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墨妖 一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全职艺术家、牧龙师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猪星高照最新章节!
和鲍小琳回到家已经是晚上十二点多钟,这时鲍国强还没睡,在四合院大房内开着个灯等俩人,他倒不担心自己的女儿有什么事,因为有曲文在,相信一定会好好保护自己的女儿。
等俩人回来,鲍国强走到门边冲曲文招了招手:“阿文过来下,我有话跟你说。”
“好的。”
跟鲍小琳道路了声晚安,曲文随即走了过去,来到大房把门关起,大冷天的开着个门很快就能把人冻成根冰棍。
“师兄有什么事吗?”。
“嗯,你的事也差不多解决了,刚刚余部长打了个电话给我,问你什么时候回去上课?”
想起这事曲文就来气,虽说事后研究院方面也站出来为自己说了话,可是一开始暂停自己的职务就是信不过自己的表现,被停职之后网民大众就越发相信自己真和森井花子有一腿的谣言。
“没空,我这几天还想去潘家园转转,等我心情好了再说。”
曲文有一半是在说实话,最近几个月一直在学校里看书,久没来京城,总想找个机会到潘家园或者琉璃厂转转。
“阿文,我知道你的心情和想法,当时我也很气愤可是事后想想,院方停你的职也是不得以的事,现在既然余部长亲自打电话过来,你就给他个面子回学院复课吧。”
曲文也不是一点情理都不通的人,知道人在世上有很多事由不得自己,特别是华夏的体制内。权大一级就压死人。余朝阳也是没有办法才这么做。可是这事放到谁身上都会不爽吧。这次来了个刘天停职几天,下次来个李天又停职几天,等下下次再来个黄天还不知道又会停职几天。感觉在这任职还不如当个普普通通的学生强。
“大师兄不是我不给他面子,也不是不给你面子,前几次来京城都没有机会好好到大栅栏转转,所以想趁这个机会过去看看,说不定能淘到一两件好宝贝,这样我下学期的学费就有着落了。”
先别说曲文现在有多少家产。每年能挣多少,在学院任职就已经有学费减免,再加上他获得的奖学金早已足够他交学费。
鲍国强白了他一眼:“就那点钱你会放在眼里?”
曲文装做很吃惊的样子:“大师兄你这是什么话,要知道锄禾ri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的钱又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就算有学校的奖学金,助学金那也是我拼命努力赚来的。所以这钱嘛总是多多益善。”
鲍国强知道曲文的xing格你越是逼他,他就越拗,等气头消了自然而然就会去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
“行。那你先休息下,余部长那我帮你请假。等你钱赚够了记得回来上课。”
——————————————————————————
京城有几个有名的古玩市场,潘家园,琉璃厂然后就是大栅栏。
大栅栏商业街最早兴起于元代,建立于明朝,在清代走向繁盛直至今ri。十九世纪初义和团曾把整条街付之一炬,也不知道烧掉了多少古玩字画,直到民国初期才又慢慢重建恢复原貌。
作为一个有着数百年历史的老商业街,在大栅栏有不少国内外闻名的老字号,如经营中药的同仁堂,经营布匹绸缎的瑞蚨祥,经营帽子的马聚元,经营茶叶的张一元,经营酱菜的六必居,此外还有一品斋、步瀛斋、聚顺和、长乘魁等都是拥有百年历史的老字号。
在京城曾经就流传过这么一句顺口溜,“头顶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八大祥,腰缠四大恒”以此作为有身份有地位的身征,其中提到的马聚源、内联升、八大祥、四大恒都是大栅栏的商户银号。
