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二章 调粮 管控天下钱法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夜的命名术、天机之神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我的大明星家族、大国重工、孤岛求生之重生狂蟒、位面因果系统、都市狐仙养成记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穿越明朝当暴君最新章节!
朱由校倒是没生气,他甚至很欣赏熊廷弼的直率。
毕竟朱由校是穿越者,没有想过因为这些藩王以及勋贵和自己朱家关系匪浅,而不对他们动手,允许他们动摇朝廷根基。
所以,朱由校这时候说道:“熊爱卿说的是,人家若只买粮不卖粮,朕也不能拿人如何,毕竟人家没犯国法纲纪,否则,会影响朕之威信!”
“但是这不代表朝廷就没有办法,藩王、勋贵、士绅之粮赋优免是朕给他们的恩典,但朕也能收回来,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朕要令天下人信服,要立威信于世,自然不能不教而诛,故先下诏于天下,令天下有田者不得恶意囤粮炒高粮价,否则,朕必严惩!”
“朕知道这下这道诏书对于只有个人私利而无公忠体国之心的人来说,没什么用,毕竟有没有恶意囤粮很难界定查出,自家产的粮食卖还是不卖的确是自己可以处置的,但朕依旧得下这道诏书,这叫先礼后兵,将来,他们要是不听朕的话,那也别怪朕把他们的恩典收回来!”
“另外,朕虽然禁止天下有田者囤粮,但朝廷自己囤粮则不禁止,甚至在这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法,朝廷有司不但要囤粮,还要大肆囤粮!
江南一带,接下来因为要复工复产,而不得不将大量银币短时间内全部投入到民间,到时候,肯定会导致粮价暴涨,那时就需要更多的粮食去抑制,并遏止有些想借机炒粮赚钱的不法之人!”
“所以,立即传朕手谕给内阁首辅方从哲,令其立即下旨调天下粮秣集中于江南,越多越好,告诉方从哲,在整个天下清丈田亩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清丈,藩王、勋贵、外戚、公卿大臣等权贵之飞地!不容隐瞒!无论是谁,只要阻挠清丈,就先暂停其俸,停其爵,并报朕处置!
然后,将这些清丈田亩后所追缴的逋赋与粮秣全部运至江南!
还有,在京师的囤粮也全部运至江南,只留九边军需和京师军民所需的白粮即可;
另外,在江南抄家所得的粮秣全部暂留江南,先不必运京。
再着令市舶司将历年从外番所购粮秣调运至江南,并继续从外番购粮,且要求朝鲜、琉球等给天朝借粮,谁要是不肯借,则视为对朕不忠!派水师去讨伐并强制且惩罚性征粮!安南镇抚司也是如此,必须向朝廷借粮其库粮之三成,否则,着两广总督率兵讨伐!
最后,着粮业局将京师与辽东屯垦地所产土豆以及其他粮秣之储备调运至江南备用!
另外,立即推荐任命粮道转运使,以户部各司员外郎兼都察院各道御史身份去各布政司购粮,立即拨內帑五百万银币补充国库,用于购粮;
至于运费,调用抄没晋商与伪孔府等历年抄没所得之五千万存银,先拨两千万银币,用于运粮之江南的粮秣;
“陛下,如今在江南,朝廷为使得商户复产、工人复业,要拨一千五百万银币于市,如今又要拿两千五百万银币用于购粮运粮,而使之流通于市,如此下去,岂不会令天下流通银币进一步增多?”
熊廷弼这时候不得不提醒道。
“无妨,把发下去的银子再收回来就是,大明银行在放贷业务建立起来后,会立即进行存储之业务,建立相应条例,设立分行于各处交通要津,然后用有利息的方式吸纳百姓将多余的银币存回银行,到时候银行再根据市面银币之价调整利息!因为参与运粮而有大量银币收入的民夫们会因此把过剩的银币存入银行吃利息;
朕已让李之藻等提前筹办此事,他们的职责就是随时调控天下银币流通之多寡,市面上银币多了后,他们会想办法的,不然要是出了事,朕第一个处置的就是他们。”
朱由校说道。
“陛下圣明!以臣之见,朝廷早就该管控天下钱法,而不是任其控于权贵士绅之手,使天下富者愈富、贫者愈贫。”
熊廷弼附和了一句。
他虽然因知兵事而成为阁臣,进入政事堂,但久在中枢,耳濡目染,且他本身也不笨,且统率大军也需擅长后勤粮草调度,所以,他现在也能明白朱由校说的银行调控之事。
朱由校则微微一笑:“钱法之事,关系国计民生,自当慎重,且更为复杂繁琐,算是不见血不见刀枪的战争,若处置得好,能使天下昌盛,若处置不好,也能使天下大乱,所以,务必管好钱法,多总结,多摸索,多培养一些善懂钱法之官吏,尤其是这最先洒出去的一千五百万元银币流入市面后,要尽量不通过杀戮的方式来解决,以达到长治久安之效。”
如朱由校自己所言,一千五百万银币,在这个时代,不是一笔小数字。
因为这约等于一千多万两白银的放贷规模,已经相当于大明在天启之前,国库数年的白银收入。
所以,当朱由校将这么多银币用来放贷刺激经济后,在江南地区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新设在应天府内城的大明银行一开张。
许多已经提前通过《皇明报》和《邸报》,以及各类官方与非官方消息渠道,得知朝廷要放低息甚至是无息贷款而来的不少商户,已经在银行开张的第一天的大早上,就不顾寒冷地聚集到了这里。
“官爷!这五百元银币,真的不要我利息?”
