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元兴改革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夜的命名术、天机之神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我的大明星家族、大国重工、孤岛求生之重生狂蟒、位面因果系统、都市狐仙养成记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最新章节!
“圣旨宣……”
伴随着龚三儿的声音扬起,百官齐刷刷退下。
“太师王允,公忠体国,有大功于社稷,然天不假年,昨日突发恶疾,暴毙于府内,实乃大汉之不幸,亦朕之不幸也。着追封永阳县侯,由长子王盖承其爵位。为表太师之功勋,大汉自此之后,不再设太师之位,钦此。”
“陛下仁厚,万岁万岁万万岁!”
能够参与朝会的官员,无论品级、地位,抑或见识,自非寻常,他们很清楚王允究竟是如何“暴毙”的,只是他们更清楚,如今朝中以王允为首的一派,已然彻底没落,朝政大权,从此彻底掌握在了天子的手中,这些臣子自然不可能为了一个已死之人去抱不平,更何况他确确实实触犯国法,依照律例,足以抄家灭族,陛下保全其名声和家族,已经是皇恩浩荡了。
不等百官多想,龚三儿便再次取过了第二份圣旨。
“圣旨宣……”
“自即日起,朝廷除却太学,另设官学,凡各县户籍过万者,均设官学一座除洛阳、长安外,另于幽州涿郡、并州太原郡、豫州汝南郡、青州平原郡,各设太学一处,一应太学,皆由洛阳总太学所辖,各地太学考校合格者,入洛阳太学应试,取其优异者出仕,各应其职。”
“圣旨宣……”
“自即日起,天下土地,无论耕田、草场,皆归朝廷所有,由朝廷依据家庭人口,给予发放耕种、放牧,随人生老病死,田产、牧场亦因之增减收放。百姓所恳荒地,免税两年,垦荒者死后,朝廷收其半数。此所谓‘均田制’。当前多占田亩者,暂不予清退,家中有人殁后,加以收回,新生人口,不予发放,直至其数相平。”
“军功自下而上,共分五级,得五级军功者,赐田二十亩,或牧场六十亩,免田赋五年。其上,增军功一级,另赐田十亩,或牧场三十亩,免田赋一年。立功者死后,赏赐田亩、草场,于免税期过后,收归半数,余者由其子均分。”
“圣旨宣……”
“朝廷于皇室,各设农场数处,朝廷官营农场,用以研制新农种、新器械,其所出者,尽归国库。皇室农场,由皇室自行派人耕种、放牧,其所得,收入皇族内府,用于皇室、后宫支用,且照例纳税。除天子、太子外,皇室余者之人,不得动用国库之毫厘。此二农场,各不得超天下耕田、牧场总数之半成。”
“圣旨宣……”
“改‘三公九卿制’,为‘两省六部制’。朝廷设立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掌其事。设中书省、尚书省,中书省总汇各部、州郡奏章,起草诏令,尚书省传达诏令,监督各部、州郡照此执行。”
“中书省设左丞相一人,尚书省设右丞相一人,其下各有仆射三人为副,舍人六人为佐,称中书仆射、中书舍人、尚书仆射、尚书舍人。”
“六部各有尚书一人,设侍郎二人为副,郎中六人为佐,主事十人为用。”
“左右丞相与六部尚书,可直达天听,入宫奏对,协助天子统驭百官,执掌朝政。”
“设监察御史一名,御史中丞两名,负责监察百官,向天子谏言,统领御丞、史簿各数名,另有太史一人,与御史大夫同级,负责记录朝野事迹,编撰史册。”
“圣旨宣……”
“新春过后,改国号为‘元兴’,定于三月,泰山封禅,祭告天地祖宗,以求国泰民安,四海升平,并正式动工,开建皇陵,于三年内先将圣安陵修建完毕,以安葬太上皇、太后棺椁。再以五年,修建天子、皇后之陵寝。”
“圣旨宣……”
