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两个老头(二更4000字求订阅)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大汉列侯最新章节!
PS: 第三更在晚上8点,喜欢本书的书友请订阅一下支持本书!
两个老头面面相觑,没料到名满长安的平阳侯曹时会喊出这么简单的口号,这个口号不像儒生们高喊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像黄老学派喜欢念叨的治大国若烹小鲜,不像法家喜欢说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反倒有点类似诸子百家中地位和话语权最低的农家,整日和田地里的庄稼相伴,每次各派大辩论时农家就躲在角落里发呆,那群人对治国安邦之策一窍不通,发言表述也全是田间地头的那些琐碎小事,让许多志向远大的书生们很是瞧不起,那群农家子弟老实巴交闷声不吭的就像群老农民。
莫非曹时是农家?
不可能!
两个人同时摇摇头,农家的志向很少理想也很少,少府曹时绝不是这样的人,他的每一言每一行都带着强烈的个人色彩,在无为体系里不断的折腾事力图做有为之臣,他的作为被黄老学派内部视之为离经叛道,卫绾几次出言阻挠,直不疑既的和稀泥和小小的质疑都代表了黄老派的不满。
这样一个年轻有为的九卿,绝不可能做个老实巴交的农家,起码他们两人是不信的。
胖胖的老头一脸不解,来回踱着步子大摇其头:“少府这句话很不好解,我有点看不懂他的意思。”
“不难理解,换句通俗的话是百姓均富裕。”
“百姓均富裕?似乎和《货币论》中民富国强的概念很契合。”胖胖的老头方才恍然大悟。
吃肉是贵族富豪们的权力,贫苦的百姓有许多一辈子没碰过荤腥,即便先帝驾崩前下达驰山泽之利令,百姓可以如山林砍柴打猎下河捞鱼采珠为生,贫民们一年也见得吃上几次荤腥。因为舍不得吃,他们更愿意把打来的猎物售卖出去,或者杀之鸡鸭来招待远方客人。
让百姓们吃上肉蕴含着朴实的政治理念,脱胎于民富国强理论又比高大上的理论更通俗,普通百姓听不懂长篇大论,他们只认准吃上饭吃饱饭吃到肉最实惠。家家户户有肉吃比什么管仲治国,商君变法有用亿万倍。
胖胖的老头心里如惊涛骇浪非常震惊,往大里说曹时找到自己的思想努力贯彻,往小里说也是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相比之下朝中百官公卿多半浑浑噩噩的当官,谨记萧规曹随的定制生怕逾越半步,只要江山社稷保持恒定状态不在恶化下去。他们就非常满足了。
做官几十年的老油条也没这个觉悟,为政一方者的二千石高官多了不敢有所作为的平庸之辈,这是理念的差距也是境界的差距,再一次见识到曹时的神奇,两个老头甚至怀疑他是神灵转世有宿慧不昧。
不敢继续想下去。继续联想只会得出非常扯淡的结论,那样对自己的仕途对朝廷发展都不见得是好事。
胖胖的老头长叹一声振作精神:“非常好的口号啊!一句朴实的话代表一任父母官的治民思想,我决定把这句话作为我的执政理念努力贯彻。”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两个老头相视一笑,不在管那粟米的存粮多寡。挥舞着粗布短袖的布袍子继续走。
郑老默默额头满脑子糊涂浆,摸不清两人一惊一乍的在作甚。前一刻还震惊的嘴巴可以塞进个鸡蛋,下一刻就摆出知己懂我的表情笑呵呵的走开,莫非癔症病发作脑袋糊涂了?
