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生存之道
推荐阅读:明克街13号、弃宇宙、渡劫之王、第九特区、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小人物的非凡之路最新章节!
客人们不时点头赞赏昌达集团灵活而具有前瞻性的决策机制,关云天则显得低调而内敛,“处在我们这样的环境,谁都会这样做,居安思危,是民营企业生存发展的必备素质。”
“关总,昌达集团能通过猎头公司将我们的张主管挖到你们这里,说明你们公司非常重视人才,在形形色色的企业中,甚至包括那些所谓的体制内企业,都很少有单位能做到这一点。”凯源公司的李总插话道,这位李总也许分管人力资源。
关云天笑了笑,“张助理的确是我们通过猎头公司招聘过来的,说到这里,我想告诉几位同行,我们董事会现有的九名成员中,有七名都是通过这种形式从全国各地选聘的,其中就包括在座的叶总和丁总。顺便介绍一下,我们的叶总是毕业于大洋彼岸杜克大学的MBA,到昌达集团之前,曾做过数年世界五百强企业的部门高管;丁总是985大学七八届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文凭含金量非常高,他是高级会计师,曾做过大型国企的财务处长。”
“哎哟,怪不得昌达集团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你们在人才上真是下了一番工夫!”
“除了叶总和丁总,我们董事会成员中,负责行政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两位专家,也都曾经供职于大型国企或央企的中高管理层,还有现在的昌达集团技术中心主任,明天大家会跟他见面,是毕业于985大学的材料学博士,此前曾供职于一家国家级大型科研单位。”
这算不得显摆,谈到这方面问题,关云天只是如实相告,对方此行的目的,就是要了解昌达集团的情况,这些事实也的确应该让客人们知道。
“不得了,昌达集团简直是藏龙卧虎!”一位客人感叹道。
“藏龙卧虎有点夸张,但昌达集团的大门,永远向各类人才敞开着。”关云天道。
“关总,根据你介绍的昌达集团的产值和员工数量,你们这个规模即使放到全国,也算是比较大的企业了。”一直说话很少的凯源公司董事长老朱插话道,看来他更关心这方面问题。
“全国不知道,放到全省的话,昌达集团确实是我们省的知名企业。”关云天直言道。
从开始至今,一直谈论的都是关于昌达集团的事,叶佳怡怕关云天不好直接向对方提问,她插话道:“朱总,你们凯源公司的主业有几项?公司是哪年上市的?”
老朱如梦初醒般笑了笑,“对,我介绍一下凯源公司的情况吧,”他用了近半个小时,把凯源公司从初创到被监管机构停牌的经历,做了较为详尽的说明。
根据老朱的说法,这家凯源公司是西部一个地级市的地方国有企业,其建厂历史要追溯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企业的经营范围主要是基础建材,而且近六十年来一直没有任何改变。
本来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准备改制,但突如其来的城市发展和道路交通等基本建设项目,需要大量的基础建材,面对如此好的市场局面,当地政府放弃了改制的念头,让企业得以沿袭原来的衣钵。
但是,九十年代的确是企业发展的极佳时期,当时的凯源建材厂,到他们几座大仓库提货的卡车排着长队,从早到晚,络绎不绝,而且这些用户都是提前交了定金的,否则,销售科根本不予接洽。
九十年代鼎盛时期的凯源建材厂,生产规模比原来扩大了整整三倍,职工数量接近万人,也正是在那个时候,企业效益好,加上国家政策大力扶持西部企业,在条件不完全具备的情况下,凯源建材厂这辆车况并不太好的卡车,被推上了上市的快车道。
因为跟上市公司应该具备的条件有差距,企业出钱请有资质的会计事务所包装,再经过一番运作,企业更名为凯源公司,并在第二年成功上市。
企业上市后的头几年,基础建材市场仍然比较稳定,业绩还说得过去,但他们从股市筹集的资金,不知道该如何使用,管理层只好指示财务部门,将大笔资金存入银行吃利息。
“不得不说,凯源公司错过了最好的发展壮大机遇,如果我们有前瞻性,事先把新项目确定下来,企业从股市的融资,恰好可以用来发展新项目,现在就不会是这个局面了!”
因为听到关云天介绍昌达集团的情况,与之对比,老朱这完全是发自内心的感叹。
其实,那个时候老朱只是凯源公司总经理,虽然他跟当时的董事长和其他董事会成员,都是地方政府下派的干部,但董事长是法人代表,行政职务比他们都高,在那样的氛围下,尽管名义上董事会也是公司的民主决策机构,实际上其他成员基本没有多少发言权。除了董事长的一票否决,地方政府有时候还要指手画脚,对公司事务横加干涉。
当然,以老朱为首的其他董事会成员也乐得个清闲,即使他们知道上市公司有大笔闲散资金趴在银行,宁愿让那些资金沉淀下来,也没有人提出拓展公司业务的新想法,因为一方面得不到主要领导的支持,还给领导添麻烦,另外,公司好坏跟自己没啥关系,既省心又轻松,工资一分不少挣,何乐不为呢?