“改革币制,重铸铜钱。改五铢钱为元兴通宝,同时,因近年商旅往来不绝,珍贵货物,日益繁多,故此特设银监府,统辖铸币之事,并下设三大钱庄,为永兴钱庄、安民钱庄、华泰钱庄,由钱庄开办钱票、汇票、存钱、放贷等事务,借以方便贸易,使百姓余钱有存放之所。又设工造坊,运转官营桑林、织布、丝绸、刺绣、瓷器、漆器、金银玉器、造纸、印刷等事。”
“以原九卿之宗正府,皇后所立之内府,合为内务府,总管皇族事务,执掌皇室资产,修造皇家园林等事。”
“银监府与内务府,各设总卿一名,副卿数名,卿曹十余名到数十名不等,两府官员品级,与六部等同,直辖于天子。”
“圣旨宣……”
“重组京畿禁军,设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禁军,每军各三万人,驻扎皇城内外,及虎牢、函谷二关与孟津港。另有羽林卫三万,拱卫皇宫。四大禁军统领,及羽林卫中郎将,皆官拜从二品,直辖于天子。”
“取消四平、四镇、四征将军衔,废州牧,每州政务归州刺史统辖,兵权归都督统领。另,前后左右四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大将军到地方时,可暂时接掌本州都督所辖兵权。各州不得擅自募兵,所需兵源,皆由朝廷招募之后,另行派遣驻扎。私募兵者,以谋反罪论。”
“圣旨宣……”
“自即日起,宦官只用于宫中侍奉,不得再任职前朝,更不得执掌兵机,后世有宦官干政者,人人得而诛之。”
“圣旨宣……”
“废藩王制,废封邑制,自元兴元年起,一切功勋封赏,不再给与封邑,只以均田制所定之田产,配以宅邸、金银等物,以示天恩。一切王爵,不再设封地。除却现有之亭侯、乡侯、县侯外,王爵自下而上,共有五等,为郡公、国公、嗣王、郡王、亲王。”
“其中,嗣王、郡王、亲王,非皇族后裔,不得加封。”
“以上诸事,赖诸卿家协力促就,凡一应官职,拟任如下……”
“尚书省右丞相:荀彧。”
“中书省左丞相:钱理。”
“工部尚书:荀谌。”
“兵部尚书:崔钧。”
“户部尚书:王晨。”
“礼部尚书:张隆。”
“吏部尚书:孟建。”
“刑部尚书:钟繇。”
……
刘赫的诸多旨意,足足宣读了一整个上午,待到大朝会结束时,已是日上三竿,刘赫便在宫中章德殿摆宴,与群臣共饮,直到未时末刻,君臣饮罢,百官这才退去。
这次大朝会所引起的反响,可谓空前。
无论是废除封邑制度,还是重组禁军和御林军,抑或军中改制,以及改国号,泰山封禅,都是一个国家一等一的大事。
可这些大事,今日全部凑到了一起,即便如此,还是不能与其他几件事相比。
均田制、币制改革、确立官学太学制、行两省六部制,这一桩桩,一件件,都足以震彻朝野。
这一次朝会上所宣布之事,几乎要将大汉天下,彻底来一次翻天覆地之变革,百姓们茶余饭后,一个个兴致满满地议论着这些新举措,都将其称为“元兴改革”。
杨彪府中,杨修一脸不甘,看着在后院泰然自若垂钓的父亲,忍不住上前打断了他的兴致。
“父亲,您倒坐得住。”
杨彪也不懊恼,放下鱼竿道:“为父何以不该坐得住?”
杨修撇嘴道:“陛下如此改革,废除三公九卿,改用两省六部制,而新任的左右丞相,六部尚书,都与父亲您毫无关系,这岂不是要将父亲放逐山野,弃而不用么?且这两位丞相,六位尚书,没有一人是我杨氏子弟或门徒,陛下莫非要刻意打压杨氏?”
杨彪抬眼看了看他,站起身来,走到一旁凉亭中,随手端起一杯茶,抿了一口。
“你啊,自幼聪慧,连陛下也曾夸赞,你在太学之中,近年来表现堪称一等,其余讲师,无人能与你相比,历年考校,名列前茅者,必有你的门生。可这治学、教授之道,你虽是绝顶,而朝廷中事,却是一窍不通,想来陛下当年将你调去太学,后又多有旁敲侧击,警示于你,便是要告诫你安心教学,不可过分揣测朝政,这实是陛下保你性命的良苦用心,你却不加领会。”
杨修努了努嘴,有些不服:“孩儿却是不信,孩儿所教弟子之中,如今贵一县之尊者,亦有不少,弟子尚且做得官,孩儿莫非不能?”
