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2章 水镜先生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策行三国最新章节!
大将军长史杨修率先发难,在朝会上痛心疾首,指责朝廷反应太慢,姑息养奸。当初曹操入侵荆州,侵占巫县,朝廷没有及时制止,只是不痛不痒的发布了几道诏书。如今袁谭效仿,变本加厉,居然入侵司隶,蓄意挑起战争。
如果朝廷再不及时严斥袁谭,大将军一怒开战,山东危矣,朝廷危矣,大汉危矣。
话音刚落,便有人反驳。曹操入侵荆州,大将军为什么不在三峡反击,反而派兵围攻上庸。三峡仰攻不易,难道上庸就容易了?结果证明,黄忠出兵快一年了,不仅没能拿下上庸,连房陵都没解决,是大将军决策失误还是黄忠无能?再说到洛阳,袁谭侵司隶,鲁肃节节败退,这样的人也能做洛阳督?
朝廷上响起一片讥笑之声。大家心里都有些数,朝堂上吵架都是虚的,战场上的胜负才是重点。曹操占了巫县,孙策无力夺回,在汉中的攻势又迟迟无法取得进展,周瑜年初出兵武陵,半年过去了,还滞留在武陵境内,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真正进入益州。如果说丛林作战的确不易,那现在鲁肃放弃了洛阳就足以说明问题:孙策战线太长,兵力分散,在任何一个方向都进攻不足,防守也堪忧。
换句话说,这一年多的战事证明了他们之前的猜想:孙策并非不可战胜。既然如此,大将军长史杨修喊得越凶,说明孙策越心虚,越着急,朝廷也就越发毋需理会。
杨修嗤之以鼻,痛斥那位官员是非不分,为虎作伥。他辞锋犀利,在朝堂上无人能及,却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大家心里都有数,战场上解决不了的问题,想在朝廷上靠唇舌翻盘的可能性微乎其乎,说得再好听也无济于事。
争论的焦点最后涉及到一个问题:朝廷是否应该迁回洛阳?
这一次,杨修和凉州派成了盟友。杨修反对朝廷迁回洛阳,理由是洛阳已成废墟,又被袁谭占据。袁谭是谁?他是逆臣袁绍的儿子。朝廷大度,罪止袁绍一人,没有追究袁谭的责任,但袁谭毕竟是袁绍的儿子,他身边还围着一群党人,朝廷迁回被他控制的洛阳岂不是羊入虎口,主动去做傀儡?袁绍在世的时候矫诏,天子如果回了洛阳,袁谭肯定会挟持直天子,代行诏书?
凉州派也反对天子迁回洛阳,原因更加伟光大。长安本是大汉故都,谶书上说大汉天命已终,当年遭受赤眉之祸,光武帝才迫不得已迁都洛阳,为此还改洛阳为雒阳。事实证明,改名了解决不了洛阳的问题,所以大汉才会遭受此劫。现在既然已经迁回关中,又屯田有成,朝廷中兴有望,为什么还要迁回洛阳?
也许是杨修等人说得有道理,也许是为了照顾杨修的面子,天子当廷否决了迁都回洛阳的提议。
随即有人提出,尽管洛阳已经废了,毕竟是旧京,还是要加强监管的。孙策节制八州,却没有节制司隶,鲁肃以吴王麾下都督的身份据洛阳本身就不合情理。袁谭是冀州牧,也不适合节制河内、河南,不如让袁谭领司隶校尉,这样就名正言顺了。
杨修强烈反对,但反对无效。朝廷本来就有扶持袁谭与孙策对抗之意,只是鲁肃退得太轻松,袁谭虽然占据了洛阳,却没什么实际的战功,暗地里答应的封王也没办法出口,只能先加个司隶校尉以示鼓励,等袁谭取得更大的战功再封王不迟。
辩论越演越烈,却影响不了朝政,朝廷很快发出诏书,拜袁谭为左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
——
诏书发出,最先着急的是贾诩。
河东、弘农都属司隶,袁谭为司隶校尉,就有权过问河东、弘农的军政,调整官员,安插亲信。朝廷这么做,显然是在敲打贾诩等人,让他们不要消极怠工,否则下次可能就直接让袁谭节制二郡了。
河东是盐铁产地,是贾诩手中经济实力最强的郡,贾诩当然不肯放手。他随即传书袁谭,一来表示庆贺,二来询问袁谭下一步行动,表示愿意策应袁谭作战。
接到朝廷的诏书,袁谭前退两难。他看得懂朝廷的意思,要想封王,拿下洛阳一个空城是不够的,他还需要切切实实的战功,证明自己有充当朝廷鹰犬的实力。他的选择不多,继续进攻,将鲁肃彻底赶出河南最符合朝廷的预期,可是对他来说风险太大。一是伊阙关易守难攻,二是战线太长,后勤补给困难,三是贾诩、董越在侧,他不可能放心。