南庄的闾里构成与长安城内的闾里相同,内外二层里门分别有两道高墙拦住。区别是庄子里没有安排贱民的居住在两道里墙之间,高爵者居住在内里门的右手边,平民则居住在对面的左手边,两边的墙把居住区隔开,中间的通道直达村子中央五个大囷的粮仓,还有村子里存放武器的小型武库。
由于野外的毒虫猛兽众多,所以汉律里允许百姓携带短兵保护自己,武库就是回到家卸下武器定点存放武器的仓库,京师长安和雒阳有天下著名的大武库,往下各郡的郡治也有中型武库,再往下每个县有小型武库,到闾里一级有最小武库,就连皇宫及三公九卿的府衙里也都有各自的武库。
自上古部落制往下民有国野之分,闾里内居住的叫国人,闾里外居住的叫野人,汉制下闾里也继承国人制的基础全民皆兵,里面存放着每个村民的刀剑弓矢等武器,在需要使用时里正会打开武库分发武器,片刻间就可以武装起上百人的武装。
最高级别的长安、雒阳武库打开的时候,里面存放着包括大黄弩在内的强弩,战车、长戟、长戈、斧钺、长矛等各类长兵器,只有军队列阵时长兵器的战斗力才会凸显出来,锁住武库需要的时候通过虎符会符再打开的制度,保证军队的稳定性和地方叛乱的易弹压,吴楚七国之乱中叛军始终没有靠近雒阳武库是胜败转折的关键点,这套制度保护着大汉帝国六十年风吹雨打未安然无恙。
武库的大门是紧锁住的,两个老头也没打算进去伸头探脑,不用看也能猜到里面都是些普通军械,别说强弩战车之类战略物资没有,就是铠甲盾牌也不可能有,无非是刀剑弓矢之类的小玩意,能伤人性命却乱不了乡里,在乡里严密的管束体系下几乎无法作为。
敢胡乱作为的游侠、豪强刺头到也有,但是关中境内显然不可能存在的。
绕过武库就是闾里的中心区,两边里墙相隔的是两侧的居民区,中间有个小小的广场,四周有几排房屋正在忙碌。
此时恰好是秋收后的农闲,庄子里的男人全去赛马场的工地里忙活,老弱妇孺就聚在一起纺线织布,编制柳条竹篾的笸箩,搓麻绳捏麻线,大到箩筐帽子鱼篓和箱子。小到渔网鱼竿无所不包,只要是日用品都可以从那里找到踪影。
汉初的手工业风气非常浓郁,许多农民选择农闲时节干点事赚个小钱,还有些不愿意耕田的很干脆成为纯粹的手工业者,这些人并不是传统意义上有市籍的商贾,而被称之为货殖者的手工业从业者群体。
广义上农、牧、渔、矿山、冶炼都属于货殖者。狭义到具体职业就是单指从事手工业的人,出苦力挖矿凿石的矿工不算在内,拉纤绳扛大包的力工不算在内,只有从事技术相关的行业的手工业者才算狭义货殖者。
汉廷非常担心手工业的货殖者越来越多,再联合从事商业的商贾败坏农耕的传统民风,让百姓放弃耕作满足于更赚钱的行业而不是耕地,于是皇帝屡次下诏劝农桑。重农抑商打压冒头的商业风气。
打压是过程很缓慢,效果也不是特别理想,农民们依然会在农闲时赚外快,律法不能阻挡人们向往好生活的的冲动,只要他们的行为不违法。仅凭几道劝农桑诏书是没有作用的。
“咦,你们庄子里纺的线很特别,怎么颜色是五颜六色的?这样的绢帛能卖得出去吗?”
胖胖的老头盯着一列纺车发呆,按照道理绢帛以白色为上品。必须要在蚕育种时就要精心挑选,把那些吐丝颜色不正的全部踢出。别说五彩斑斓的蚕丝不能用,就是色差超过一定限度的白丝也不能用,色差较重的绢帛属于劣质品,原本明明可以卖500钱一匹。有色差的最多只能卖200钱。
纺线的小妇人顿时不乐意:“两位长者怎么说话呢?咱们庄里的七彩帛被君侯亲口夸奖过,只要咱们的七彩帛色泽纯正没有质量杀哪个的差错,织出多少匹侯府就收多少匹,价格就按照市价是绢帛来收,您说我们的绢帛能卖得出去嘛!”
“可不就是,咱们庄自打去年出了一匹七彩帛,君侯就许了南庄的织锦优先采买权,色差大的彩锦侯府也收,只是价格要打个对折,君侯说色差点也没关系,用的染料少一点照样能染出色泽纯正的彩色丝绸。”
“二位看来不知道咱们君侯的本领,不值钱的彩帛到侯府里染一染就成上好的绸缎售卖出去,据说宫里的贵人们也在用咱们侯府的丝绸呢!”
