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护航作战
推荐阅读:明克街13号、弃宇宙、渡劫之王、第九特区、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帝国争霸最新章节!
来到白沙瓦基地后,只用了不到半个小时,李天凌就搞清楚了这次任务。
这是一次长途奔袭行动。
说得简单一点,李天凌他们执行的是前进护航任务,在前方引开敌人的防空战斗机,掩护后方的轰炸机到达发射导弹的空域,并且顺利投射携带的巡航导弹,最后掩护轰炸机飞离危险空域。
这类任务,其实算不上特殊。
虽然在巡航导弹大行其道的当今,轰炸机已经不再进行凌空轰炸,在几百千米、乃至上千千米外投射巡航导弹,但是巡航导弹不是万能的,也不是说轰炸机一定能够在相对安全的地方发射导弹。
在某些情况下,轰炸机依然需要以身犯险。
其实,也就是巡航导弹的射程不够远!
帝国空军装备的第一代巡航导弹,发射重量达到了3吨,射程却只有500千米。
以当时的标准,这已经很不错了。
为了保证有足够的威力,也是战斗部不能太小,也只能适当降低射程指标,减少搭载的燃料。
此外,巡航导弹的射程并非越远越好。
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其实都不需要太远的射程,提供更远的射程,只会导致巡航导弹的价格攀升。
可见,关键仍然是成本。
按照传闻,帝国空军早对巡航导弹的“价格”做了硬性限制。在动员体系之下,巡航导弹的出厂价格不得高于同当量非制导炸弹的50倍,最好控制在20倍以内,确保能在战时大批量生产。
带风偏修正能力的500千克航空炸弹的出厂价,仅为5000金元。
也就是说,如果按照战时标准大批量生产,巡航导弹的单价得低于25万金元,最好能控制在10万金元以内。
这个要求等于限制了巡航导弹的最大射程。
当然,帝国空军的做法可以理解。
如果为了追求射程,导致巡航导弹的价格太过昂贵,那还不如多造一些轰炸机,或者用弹道导弹。
正是如此,“蛇矛”早期型的射程才1000千米出头。
后来的改进型,采用涡扇发动机,射程达到了1200千米。最新的型号在缩小了战斗部之后,也才1500千米。
这个射程,绝大部分时候是绰绰有余。
显然,这么说,表示在某些极为特殊的情况下并不够用。
这些特殊情况,包括对西骆沙首都莫萨城进行战略轰炸。
当然,这里面还需要考虑巡航导弹的突防效率。
虽然巡航导弹的突防率极高,在之前的一个多月里,也就是在轰炸伊拉克的战斗中,巡航导弹的表现非常突出,但是做为全球第一支研制与使用巡航导弹的军队,帝国空军其实早知道,巡航导弹能有那么高的突防率,并不是难以击落,而是难以被发现,也就不存在被击落的问题。
只要能够发现巡航导弹,击落就不是难事。
在帝国空军进行的演练当中,早已经证明,拦截巡航导弹的关键,其实就是及时的发现巡航导弹。
像伊拉克这类国家,显然没有及时发现巡航导弹的能力。
可是,西骆沙就不同了。
西骆沙的防空实力,在西陆集团当中排名第一,甚至在迢曼帝国之上,只是高射炮就拥有差不多10万门。
此外,还有数百套防空导弹系统。
受梁夏帝国发展与装备巡航导弹影响,西骆沙空军投入巨资,以大型运输机为平台,在西陆集团当中率先研制与装备大型预警机。
为了增强远程截击能力,西骆沙还研制与装备了mg-31截击机。
这种防空截击机能挂载6枚远程导弹,在上百千米之外,同时对数个在低空飞行的目标开火。
此外,mg-31能够以2.5马赫的速度冲刺飞行半个小时。
西骆沙空军格外的强调mg-31的超音速飞行能力,就是希望能及时的拦截那些还没有发射巡航导弹的轰炸机。
在理论上,mg-31能以超音速飞行1400千米,再用r-37型远程空空导弹对100多千米之外的轰炸机开火。
也就是说,其拦截距离超过了1500千米。