杨彪见儿子不死心,不由得摇了摇头,目光看向皇宫的方向,露出了几分感激之色。
“哎,你既发问,为父若不与你讲个明白,怕是你也要自行揣度,反而坏事,既如此,你且坐下。”
杨修闻言,当即坐到了父亲的面前,毕恭毕敬先为父亲添满茶水,再坐得笔直,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杨彪又喝了一口茶水,这才开口。
“你可曾发现,陛下征战多年,麾下文臣武将,屡立功勋,虽是赏赐丰厚,却无一人得到封邑?”
杨修点头回应:“不错,即便军中第一将的关云长将军,也从未得到封邑赏赐。”
“这就是了。”杨彪说道:“封邑是为何物?此地百姓,从此不必给朝廷缴纳赋税,而只需向封邑之主缴纳供奉,还有郡王之封国,亦是如此。”
“陛下废除封国、封邑,又收天下田产而归朝廷,行均田制,所为者,无非意在强化自身皇权。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陛下不过将这古人之语,行至实处而已。”
杨修若有所悟:“如此一来,陛下旨意、政令,便可传至四海,权威极盛,且即便有人生出不臣之心,可他们无有根基,自然难以再现当年七国之乱,抑或如今诸侯并起之局面。”
“可即便如此,又与我杨氏何干?”
杨彪摇了摇头:“你就没发现,此次新任之官员,出身于世家者,与出身寒门乃至乡野者,各占其半?”
杨修思索片刻,说道:“果然如此。右丞相荀彧,出自颍川荀氏。左丞相钱理,却是陛下少年时在黄水乡之玩伴。六部尚书,四位出自豪门,两位来自寒门,而侍郎之中,却是寒门与出身微末之辈居多了。”
说到这里,他似乎恍然大悟。
“陛下是有意打压士族豪门子弟?”
杨彪颔首道:“这是自然。”
“陛下如此用意,孩儿虽早有察觉,却不曾想到此番变革之中,亦有此用意,如今想来,却是一切都已明了。如此说来,王允死后,王谦以及不少于太原王氏来往过密之老臣,纷纷请辞,乃至兵部尚书崔钧之父,太傅崔烈也辞官回乡,也是察觉到了陛下之用意?”
“不错。”杨彪语气极为肯定:“老夫敢肯定,如若崔烈不愿辞官,这兵部尚书之位,决计轮不到他崔钧头上。”
杨修到底不凡,当即举一反三:“看来,如王晨、王盖等辈,如今看似受到重用,平步青云,那不过是陛下为防止旁人对王允暴毙,心生疑虑,而布的缓兵之计罢了。”
“也不尽然。”杨彪摆了摆手:“老夫断言,陛下并无要将士族豪门,彻底逐出朝堂之意,自古帝王之术,乃用人之术、平衡之术。豪门与寒门,士族子弟与乡野之徒,以平衡之势共存,陛下方能高枕无忧。而王晨、王盖,对王允诸多不法之事,并不赞同,且多有劝阻,加上他们确有才学,陛下自然会不吝重用。”
“至于我杨氏子弟……”杨彪话锋一转,语气显得有些黯然:“哎,只恨我族子弟本就人丁不旺,出类拔萃者更少,如今朝堂中少有我族身影,却也怪不得陛下了。”
杨修听到此话,脸上露出傲然之色:“父亲放心,陛下虽有意阻止孩儿入朝为官,可既然孩儿身在太学,定然多多调教人才,如此,也算壮我杨氏门生之威势。”
杨彪笑意盎然,双目眯成了一条缝,连道了几句鼓励的话,可杨修却不曾留意到,自己父亲在听到方才自己这番话时,眼角露出了一丝欣慰和轻松之意。
他更不会想到的是,就凭自己这一心态转变,就注定了原本会因为“太过聪慧”而英年早逝的他,至此便可寿终正寝,乃至在日后成为大汉一代名师,扬名立万。
“圣旨宣……”
伴随着龚三儿的声音扬起,百官齐刷刷退下。
“太师王允,公忠体国,有大功于社稷,然天不假年,昨日突发恶疾,暴毙于府内,实乃大汉之不幸,亦朕之不幸也。着追封永阳县侯,由长子王盖承其爵位。为表太师之功勋,大汉自此之后,不再设太师之位,钦此。”
“陛下仁厚,万岁万岁万万岁!”