除了商号,大栅栏还曾经是京城的娱乐中心,历史上曾经有过五个大戏楼:庆乐园、三庆园、广德楼、广和园、同乐园;京城历史上最早的一座电影院大观楼也坐落在大栅栏内。
如今经过三次修缮,大栅栏的街面变得宽敞了许多,众多老字号也变得焕然一新,唯一能让人感觉到旧大栅栏气息的只剩下那一个个黑底金字的老字号牌匾。
虽然现在大栅栏在古玩行的名气已不如潘家园和琉璃厂,但每天仍保持着十多万的客流量,到了节假ri往往再要再翻上一倍。走在在中间时不时听到几句外语还以为自己到了国外。
曲文的英语水平实在是不怎么样,突然听到有人在讨价还价说的还是英语,转头看去原来是位店员在用英语跟两个外国客人流利的交谈,感觉特别的佩服,现在的商店从业人员文化水平真高。
无聊的走了一圈,在一家名为四宝斋的文房用品店前停了下来。
店面不算大,两边墙面挂着几幅字画,在店里里边的柜子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文房用具,在店的正中间又摆着一套红木制成的中古八仙桌,加上门前的盆景,整间店面显得古得古se,充满了古韵雅趣。
见有人进门,原本正无聊得看书的老板立刻站了起来,站在柜台内问道:“这位客人需要些什么东西吗?”。
接连走了十多家店都没能找到合自己心意的东西,所以进来的时候也没抱多大希望能在这样的小店淘到好东西。
“随意看看。”曲文随口回了句。
听到这话老板也没再过多招呼,又坐回椅子上继续看自己的书,也不知道书里是什么内容能让他看得如此津津有味。
像这样的老店除了卖纸笔跟墨水,往往会收藏有一些老砚,曲文第一次跟顾全来京城就收到了一方胡开文的老墨,当时高兴得不得了。想想看一个刚出茅庐的年轻人能淘到一方价值十几万的老墨。那种心情会有多高兴。
现在随着见到的东西多了。收藏的东西多了,眼界也高了,只是稍有价值的东西都还入不了曲文的眼。转了一圈走到柜台前,指着柜台内的几方看似挺古旧的老砚问道:“老板能看看吗?”。
“等等。”老板把书看到的部份折了一个小角方便一会接着再看,起身打开了柜台玻璃从里边拿出了曲文指着的老砚。
不用灵觉光是凭着自己的经验就知道这几方老砚都是民国晚期到民国初期的东西,年代算不上久远,但保存得还比较好。
老砚要保养首先要避光,否则砚就会出现干裂的迹象。如果是在温度过高的地方放久了也一样容易干裂。为了保养砚台有人会在砚台上涂满蜡,还些还会涂植油,更有些会直接涂沫墨以为这样可以养砚,其实这种做法并不妥当。蜡可以涂于砚的四周,底部要薄而适中,最忌将蜡涂在砚堂磨墨的部分。在砚上抹植物油,因为植物油属于慢干xing油脂,涂在砚上会容易招尘土,最后适得其反,使砚台变得污秽不堪。更有可能散发出一种怪味或产生霉变。而最好的保养方法就是用蜡涂在四周跟底部,然后经常擦拭并放在yin凉干燥处以防止chao气侵入。
老板见曲文看砚时的样子。似乎懂点门道,心想应该是个爱墨之人,对这种人可不能深藏着,一但有货被看中,就可以赚到不少,想着对曲文招了招手让他附耳过去。
“这位客人如果想找好墨和砚台,我另外还有一些,不过价钱嘛会稍微贵一些。”
曲文还真不怕东西贵,就怕没有好东西,要知道好东西越来越少,每一件都有升值的空间,今年买是一万,明年卖就可能是两万,像这种事多的去了。
“贵些没关系,那麻烦你拿出来给我看看。”
老板转身从柜台底下翻出一个纸箱,里边又好好的放着几个软木盒子,将其一一放在柜台上让曲文自己看。
在华夏人们常常把有知识有涵养的人称为“文人墨客”。一声“墨客”,点明了墨对于文化的重要xing。“文房四宝”之所以被称为“宝”,是因为这些东西为华夏民族数千年文明,不断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墨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石代,祖先们就曾经用带有颜se的氧化铁矿石,也就是墨的一种,将其压碎兑水,然后就可以拿来写字绘画。后来到了殷商时期,开始有商家批量造墨。
