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最强战神、龙王殿、天下第九、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山月不知心底事最新章节!
叶氏江源
这些年,他们想着不同的事,说着不同的话,心都在不同的两岸,只有记忆舍不得丢弃,仍在犹豫地遥遥相望。
下班时间刚过几分钟,敲门声传来,向远头也不抬地就是一句:“叶昀,给我滚!”
她在办公室里很少关门,一旦关门则意味着“请勿打扰”,虽跟江源的人共事不久,但与大多数人还是能达成这个共识的,如此锲而不舍地不识趣,除了叶昀之外实在没有第三人。
“怎么了,火气那么大?”叶骞泽挽着外套笑吟吟地站在门外。
向远单手撑着头笑,“我还以为是叶昀那烦人精,以后可不能再让他来了,当我的办公室是儿童游乐园似的,一早上什么事都没干成。”
叶骞泽虚指了下门外的过道,“在外面等着呢,他倒是有自知之明了,让我来叫你。走吧,一起到楼下吃饭。”
“不了,过一段时间可能要出差,很多事情还没有理清,我的盒饭马上就到了。”
“饭总是要吃的……”
“你看我像是客气吗?我对吃不讲究,上楼下楼地耗工夫。”
叶骞泽无奈,正好叶昀走过来附在他耳边说:“哥,我刚才在电梯间看到二叔,要不要叫他一起?”
“他很忙的,不用了。”叶骞泽对弟弟笑了笑,说。
“那向远姐……”叶昀难得来一趟,仍未放弃说服向远同去吃饭。
向远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帮我把门带上行吗?谢谢。”
她听着他们的脚步渐远,却仍可以清晰地辨别出这兄弟俩的足音,轻捷的那个是叶昀,沉稳却显踌躇的是叶骞泽。她甚至能听出叶秉文走路的声音,跟他给人倨傲的感觉不同,他的脚步落地极轻,每一步都走得很小心,就像他大多数时候打量她的眼光,掂量的、戒备的,甚至还有一丝轻蔑。
向远发现自己在盒饭到达之前一直无意识地把玩着铭刻有“江源”logo的纸镇,简洁的圆饼状物体,没有选用青铜和水晶等常用的纸镇材质,而是用纯不锈钢铸造,上面铭刻着企业的六字方针“优质、诚信、责任”,下方是主要产品的简介。这些内容她看过不下十次,闭上眼也了然于心。
叶秉林给她在江源的第一个职位并不显赫,市场部西南区销售经理,说得明白点,其实就是个体面一些的区域业务员。向远明白叶叔叔的苦心,她年轻,初来乍到,起点不宜太高,低一些的台阶反而好起步。她的前任已于半年前跳槽,据说西南的市场前景并不被看好。
向远刚接过这个摊子,并没有急于大展拳脚,就连叶秉文也对她这个董事长请来的亲兵到来之后的沉寂和不作为而感到狐疑不已。事实上,她不妄言,不擅动,却用了很长的时间用眼睛去看、用心去记一些事情,包括翻阅了江源大量的档案记录、管理制度和市场资料。她记住了大部分办公楼和生产车间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和大致的喜好,和前台的小妹妹还有微机室的帅哥都聊上了天,更重要的是,她花费了相当大的精力尽可能地去熟悉江源的产品特点、生产流程的工艺规程。虽说世间的事情,有心去做,万法同宗,可她毕竟从未涉足过建材类的制造业,疑以叩实,察而后动,方是她做事的原则。
江源的前身是XX省标准件制造厂,为G大在七十年代末兴建的一个集体所有制小加工厂,生产一些螺栓和简单金具。其存在的意义一半是为给G大机电学院的学生创造一个实践场所,一半是利用学校技术、设备、人员等先天资源承揽一些加工任务,为教职工谋些福利,也解决一些教工家属的就业问题。在这里挂职担任工厂负责人的一直都是学校的在职教授。