几个小妇人叽叽喳喳的念叨着,两个老头觉得挺有趣就站定了仔细看,她们虽然在七嘴八舌的瞎聊着,手里纺线的事却一丁点也没有放下过,小纺车呼呼的转着像个快速翻滚的车轮,几个三四岁到六七岁的小娃娃坐在小凳子上帮着引线,还有功夫拿着小玩具玩耍。
“彩色绸子到不失为好主意,如果能推广到内史郡里也不知道能活多少人家,白绢还要再染色实在不方便。”两个老头深感认同。
绢帛价格之所以高,主要原因是养蚕育种缫丝纺织的链条太长,整个流程走下来消耗大把时间,投入的的人力物力非常多,次要原因是培育出色泽纯正的白色生丝非常麻烦,对于小家小户养点桑蚕赚外快而言实在太难了,产不出合格的生丝就等于白玩,纺出生丝再费力织出布帛也不值钱,前期投入大把精力和财力的农民血本无归。
从生丝、织锦再到贩卖绢帛缯练的供销体系形成一条巨大的产业链,又要求极高的选育培养技术导致超高的门槛阻挡住小农户的脚步,以平民百姓微薄的家底去玩耗费大量精力的育种是不可能的,于是生丝和绢帛的就被有钱的人垄断住,这些有钱人里包括豪强地主,包括外戚官僚,也包括诸侯王和列侯,当然皇帝手下的少府皇庄毫无疑问是最大的纺织业寡头。
“打破坚冰,让百姓得货殖之利,同时保证农耕秩序不乱,平阳侯给我巨大的启发呀!”瘦高老头咧着嘴巴笑个不停。
胖胖的老头兴奋地说道:“丁兄说的不错!我要在内史郡七十五县大力推广,不仅要推广水车汲水之术,还要推广七彩蚕丝纺织之术,农户生产出的彩色丝帛还需要京师中的勋贵们多多支持啊!”
瘦高老头立刻明白他的暗示,笑着连连点头:“这个你放心好了,京师里的染坊正愁着没有足够的原料开工染布,彩丝的色差总比白绢更容易印染。”
“大家快来看呀!这两个小老儿傻了。”
几个小妇人咯咯大笑起来,这个两个老头疯疯傻傻的一会儿仰头大笑,一会儿自说自话的吹嘘起来,好像自己是庙堂上的三公九卿,引来好事者围观大笑。
俩老头也不以为意,摇头晃脑的往外走,迎面撞上袁种拱手道:“不知大农令与内史微服出巡,有失远迎实在抱歉,我刚去通知了君侯,想必用不了多久侯府就会有人来迎接二位。”
“不必叨扰平阳侯休息,我们二人就是闲着没事来这转转,今天的收获颇丰正准备走,待我们俩向君侯闻声好,就说我们改日会亲自登门拜访。”
两人登上等候在庄外的四轮大马车,在南庄男女老少目瞪口呆的注视下扬长而去,没过多久马车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视野的尽头。
郑老揉揉眼睛迟疑道:“莫非老朽眼花了,刚才那两个小老儿是朝廷中的大官?”
袁种哀叹着终究是来晚一步,瞥见庄户们还在发呆就说道:“您没看错,那就是中二千石的上卿,那位瘦高的老者是大农令丁吾客,矮胖的老者是右内史桓宪,他们是我从长安城里请过来学习侯府富民术的,您在那两位面前没说过什么不该说的吧?”
“袁先生了不起啊!连上卿也能请过来,老朽没说过不该说的话,咱们庄子里也没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乡亲们说是不是啊?”
郑老一招呼,南庄的百姓立刻跟着起哄乱喊,至于庄子里大姑娘小媳妇笑话人家傻的事万万不能说,那两个大官想必也不会计较村民们闹出来的笑话。
“糟糕!两位上卿已经回去了,我还得回去通知君侯,希望君侯没有赶过来白跑一趟。”
袁种翻身上马,急匆匆的赶回侯府。(未 完待续 ~^~)
PS: 第三更在晚上8点,喜欢本书的书友请订阅一下支持本书!