但是,那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古训,不是没有道理的,迟早会得到应验。
虽然基建市场直到现在一直火爆,但凯源公司上市五六年后,建材行业的情况却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因为这个行业门槛不高,不出几年,全国各地不知从何时冒出了大大小小无以计数的建材企业,而且以民营企业居多,他们经营灵活,企业负担很轻,即使在凯源公司所在的当地,也对其形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凭借地方国有企业在土地使用和股市融资的便利条件,凯源公司在开始阶段尚有部分竞争优势,但是好景不长,过了一两年,在民营企业灵活多变的机制面前,凯源公司被多家企业围攻,他们的优势荡然无存,原来拥有的市场份额被逐渐蚕食,从最初在当地建材市场的垄断者,变成了后来的苟延残喘。
因为连续多年业绩下滑,企业年报惨不忍睹,在监管机构数次警告无果的情况下,凯源公司终于被勒令停牌。
自那以后,不仅当初在股市融得的大笔资金早已作为工资发放给了职工,而且维持凯源公司日常支出的资金都需银行贷款。
三四年以前,原任董事长因到了退休年龄而离职,作为凯源公司总经理的老朱,顺理成章地接任了董事长。老朱接手后,公司状况他比谁都清楚,因为公司主业基础建材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老朱跟新班子成员也想过改变现状,他们跟外界接触过一些新项目,且不说新项目是否可行,即使想做新项目
,被监管机构停牌后,凯源公司根本筹集不到资金。
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董事会有人提出建议,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改换思路,避免一条道走到黑。因为他们知道,即使被监管机构带上ST帽子,凯源公司作为上市企业,上市公司这个外壳也有一定的价值。
老朱比较开明,他接受了同事们的建议,于是便有了对外寻求重组的想法。
听到这里,关云天插话道:“朱总,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凯源公司以前是地方国有企业,请问公司上市后,当地政府持股比例是多少?”
“最高时持股百分之四十,自从公司业绩开始下滑,地方政府逐渐减持,到停牌的时候,当地政府持股不到百分之十。”
“恕我直言,如果你们寻求对外重组,这百分之十的国有股怎么办?你要知道,很多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不愿跟地方所持的国有股参合在一起。”关云天道。
“对于关总担心的事,我们也想到了,所以,在提出对外重组这个想法后,我们跟地方国资部门商量,为了凯源公司的未来,请求他们放弃这点股权。”
“哦,国资部门的人还是很开明嘛,股权说放弃几放弃了。”
“哪有那么容易哦!”老朱感叹道,“因为凯源公司身处如此窘境,地方部门从这里早就捞不到任何油水了,而且有些事还要麻烦他们出面协调,所以,知道我们的请求后,他们倒是愿意放弃股权,恨不能马上扔掉这个烫手山芋,但也明确表示,股权不会无偿出让。”
“他们不是知道企业现状吗?不无偿出让,还想怎么样?就凯源公司目前这种状况,即便他们想有偿出让,也很难找到买家呀!”叶佳怡插话道。
“是啊,这个时候他们想出让股权,根本找不到买家,所以,我们几位董事会成员联合出资,把那百分之十的股权收了回来。”
“为了企业的未来,你们真是尽心竭力了。”
“没办法,这就算自救吧,否则凯源公司就完了。好在那百分之十的股权如果按照发行价,其价值高达五千万,但到停牌的时候,股价跌到了不足原来的五分之一,我们当然只能以停牌时的价格收购那些股权,结果我们七个人东拉西借凑了将近一千万,总算把那点啰嗦事解决了。”老朱解释道。
“也就是说,凯源公司现在的股权结构很清晰。”老丁道。
“没错,我们的股权结构非常清晰,没有乱七八糟的机构参与其中。”侯总经理解释道。
关云天点了点头,“朱总,如果重组成功,你们还有信心把原来的老本行做好吗?”