在叶秉林接手之前,这个小加工厂一直都徘徊在保本和赔钱的边缘,不过为了教学所用,一直都维系着它的存在。当时,作为机械系副主任的叶秉林在学校的委派下成了它的第三任兼职厂长。也许正是投入到这个名不副实的企业中去之后,叶秉林才发现自己的才能也许并不局限在学术和讲台,他尝试着改进了厂里设备的工艺构造,四处奔走承揽任务。在百废待兴的八十年代中期,这简陋如儿戏般的小厂竟然在摇摇欲坠中屹立不倒,并且渐有发展壮大的趋势,别的不说,至少厂里上上下下一百多个工人的工资、奖金不再依靠学校拨款。叶秉林的心思也一天比一天远离课堂,终于,他向学校提出以个人名义承包,继而与学校协商以个人独资形式买下了这个加工厂,并向院里递交了辞呈。
当时学校给他开出的价码是四十五万,就为了这四十五万,叶秉林耗尽积蓄,还向银行抵押了全家唯一值钱的房子,借钱借遍了所有的亲戚朋友,连叶太太也拿出了娘家的所有嫁妆倾力支持他。除了自家人,没有谁看好这书呆子对一个破工厂的疯狂行动,可偏偏就是这一次的疯狂,让改名“江源”后的标准件厂在二十年里从年销售额五万二千元的小厂,一跃成为年产量近十五万吨、产值逼近五个亿,拥有一千五百多员工的知名制造企业,下辖标准件制造、建材用钢构件制造这两个分公司,一个全资的金具销售公司和控股投资公司。
江源在最辉煌的时期曾垄断了整个华南地区的工业用标准件螺栓的制造和销售,是南部中国建材零配件最大的供货商之一,G市数得上的纳税大户。在这点上,向远敬佩叶秉林,他是个读书人出身的好商人,江源可以说是他一个人在前方冲锋陷阵闯下来的江山。然而,她看过这几年的销售报表和市场对比情况分析,尽管她鄙薄叶秉文的为人,但却在某种程度上赞同叶秉文那天说的话。叶叔叔老了,时代不一样了,他依靠的原先那一套团结和绝对诚信的理念,依靠高强度、低利润的密集劳动方式,还有一成不变的市场运作模式,已经让江源在不知不觉间陷入了低谷。如今,原本不堪一提的家庭作坊式小厂遍地开花,有几家竟有和江源齐头并进,甚至超越江源的趋势。
向远曾静下心来想过江源的问题在哪里,光是成本一项就让她吓了一跳,以螺栓为例,每吨的售价中,成本竟然高出私营小厂四成不止,究其原因,一是原材料采购途径太过“正大光明”,二是人力成本居高不下。
江源以福利好著称,虽是私营厂家,竟有近两百人签订的是无固定期限合同。据说这帮工人是江源创业和兴起时期的元老,他们作为集体所有制时期的正式职工跟随江源直至现在,对企业发展功不可没,叶秉林承诺不会忘本,于是给了他们稳定的饭碗、高薪、住房。他们也许是为江源的发展立下过汗马功劳,但好待遇却养懒了人,这帮人大多数并无太高的专业素质,却基本上都不事生产,居于管理岗位,易上难下,在企业中所得到的与后来招聘的普通合同工有天壤之别。叶秉林后来也意识到这样的用人制度也许是有问题的,所以一直在分配上尽量协调,以消弭内部的不平衡,这样的结果是江源员工的收入在整个工业开发区屈指可数,这两年江源最大的流动资金开支竟然不是购买设备以用作扩大再生产,而是兴建了四栋员工合资建房。
都说经营之道,在于“开源节流”,江源之所以能存活至今,全赖近二十年的好信誉打下的良好市场基础。江源的产品,搁在哪里都是信得过的品牌。叶秉林为人爽朗,交际广泛,许多大的建筑企业老总都是他的朋友,可他太过耿直,始终难以接受信誉、质量和交情已经不是在大工程中中标的关键。江源的产品再好,好不过大型建筑企业自有建材供应系统的内部关系,好不过省内小厂的低价高回扣策略,更难以打通建材招标市场那看不见的条条门路。
向远参与的第一次江源管理人员例会上,叶秉文就当着众人的面毫不客气地说,现在的江源从内到外只能用四个字形容:一塌糊涂!