而最早的名家制墨史见于汉代,当时的名墨有榆麋(今陕千)的松烟墨和延川(今延)的石油墨。三国时期,著名书法家韦诞在松烟中加入了蛋清、麝香和珍珠,开创了在松烟墨中添加珍贵辅料的先河,制造出香味独特的高品质墨锭,树立了华夏墨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唐朝时期之后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制墨业也得到长足地发展,出现了奚超、奚廷圭这样的制墨名家。这时也开始在墨上加印刻字,使华夏墨不仅是一种写字的颜料,更成为一种具有观赏价值的艺术品。唐朝制墨名家李阳冰曾经制做过巨型的御用墨,如果能留到现代可想而知其价值会是多少。
后来到了南唐五代时期,为躲避战乱,易州(今河易)墨工奚超、奚廷圭父子逃难到歙州,发现黄山一带的老松树油脂很多,品质优良,是制墨的好原料。于是开始在歙州制墨。由此,徽墨变成为华夏文房四宝中墨的代名词。此后各朝各代都有名墨名家出现,像宋代的张遇、沈桂、潘谷等等都是制墨大师。
将老墨跟砚台拿了出来,细细看了会,几块老墨黑亮如漆,质地细腻无杂质,凑到鼻前可以闻到淡淡的墨香,有两方上边还有描金,清晰刻着商家的款识,是清末的大商号,加上上边包将自然莹润,一看就知道是清末的老墨。
若是从前曲文可能会直接问价然后买下来,现在眼界高了这些东西最多是看看,买回去不会拿来用,又没有多大的价值所以不会出手。
将几块老墨放回去又看了几眼桌面的砚台,年代差不了多少,全都是清末民初的东西。在心中微微叹了下,果然这样的小店很难找出好东西来。
“老板麻烦你把这些放一下。”
见曲文不买,老板失望的捡起老墨和砚台,在他放东西的时候曲文看见纸箱里边还有两方老墨,便随口问了句:“老板那不是还有两块墨吗,既然拿出来了就都一起让我看看。
“这两块吗?”。
店主应了声从纸箱底拿出两块墨,说实话要不是讲究顾客至上他连拿都懒得拿,因为这两方墨都是残缺品。之前那几方曲文都没看上又何况是这两方。
老板倒是个老实人,将两方墨拿出来后对曲文说道:“我也不骗你,这两块墨是我朋友从别的古玩市场上淘回来的,墨有很多年头了,你看上边还有金线痕迹,包浆也很好,这还有个几个字有些模糊不清,拿去让别人看了下说应该是瘦金体,所以我们又怀疑是宋朝的东西。可是后来我们又找了几位行内的朋友看过,都说这宋代制墨名家不多,每个人制的墨都各有特点,就唯独没有这个款的。想来应该是个普通墨师做的墨,可这墨啊——”
老板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有年代没名气,卖得贵了没人买,卖得少了我们又不舍得,你若是喜欢就给个价,差不多就拿走。”
曲文也不知道老板说的差不多是多少,在没有仔细看过之前也不好下定论。笑了笑接过老墨,仔细的研究起来。
这两方墨和前边的几方相比品相明显差了许多,墨身头尾都有些残缺,腰身部份也有不少的划痕,但给人一种历经历史岁月的沧桑感。
看了会问老板要来把软毛刷,曲文又轻轻的扫了下上边的细尘,上边刻着的瘦金体字好像是“宁王”二字,另外在宁王上边又有一个字,可是这个字已经被刮得模糊不清,依稀只见一个走之底。
“宁王!”曲文愣了下。
历史上的宁王有不少,唐、辽、元、明都封有宁王。其中较著名的有两位,分别为明初代宁王朱权和四代宁王朱宸濠。也不知道这个宁王是其中的那一位,又或者是其他的人。(未完待续……
和鲍小琳回到家已经是晚上十二点多钟,这时鲍国强还没睡,在四合院大房内开着个灯等俩人,他倒不担心自己的女儿有什么事,因为有曲文在,相信一定会好好保护自己的女儿。
等俩人回来,鲍国强走到门边冲曲文招了招手:“阿文过来下,我有话跟你说。”
“好的。”
跟鲍小琳道路了声晚安,曲文随即走了过去,来到大房把门关起,大冷天的开着个门很快就能把人冻成根冰棍。
“师兄有什么事吗?”。
“嗯,你的事也差不多解决了,刚刚余部长打了个电话给我,问你什么时候回去上课?”