沮授为袁谭出了一个主意:暂时稳住洛阳战线,在平原方向发动进攻。相比于河南,在平原作战有几个好处:一是本土作战,后勤压力小;二是青州远离襄阳,孙策增援不便;三是曹昂总比贾诩靠谱些,不太可能突然捅他一刀。
袁谭觉得有理,随即上书朝廷,举荐故河内太守张杨为镇东将军,行河南尹,移镇洛阳。自己则退回冀州,准备粮草,进攻青州。
张杨是云中人,和吕布关系很好。河南尹当然比河内太守尊贵,袁谭举荐张杨任河南尹,不仅升了张杨的官,又卖了一个面子给吕布,还顺理成章的将张杨赶出河内郡,可谓是一举三得。
朝廷几乎没有任何迟疑,迅速答应了袁谭的要求。
袁谭随即撤出洛阳,顺河而下,赶回冀州。秋收将至,他要确保冀州安全无虞,准备钱粮,攻击青州。河南的得失对他意义不大,他没兴趣为朝廷卖命,平原却是嘴边实实在在的好处,他是真心想取胜。
——
七月,襄阳,镜湖。
孙策坐在湖中的凉亭上,手持钓杆,和水镜先生司马徽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
在几方角力之中,建安四年的夏天不知不觉地过去了。随着天气转凉,秋收将至,一个肃杀严酷的冬天越来越近。
黄忠、周瑜先后传来消息,经过几个月的适应,他们已经做好进攻的准备,只等天气稍微凉快一些。汉中的情况还好,黄忠逼降房陵之后,一直留在房陵休整,连消息都没有外露,以至于上庸的许攸到现在都不知道房陵已经失守,还在试图派人打探房陵的消息。武陵的情况却有些复杂,贺齐在壶头山扎营,诱使数万夷人从四面八方聚到清浪滩,打算据险阻击贺齐,再现当年挫败马援的故事,孰不知正落入周瑜的计划之中。周瑜调集了人马,就等着秋收之后屯田兵到位,一举击败这些夷人精锐。
这两场战事之后,黄忠、周瑜都会迅速向前挺进,能打到什么程度,孙策也没数,军谋处也推演不出来。模型太粗糙,乐观的结果和悲观的结果差距大到让人不敢相信。
在批复他们的作战方案前,孙策到镜湖来钓鱼,静静心。
司马徽比庞德公年轻十来岁,正当壮年,但他却完全没有入仕的兴趣,甚至不愿意进襄阳书院,安心做一个闲人。他在镜湖借住,除了主人庞德公等有限的几个人之外,一般人来了都不肯接待,经常托病谢客,一个人自在的读书。
孙策通过庞德公知道司马徽的兴趣不是作官,在礼貌性的邀请了一回之后,再也不提请司马徽出山的事。他来镜湖也不刻意拜访司马徽,遇到了就聊两天,遇不到就算,有时候两人隔湖相望,孙策也只是举手示意,打个招呼,不主动去司马徽的小院打扰。
他因此成了司马徽的小友,非常谈得来。
两人天南海北的闲扯,也没什么目的和范围。既能说眼前的风景,也能说长安的政局,有时候还评鉴一般刘和、孙匡的新作,尤其是刘和。刘和没什么正经任务,她喜欢画画,向蔡邕、蔡琰学习后绘艺大增,去年画了一卷襄阳百姓的生活图卷,不仅得到了天子的夸奖,还得到了不少书坊的青睐,有书坊出钱买下了她的画,还请她为新书画插图。刘和的绘艺不如蔡琰,但她长公主的身份太诱人了,而且空闲时间多,作品数量远非蔡琰可比,也算挣了不少的名气。
司马徽看了几幅刘和画的插图后,对这位出身高贵,却没有一点富贵气的长公主非常感兴趣,和孙策聊得很开心。他给刘和下了一个评语:返朴归真,有道家之妙,尤其是庄子。
孙策知道司马徽出入儒道之间,对道家思想很是推崇。只不过他对道家印象一般,总觉得道家只适合于个人心性,对政治、经济的积极影响有限,尤其是庄子。曳尾涂中真那么爽么,不向人借米才是王道。刘和的画是不是合乎道家之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现在能靠这门手艺养活自己。
“她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还能养活自己,我很开心。是不是合乎道家之妙,我并不关心,顺其自然吧。”孙策提起钓杆,鱼钩上却空空如也,不仅没有钓到鱼,连鱼饵都不见了。孙策咂了咂嘴。“这镜湖的鱼越来越狡猾了。”
司马徽笑道:“顺其自然,就是道家之妙。大王是口中无道,心中有道。”
孙策哈哈一笑。“先生这评句可有歧义,传到别人的耳朵里,我岂不成了无道昏君?”