当时叶秉林重病在床,清醒时嘱令由生产厂长提拔上来的李助理分管生产安全和质量,叶秉文照例掌管财务大权,兼管市场,而叶骞泽则暂管理行政和人事。叶骞泽虽在从商方面一直心不在焉,但他也是个明白人,江源的现状他心里有数,然而明白是一回事,被自己的叔叔当着众人的面全盘否定了父亲的成绩又是另外一回事。向远坐在会议室很偏僻的角落,看着叶骞泽双唇紧闭,面容漠然地坐在位置上,手里把玩着一支黑色签字笔。她知道他心里必定起伏难静,他的心越乱,手中的笔转得就越快。叶秉文的话虽刻薄,然而句句不假,叶骞泽这个时候就算拍案而起,又有何意义?
叶秉文说到从财务报表上呈现出来的应收账款催收不力和销售额锐减,直指市场部销售人员全无头脑。向远的顶头上司,那个学校教马哲出身的中年男人在一旁唯唯诺诺,汗流不止。会后他组织本部门各大区经理召开部门小会,苦苦商量对策以息上怒,要求总结不足,广泛借鉴。在座的区域经理各抒己见,泛泛而谈,轮到向远的时候,她只是说了句:“借鉴什么,借五十万去输牌?”
叶秉文除了作为江源的财务总监外,另一个身份是公司控股的旗下一个投资公司—广利的董事长,关于那五十万,在江源早已不是秘密,私下议论纷纷的人多的是,但初来乍到、一直谨言慎行的向远漫不经心的一句话,还是吓得她的顶头上司在隆冬之际汗流如注。他隐约知道向远和叶家关系非浅,具体什么来路却不清楚,平时尚且客客气气,此时也不好作声,唯有瞪大了一双眼睛。
半日不到,向远被“召唤”到总监大人的办公室。隔着厚重的办公桌,叶秉文坐在背光的角落朝她冷笑。
“我以为你真的可以不动声色,原来不过如此。”
向远客气地回答:“哪里,我不过就事论事。”她想,江源的信息传播速度远比她想象中的快啊。
叶秉文的唇再度扬起一个弧度,“人最怕自视过高,你不认同我的作为,那你又能做什么?力挽狂澜?像女超人一样用正义的手段拯救江源于危难中?”
“不,我是站在晚辈和后进的立场真心想向叶总你学习。听说全国建筑企业交流年会这个月底在昆明召开,叶总手中不是有一张厂家入场券吗?这一次打算准备多少赌资?说不定可以赢回下半年的订单。”
叶秉文不笑了,褪去笑容的那张脸依旧阴沉,明明是长得好看的一个男人,可那神情,仿佛心中覆满喜阴厌光的青苔。生日那一夜的混乱在他眼里闪回,他克制着。
“那好,不如我把这张券给你,让我看看,你又能给我病床上那可怜的哥哥带回什么?”
向远欣然应允,“叶总既然这么安排,我就恭敬不如从命。”
叶秉文沉默地打量了她很久,然后慢条斯理地打开抽屉,拿出那张入场券,将它缓缓推到她面前。
“你究竟想干什么?”他第一次对这个年轻的女子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向远小心地翻看着入场券,随口反问了一句:“叶总觉得呢?”