想起这事曲文就来气,虽说事后研究院方面也站出来为自己说了话,可是一开始暂停自己的职务就是信不过自己的表现,被停职之后网民大众就越发相信自己真和森井花子有一腿的谣言。
“没空,我这几天还想去潘家园转转,等我心情好了再说。”
曲文有一半是在说实话,最近几个月一直在学校里看书,久没来京城,总想找个机会到潘家园或者琉璃厂转转。
“阿文,我知道你的心情和想法,当时我也很气愤可是事后想想,院方停你的职也是不得以的事,现在既然余部长亲自打电话过来,你就给他个面子回学院复课吧。”
曲文也不是一点情理都不通的人,知道人在世上有很多事由不得自己,特别是华夏的体制内。权大一级就压死人。余朝阳也是没有办法才这么做。可是这事放到谁身上都会不爽吧。这次来了个刘天停职几天,下次来个李天又停职几天,等下下次再来个黄天还不知道又会停职几天。感觉在这任职还不如当个普普通通的学生强。
“大师兄不是我不给他面子,也不是不给你面子,前几次来京城都没有机会好好到大栅栏转转,所以想趁这个机会过去看看,说不定能淘到一两件好宝贝,这样我下学期的学费就有着落了。”
先别说曲文现在有多少家产。每年能挣多少,在学院任职就已经有学费减免,再加上他获得的奖学金早已足够他交学费。
鲍国强白了他一眼:“就那点钱你会放在眼里?”
曲文装做很吃惊的样子:“大师兄你这是什么话,要知道锄禾ri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的钱又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就算有学校的奖学金,助学金那也是我拼命努力赚来的。所以这钱嘛总是多多益善。”
鲍国强知道曲文的xing格你越是逼他,他就越拗,等气头消了自然而然就会去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
“行。那你先休息下,余部长那我帮你请假。等你钱赚够了记得回来上课。”
——————————————————————————
京城有几个有名的古玩市场,潘家园,琉璃厂然后就是大栅栏。
大栅栏商业街最早兴起于元代,建立于明朝,在清代走向繁盛直至今ri。十九世纪初义和团曾把整条街付之一炬,也不知道烧掉了多少古玩字画,直到民国初期才又慢慢重建恢复原貌。
作为一个有着数百年历史的老商业街,在大栅栏有不少国内外闻名的老字号,如经营中药的同仁堂,经营布匹绸缎的瑞蚨祥,经营帽子的马聚元,经营茶叶的张一元,经营酱菜的六必居,此外还有一品斋、步瀛斋、聚顺和、长乘魁等都是拥有百年历史的老字号。
在京城曾经就流传过这么一句顺口溜,“头顶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八大祥,腰缠四大恒”以此作为有身份有地位的身征,其中提到的马聚源、内联升、八大祥、四大恒都是大栅栏的商户银号。
除了商号,大栅栏还曾经是京城的娱乐中心,历史上曾经有过五个大戏楼:庆乐园、三庆园、广德楼、广和园、同乐园;京城历史上最早的一座电影院大观楼也坐落在大栅栏内。
如今经过三次修缮,大栅栏的街面变得宽敞了许多,众多老字号也变得焕然一新,唯一能让人感觉到旧大栅栏气息的只剩下那一个个黑底金字的老字号牌匾。
虽然现在大栅栏在古玩行的名气已不如潘家园和琉璃厂,但每天仍保持着十多万的客流量,到了节假ri往往再要再翻上一倍。走在在中间时不时听到几句外语还以为自己到了国外。