不过,许多商户还是不太敢相信官府真的会提供低息和无息贷款,因而,此时,第一个鼓足勇气来借贷的小商贾杜首昌就有些不敢相信地问起了大明银行的一名督员。
这名督员则直接将一袋装有五百元银币的袋子递给了杜首昌,且道:“这是五百元银币,你自己点点,点清楚,立即在这契书上签字盖印,契书上面白纸黑字的写了三年内无息,三年后开始支付一定利息,还不起的话用你家的那间铺子做抵押,你不认识字吗?!”
“哎!好!”
这杜首昌抑制不住地笑了起来,忙接过一袋银币,然后签字盖了手印,接着就拿着一袋银币出了银行。
在银行外排队的其他商贾一出来,就忙拦住问杜首昌。
“是真的吗?”
其中,就有一商贾忙问了一句。
杜首昌忙拿起银子晃了晃,还把给自己的那份契书拿了出来给这商贾看:“你看,是真的!我贷的五百银元,三年内如果偿还本金,就不用给利息!”
这商贾看了后忙兴奋起来:“这可真是太好了!看来当时皇上身边的官爷没说假话呢!皇上真的会管我们的死活!”
“是啊!这下子不用去借豪绅大户的高利贷了,只要银子,我那板鸭铺就能再做起来!”
另一名商贾也附和起来。
一时间,这些来大明银行准备借贷的普通商贾皆喜笑颜开。
……
杜首昌也拿着银子回到了自己的成衣铺,而这时候,他的成衣铺外已经站了六名男子。
这六名男子皆是以前给杜首昌做工的老人。
“东家!您这铺子何时能开张呀,您要是再不开张,等官府发的补贴用完,我们就又没活路了!你欠我们的工钱,我们不要了,行吗?”
“是啊!东家!附近几个坊都还没有几家开业的,我们也找不到其他活。”
“东家!我们几个凑了一下,不多也就一吊钱,可否能帮到你忙,让这铺子重新开张?”
朱由校倒是没生气,他甚至很欣赏熊廷弼的直率。
毕竟朱由校是穿越者,没有想过因为这些藩王以及勋贵和自己朱家关系匪浅,而不对他们动手,允许他们动摇朝廷根基。
所以,朱由校这时候说道:“熊爱卿说的是,人家若只买粮不卖粮,朕也不能拿人如何,毕竟人家没犯国法纲纪,否则,会影响朕之威信!”
“但是这不代表朝廷就没有办法,藩王、勋贵、士绅之粮赋优免是朕给他们的恩典,但朕也能收回来,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朕要令天下人信服,要立威信于世,自然不能不教而诛,故先下诏于天下,令天下有田者不得恶意囤粮炒高粮价,否则,朕必严惩!”
“朕知道这下这道诏书对于只有个人私利而无公忠体国之心的人来说,没什么用,毕竟有没有恶意囤粮很难界定查出,自家产的粮食卖还是不卖的确是自己可以处置的,但朕依旧得下这道诏书,这叫先礼后兵,将来,他们要是不听朕的话,那也别怪朕把他们的恩典收回来!”
“另外,朕虽然禁止天下有田者囤粮,但朝廷自己囤粮则不禁止,甚至在这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法,朝廷有司不但要囤粮,还要大肆囤粮!
江南一带,接下来因为要复工复产,而不得不将大量银币短时间内全部投入到民间,到时候,肯定会导致粮价暴涨,那时就需要更多的粮食去抑制,并遏止有些想借机炒粮赚钱的不法之人!”
“所以,立即传朕手谕给内阁首辅方从哲,令其立即下旨调天下粮秣集中于江南,越多越好,告诉方从哲,在整个天下清丈田亩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清丈,藩王、勋贵、外戚、公卿大臣等权贵之飞地!不容隐瞒!无论是谁,只要阻挠清丈,就先暂停其俸,停其爵,并报朕处置!
然后,将这些清丈田亩后所追缴的逋赋与粮秣全部运至江南!
还有,在京师的囤粮也全部运至江南,只留九边军需和京师军民所需的白粮即可;
另外,在江南抄家所得的粮秣全部暂留江南,先不必运京。
再着令市舶司将历年从外番所购粮秣调运至江南,并继续从外番购粮,且要求朝鲜、琉球等给天朝借粮,谁要是不肯借,则视为对朕不忠!派水师去讨伐并强制且惩罚性征粮!安南镇抚司也是如此,必须向朝廷借粮其库粮之三成,否则,着两广总督率兵讨伐!