显然,这个距离并不是巧合,也不是拍脑袋的决定。
不要忘了,“蛇矛”的极限射程也就只有1500千米,而且大量装备的前期型号,其实只有1000千米出头。
可见,mg-31就是针对巡航导弹载机研制的截击机。
在大型预警机的指挥下,地面防空系统同样能拦截巡航导弹。
按照帝国空军做的测试,在得到有效指挥的情况下,梯次部署的防空系统,能把巡航导弹的突防率降低到20%以内。
在理论上,像fp-95这类自行高射炮,就能够拦截在低空飞行的巡航导弹。
正是如此,要想让巡航导弹有足够高的突防率,得精心规划飞行路线,尽量避开敌人的防空阵地。
其实,在轰炸伊拉克的时候,帝国空军与海军就采用了这个办法。
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巡航导弹在发射之后,并不是直接飞向目标,因此射程要比距离远一些。
为此,就需要让轰炸机飞得更近一些。
因为同样采用地形匹配制导系统,做为参照的数字地图,其实是由侦察卫星或者侦察机提供,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定的误差,所以在陆地上空,巡航导弹与地面的相对高度一般都控制在500米左右。
显然,这也制约了巡航导弹的突防率。
此外还有,必须在轰炸机升空之前就为巡航导弹装定好导航数据,因此轰炸机只能在特定区域内投射巡航导弹。
不是说必须在一个点上,而是得在预先确定的范围之内。
偏差太大,超过了巡航导弹在惯性飞行阶段的最大修正范围,就没办法让地形匹配制导系统正常工作。在陆地上空尤其如此,为了降低地形造成的影响,必须在预定空域投射巡航导弹。
显然,这严重限制了轰炸机的作战灵活性。
总而言之,受此种种因素的限制,在攻击像莫萨城这类处于大陆腹地,而且四周有大量防空火力的战略目标的时候,必须得精心规划轰炸机的飞行航线,还要为轰炸机提供足够的掩护。
在帝国空军中,有能力执行护航任务的就只有“战-11”。
道理也很简单,只有重型战斗机有足够的航程。
现代护航作战,跟上次大战期间的护航作战有本质上的区别。
往简单说,现代意义的护航作战,其实是让战斗机前出并夺取制空权,准确的说是拦截敌人的防空战斗机。
由此可见,护航战斗机执行的其实是截击任务。
在战术用途上,跟截击机有很多相似之处。
要说的话,这也是研制“战-11”的时候,帝国空军提出了高空高速性能指标,要用来取代专用截击机的真实原因。
只是,护航战斗机并不是截击机。
相对而言,护航战斗机对性能的要求更加全面,除了需要具备高空高速性能外,还必须拥有足够远的航程,足够强的机动性,还得具备足够大的载弹量,以及由火控雷达为核心的先进电子设备。
简单的说,护航战斗机能够应付任何挑战,战胜所有的敌机。
发展至今,只有帝国空军的“战-11”算得上合格的护航战斗机。在西陆集团,根本就没有类似的战斗机。在北孤集团,纽兰空军的f-15战斗机除了可靠性不够高,还存在航程短的问题。挂上3个大型副油箱,作战半径才能达到1500千米,这不过是“战-11”私用内由的水准。
“战-11”的最新改进型,还在试飞的d型,机腹与翼根重挂点获得了挂载2000升副油箱的能力,再加上2个容积各3300升的保形油箱,按照空优任务挂载时,作战半径能达到惊人的2500千米。
只是,护航战斗机的头号价值其实是吸引敌人的注意力。
当然,参与作战行动的,肯定不止“战-11b”。
按照空军司令部的安排,至少有1架“指-8c”在后方提供支持,此外还有电子侦察机与通信中转机提供协助。
关键,仍然是距离。
要说的话,实在太远了。
机群起飞之后,将向北飞到帝国本土上空,再向西飞行,经过阔海与枷锁陆桥到达墨海上空,然后转向北飞行,从克里米亚方向进入陆地上空,而执行攻击任务的轰炸机将在克里米亚北面投射巡航导弹。
这单程飞行距离都超过了5000千米!