曲文的英语水平实在是不怎么样,突然听到有人在讨价还价说的还是英语,转头看去原来是位店员在用英语跟两个外国客人流利的交谈,感觉特别的佩服,现在的商店从业人员文化水平真高。
无聊的走了一圈,在一家名为四宝斋的文房用品店前停了下来。
店面不算大,两边墙面挂着几幅字画,在店里里边的柜子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文房用具,在店的正中间又摆着一套红木制成的中古八仙桌,加上门前的盆景,整间店面显得古得古se,充满了古韵雅趣。
见有人进门,原本正无聊得看书的老板立刻站了起来,站在柜台内问道:“这位客人需要些什么东西吗?”。
接连走了十多家店都没能找到合自己心意的东西,所以进来的时候也没抱多大希望能在这样的小店淘到好东西。
“随意看看。”曲文随口回了句。
听到这话老板也没再过多招呼,又坐回椅子上继续看自己的书,也不知道书里是什么内容能让他看得如此津津有味。
像这样的老店除了卖纸笔跟墨水,往往会收藏有一些老砚,曲文第一次跟顾全来京城就收到了一方胡开文的老墨,当时高兴得不得了。想想看一个刚出茅庐的年轻人能淘到一方价值十几万的老墨。那种心情会有多高兴。
现在随着见到的东西多了。收藏的东西多了,眼界也高了,只是稍有价值的东西都还入不了曲文的眼。转了一圈走到柜台前,指着柜台内的几方看似挺古旧的老砚问道:“老板能看看吗?”。
“等等。”老板把书看到的部份折了一个小角方便一会接着再看,起身打开了柜台玻璃从里边拿出了曲文指着的老砚。
不用灵觉光是凭着自己的经验就知道这几方老砚都是民国晚期到民国初期的东西,年代算不上久远,但保存得还比较好。
老砚要保养首先要避光,否则砚就会出现干裂的迹象。如果是在温度过高的地方放久了也一样容易干裂。为了保养砚台有人会在砚台上涂满蜡,还些还会涂植油,更有些会直接涂沫墨以为这样可以养砚,其实这种做法并不妥当。蜡可以涂于砚的四周,底部要薄而适中,最忌将蜡涂在砚堂磨墨的部分。在砚上抹植物油,因为植物油属于慢干xing油脂,涂在砚上会容易招尘土,最后适得其反,使砚台变得污秽不堪。更有可能散发出一种怪味或产生霉变。而最好的保养方法就是用蜡涂在四周跟底部,然后经常擦拭并放在yin凉干燥处以防止chao气侵入。
老板见曲文看砚时的样子。似乎懂点门道,心想应该是个爱墨之人,对这种人可不能深藏着,一但有货被看中,就可以赚到不少,想着对曲文招了招手让他附耳过去。
“这位客人如果想找好墨和砚台,我另外还有一些,不过价钱嘛会稍微贵一些。”
曲文还真不怕东西贵,就怕没有好东西,要知道好东西越来越少,每一件都有升值的空间,今年买是一万,明年卖就可能是两万,像这种事多的去了。
“贵些没关系,那麻烦你拿出来给我看看。”
老板转身从柜台底下翻出一个纸箱,里边又好好的放着几个软木盒子,将其一一放在柜台上让曲文自己看。
在华夏人们常常把有知识有涵养的人称为“文人墨客”。一声“墨客”,点明了墨对于文化的重要xing。“文房四宝”之所以被称为“宝”,是因为这些东西为华夏民族数千年文明,不断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墨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石代,祖先们就曾经用带有颜se的氧化铁矿石,也就是墨的一种,将其压碎兑水,然后就可以拿来写字绘画。后来到了殷商时期,开始有商家批量造墨。