最后,着粮业局将京师与辽东屯垦地所产土豆以及其他粮秣之储备调运至江南备用!
另外,立即推荐任命粮道转运使,以户部各司员外郎兼都察院各道御史身份去各布政司购粮,立即拨內帑五百万银币补充国库,用于购粮;
至于运费,调用抄没晋商与伪孔府等历年抄没所得之五千万存银,先拨两千万银币,用于运粮之江南的粮秣;
“陛下,如今在江南,朝廷为使得商户复产、工人复业,要拨一千五百万银币于市,如今又要拿两千五百万银币用于购粮运粮,而使之流通于市,如此下去,岂不会令天下流通银币进一步增多?”
熊廷弼这时候不得不提醒道。
“无妨,把发下去的银子再收回来就是,大明银行在放贷业务建立起来后,会立即进行存储之业务,建立相应条例,设立分行于各处交通要津,然后用有利息的方式吸纳百姓将多余的银币存回银行,到时候银行再根据市面银币之价调整利息!因为参与运粮而有大量银币收入的民夫们会因此把过剩的银币存入银行吃利息;
朕已让李之藻等提前筹办此事,他们的职责就是随时调控天下银币流通之多寡,市面上银币多了后,他们会想办法的,不然要是出了事,朕第一个处置的就是他们。”
朱由校说道。
“陛下圣明!以臣之见,朝廷早就该管控天下钱法,而不是任其控于权贵士绅之手,使天下富者愈富、贫者愈贫。”
熊廷弼附和了一句。
他虽然因知兵事而成为阁臣,进入政事堂,但久在中枢,耳濡目染,且他本身也不笨,且统率大军也需擅长后勤粮草调度,所以,他现在也能明白朱由校说的银行调控之事。
朱由校则微微一笑:“钱法之事,关系国计民生,自当慎重,且更为复杂繁琐,算是不见血不见刀枪的战争,若处置得好,能使天下昌盛,若处置不好,也能使天下大乱,所以,务必管好钱法,多总结,多摸索,多培养一些善懂钱法之官吏,尤其是这最先洒出去的一千五百万元银币流入市面后,要尽量不通过杀戮的方式来解决,以达到长治久安之效。”
如朱由校自己所言,一千五百万银币,在这个时代,不是一笔小数字。
因为这约等于一千多万两白银的放贷规模,已经相当于大明在天启之前,国库数年的白银收入。
所以,当朱由校将这么多银币用来放贷刺激经济后,在江南地区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新设在应天府内城的大明银行一开张。
许多已经提前通过《皇明报》和《邸报》,以及各类官方与非官方消息渠道,得知朝廷要放低息甚至是无息贷款而来的不少商户,已经在银行开张的第一天的大早上,就不顾寒冷地聚集到了这里。
“官爷!这五百元银币,真的不要我利息?”
不过,许多商户还是不太敢相信官府真的会提供低息和无息贷款,因而,此时,第一个鼓足勇气来借贷的小商贾杜首昌就有些不敢相信地问起了大明银行的一名督员。
这名督员则直接将一袋装有五百元银币的袋子递给了杜首昌,且道:“这是五百元银币,你自己点点,点清楚,立即在这契书上签字盖印,契书上面白纸黑字的写了三年内无息,三年后开始支付一定利息,还不起的话用你家的那间铺子做抵押,你不认识字吗?!”
“哎!好!”
这杜首昌抑制不住地笑了起来,忙接过一袋银币,然后签字盖了手印,接着就拿着一袋银币出了银行。
在银行外排队的其他商贾一出来,就忙拦住问杜首昌。
“是真的吗?”
其中,就有一商贾忙问了一句。
杜首昌忙拿起银子晃了晃,还把给自己的那份契书拿了出来给这商贾看:“你看,是真的!我贷的五百银元,三年内如果偿还本金,就不用给利息!”
这商贾看了后忙兴奋起来:“这可真是太好了!看来当时皇上身边的官爷没说假话呢!皇上真的会管我们的死活!”
“是啊!这下子不用去借豪绅大户的高利贷了,只要银子,我那板鸭铺就能再做起来!”
另一名商贾也附和起来。
一时间,这些来大明银行准备借贷的普通商贾皆喜笑颜开。
……
杜首昌也拿着银子回到了自己的成衣铺,而这时候,他的成衣铺外已经站了六名男子。
这六名男子皆是以前给杜首昌做工的老人。
“东家!您这铺子何时能开张呀,您要是再不开张,等官府发的补贴用完,我们就又没活路了!你欠我们的工钱,我们不要了,行吗?”
“是啊!东家!附近几个坊都还没有几家开业的,我们也找不到其他活。”
“东家!我们几个凑了一下,不多也就一吊钱,可否能帮到你忙,让这铺子重新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