老朱略一思忖,“根据我们分析,至少在未来十年,基础建材行业在国内还有巨大的市场需求,但正如前面说到的那样,这个行业面临的竞争也十分激烈,尽管如此,在面对众多中小企业的围攻时,我们也并非没有还手之力,如果较真,凯源公司的产品质量在方圆二三百公里范围内,没有哪家建材企业能跟我们比肩,这就是我们最大的优势。”
“好!”关云天马上赞赏道,“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主攻那些对建材质量要求极高的建设项目,放弃中低端市场的竞争,这就是凯源公司在未来的生存之道。”
客人们不时点头赞赏昌达集团灵活而具有前瞻性的决策机制,关云天则显得低调而内敛,“处在我们这样的环境,谁都会这样做,居安思危,是民营企业生存发展的必备素质。”
“关总,昌达集团能通过猎头公司将我们的张主管挖到你们这里,说明你们公司非常重视人才,在形形色色的企业中,甚至包括那些所谓的体制内企业,都很少有单位能做到这一点。”凯源公司的李总插话道,这位李总也许分管人力资源。
关云天笑了笑,“张助理的确是我们通过猎头公司招聘过来的,说到这里,我想告诉几位同行,我们董事会现有的九名成员中,有七名都是通过这种形式从全国各地选聘的,其中就包括在座的叶总和丁总。顺便介绍一下,我们的叶总是毕业于大洋彼岸杜克大学的MBA,到昌达集团之前,曾做过数年世界五百强企业的部门高管;丁总是985大学七八届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文凭含金量非常高,他是高级会计师,曾做过大型国企的财务处长。”
“哎哟,怪不得昌达集团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你们在人才上真是下了一番工夫!”
“除了叶总和丁总,我们董事会成员中,负责行政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两位专家,也都曾经供职于大型国企或央企的中高管理层,还有现在的昌达集团技术中心主任,明天大家会跟他见面,是毕业于985大学的材料学博士,此前曾供职于一家国家级大型科研单位。”
这算不得显摆,谈到这方面问题,关云天只是如实相告,对方此行的目的,就是要了解昌达集团的情况,这些事实也的确应该让客人们知道。
“不得了,昌达集团简直是藏龙卧虎!”一位客人感叹道。
“藏龙卧虎有点夸张,但昌达集团的大门,永远向各类人才敞开着。”关云天道。
“关总,根据你介绍的昌达集团的产值和员工数量,你们这个规模即使放到全国,也算是比较大的企业了。”一直说话很少的凯源公司董事长老朱插话道,看来他更关心这方面问题。
“全国不知道,放到全省的话,昌达集团确实是我们省的知名企业。”关云天直言道。
从开始至今,一直谈论的都是关于昌达集团的事,叶佳怡怕关云天不好直接向对方提问,她插话道:“朱总,你们凯源公司的主业有几项?公司是哪年上市的?”
老朱如梦初醒般笑了笑,“对,我介绍一下凯源公司的情况吧,”他用了近半个小时,把凯源公司从初创到被监管机构停牌的经历,做了较为详尽的说明。
根据老朱的说法,这家凯源公司是西部一个地级市的地方国有企业,其建厂历史要追溯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企业的经营范围主要是基础建材,而且近六十年来一直没有任何改变。
本来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准备改制,但突如其来的城市发展和道路交通等基本建设项目,需要大量的基础建材,面对如此好的市场局面,当地政府放弃了改制的念头,让企业得以沿袭原来的衣钵。
但是,九十年代的确是企业发展的极佳时期,当时的凯源建材厂,到他们几座大仓库提货的卡车排着长队,从早到晚,络绎不绝,而且这些用户都是提前交了定金的,否则,销售科根本不予接洽。
九十年代鼎盛时期的凯源建材厂,生产规模比原来扩大了整整三倍,职工数量接近万人,也正是在那个时候,企业效益好,加上国家政策大力扶持西部企业,在条件不完全具备的情况下,凯源建材厂这辆车况并不太好的卡车,被推上了上市的快车道。
因为跟上市公司应该具备的条件有差距,企业出钱请有资质的会计事务所包装,再经过一番运作,企业更名为凯源公司,并在第二年成功上市。
企业上市后的头几年,基础建材市场仍然比较稳定,业绩还说得过去,但他们从股市筹集的资金,不知道该如何使用,管理层只好指示财务部门,将大笔资金存入银行吃利息。
“不得不说,凯源公司错过了最好的发展壮大机遇,如果我们有前瞻性,事先把新项目确定下来,企业从股市的融资,恰好可以用来发展新项目,现在就不会是这个局面了!”
因为听到关云天介绍昌达集团的情况,与之对比,老朱这完全是发自内心的感叹。
其实,那个时候老朱只是凯源公司总经理,虽然他跟当时的董事长和其他董事会成员,都是地方政府下派的干部,但董事长是法人代表,行政职务比他们都高,在那样的氛围下,尽管名义上董事会也是公司的民主决策机构,实际上其他成员基本没有多少发言权。除了董事长的一票否决,地方政府有时候还要指手画脚,对公司事务横加干涉。
当然,以老朱为首的其他董事会成员也乐得个清闲,即使他们知道上市公司有大笔闲散资金趴在银行,宁愿让那些资金沉淀下来,也没有人提出拓展公司业务的新想法,因为一方面得不到主要领导的支持,还给领导添麻烦,另外,公司好坏跟自己没啥关系,既省心又轻松,工资一分不少挣,何乐不为呢?