而最早的名家制墨史见于汉代,当时的名墨有榆麋(今陕千)的松烟墨和延川(今延)的石油墨。三国时期,著名书法家韦诞在松烟中加入了蛋清、麝香和珍珠,开创了在松烟墨中添加珍贵辅料的先河,制造出香味独特的高品质墨锭,树立了华夏墨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唐朝时期之后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制墨业也得到长足地发展,出现了奚超、奚廷圭这样的制墨名家。这时也开始在墨上加印刻字,使华夏墨不仅是一种写字的颜料,更成为一种具有观赏价值的艺术品。唐朝制墨名家李阳冰曾经制做过巨型的御用墨,如果能留到现代可想而知其价值会是多少。
后来到了南唐五代时期,为躲避战乱,易州(今河易)墨工奚超、奚廷圭父子逃难到歙州,发现黄山一带的老松树油脂很多,品质优良,是制墨的好原料。于是开始在歙州制墨。由此,徽墨变成为华夏文房四宝中墨的代名词。此后各朝各代都有名墨名家出现,像宋代的张遇、沈桂、潘谷等等都是制墨大师。
将老墨跟砚台拿了出来,细细看了会,几块老墨黑亮如漆,质地细腻无杂质,凑到鼻前可以闻到淡淡的墨香,有两方上边还有描金,清晰刻着商家的款识,是清末的大商号,加上上边包将自然莹润,一看就知道是清末的老墨。
若是从前曲文可能会直接问价然后买下来,现在眼界高了这些东西最多是看看,买回去不会拿来用,又没有多大的价值所以不会出手。
将几块老墨放回去又看了几眼桌面的砚台,年代差不了多少,全都是清末民初的东西。在心中微微叹了下,果然这样的小店很难找出好东西来。
“老板麻烦你把这些放一下。”
见曲文不买,老板失望的捡起老墨和砚台,在他放东西的时候曲文看见纸箱里边还有两方老墨,便随口问了句:“老板那不是还有两块墨吗,既然拿出来了就都一起让我看看。
“这两块吗?”。
店主应了声从纸箱底拿出两块墨,说实话要不是讲究顾客至上他连拿都懒得拿,因为这两方墨都是残缺品。之前那几方曲文都没看上又何况是这两方。
老板倒是个老实人,将两方墨拿出来后对曲文说道:“我也不骗你,这两块墨是我朋友从别的古玩市场上淘回来的,墨有很多年头了,你看上边还有金线痕迹,包浆也很好,这还有个几个字有些模糊不清,拿去让别人看了下说应该是瘦金体,所以我们又怀疑是宋朝的东西。可是后来我们又找了几位行内的朋友看过,都说这宋代制墨名家不多,每个人制的墨都各有特点,就唯独没有这个款的。想来应该是个普通墨师做的墨,可这墨啊——”
老板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有年代没名气,卖得贵了没人买,卖得少了我们又不舍得,你若是喜欢就给个价,差不多就拿走。”
曲文也不知道老板说的差不多是多少,在没有仔细看过之前也不好下定论。笑了笑接过老墨,仔细的研究起来。
这两方墨和前边的几方相比品相明显差了许多,墨身头尾都有些残缺,腰身部份也有不少的划痕,但给人一种历经历史岁月的沧桑感。
看了会问老板要来把软毛刷,曲文又轻轻的扫了下上边的细尘,上边刻着的瘦金体字好像是“宁王”二字,另外在宁王上边又有一个字,可是这个字已经被刮得模糊不清,依稀只见一个走之底。
“宁王!”曲文愣了下。
历史上的宁王有不少,唐、辽、元、明都封有宁王。其中较著名的有两位,分别为明初代宁王朱权和四代宁王朱宸濠。也不知道这个宁王是其中的那一位,又或者是其他的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