叶秉文目送她转身,不疾不徐地补充了一句:“去云南,可以。不过顺便提醒你一下,你的前任离职之前,西南区今年的业务招待费只剩下四千块了。祝你彩云之南旅途愉快。”
向远那天离开叶秉文的办公室后,直接到财务部将那可供她支配的四千块业务招待费预支得一分不剩。听说要出差,早已混熟的前台小妹问她需不需要预订飞机票,她有如听到了一个绝妙的冷笑话。最后票是订了,最便宜的普快列车,幸好还有硬座。
从G市到昆明,中午出发,次日就到,距离会议报到时间正好还有两天,不可去得太早,当然也不可太晚。向远晚上回到住处,行李简单明了得经不起收拾。她想起自己的前任,江源实行市场销售人员费用包干制度,西南区一年的业务招待费含差旅费总共是一万八,那个前任在她接手之前的前八个月就用去了一万四,而整个云南、贵州、川渝市场全年的回款额只有九千块,如果这是真的,那么这个素未谋面的前任西南区销售经理也算是“有才”。她在灯下一张张地看着下午才从财务手中接过的钞票,点钞机验过,然而经过了自己的手才是真的。
点到第三十七张,手机接到叶骞泽的来电。那天叶叔叔病房外关于那杯水的一席话,也许是话说得太明白,让认识了一辈子的两人为对方的选择悄然寒了心,所以直到向远答应叶秉林的要求进入江源,旧时的好友又成了同事,朝夕相见,面上却也并不太热络。想想也是,叶骞泽家里五口人,除了叶昀,剩下的病的病,弱的弱,公司一大摊子事,他就像被逼着挑上担子往一条不情愿的路上走,她则是初换环境,处处留心,每天有做不完的事,私下的联络越来越少似是免不了的。
而这天晚上他却在电话那头说:“我在你门外,向远。”
向远放下了钱去开门。他没想到她住的地方如此开门见山,除了一张凳子就是一张床,走进来的前一刻微微迟疑,向远明白他,笑道:“房东出国一段时间了,再说,现在很少人认为所有的孤男寡女都是干柴烈火。”
叶骞泽坦然一笑,“我是没有关系,你一个女孩子,在外多注意总是好的。”
向远明白他的好意,懒得争辩,转身去找水杯,“你随便坐,我给你倒杯水,叶昀常用的杯子没有关系吧。”
叶骞泽轻轻推开了向远手里的杯子,“不用了,向远。”
他把手里的一个牛皮纸信封递到她的手里,“拿着,出门在外有用得着钱的地方。”
向远低低地吹声口哨,将未拆的信封在手里掂了掂,“你把明年的招待费都带来了吧。”
他说:“去昆明的事我听说了,四千块办不成什么事,别让自己辛苦一场却白跑一趟。本来应该让我二叔给个说法,这样明摆着是刁难,只可惜这几天我爸状况不好,我不希望他为这些事烦心。你先拿去用,如果有需要就跟我说。”
向远笑嘻嘻地把钱塞到叶骞泽怀里,“用不着这样,一万两万的我自己也有,但公事是公事,私事是私事,出趟公差,没理由用自己口袋里的钱啊。再说,你给我这些,算是我欠你的,还是欠公司的?”
“你跟我需要算得那么明白吗?”叶骞泽叹了口气。
“亲兄弟尚且要明算账,何况是我们?”
“你这个人……唉,你啊!”
不知道为什么,叶骞泽无可奈何的责怪让向远心里没来由地划过一阵微薄的喜悦,更甚于她看到钱时的欢欣。
“你既然知道,就不用再多说了。骞泽,我感激你的好意。”
“我来不是要你感谢的,昆明这次会议的规格高,去的人级别都不低,那帮人的做派我知道,厂家想靠近不容易,没钱更是寸步难行。我是……担心你。”
向远低头喝了口水,继而笑了起来,“我怎么用这个杯子。”
“阿昀他现在还常来吗?”他说着又补充了一句,“他现在除了去医院看爸爸,家都回得少了,不过也是,这个家成了现在的样子,不想回来是正常的。”
“他小孩子一个,没你那么多顾忌。”
“小孩子吗?我们一年一岁地增加,他也长大了,跟我说话都是个大人的腔调……阿昀,他比我幸运,也比我更清楚自己。”
向远看了他一眼,笑着把他往外推,“回去吧,别提醒我在变老。”
他执意不让她送,两人在门口挥别,向远关上房门,静静地握着一杯水站在灯光下。过了几秒,她轻轻打开了门,仿佛是感应到她的动静,只走到长廊尽头的叶骞泽回望一眼,两人各据一头沉默相对,似乎都以为对方有话要说,自己却无言相对。
这些年,他们想着不同的事,说着不同的话,心都在不同的两岸,只有记忆舍不得丢弃,仍在犹豫地遥遥相望。
感应式的走道灯亮了又灭。
“晚安。”向远平静无澜的道别打破僵局。
叶骞泽点了点头,“晚安。”
叶氏江源
这些年,他们想着不同的事,说着不同的话,心都在不同的两岸,只有记忆舍不得丢弃,仍在犹豫地遥遥相望。
下班时间刚过几分钟,敲门声传来,向远头也不抬地就是一句:“叶昀,给我滚!”