为此,空军将安排大约30架大型加油机,分别在巴尔喀什湖与枷锁陆桥上空,为战斗机各提供一次空中加油,以及在阔海东部空域,为预警机与电子侦察机等大型支援飞机提供一次空中加油。
在完成任务后,也就是在返航的途中,可以视情况,决定要不要进行空中加油。
要说,这也真是大手笔。
不说别的,30架加油机能够搭载4500吨燃油。
可惜的是,加油机仍然不够。
正是如此,才没安排防空压制战斗机参与作战行动,李天凌他们得尽量避免进入敌人区域防空系统的拦截区域。
当然,对执行攻势护航任务的战斗机来说,一般不用考虑敌人的防空武器。
关键就是,护航战斗机都在高空飞行。
真要受到威胁,转向飞走就是了。
哪怕需要注意,在翼尖挂点携带电子干扰吊舱,确保及时截获敌人的雷达信号,也就足够了。
其实,让李天凌想不明白的,还是为什么搞得这么复杂。
只是战略轰炸?
从合理的角度来看,至少应该让战斗机进驻枷锁陆桥那边的空军基地,再不行,都该部署在阔海东岸。
这样一来,能够大幅度缩短出击时的飞行距离。
当然,也就能够减少加油的次数。
如果仍然投入30架加油机,就能安排防空压制战斗机参战。
至于轰炸机嘛,部署在后方肯定没有问题,反正轰炸机的航程足够远。
因为有大型预警机提供协助,所以没有协调困难的问题,也就不存在让战斗机也靠后部署的理由。
其实,让战斗机靠后部署也没法解决协调问题。
因为各型飞机的巡航飞行速度不一样,所以全都部署在后方,反到更加的麻烦。
要说的话,在过去的联合演习中,多次演练过类似战术,而且都是让执行护航任务的战斗机靠前部署。
此次行动的指挥官,张家正少将给出的理由是:需要达成战役突然性。
当然,他当着所有飞行员说的这番话。
轰炸目标是西骆沙的总统府、总参谋部的总部大厦、陆军司令部、空军司令部、国家电信通信中心与国家电视台等战略目标,不但要摧毁这些目标,还要炸死包括西骆沙总统在内的领导人。
总而言之,绝不能提前暴露作战意图。
让护航战斗机靠前部署,肯定会暴露作战意图。
不说别的,在枷锁陆桥那边,帝国空军部署的是“战-10”这样的轻型战斗机,没有部署重型战斗机。
即便是在阔海东边,也没多少重型战斗机。
帝国空军部署在西北战区的,唯一的重型战斗机部队还在北面的车里雅宾斯克,主要任务是掩护叶堡。
此外,重型战斗机主要执行截击任务,都是部署在后方机场。
只要往前线机场部署重型战斗机,那就必然跟战略轰炸有关。
在李天凌看来,这个理由根本说不通。
保密确实重要,可是前沿机场有足够多的机库,而且执行护航任务的战斗机也只是临时进驻。
再说,敌人再厉害,也不可能凭借几十架战斗机推断出轰炸机的飞行线路,更别说推测轰炸机的投弹地点。
就算推测出来,又能怎么样?
敌人的情报机构再厉害,最多能断定帝国空军会在近期发起战略轰炸,而不可能知道发起战略轰炸的准确时间。
因为存在威胁,就让总统离开总统府,让总参谋部停止运作,让国家电信中心与国家电视台关门停业?
真是如此,那还需要轰炸吗?
李天凌没有当面戳穿张家正的话。
张家正不但是他的上级,还是他爷爷,也就是李云翔亲自提拔的得力部下,也可以说是关门弟子。
别看张家正是空军少将,他的军衔含金量远在其他少将之上。
他一直在基层部队服役,飞过十几种作战飞机,从来没去司令部干过!