两个老头面面相觑,没料到名满长安的平阳侯曹时会喊出这么简单的口号,这个口号不像儒生们高喊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像黄老学派喜欢念叨的治大国若烹小鲜,不像法家喜欢说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反倒有点类似诸子百家中地位和话语权最低的农家,整日和田地里的庄稼相伴,每次各派大辩论时农家就躲在角落里发呆,那群人对治国安邦之策一窍不通,发言表述也全是田间地头的那些琐碎小事,让许多志向远大的书生们很是瞧不起,那群农家子弟老实巴交闷声不吭的就像群老农民。
莫非曹时是农家?
不可能!
两个人同时摇摇头,农家的志向很少理想也很少,少府曹时绝不是这样的人,他的每一言每一行都带着强烈的个人色彩,在无为体系里不断的折腾事力图做有为之臣,他的作为被黄老学派内部视之为离经叛道,卫绾几次出言阻挠,直不疑既的和稀泥和小小的质疑都代表了黄老派的不满。
这样一个年轻有为的九卿,绝不可能做个老实巴交的农家,起码他们两人是不信的。
胖胖的老头一脸不解,来回踱着步子大摇其头:“少府这句话很不好解,我有点看不懂他的意思。”
“不难理解,换句通俗的话是百姓均富裕。”
“百姓均富裕?似乎和《货币论》中民富国强的概念很契合。”胖胖的老头方才恍然大悟。
吃肉是贵族富豪们的权力,贫苦的百姓有许多一辈子没碰过荤腥,即便先帝驾崩前下达驰山泽之利令,百姓可以如山林砍柴打猎下河捞鱼采珠为生,贫民们一年也见得吃上几次荤腥。因为舍不得吃,他们更愿意把打来的猎物售卖出去,或者杀之鸡鸭来招待远方客人。
让百姓们吃上肉蕴含着朴实的政治理念,脱胎于民富国强理论又比高大上的理论更通俗,普通百姓听不懂长篇大论,他们只认准吃上饭吃饱饭吃到肉最实惠。家家户户有肉吃比什么管仲治国,商君变法有用亿万倍。
胖胖的老头心里如惊涛骇浪非常震惊,往大里说曹时找到自己的思想努力贯彻,往小里说也是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相比之下朝中百官公卿多半浑浑噩噩的当官,谨记萧规曹随的定制生怕逾越半步,只要江山社稷保持恒定状态不在恶化下去。他们就非常满足了。
做官几十年的老油条也没这个觉悟,为政一方者的二千石高官多了不敢有所作为的平庸之辈,这是理念的差距也是境界的差距,再一次见识到曹时的神奇,两个老头甚至怀疑他是神灵转世有宿慧不昧。
不敢继续想下去。继续联想只会得出非常扯淡的结论,那样对自己的仕途对朝廷发展都不见得是好事。
胖胖的老头长叹一声振作精神:“非常好的口号啊!一句朴实的话代表一任父母官的治民思想,我决定把这句话作为我的执政理念努力贯彻。”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两个老头相视一笑,不在管那粟米的存粮多寡。挥舞着粗布短袖的布袍子继续走。
郑老默默额头满脑子糊涂浆,摸不清两人一惊一乍的在作甚。前一刻还震惊的嘴巴可以塞进个鸡蛋,下一刻就摆出知己懂我的表情笑呵呵的走开,莫非癔症病发作脑袋糊涂了?