她在办公室里很少关门,一旦关门则意味着“请勿打扰”,虽跟江源的人共事不久,但与大多数人还是能达成这个共识的,如此锲而不舍地不识趣,除了叶昀之外实在没有第三人。
“怎么了,火气那么大?”叶骞泽挽着外套笑吟吟地站在门外。
向远单手撑着头笑,“我还以为是叶昀那烦人精,以后可不能再让他来了,当我的办公室是儿童游乐园似的,一早上什么事都没干成。”
叶骞泽虚指了下门外的过道,“在外面等着呢,他倒是有自知之明了,让我来叫你。走吧,一起到楼下吃饭。”
“不了,过一段时间可能要出差,很多事情还没有理清,我的盒饭马上就到了。”
“饭总是要吃的……”
“你看我像是客气吗?我对吃不讲究,上楼下楼地耗工夫。”
叶骞泽无奈,正好叶昀走过来附在他耳边说:“哥,我刚才在电梯间看到二叔,要不要叫他一起?”
“他很忙的,不用了。”叶骞泽对弟弟笑了笑,说。
“那向远姐……”叶昀难得来一趟,仍未放弃说服向远同去吃饭。
向远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帮我把门带上行吗?谢谢。”
她听着他们的脚步渐远,却仍可以清晰地辨别出这兄弟俩的足音,轻捷的那个是叶昀,沉稳却显踌躇的是叶骞泽。她甚至能听出叶秉文走路的声音,跟他给人倨傲的感觉不同,他的脚步落地极轻,每一步都走得很小心,就像他大多数时候打量她的眼光,掂量的、戒备的,甚至还有一丝轻蔑。
向远发现自己在盒饭到达之前一直无意识地把玩着铭刻有“江源”logo的纸镇,简洁的圆饼状物体,没有选用青铜和水晶等常用的纸镇材质,而是用纯不锈钢铸造,上面铭刻着企业的六字方针“优质、诚信、责任”,下方是主要产品的简介。这些内容她看过不下十次,闭上眼也了然于心。
叶秉林给她在江源的第一个职位并不显赫,市场部西南区销售经理,说得明白点,其实就是个体面一些的区域业务员。向远明白叶叔叔的苦心,她年轻,初来乍到,起点不宜太高,低一些的台阶反而好起步。她的前任已于半年前跳槽,据说西南的市场前景并不被看好。
向远刚接过这个摊子,并没有急于大展拳脚,就连叶秉文也对她这个董事长请来的亲兵到来之后的沉寂和不作为而感到狐疑不已。事实上,她不妄言,不擅动,却用了很长的时间用眼睛去看、用心去记一些事情,包括翻阅了江源大量的档案记录、管理制度和市场资料。她记住了大部分办公楼和生产车间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和大致的喜好,和前台的小妹妹还有微机室的帅哥都聊上了天,更重要的是,她花费了相当大的精力尽可能地去熟悉江源的产品特点、生产流程的工艺规程。虽说世间的事情,有心去做,万法同宗,可她毕竟从未涉足过建材类的制造业,疑以叩实,察而后动,方是她做事的原则。
江源的前身是XX省标准件制造厂,为G大在七十年代末兴建的一个集体所有制小加工厂,生产一些螺栓和简单金具。其存在的意义一半是为给G大机电学院的学生创造一个实践场所,一半是利用学校技术、设备、人员等先天资源承揽一些加工任务,为教职工谋些福利,也解决一些教工家属的就业问题。在这里挂职担任工厂负责人的一直都是学校的在职教授。