要说的话,正是因为没有在司令部工作的经历,所以张家正一直没有获得晋升。
当然,说个人能力,绝对不会差。
其实,张家正一直是李天凌效仿与学习的楷模,不然他也不会一直在基层部队,多次放弃回司令部的机会。
在张家正介绍完任务后,李天凌就支走其他飞行员。
如果有些话开始不好说,那么在支走了其他人之后,就没什么不方便的了。
来到白沙瓦基地后,只用了不到半个小时,李天凌就搞清楚了这次任务。
这是一次长途奔袭行动。
说得简单一点,李天凌他们执行的是前进护航任务,在前方引开敌人的防空战斗机,掩护后方的轰炸机到达发射导弹的空域,并且顺利投射携带的巡航导弹,最后掩护轰炸机飞离危险空域。
这类任务,其实算不上特殊。
虽然在巡航导弹大行其道的当今,轰炸机已经不再进行凌空轰炸,在几百千米、乃至上千千米外投射巡航导弹,但是巡航导弹不是万能的,也不是说轰炸机一定能够在相对安全的地方发射导弹。
在某些情况下,轰炸机依然需要以身犯险。
其实,也就是巡航导弹的射程不够远!
帝国空军装备的第一代巡航导弹,发射重量达到了3吨,射程却只有500千米。
以当时的标准,这已经很不错了。
为了保证有足够的威力,也是战斗部不能太小,也只能适当降低射程指标,减少搭载的燃料。
此外,巡航导弹的射程并非越远越好。
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其实都不需要太远的射程,提供更远的射程,只会导致巡航导弹的价格攀升。
可见,关键仍然是成本。
按照传闻,帝国空军早对巡航导弹的“价格”做了硬性限制。在动员体系之下,巡航导弹的出厂价格不得高于同当量非制导炸弹的50倍,最好控制在20倍以内,确保能在战时大批量生产。
带风偏修正能力的500千克航空炸弹的出厂价,仅为5000金元。
也就是说,如果按照战时标准大批量生产,巡航导弹的单价得低于25万金元,最好能控制在10万金元以内。
这个要求等于限制了巡航导弹的最大射程。
当然,帝国空军的做法可以理解。
如果为了追求射程,导致巡航导弹的价格太过昂贵,那还不如多造一些轰炸机,或者用弹道导弹。
正是如此,“蛇矛”早期型的射程才1000千米出头。
后来的改进型,采用涡扇发动机,射程达到了1200千米。最新的型号在缩小了战斗部之后,也才1500千米。
这个射程,绝大部分时候是绰绰有余。
显然,这么说,表示在某些极为特殊的情况下并不够用。
这些特殊情况,包括对西骆沙首都莫萨城进行战略轰炸。
当然,这里面还需要考虑巡航导弹的突防效率。
虽然巡航导弹的突防率极高,在之前的一个多月里,也就是在轰炸伊拉克的战斗中,巡航导弹的表现非常突出,但是做为全球第一支研制与使用巡航导弹的军队,帝国空军其实早知道,巡航导弹能有那么高的突防率,并不是难以击落,而是难以被发现,也就不存在被击落的问题。
只要能够发现巡航导弹,击落就不是难事。
在帝国空军进行的演练当中,早已经证明,拦截巡航导弹的关键,其实就是及时的发现巡航导弹。
像伊拉克这类国家,显然没有及时发现巡航导弹的能力。
可是,西骆沙就不同了。
西骆沙的防空实力,在西陆集团当中排名第一,甚至在迢曼帝国之上,只是高射炮就拥有差不多10万门。
此外,还有数百套防空导弹系统。
受梁夏帝国发展与装备巡航导弹影响,西骆沙空军投入巨资,以大型运输机为平台,在西陆集团当中率先研制与装备大型预警机。
为了增强远程截击能力,西骆沙还研制与装备了mg-31截击机。
这种防空截击机能挂载6枚远程导弹,在上百千米之外,同时对数个在低空飞行的目标开火。
此外,mg-31能够以2.5马赫的速度冲刺飞行半个小时。
西骆沙空军格外的强调mg-31的超音速飞行能力,就是希望能及时的拦截那些还没有发射巡航导弹的轰炸机。
在理论上,mg-31能以超音速飞行1400千米,再用r-37型远程空空导弹对100多千米之外的轰炸机开火。
也就是说,其拦截距离超过了1500千米。
