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封君与诸侯王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兵道争锋最新章节!
“普通将士以及中层将领校尉的事情比较好处理,现在需要讨论的是韩知兵的奖励……”
李适看着众人倒是开门见山的说道:“也就是韩知兵是否封王的问题……
我先说说,韩知兵成立诸侯王我是不反对,但我朝承袭秦制用郡县制管理中原。
在国内就算是封王也只享受食邑之权,但绝对不能有独立军队、司法、人事任免等等,这与诸侯王的权利相差甚大。
而且以后还需要与匈奴交手,韩知兵的指挥能力无人能及,尤其规模越大他发挥出来的能力就越强。
等真正完成了统一,对上匈奴的时候,就更需要他这样的军神作为中流砥柱。”
李适倒是把自己的想法跟文臣们说得清楚,因为李适就本身而言就不是那种装神秘的君王,与其让手下猜来猜去自己的意思,还不如把事情给说得清楚明白。
毕竟猜对了没意义,猜错了怕是会把事情搞砸,这反而降低了工作效率。
听到李适的话,一众文臣不由相互对视了一眼,显然这会是个大问题。
不过,众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的向着陈知白看过去,因为比较起其他人的政治处理手段,明显陈知白处理这一类的问题要顺手的多。
陈知白撇撇嘴,也不等别人看向自己的目光,仿佛已经习惯了干这种脏活,开口道:“大王,如果只是想要拖的话,倒也不是很难。
“哦?”李适听到陈知白的话,到有些疑惑。
“大王,您把分封诸侯王与虚封王爵给并列了,实际上可以把它们拆分开来!”
陈知白从容道,“在军功体系满员后,接下来可以先封王。
让韩侯可以先享受食邑,但并不授予诸侯王,想要成为诸侯王,则需要再立功勋,再获得诸侯王的身份!”
对于韩知兵来说,这种程度的问题真的不困难,实际上只是李适钻牛角尖了。
只要李适是真的允许韩知兵成为诸侯王,只是稍稍拖延一下韩知兵立国的时间与奖赏,这又有什么困难的。
只要稍稍拆解下奖励内容就好,先虚封,后实封而已,对任何身处于政治旋涡中的人来说,做事情不会,难道拖事谁还不会吗?!
说不定,拖延着,拖延着,然后事情就自然而然的解决掉了呢!
“是个办法……”李适沉默了一下,道:“虚封也不是彻底虚封。
这样吧,我的设想是,虚封首先把他们家乡作为基础食邑来分封。
毕竟富贵不还乡岂不是锦衣夜行!
第二步,若再立下功勋,则允许则挑选中国边远不发达地区小县作为分封。
等满五个以后,可自行上表成为诸侯王,从此国家收回全部食邑,但会援助资助成为诸侯王的物资与军队。
同时会帮助愿意前往诸侯王封地的百姓,运送到诸侯国过去。
至于国家所能提供帮助的程度就按照所获得的军功而定,毕竟军功是能换到物资的!”
李适说到这里,又想了一下,道:“满五个以后不申请诸侯王的,则视为留在中原。
这样作为食邑的封县数目可以进一步增加,一直增加到九个为止,可传嫡系后代。
但若没立下额外功勋,则每代除县一座,一直到只剩下最后一座。
只要不犯不赦之罪,那最后这座食邑都会为其家族保留与国同休。
所以国内最高封号为封君,非李姓子孙,不得称王,否则天下共击之!
另外,我大汉依旧遵从,非军功不得封爵的标准!
要想要成为封君,或者诸侯王,就必须要获得足够的军功,让人心服口服!”
李适很清楚,想要成为诸侯王与封君,只有军功贵族才能够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至于其他的人想从一片荒芜之地开拓出来,到时候纵然有自己的支持,也很可能一转头,这些支持就成了当地人的嫁衣了。
李适对张九章道:“你列一个章程,把这些细化,尤其是功勋兑换物资与官方帮助也都尽可能的将其细化,这样将来进行分封的时候,操作起来也更加的方便。”
“遵令!”张九章微微鞠躬,一般来说,都是李适提出设想,然后张九章负责彻底落实。
李适说道:“关于奖赏的事情先到这里,等你理出了章程,由我亲自与诸位将军的谈论。
另外关于退伍要安排好,毕竟随着中原逐渐统一,工作重心要慢慢放到维稳与发展上!
我曾经在与范瑾瑜商量的有关中原发展的计划书给你,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找我。
当然,接下来比较重要的事情是人口发展,这是我们下一步的关键。”
“人口发展……”听到李适的话,张九章道:“我们在让女性成为蒙学教师,收拢孤儿到羽林卫,在两年前便是已经在执行吴越的生育政策。
难道要进一步降低女性的生育年龄吗?凡是十五岁未结婚的女子全部加以重税!”
“不了,当初十七未结婚我觉得女性的年龄还有点少,我让阳庆做出过女性的生产统计,基本上十八岁以下生产的,不论是对女子,还是对孩子,都有极大的风险。”
李适挥挥手,说道,“我的意思是,想要提高人口的质量!”
“提高人口质量?”听到李适的话,张九章疑惑的咀嚼这一个词语。
“我现在的计划是从粮食畜牧业发展,以及经济产品等方面的一个全面计划,我觉得为了人口的稳定安全增长,还需要制定一个计划!”李适思索着说道。
“还请大王明言!”听到李适的话,这时候的刘喜君不由站了出来,开口问道。
因为刘喜君是负责户口编辑的,一般上跟人口有关的计划都绕不开他。
“卫生、医疗和教育!”李适说道,“除了农业的发展,其次我们首推的自然是人。
毕竟我们的目的是让国内的诸侯走出国门,传播我们华夏的文华,那培养我们华夏本土的人才自然是我们接下来工作的重中之重!”