能够参与朝会的官员,无论品级、地位,抑或见识,自非寻常,他们很清楚王允究竟是如何“暴毙”的,只是他们更清楚,如今朝中以王允为首的一派,已然彻底没落,朝政大权,从此彻底掌握在了天子的手中,这些臣子自然不可能为了一个已死之人去抱不平,更何况他确确实实触犯国法,依照律例,足以抄家灭族,陛下保全其名声和家族,已经是皇恩浩荡了。
不等百官多想,龚三儿便再次取过了第二份圣旨。
“圣旨宣……”
“自即日起,朝廷除却太学,另设官学,凡各县户籍过万者,均设官学一座除洛阳、长安外,另于幽州涿郡、并州太原郡、豫州汝南郡、青州平原郡,各设太学一处,一应太学,皆由洛阳总太学所辖,各地太学考校合格者,入洛阳太学应试,取其优异者出仕,各应其职。”
“圣旨宣……”
“自即日起,天下土地,无论耕田、草场,皆归朝廷所有,由朝廷依据家庭人口,给予发放耕种、放牧,随人生老病死,田产、牧场亦因之增减收放。百姓所恳荒地,免税两年,垦荒者死后,朝廷收其半数。此所谓‘均田制’。当前多占田亩者,暂不予清退,家中有人殁后,加以收回,新生人口,不予发放,直至其数相平。”
“军功自下而上,共分五级,得五级军功者,赐田二十亩,或牧场六十亩,免田赋五年。其上,增军功一级,另赐田十亩,或牧场三十亩,免田赋一年。立功者死后,赏赐田亩、草场,于免税期过后,收归半数,余者由其子均分。”
“圣旨宣……”
“朝廷于皇室,各设农场数处,朝廷官营农场,用以研制新农种、新器械,其所出者,尽归国库。皇室农场,由皇室自行派人耕种、放牧,其所得,收入皇族内府,用于皇室、后宫支用,且照例纳税。除天子、太子外,皇室余者之人,不得动用国库之毫厘。此二农场,各不得超天下耕田、牧场总数之半成。”
“圣旨宣……”
“改‘三公九卿制’,为‘两省六部制’。朝廷设立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掌其事。设中书省、尚书省,中书省总汇各部、州郡奏章,起草诏令,尚书省传达诏令,监督各部、州郡照此执行。”
“中书省设左丞相一人,尚书省设右丞相一人,其下各有仆射三人为副,舍人六人为佐,称中书仆射、中书舍人、尚书仆射、尚书舍人。”
“六部各有尚书一人,设侍郎二人为副,郎中六人为佐,主事十人为用。”
“左右丞相与六部尚书,可直达天听,入宫奏对,协助天子统驭百官,执掌朝政。”
“设监察御史一名,御史中丞两名,负责监察百官,向天子谏言,统领御丞、史簿各数名,另有太史一人,与御史大夫同级,负责记录朝野事迹,编撰史册。”
“圣旨宣……”
“新春过后,改国号为‘元兴’,定于三月,泰山封禅,祭告天地祖宗,以求国泰民安,四海升平,并正式动工,开建皇陵,于三年内先将圣安陵修建完毕,以安葬太上皇、太后棺椁。再以五年,修建天子、皇后之陵寝。”
“圣旨宣……”
“改革币制,重铸铜钱。改五铢钱为元兴通宝,同时,因近年商旅往来不绝,珍贵货物,日益繁多,故此特设银监府,统辖铸币之事,并下设三大钱庄,为永兴钱庄、安民钱庄、华泰钱庄,由钱庄开办钱票、汇票、存钱、放贷等事务,借以方便贸易,使百姓余钱有存放之所。又设工造坊,运转官营桑林、织布、丝绸、刺绣、瓷器、漆器、金银玉器、造纸、印刷等事。”
“以原九卿之宗正府,皇后所立之内府,合为内务府,总管皇族事务,执掌皇室资产,修造皇家园林等事。”