显然,这个距离并不是巧合,也不是拍脑袋的决定。
不要忘了,“蛇矛”的极限射程也就只有1500千米,而且大量装备的前期型号,其实只有1000千米出头。
可见,mg-31就是针对巡航导弹载机研制的截击机。
在大型预警机的指挥下,地面防空系统同样能拦截巡航导弹。
按照帝国空军做的测试,在得到有效指挥的情况下,梯次部署的防空系统,能把巡航导弹的突防率降低到20%以内。
在理论上,像fp-95这类自行高射炮,就能够拦截在低空飞行的巡航导弹。
正是如此,要想让巡航导弹有足够高的突防率,得精心规划飞行路线,尽量避开敌人的防空阵地。
其实,在轰炸伊拉克的时候,帝国空军与海军就采用了这个办法。
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巡航导弹在发射之后,并不是直接飞向目标,因此射程要比距离远一些。
为此,就需要让轰炸机飞得更近一些。
因为同样采用地形匹配制导系统,做为参照的数字地图,其实是由侦察卫星或者侦察机提供,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定的误差,所以在陆地上空,巡航导弹与地面的相对高度一般都控制在500米左右。
显然,这也制约了巡航导弹的突防率。
此外还有,必须在轰炸机升空之前就为巡航导弹装定好导航数据,因此轰炸机只能在特定区域内投射巡航导弹。
不是说必须在一个点上,而是得在预先确定的范围之内。
偏差太大,超过了巡航导弹在惯性飞行阶段的最大修正范围,就没办法让地形匹配制导系统正常工作。在陆地上空尤其如此,为了降低地形造成的影响,必须在预定空域投射巡航导弹。
显然,这严重限制了轰炸机的作战灵活性。
总而言之,受此种种因素的限制,在攻击像莫萨城这类处于大陆腹地,而且四周有大量防空火力的战略目标的时候,必须得精心规划轰炸机的飞行航线,还要为轰炸机提供足够的掩护。
在帝国空军中,有能力执行护航任务的就只有“战-11”。
道理也很简单,只有重型战斗机有足够的航程。
现代护航作战,跟上次大战期间的护航作战有本质上的区别。
往简单说,现代意义的护航作战,其实是让战斗机前出并夺取制空权,准确的说是拦截敌人的防空战斗机。
由此可见,护航战斗机执行的其实是截击任务。
在战术用途上,跟截击机有很多相似之处。
要说的话,这也是研制“战-11”的时候,帝国空军提出了高空高速性能指标,要用来取代专用截击机的真实原因。
只是,护航战斗机并不是截击机。
相对而言,护航战斗机对性能的要求更加全面,除了需要具备高空高速性能外,还必须拥有足够远的航程,足够强的机动性,还得具备足够大的载弹量,以及由火控雷达为核心的先进电子设备。
简单的说,护航战斗机能够应付任何挑战,战胜所有的敌机。
发展至今,只有帝国空军的“战-11”算得上合格的护航战斗机。在西陆集团,根本就没有类似的战斗机。在北孤集团,纽兰空军的f-15战斗机除了可靠性不够高,还存在航程短的问题。挂上3个大型副油箱,作战半径才能达到1500千米,这不过是“战-11”私用内由的水准。
“战-11”的最新改进型,还在试飞的d型,机腹与翼根重挂点获得了挂载2000升副油箱的能力,再加上2个容积各3300升的保形油箱,按照空优任务挂载时,作战半径能达到惊人的2500千米。
只是,护航战斗机的头号价值其实是吸引敌人的注意力。
当然,参与作战行动的,肯定不止“战-11b”。
按照空军司令部的安排,至少有1架“指-8c”在后方提供支持,此外还有电子侦察机与通信中转机提供协助。
关键,仍然是距离。
要说的话,实在太远了。
机群起飞之后,将向北飞到帝国本土上空,再向西飞行,经过阔海与枷锁陆桥到达墨海上空,然后转向北飞行,从克里米亚方向进入陆地上空,而执行攻击任务的轰炸机将在克里米亚北面投射巡航导弹。
这单程飞行距离都超过了5000千米!