“普通将士以及中层将领校尉的事情比较好处理,现在需要讨论的是韩知兵的奖励……”
李适看着众人倒是开门见山的说道:“也就是韩知兵是否封王的问题……
我先说说,韩知兵成立诸侯王我是不反对,但我朝承袭秦制用郡县制管理中原。
在国内就算是封王也只享受食邑之权,但绝对不能有独立军队、司法、人事任免等等,这与诸侯王的权利相差甚大。
而且以后还需要与匈奴交手,韩知兵的指挥能力无人能及,尤其规模越大他发挥出来的能力就越强。
等真正完成了统一,对上匈奴的时候,就更需要他这样的军神作为中流砥柱。”
李适倒是把自己的想法跟文臣们说得清楚,因为李适就本身而言就不是那种装神秘的君王,与其让手下猜来猜去自己的意思,还不如把事情给说得清楚明白。
毕竟猜对了没意义,猜错了怕是会把事情搞砸,这反而降低了工作效率。
听到李适的话,一众文臣不由相互对视了一眼,显然这会是个大问题。
不过,众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的向着陈知白看过去,因为比较起其他人的政治处理手段,明显陈知白处理这一类的问题要顺手的多。
陈知白撇撇嘴,也不等别人看向自己的目光,仿佛已经习惯了干这种脏活,开口道:“大王,如果只是想要拖的话,倒也不是很难。
“哦?”李适听到陈知白的话,到有些疑惑。
“大王,您把分封诸侯王与虚封王爵给并列了,实际上可以把它们拆分开来!”
陈知白从容道,“在军功体系满员后,接下来可以先封王。
让韩侯可以先享受食邑,但并不授予诸侯王,想要成为诸侯王,则需要再立功勋,再获得诸侯王的身份!”
对于韩知兵来说,这种程度的问题真的不困难,实际上只是李适钻牛角尖了。
只要李适是真的允许韩知兵成为诸侯王,只是稍稍拖延一下韩知兵立国的时间与奖赏,这又有什么困难的。
只要稍稍拆解下奖励内容就好,先虚封,后实封而已,对任何身处于政治旋涡中的人来说,做事情不会,难道拖事谁还不会吗?!
说不定,拖延着,拖延着,然后事情就自然而然的解决掉了呢!
“是个办法……”李适沉默了一下,道:“虚封也不是彻底虚封。
这样吧,我的设想是,虚封首先把他们家乡作为基础食邑来分封。
毕竟富贵不还乡岂不是锦衣夜行!
第二步,若再立下功勋,则允许则挑选中国边远不发达地区小县作为分封。
等满五个以后,可自行上表成为诸侯王,从此国家收回全部食邑,但会援助资助成为诸侯王的物资与军队。
同时会帮助愿意前往诸侯王封地的百姓,运送到诸侯国过去。
至于国家所能提供帮助的程度就按照所获得的军功而定,毕竟军功是能换到物资的!”
李适说到这里,又想了一下,道:“满五个以后不申请诸侯王的,则视为留在中原。
这样作为食邑的封县数目可以进一步增加,一直增加到九个为止,可传嫡系后代。
但若没立下额外功勋,则每代除县一座,一直到只剩下最后一座。
只要不犯不赦之罪,那最后这座食邑都会为其家族保留与国同休。
所以国内最高封号为封君,非李姓子孙,不得称王,否则天下共击之!
另外,我大汉依旧遵从,非军功不得封爵的标准!
要想要成为封君,或者诸侯王,就必须要获得足够的军功,让人心服口服!”
李适很清楚,想要成为诸侯王与封君,只有军功贵族才能够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至于其他的人想从一片荒芜之地开拓出来,到时候纵然有自己的支持,也很可能一转头,这些支持就成了当地人的嫁衣了。
李适对张九章道:“你列一个章程,把这些细化,尤其是功勋兑换物资与官方帮助也都尽可能的将其细化,这样将来进行分封的时候,操作起来也更加的方便。”
“遵令!”张九章微微鞠躬,一般来说,都是李适提出设想,然后张九章负责彻底落实。
李适说道:“关于奖赏的事情先到这里,等你理出了章程,由我亲自与诸位将军的谈论。
另外关于退伍要安排好,毕竟随着中原逐渐统一,工作重心要慢慢放到维稳与发展上!
我曾经在与范瑾瑜商量的有关中原发展的计划书给你,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找我。
当然,接下来比较重要的事情是人口发展,这是我们下一步的关键。”
“人口发展……”听到李适的话,张九章道:“我们在让女性成为蒙学教师,收拢孤儿到羽林卫,在两年前便是已经在执行吴越的生育政策。
难道要进一步降低女性的生育年龄吗?凡是十五岁未结婚的女子全部加以重税!”
“不了,当初十七未结婚我觉得女性的年龄还有点少,我让阳庆做出过女性的生产统计,基本上十八岁以下生产的,不论是对女子,还是对孩子,都有极大的风险。”
李适挥挥手,说道,“我的意思是,想要提高人口的质量!”
“提高人口质量?”听到李适的话,张九章疑惑的咀嚼这一个词语。
“我现在的计划是从粮食畜牧业发展,以及经济产品等方面的一个全面计划,我觉得为了人口的稳定安全增长,还需要制定一个计划!”李适思索着说道。
“还请大王明言!”听到李适的话,这时候的刘喜君不由站了出来,开口问道。
因为刘喜君是负责户口编辑的,一般上跟人口有关的计划都绕不开他。
“卫生、医疗和教育!”李适说道,“除了农业的发展,其次我们首推的自然是人。
毕竟我们的目的是让国内的诸侯走出国门,传播我们华夏的文华,那培养我们华夏本土的人才自然是我们接下来工作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