南庄的闾里构成与长安城内的闾里相同,内外二层里门分别有两道高墙拦住。区别是庄子里没有安排贱民的居住在两道里墙之间,高爵者居住在内里门的右手边,平民则居住在对面的左手边,两边的墙把居住区隔开,中间的通道直达村子中央五个大囷的粮仓,还有村子里存放武器的小型武库。
由于野外的毒虫猛兽众多,所以汉律里允许百姓携带短兵保护自己,武库就是回到家卸下武器定点存放武器的仓库,京师长安和雒阳有天下著名的大武库,往下各郡的郡治也有中型武库,再往下每个县有小型武库,到闾里一级有最小武库,就连皇宫及三公九卿的府衙里也都有各自的武库。
自上古部落制往下民有国野之分,闾里内居住的叫国人,闾里外居住的叫野人,汉制下闾里也继承国人制的基础全民皆兵,里面存放着每个村民的刀剑弓矢等武器,在需要使用时里正会打开武库分发武器,片刻间就可以武装起上百人的武装。
最高级别的长安、雒阳武库打开的时候,里面存放着包括大黄弩在内的强弩,战车、长戟、长戈、斧钺、长矛等各类长兵器,只有军队列阵时长兵器的战斗力才会凸显出来,锁住武库需要的时候通过虎符会符再打开的制度,保证军队的稳定性和地方叛乱的易弹压,吴楚七国之乱中叛军始终没有靠近雒阳武库是胜败转折的关键点,这套制度保护着大汉帝国六十年风吹雨打未安然无恙。
武库的大门是紧锁住的,两个老头也没打算进去伸头探脑,不用看也能猜到里面都是些普通军械,别说强弩战车之类战略物资没有,就是铠甲盾牌也不可能有,无非是刀剑弓矢之类的小玩意,能伤人性命却乱不了乡里,在乡里严密的管束体系下几乎无法作为。
敢胡乱作为的游侠、豪强刺头到也有,但是关中境内显然不可能存在的。
绕过武库就是闾里的中心区,两边里墙相隔的是两侧的居民区,中间有个小小的广场,四周有几排房屋正在忙碌。
此时恰好是秋收后的农闲,庄子里的男人全去赛马场的工地里忙活,老弱妇孺就聚在一起纺线织布,编制柳条竹篾的笸箩,搓麻绳捏麻线,大到箩筐帽子鱼篓和箱子。小到渔网鱼竿无所不包,只要是日用品都可以从那里找到踪影。
汉初的手工业风气非常浓郁,许多农民选择农闲时节干点事赚个小钱,还有些不愿意耕田的很干脆成为纯粹的手工业者,这些人并不是传统意义上有市籍的商贾,而被称之为货殖者的手工业从业者群体。
广义上农、牧、渔、矿山、冶炼都属于货殖者。狭义到具体职业就是单指从事手工业的人,出苦力挖矿凿石的矿工不算在内,拉纤绳扛大包的力工不算在内,只有从事技术相关的行业的手工业者才算狭义货殖者。
汉廷非常担心手工业的货殖者越来越多,再联合从事商业的商贾败坏农耕的传统民风,让百姓放弃耕作满足于更赚钱的行业而不是耕地,于是皇帝屡次下诏劝农桑。重农抑商打压冒头的商业风气。
打压是过程很缓慢,效果也不是特别理想,农民们依然会在农闲时赚外快,律法不能阻挡人们向往好生活的的冲动,只要他们的行为不违法。仅凭几道劝农桑诏书是没有作用的。
“咦,你们庄子里纺的线很特别,怎么颜色是五颜六色的?这样的绢帛能卖得出去吗?”
胖胖的老头盯着一列纺车发呆,按照道理绢帛以白色为上品。必须要在蚕育种时就要精心挑选,把那些吐丝颜色不正的全部踢出。别说五彩斑斓的蚕丝不能用,就是色差超过一定限度的白丝也不能用,色差较重的绢帛属于劣质品,原本明明可以卖500钱一匹。有色差的最多只能卖200钱。
纺线的小妇人顿时不乐意:“两位长者怎么说话呢?咱们庄里的七彩帛被君侯亲口夸奖过,只要咱们的七彩帛色泽纯正没有质量杀哪个的差错,织出多少匹侯府就收多少匹,价格就按照市价是绢帛来收,您说我们的绢帛能卖得出去嘛!”
“可不就是,咱们庄自打去年出了一匹七彩帛,君侯就许了南庄的织锦优先采买权,色差大的彩锦侯府也收,只是价格要打个对折,君侯说色差点也没关系,用的染料少一点照样能染出色泽纯正的彩色丝绸。”
“二位看来不知道咱们君侯的本领,不值钱的彩帛到侯府里染一染就成上好的绸缎售卖出去,据说宫里的贵人们也在用咱们侯府的丝绸呢!”