在叶秉林接手之前,这个小加工厂一直都徘徊在保本和赔钱的边缘,不过为了教学所用,一直都维系着它的存在。当时,作为机械系副主任的叶秉林在学校的委派下成了它的第三任兼职厂长。也许正是投入到这个名不副实的企业中去之后,叶秉林才发现自己的才能也许并不局限在学术和讲台,他尝试着改进了厂里设备的工艺构造,四处奔走承揽任务。在百废待兴的八十年代中期,这简陋如儿戏般的小厂竟然在摇摇欲坠中屹立不倒,并且渐有发展壮大的趋势,别的不说,至少厂里上上下下一百多个工人的工资、奖金不再依靠学校拨款。叶秉林的心思也一天比一天远离课堂,终于,他向学校提出以个人名义承包,继而与学校协商以个人独资形式买下了这个加工厂,并向院里递交了辞呈。
当时学校给他开出的价码是四十五万,就为了这四十五万,叶秉林耗尽积蓄,还向银行抵押了全家唯一值钱的房子,借钱借遍了所有的亲戚朋友,连叶太太也拿出了娘家的所有嫁妆倾力支持他。除了自家人,没有谁看好这书呆子对一个破工厂的疯狂行动,可偏偏就是这一次的疯狂,让改名“江源”后的标准件厂在二十年里从年销售额五万二千元的小厂,一跃成为年产量近十五万吨、产值逼近五个亿,拥有一千五百多员工的知名制造企业,下辖标准件制造、建材用钢构件制造这两个分公司,一个全资的金具销售公司和控股投资公司。
江源在最辉煌的时期曾垄断了整个华南地区的工业用标准件螺栓的制造和销售,是南部中国建材零配件最大的供货商之一,G市数得上的纳税大户。在这点上,向远敬佩叶秉林,他是个读书人出身的好商人,江源可以说是他一个人在前方冲锋陷阵闯下来的江山。然而,她看过这几年的销售报表和市场对比情况分析,尽管她鄙薄叶秉文的为人,但却在某种程度上赞同叶秉文那天说的话。叶叔叔老了,时代不一样了,他依靠的原先那一套团结和绝对诚信的理念,依靠高强度、低利润的密集劳动方式,还有一成不变的市场运作模式,已经让江源在不知不觉间陷入了低谷。如今,原本不堪一提的家庭作坊式小厂遍地开花,有几家竟有和江源齐头并进,甚至超越江源的趋势。
向远曾静下心来想过江源的问题在哪里,光是成本一项就让她吓了一跳,以螺栓为例,每吨的售价中,成本竟然高出私营小厂四成不止,究其原因,一是原材料采购途径太过“正大光明”,二是人力成本居高不下。
江源以福利好著称,虽是私营厂家,竟有近两百人签订的是无固定期限合同。据说这帮工人是江源创业和兴起时期的元老,他们作为集体所有制时期的正式职工跟随江源直至现在,对企业发展功不可没,叶秉林承诺不会忘本,于是给了他们稳定的饭碗、高薪、住房。他们也许是为江源的发展立下过汗马功劳,但好待遇却养懒了人,这帮人大多数并无太高的专业素质,却基本上都不事生产,居于管理岗位,易上难下,在企业中所得到的与后来招聘的普通合同工有天壤之别。叶秉林后来也意识到这样的用人制度也许是有问题的,所以一直在分配上尽量协调,以消弭内部的不平衡,这样的结果是江源员工的收入在整个工业开发区屈指可数,这两年江源最大的流动资金开支竟然不是购买设备以用作扩大再生产,而是兴建了四栋员工合资建房。
都说经营之道,在于“开源节流”,江源之所以能存活至今,全赖近二十年的好信誉打下的良好市场基础。江源的产品,搁在哪里都是信得过的品牌。叶秉林为人爽朗,交际广泛,许多大的建筑企业老总都是他的朋友,可他太过耿直,始终难以接受信誉、质量和交情已经不是在大工程中中标的关键。江源的产品再好,好不过大型建筑企业自有建材供应系统的内部关系,好不过省内小厂的低价高回扣策略,更难以打通建材招标市场那看不见的条条门路。
向远参与的第一次江源管理人员例会上,叶秉文就当着众人的面毫不客气地说,现在的江源从内到外只能用四个字形容:一塌糊涂!
