会忧虑。”于是加授元澄“持节”,并特意安排自己贴身侍卫充当元澄的警卫,前往平城平叛。
当元澄抵达雁门关时,雁门郡郡守深夜面见元澄,汇报穆泰已经西上投奔了阳平王元颐。元澄随军右丞孟斌随即说到:“事情如何发展,不可预料,应该遵照皇上吩咐,征调并州、肆州大军,然后慢慢推进。”孟斌如此建议,应该是还不知道阳平王元颐其实就是“内鬼”,这也很好理解,底牌总是在最后时刻亮出,如果元颐的身份尽人皆知,其“价值”也就大打折扣了。
元澄不像孟斌,当然明白中间的猫腻,如果穆泰投奔元颐这个内鬼,岂不是自投罗网。所以雁门郡守带来的这个消息对于元澄来说反而是好消息,不过此事没必要跟孟斌挑明,于是元澄回答说:“穆泰既然谋反,就应当据守坚固的城池,可他却率军迎接阳平王,证明他力量并不强大,穆泰既然没有武装抗拒,我们无缘无故动员大军,不是适当的反应,现在只要迅速前往平城,用我们现有兵力,就足以镇压。”遂加倍速度,强行军赶往平城。
一切不出元澄所料,穆泰此时就在平城,如热锅上的蚂蚁,进退失据,估计穆泰在投奔元颐的路上得知元颐“内鬼”的身份,不得已又退回了平城。
元澄先礼后兵,派遣使者李焕进入平城,对穆泰的党羽进行劝说工作。这一招实在高明,穆泰纠集的反叛人众,本来意志就不坚强,见“反叛”连连受挫,皇太子被囚,元颐反水,元澄现如今又大军压境,于是无人再听从穆泰的指挥。穆泰见势不妙,指挥部下将士数百人攻击李焕,没有得逞,只好从西门逃走。没有任何悬念,穆泰最终被追兵生擒活拿,这场“反叛”就这样被元澄轻而易举的平灭了。
随后,元澄彻底追查,逮捕穆泰、陆叡等一百余人,全部押往洛阳,等候皇帝处理。元宏后来听到元澄讲述的平叛经过,不禁大喜,对二弟元禧等人说到:“任城王实在是国家栋梁,这事儿要是派你们去办,估计很难做到如此完美!”
事件的大结局:穆泰、陆叡、元业、元隆、元超等反叛首脑全部被诛杀。老臣元丕事先也了解反叛的细节(元业是他老弟,元隆、元超是他儿子),但没有上报,依照帝国法律,元丕应受株连,但孝文帝元宏顾忌元丕的资历,所以特免除元丕死罪,只是贬黜为平民。
原先,元丕、陆叡、李冲和于烈都接受过朝廷颁发的“丹书铁券”,也就是免死诏书。但这次反叛后,陆叡还是被诛杀了。为了安抚人心,元宏特意下诏给李冲和于烈:“陆叡心怀反叛,愧对神明,是他首先撕破誓言,责任不在我身。我本来期望始终如一,但他们却主动把我弃绝,这是何等可悲的结局啊。特别告诉你们二位,请不要惊讶,除了谋反,我们之间的誓言,日月可鉴!”
孝文帝元宏对于“丹书铁券”的态度让人啼笑皆非,皇帝颁发“丹书铁劵”就是一张保命符,可被授予丹书铁券的大臣都是朝廷重臣,在国家官僚体系中举足轻重,势力盘根错节,一般的违法犯纪,只要稍加运作,皇帝也就不会追究了,此时“丹书铁劵”也就可有可无;不过这些重臣一旦卷入“谋反”大案中(就算不反,皇帝想搞你,一般也会“诬以谋反”),就算有“丹书铁劵”也白搭,依然免不了一死,“丹书铁券”也还是废铁一块。说来说去,这个“丹书铁券”就是“皇帝的新衣”,唬人的玩意儿罢了,皇帝元宏还特意下诏维护这块“遮羞布”的江湖地位,真是幽默之至。
皇太子元恂最终也没落什么好,史载元恂被罢黜软禁,感到十分后悔。但皇帝元宏为了免除后患,决绝的派中书侍郎邢峦,会同咸阳王元禧,携带诏书和毒酒,前往河阳,赐死了元恂。元恂死后,穿平常人的衣物,装入粗糙棺材,就地安葬。
这场以帝国政坛“****们”主导策划的叛乱就这样画上了句号,正如元澄出兵平叛之前和孝文帝元宏分析的那样,以穆泰为首的叛乱团队其实并没有颠覆中央的“远大理想”,只是对于皇帝元宏强硬推行的“汉化改革”心存不满,而采取的一种极不理智的过激行为。暂且不议这次叛乱的成败得失,仅从鲜卑大臣们居然因为这种不满情绪就能煽动如此多的宗室王爷去实施叛乱,就从一个侧面证明元宏一意孤行推进的“汉化改革”已经在帝国鲜卑族群中,人为的产生了一种巨大的隔阂,虽然这场叛乱被政府强行镇压下去,但鲜卑族群内部的撕裂将不可遏制的发展,南迁洛阳并逐渐汉化的高高在上的鲜卑贵族,和远在边疆命比纸薄的鲜卑军民的隔阂将逐渐加深,两个阶级渐行渐远,帝国大厦最终的崩塌将不可避免。
不过孝文帝当时是不会知道他的“改革”终将把帝国带进万劫不复的深渊,最终颠覆帝国大厦的“六镇起义”还需要时间来酝酿,此乃后话。回望历史,穆泰这些“****们”直觉上的抵制汉化的思想,在当时才是“实事求是”的建设“有汉人治理特色的鲜卑帝国”的长治久安的战略。可惜他们不能顺势而为,用了“叛乱”这种下下策,以卵击石,导致了可悲的失败。而元宏如此轻而易举的平灭了叛乱,也使其没有任何可能来反思自己的“改革”是否有不妥之处,从而对帝国政策进行及时的调整。
我们只能看着孝文帝驾驶着北魏帝国这辆豪华战车呼啸而过,渐行渐远,义无反顾地冲向毁灭的悬崖,真是可悲可叹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