“银监府与内务府,各设总卿一名,副卿数名,卿曹十余名到数十名不等,两府官员品级,与六部等同,直辖于天子。”
“圣旨宣……”
“重组京畿禁军,设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禁军,每军各三万人,驻扎皇城内外,及虎牢、函谷二关与孟津港。另有羽林卫三万,拱卫皇宫。四大禁军统领,及羽林卫中郎将,皆官拜从二品,直辖于天子。”
“取消四平、四镇、四征将军衔,废州牧,每州政务归州刺史统辖,兵权归都督统领。另,前后左右四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大将军到地方时,可暂时接掌本州都督所辖兵权。各州不得擅自募兵,所需兵源,皆由朝廷招募之后,另行派遣驻扎。私募兵者,以谋反罪论。”
“圣旨宣……”
“自即日起,宦官只用于宫中侍奉,不得再任职前朝,更不得执掌兵机,后世有宦官干政者,人人得而诛之。”
“圣旨宣……”
“废藩王制,废封邑制,自元兴元年起,一切功勋封赏,不再给与封邑,只以均田制所定之田产,配以宅邸、金银等物,以示天恩。一切王爵,不再设封地。除却现有之亭侯、乡侯、县侯外,王爵自下而上,共有五等,为郡公、国公、嗣王、郡王、亲王。”
“其中,嗣王、郡王、亲王,非皇族后裔,不得加封。”
“以上诸事,赖诸卿家协力促就,凡一应官职,拟任如下……”
“尚书省右丞相:荀彧。”
“中书省左丞相:钱理。”
“工部尚书:荀谌。”
“兵部尚书:崔钧。”
“户部尚书:王晨。”
“礼部尚书:张隆。”
“吏部尚书:孟建。”
“刑部尚书:钟繇。”
……
刘赫的诸多旨意,足足宣读了一整个上午,待到大朝会结束时,已是日上三竿,刘赫便在宫中章德殿摆宴,与群臣共饮,直到未时末刻,君臣饮罢,百官这才退去。
这次大朝会所引起的反响,可谓空前。
无论是废除封邑制度,还是重组禁军和御林军,抑或军中改制,以及改国号,泰山封禅,都是一个国家一等一的大事。
可这些大事,今日全部凑到了一起,即便如此,还是不能与其他几件事相比。
均田制、币制改革、确立官学太学制、行两省六部制,这一桩桩,一件件,都足以震彻朝野。
这一次朝会上所宣布之事,几乎要将大汉天下,彻底来一次翻天覆地之变革,百姓们茶余饭后,一个个兴致满满地议论着这些新举措,都将其称为“元兴改革”。
杨彪府中,杨修一脸不甘,看着在后院泰然自若垂钓的父亲,忍不住上前打断了他的兴致。
“父亲,您倒坐得住。”
杨彪也不懊恼,放下鱼竿道:“为父何以不该坐得住?”
杨修撇嘴道:“陛下如此改革,废除三公九卿,改用两省六部制,而新任的左右丞相,六部尚书,都与父亲您毫无关系,这岂不是要将父亲放逐山野,弃而不用么?且这两位丞相,六位尚书,没有一人是我杨氏子弟或门徒,陛下莫非要刻意打压杨氏?”
杨彪抬眼看了看他,站起身来,走到一旁凉亭中,随手端起一杯茶,抿了一口。
“你啊,自幼聪慧,连陛下也曾夸赞,你在太学之中,近年来表现堪称一等,其余讲师,无人能与你相比,历年考校,名列前茅者,必有你的门生。可这治学、教授之道,你虽是绝顶,而朝廷中事,却是一窍不通,想来陛下当年将你调去太学,后又多有旁敲侧击,警示于你,便是要告诫你安心教学,不可过分揣测朝政,这实是陛下保你性命的良苦用心,你却不加领会。”
杨修努了努嘴,有些不服:“孩儿却是不信,孩儿所教弟子之中,如今贵一县之尊者,亦有不少,弟子尚且做得官,孩儿莫非不能?”