当时叶秉林重病在床,清醒时嘱令由生产厂长提拔上来的李助理分管生产安全和质量,叶秉文照例掌管财务大权,兼管市场,而叶骞泽则暂管理行政和人事。叶骞泽虽在从商方面一直心不在焉,但他也是个明白人,江源的现状他心里有数,然而明白是一回事,被自己的叔叔当着众人的面全盘否定了父亲的成绩又是另外一回事。向远坐在会议室很偏僻的角落,看着叶骞泽双唇紧闭,面容漠然地坐在位置上,手里把玩着一支黑色签字笔。她知道他心里必定起伏难静,他的心越乱,手中的笔转得就越快。叶秉文的话虽刻薄,然而句句不假,叶骞泽这个时候就算拍案而起,又有何意义?
叶秉文说到从财务报表上呈现出来的应收账款催收不力和销售额锐减,直指市场部销售人员全无头脑。向远的顶头上司,那个学校教马哲出身的中年男人在一旁唯唯诺诺,汗流不止。会后他组织本部门各大区经理召开部门小会,苦苦商量对策以息上怒,要求总结不足,广泛借鉴。在座的区域经理各抒己见,泛泛而谈,轮到向远的时候,她只是说了句:“借鉴什么,借五十万去输牌?”
叶秉文除了作为江源的财务总监外,另一个身份是公司控股的旗下一个投资公司—广利的董事长,关于那五十万,在江源早已不是秘密,私下议论纷纷的人多的是,但初来乍到、一直谨言慎行的向远漫不经心的一句话,还是吓得她的顶头上司在隆冬之际汗流如注。他隐约知道向远和叶家关系非浅,具体什么来路却不清楚,平时尚且客客气气,此时也不好作声,唯有瞪大了一双眼睛。
半日不到,向远被“召唤”到总监大人的办公室。隔着厚重的办公桌,叶秉文坐在背光的角落朝她冷笑。
“我以为你真的可以不动声色,原来不过如此。”
向远客气地回答:“哪里,我不过就事论事。”她想,江源的信息传播速度远比她想象中的快啊。
叶秉文的唇再度扬起一个弧度,“人最怕自视过高,你不认同我的作为,那你又能做什么?力挽狂澜?像女超人一样用正义的手段拯救江源于危难中?”
“不,我是站在晚辈和后进的立场真心想向叶总你学习。听说全国建筑企业交流年会这个月底在昆明召开,叶总手中不是有一张厂家入场券吗?这一次打算准备多少赌资?说不定可以赢回下半年的订单。”
叶秉文不笑了,褪去笑容的那张脸依旧阴沉,明明是长得好看的一个男人,可那神情,仿佛心中覆满喜阴厌光的青苔。生日那一夜的混乱在他眼里闪回,他克制着。
“那好,不如我把这张券给你,让我看看,你又能给我病床上那可怜的哥哥带回什么?”
向远欣然应允,“叶总既然这么安排,我就恭敬不如从命。”
叶秉文沉默地打量了她很久,然后慢条斯理地打开抽屉,拿出那张入场券,将它缓缓推到她面前。
“你究竟想干什么?”他第一次对这个年轻的女子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向远小心地翻看着入场券,随口反问了一句:“叶总觉得呢?”