为此,空军将安排大约30架大型加油机,分别在巴尔喀什湖与枷锁陆桥上空,为战斗机各提供一次空中加油,以及在阔海东部空域,为预警机与电子侦察机等大型支援飞机提供一次空中加油。
在完成任务后,也就是在返航的途中,可以视情况,决定要不要进行空中加油。
要说,这也真是大手笔。
不说别的,30架加油机能够搭载4500吨燃油。
可惜的是,加油机仍然不够。
正是如此,才没安排防空压制战斗机参与作战行动,李天凌他们得尽量避免进入敌人区域防空系统的拦截区域。
当然,对执行攻势护航任务的战斗机来说,一般不用考虑敌人的防空武器。
关键就是,护航战斗机都在高空飞行。
真要受到威胁,转向飞走就是了。
哪怕需要注意,在翼尖挂点携带电子干扰吊舱,确保及时截获敌人的雷达信号,也就足够了。
其实,让李天凌想不明白的,还是为什么搞得这么复杂。
只是战略轰炸?
从合理的角度来看,至少应该让战斗机进驻枷锁陆桥那边的空军基地,再不行,都该部署在阔海东岸。
这样一来,能够大幅度缩短出击时的飞行距离。
当然,也就能够减少加油的次数。
如果仍然投入30架加油机,就能安排防空压制战斗机参战。
至于轰炸机嘛,部署在后方肯定没有问题,反正轰炸机的航程足够远。
因为有大型预警机提供协助,所以没有协调困难的问题,也就不存在让战斗机也靠后部署的理由。
其实,让战斗机靠后部署也没法解决协调问题。
因为各型飞机的巡航飞行速度不一样,所以全都部署在后方,反到更加的麻烦。
要说的话,在过去的联合演习中,多次演练过类似战术,而且都是让执行护航任务的战斗机靠前部署。
此次行动的指挥官,张家正少将给出的理由是:需要达成战役突然性。
当然,他当着所有飞行员说的这番话。
轰炸目标是西骆沙的总统府、总参谋部的总部大厦、陆军司令部、空军司令部、国家电信通信中心与国家电视台等战略目标,不但要摧毁这些目标,还要炸死包括西骆沙总统在内的领导人。
总而言之,绝不能提前暴露作战意图。
让护航战斗机靠前部署,肯定会暴露作战意图。
不说别的,在枷锁陆桥那边,帝国空军部署的是“战-10”这样的轻型战斗机,没有部署重型战斗机。
即便是在阔海东边,也没多少重型战斗机。
帝国空军部署在西北战区的,唯一的重型战斗机部队还在北面的车里雅宾斯克,主要任务是掩护叶堡。
此外,重型战斗机主要执行截击任务,都是部署在后方机场。
只要往前线机场部署重型战斗机,那就必然跟战略轰炸有关。
在李天凌看来,这个理由根本说不通。
保密确实重要,可是前沿机场有足够多的机库,而且执行护航任务的战斗机也只是临时进驻。
再说,敌人再厉害,也不可能凭借几十架战斗机推断出轰炸机的飞行线路,更别说推测轰炸机的投弹地点。
就算推测出来,又能怎么样?
敌人的情报机构再厉害,最多能断定帝国空军会在近期发起战略轰炸,而不可能知道发起战略轰炸的准确时间。
因为存在威胁,就让总统离开总统府,让总参谋部停止运作,让国家电信中心与国家电视台关门停业?
真是如此,那还需要轰炸吗?
李天凌没有当面戳穿张家正的话。
张家正不但是他的上级,还是他爷爷,也就是李云翔亲自提拔的得力部下,也可以说是关门弟子。
别看张家正是空军少将,他的军衔含金量远在其他少将之上。
他一直在基层部队服役,飞过十几种作战飞机,从来没去司令部干过!
要说的话,正是因为没有在司令部工作的经历,所以张家正一直没有获得晋升。
当然,说个人能力,绝对不会差。
其实,张家正一直是李天凌效仿与学习的楷模,不然他也不会一直在基层部队,多次放弃回司令部的机会。
在张家正介绍完任务后,李天凌就支走其他飞行员。
如果有些话开始不好说,那么在支走了其他人之后,就没什么不方便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