但是,那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古训,不是没有道理的,迟早会得到应验。
虽然基建市场直到现在一直火爆,但凯源公司上市五六年后,建材行业的情况却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因为这个行业门槛不高,不出几年,全国各地不知从何时冒出了大大小小无以计数的建材企业,而且以民营企业居多,他们经营灵活,企业负担很轻,即使在凯源公司所在的当地,也对其形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凭借地方国有企业在土地使用和股市融资的便利条件,凯源公司在开始阶段尚有部分竞争优势,但是好景不长,过了一两年,在民营企业灵活多变的机制面前,凯源公司被多家企业围攻,他们的优势荡然无存,原来拥有的市场份额被逐渐蚕食,从最初在当地建材市场的垄断者,变成了后来的苟延残喘。
因为连续多年业绩下滑,企业年报惨不忍睹,在监管机构数次警告无果的情况下,凯源公司终于被勒令停牌。
自那以后,不仅当初在股市融得的大笔资金早已作为工资发放给了职工,而且维持凯源公司日常支出的资金都需银行贷款。
三四年以前,原任董事长因到了退休年龄而离职,作为凯源公司总经理的老朱,顺理成章地接任了董事长。老朱接手后,公司状况他比谁都清楚,因为公司主业基础建材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老朱跟新班子成员也想过改变现状,他们跟外界接触过一些新项目,且不说新项目是否可行,即使想做新项目
,被监管机构停牌后,凯源公司根本筹集不到资金。
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董事会有人提出建议,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改换思路,避免一条道走到黑。因为他们知道,即使被监管机构带上ST帽子,凯源公司作为上市企业,上市公司这个外壳也有一定的价值。
老朱比较开明,他接受了同事们的建议,于是便有了对外寻求重组的想法。
听到这里,关云天插话道:“朱总,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凯源公司以前是地方国有企业,请问公司上市后,当地政府持股比例是多少?”
“最高时持股百分之四十,自从公司业绩开始下滑,地方政府逐渐减持,到停牌的时候,当地政府持股不到百分之十。”
“恕我直言,如果你们寻求对外重组,这百分之十的国有股怎么办?你要知道,很多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不愿跟地方所持的国有股参合在一起。”关云天道。
“对于关总担心的事,我们也想到了,所以,在提出对外重组这个想法后,我们跟地方国资部门商量,为了凯源公司的未来,请求他们放弃这点股权。”
“哦,国资部门的人还是很开明嘛,股权说放弃几放弃了。”
“哪有那么容易哦!”老朱感叹道,“因为凯源公司身处如此窘境,地方部门从这里早就捞不到任何油水了,而且有些事还要麻烦他们出面协调,所以,知道我们的请求后,他们倒是愿意放弃股权,恨不能马上扔掉这个烫手山芋,但也明确表示,股权不会无偿出让。”
“他们不是知道企业现状吗?不无偿出让,还想怎么样?就凯源公司目前这种状况,即便他们想有偿出让,也很难找到买家呀!”叶佳怡插话道。
“是啊,这个时候他们想出让股权,根本找不到买家,所以,我们几位董事会成员联合出资,把那百分之十的股权收了回来。”
“为了企业的未来,你们真是尽心竭力了。”
“没办法,这就算自救吧,否则凯源公司就完了。好在那百分之十的股权如果按照发行价,其价值高达五千万,但到停牌的时候,股价跌到了不足原来的五分之一,我们当然只能以停牌时的价格收购那些股权,结果我们七个人东拉西借凑了将近一千万,总算把那点啰嗦事解决了。”老朱解释道。
“也就是说,凯源公司现在的股权结构很清晰。”老丁道。
“没错,我们的股权结构非常清晰,没有乱七八糟的机构参与其中。”侯总经理解释道。
关云天点了点头,“朱总,如果重组成功,你们还有信心把原来的老本行做好吗?”
老朱略一思忖,“根据我们分析,至少在未来十年,基础建材行业在国内还有巨大的市场需求,但正如前面说到的那样,这个行业面临的竞争也十分激烈,尽管如此,在面对众多中小企业的围攻时,我们也并非没有还手之力,如果较真,凯源公司的产品质量在方圆二三百公里范围内,没有哪家建材企业能跟我们比肩,这就是我们最大的优势。”
“好!”关云天马上赞赏道,“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主攻那些对建材质量要求极高的建设项目,放弃中低端市场的竞争,这就是凯源公司在未来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