杨彪见儿子不死心,不由得摇了摇头,目光看向皇宫的方向,露出了几分感激之色。
“哎,你既发问,为父若不与你讲个明白,怕是你也要自行揣度,反而坏事,既如此,你且坐下。”
杨修闻言,当即坐到了父亲的面前,毕恭毕敬先为父亲添满茶水,再坐得笔直,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杨彪又喝了一口茶水,这才开口。
“你可曾发现,陛下征战多年,麾下文臣武将,屡立功勋,虽是赏赐丰厚,却无一人得到封邑?”
杨修点头回应:“不错,即便军中第一将的关云长将军,也从未得到封邑赏赐。”
“这就是了。”杨彪说道:“封邑是为何物?此地百姓,从此不必给朝廷缴纳赋税,而只需向封邑之主缴纳供奉,还有郡王之封国,亦是如此。”
“陛下废除封国、封邑,又收天下田产而归朝廷,行均田制,所为者,无非意在强化自身皇权。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陛下不过将这古人之语,行至实处而已。”
杨修若有所悟:“如此一来,陛下旨意、政令,便可传至四海,权威极盛,且即便有人生出不臣之心,可他们无有根基,自然难以再现当年七国之乱,抑或如今诸侯并起之局面。”
“可即便如此,又与我杨氏何干?”
杨彪摇了摇头:“你就没发现,此次新任之官员,出身于世家者,与出身寒门乃至乡野者,各占其半?”
杨修思索片刻,说道:“果然如此。右丞相荀彧,出自颍川荀氏。左丞相钱理,却是陛下少年时在黄水乡之玩伴。六部尚书,四位出自豪门,两位来自寒门,而侍郎之中,却是寒门与出身微末之辈居多了。”
说到这里,他似乎恍然大悟。
“陛下是有意打压士族豪门子弟?”
杨彪颔首道:“这是自然。”
“陛下如此用意,孩儿虽早有察觉,却不曾想到此番变革之中,亦有此用意,如今想来,却是一切都已明了。如此说来,王允死后,王谦以及不少于太原王氏来往过密之老臣,纷纷请辞,乃至兵部尚书崔钧之父,太傅崔烈也辞官回乡,也是察觉到了陛下之用意?”
“不错。”杨彪语气极为肯定:“老夫敢肯定,如若崔烈不愿辞官,这兵部尚书之位,决计轮不到他崔钧头上。”
杨修到底不凡,当即举一反三:“看来,如王晨、王盖等辈,如今看似受到重用,平步青云,那不过是陛下为防止旁人对王允暴毙,心生疑虑,而布的缓兵之计罢了。”
“也不尽然。”杨彪摆了摆手:“老夫断言,陛下并无要将士族豪门,彻底逐出朝堂之意,自古帝王之术,乃用人之术、平衡之术。豪门与寒门,士族子弟与乡野之徒,以平衡之势共存,陛下方能高枕无忧。而王晨、王盖,对王允诸多不法之事,并不赞同,且多有劝阻,加上他们确有才学,陛下自然会不吝重用。”
“至于我杨氏子弟……”杨彪话锋一转,语气显得有些黯然:“哎,只恨我族子弟本就人丁不旺,出类拔萃者更少,如今朝堂中少有我族身影,却也怪不得陛下了。”
杨修听到此话,脸上露出傲然之色:“父亲放心,陛下虽有意阻止孩儿入朝为官,可既然孩儿身在太学,定然多多调教人才,如此,也算壮我杨氏门生之威势。”
杨彪笑意盎然,双目眯成了一条缝,连道了几句鼓励的话,可杨修却不曾留意到,自己父亲在听到方才自己这番话时,眼角露出了一丝欣慰和轻松之意。
他更不会想到的是,就凭自己这一心态转变,就注定了原本会因为“太过聪慧”而英年早逝的他,至此便可寿终正寝,乃至在日后成为大汉一代名师,扬名立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