叶秉文目送她转身,不疾不徐地补充了一句:“去云南,可以。不过顺便提醒你一下,你的前任离职之前,西南区今年的业务招待费只剩下四千块了。祝你彩云之南旅途愉快。”
向远那天离开叶秉文的办公室后,直接到财务部将那可供她支配的四千块业务招待费预支得一分不剩。听说要出差,早已混熟的前台小妹问她需不需要预订飞机票,她有如听到了一个绝妙的冷笑话。最后票是订了,最便宜的普快列车,幸好还有硬座。
从G市到昆明,中午出发,次日就到,距离会议报到时间正好还有两天,不可去得太早,当然也不可太晚。向远晚上回到住处,行李简单明了得经不起收拾。她想起自己的前任,江源实行市场销售人员费用包干制度,西南区一年的业务招待费含差旅费总共是一万八,那个前任在她接手之前的前八个月就用去了一万四,而整个云南、贵州、川渝市场全年的回款额只有九千块,如果这是真的,那么这个素未谋面的前任西南区销售经理也算是“有才”。她在灯下一张张地看着下午才从财务手中接过的钞票,点钞机验过,然而经过了自己的手才是真的。
点到第三十七张,手机接到叶骞泽的来电。那天叶叔叔病房外关于那杯水的一席话,也许是话说得太明白,让认识了一辈子的两人为对方的选择悄然寒了心,所以直到向远答应叶秉林的要求进入江源,旧时的好友又成了同事,朝夕相见,面上却也并不太热络。想想也是,叶骞泽家里五口人,除了叶昀,剩下的病的病,弱的弱,公司一大摊子事,他就像被逼着挑上担子往一条不情愿的路上走,她则是初换环境,处处留心,每天有做不完的事,私下的联络越来越少似是免不了的。
而这天晚上他却在电话那头说:“我在你门外,向远。”
向远放下了钱去开门。他没想到她住的地方如此开门见山,除了一张凳子就是一张床,走进来的前一刻微微迟疑,向远明白他,笑道:“房东出国一段时间了,再说,现在很少人认为所有的孤男寡女都是干柴烈火。”
叶骞泽坦然一笑,“我是没有关系,你一个女孩子,在外多注意总是好的。”
向远明白他的好意,懒得争辩,转身去找水杯,“你随便坐,我给你倒杯水,叶昀常用的杯子没有关系吧。”
叶骞泽轻轻推开了向远手里的杯子,“不用了,向远。”
他把手里的一个牛皮纸信封递到她的手里,“拿着,出门在外有用得着钱的地方。”
向远低低地吹声口哨,将未拆的信封在手里掂了掂,“你把明年的招待费都带来了吧。”
他说:“去昆明的事我听说了,四千块办不成什么事,别让自己辛苦一场却白跑一趟。本来应该让我二叔给个说法,这样明摆着是刁难,只可惜这几天我爸状况不好,我不希望他为这些事烦心。你先拿去用,如果有需要就跟我说。”
向远笑嘻嘻地把钱塞到叶骞泽怀里,“用不着这样,一万两万的我自己也有,但公事是公事,私事是私事,出趟公差,没理由用自己口袋里的钱啊。再说,你给我这些,算是我欠你的,还是欠公司的?”
“你跟我需要算得那么明白吗?”叶骞泽叹了口气。
“亲兄弟尚且要明算账,何况是我们?”
“你这个人……唉,你啊!”
不知道为什么,叶骞泽无可奈何的责怪让向远心里没来由地划过一阵微薄的喜悦,更甚于她看到钱时的欢欣。
“你既然知道,就不用再多说了。骞泽,我感激你的好意。”
“我来不是要你感谢的,昆明这次会议的规格高,去的人级别都不低,那帮人的做派我知道,厂家想靠近不容易,没钱更是寸步难行。我是……担心你。”
向远低头喝了口水,继而笑了起来,“我怎么用这个杯子。”
“阿昀他现在还常来吗?”他说着又补充了一句,“他现在除了去医院看爸爸,家都回得少了,不过也是,这个家成了现在的样子,不想回来是正常的。”
“他小孩子一个,没你那么多顾忌。”
“小孩子吗?我们一年一岁地增加,他也长大了,跟我说话都是个大人的腔调……阿昀,他比我幸运,也比我更清楚自己。”
向远看了他一眼,笑着把他往外推,“回去吧,别提醒我在变老。”
他执意不让她送,两人在门口挥别,向远关上房门,静静地握着一杯水站在灯光下。过了几秒,她轻轻打开了门,仿佛是感应到她的动静,只走到长廊尽头的叶骞泽回望一眼,两人各据一头沉默相对,似乎都以为对方有话要说,自己却无言相对。
这些年,他们想着不同的事,说着不同的话,心都在不同的两岸,只有记忆舍不得丢弃,仍在犹豫地遥遥相望。
感应式的走道灯亮了又灭。
“晚安。”向远平静无澜的道别打破僵局。
叶骞泽点了点头,“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