几个小妇人叽叽喳喳的念叨着,两个老头觉得挺有趣就站定了仔细看,她们虽然在七嘴八舌的瞎聊着,手里纺线的事却一丁点也没有放下过,小纺车呼呼的转着像个快速翻滚的车轮,几个三四岁到六七岁的小娃娃坐在小凳子上帮着引线,还有功夫拿着小玩具玩耍。
“彩色绸子到不失为好主意,如果能推广到内史郡里也不知道能活多少人家,白绢还要再染色实在不方便。”两个老头深感认同。
绢帛价格之所以高,主要原因是养蚕育种缫丝纺织的链条太长,整个流程走下来消耗大把时间,投入的的人力物力非常多,次要原因是培育出色泽纯正的白色生丝非常麻烦,对于小家小户养点桑蚕赚外快而言实在太难了,产不出合格的生丝就等于白玩,纺出生丝再费力织出布帛也不值钱,前期投入大把精力和财力的农民血本无归。
从生丝、织锦再到贩卖绢帛缯练的供销体系形成一条巨大的产业链,又要求极高的选育培养技术导致超高的门槛阻挡住小农户的脚步,以平民百姓微薄的家底去玩耗费大量精力的育种是不可能的,于是生丝和绢帛的就被有钱的人垄断住,这些有钱人里包括豪强地主,包括外戚官僚,也包括诸侯王和列侯,当然皇帝手下的少府皇庄毫无疑问是最大的纺织业寡头。
“打破坚冰,让百姓得货殖之利,同时保证农耕秩序不乱,平阳侯给我巨大的启发呀!”瘦高老头咧着嘴巴笑个不停。
胖胖的老头兴奋地说道:“丁兄说的不错!我要在内史郡七十五县大力推广,不仅要推广水车汲水之术,还要推广七彩蚕丝纺织之术,农户生产出的彩色丝帛还需要京师中的勋贵们多多支持啊!”
瘦高老头立刻明白他的暗示,笑着连连点头:“这个你放心好了,京师里的染坊正愁着没有足够的原料开工染布,彩丝的色差总比白绢更容易印染。”
“大家快来看呀!这两个小老儿傻了。”
几个小妇人咯咯大笑起来,这个两个老头疯疯傻傻的一会儿仰头大笑,一会儿自说自话的吹嘘起来,好像自己是庙堂上的三公九卿,引来好事者围观大笑。
俩老头也不以为意,摇头晃脑的往外走,迎面撞上袁种拱手道:“不知大农令与内史微服出巡,有失远迎实在抱歉,我刚去通知了君侯,想必用不了多久侯府就会有人来迎接二位。”
“不必叨扰平阳侯休息,我们二人就是闲着没事来这转转,今天的收获颇丰正准备走,待我们俩向君侯闻声好,就说我们改日会亲自登门拜访。”
两人登上等候在庄外的四轮大马车,在南庄男女老少目瞪口呆的注视下扬长而去,没过多久马车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视野的尽头。
郑老揉揉眼睛迟疑道:“莫非老朽眼花了,刚才那两个小老儿是朝廷中的大官?”
袁种哀叹着终究是来晚一步,瞥见庄户们还在发呆就说道:“您没看错,那就是中二千石的上卿,那位瘦高的老者是大农令丁吾客,矮胖的老者是右内史桓宪,他们是我从长安城里请过来学习侯府富民术的,您在那两位面前没说过什么不该说的吧?”
“袁先生了不起啊!连上卿也能请过来,老朽没说过不该说的话,咱们庄子里也没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乡亲们说是不是啊?”
郑老一招呼,南庄的百姓立刻跟着起哄乱喊,至于庄子里大姑娘小媳妇笑话人家傻的事万万不能说,那两个大官想必也不会计较村民们闹出来的笑话。
“糟糕!两位上卿已经回去了,我还得回去通知君侯,希望君侯没有赶过来白跑一趟。”
袁种翻身上马,急匆匆的赶回侯府。(未 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