“大王在乎吗?”司马徽反问道。
孙策想了想。“说一点也不在乎,那肯定是假的。说有多在乎,恐怕也有限。生死存亡面前,有道无道其实没那么重要。我觉得吧,千方百计的活下去就是道,个人也好,家国也好,概莫如是。不承认这一点,都是胡说八道。”
司马徽哈哈一笑,正准备说话,一个年轻人沿着曲廊走来。他看了一眼,不由得赞了一声:“此少年有龙凤之姿,将来必是人杰。”
孙策转头看了一眼,又有些诧异地看了司马徽一眼。
大将军长史杨修率先发难,在朝会上痛心疾首,指责朝廷反应太慢,姑息养奸。当初曹操入侵荆州,侵占巫县,朝廷没有及时制止,只是不痛不痒的发布了几道诏书。如今袁谭效仿,变本加厉,居然入侵司隶,蓄意挑起战争。
如果朝廷再不及时严斥袁谭,大将军一怒开战,山东危矣,朝廷危矣,大汉危矣。
话音刚落,便有人反驳。曹操入侵荆州,大将军为什么不在三峡反击,反而派兵围攻上庸。三峡仰攻不易,难道上庸就容易了?结果证明,黄忠出兵快一年了,不仅没能拿下上庸,连房陵都没解决,是大将军决策失误还是黄忠无能?再说到洛阳,袁谭侵司隶,鲁肃节节败退,这样的人也能做洛阳督?
朝廷上响起一片讥笑之声。大家心里都有些数,朝堂上吵架都是虚的,战场上的胜负才是重点。曹操占了巫县,孙策无力夺回,在汉中的攻势又迟迟无法取得进展,周瑜年初出兵武陵,半年过去了,还滞留在武陵境内,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真正进入益州。如果说丛林作战的确不易,那现在鲁肃放弃了洛阳就足以说明问题:孙策战线太长,兵力分散,在任何一个方向都进攻不足,防守也堪忧。
换句话说,这一年多的战事证明了他们之前的猜想:孙策并非不可战胜。既然如此,大将军长史杨修喊得越凶,说明孙策越心虚,越着急,朝廷也就越发毋需理会。
杨修嗤之以鼻,痛斥那位官员是非不分,为虎作伥。他辞锋犀利,在朝堂上无人能及,却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大家心里都有数,战场上解决不了的问题,想在朝廷上靠唇舌翻盘的可能性微乎其乎,说得再好听也无济于事。
争论的焦点最后涉及到一个问题:朝廷是否应该迁回洛阳?
这一次,杨修和凉州派成了盟友。杨修反对朝廷迁回洛阳,理由是洛阳已成废墟,又被袁谭占据。袁谭是谁?他是逆臣袁绍的儿子。朝廷大度,罪止袁绍一人,没有追究袁谭的责任,但袁谭毕竟是袁绍的儿子,他身边还围着一群党人,朝廷迁回被他控制的洛阳岂不是羊入虎口,主动去做傀儡?袁绍在世的时候矫诏,天子如果回了洛阳,袁谭肯定会挟持直天子,代行诏书?
凉州派也反对天子迁回洛阳,原因更加伟光大。长安本是大汉故都,谶书上说大汉天命已终,当年遭受赤眉之祸,光武帝才迫不得已迁都洛阳,为此还改洛阳为雒阳。事实证明,改名了解决不了洛阳的问题,所以大汉才会遭受此劫。现在既然已经迁回关中,又屯田有成,朝廷中兴有望,为什么还要迁回洛阳?
也许是杨修等人说得有道理,也许是为了照顾杨修的面子,天子当廷否决了迁都回洛阳的提议。
随即有人提出,尽管洛阳已经废了,毕竟是旧京,还是要加强监管的。孙策节制八州,却没有节制司隶,鲁肃以吴王麾下都督的身份据洛阳本身就不合情理。袁谭是冀州牧,也不适合节制河内、河南,不如让袁谭领司隶校尉,这样就名正言顺了。
杨修强烈反对,但反对无效。朝廷本来就有扶持袁谭与孙策对抗之意,只是鲁肃退得太轻松,袁谭虽然占据了洛阳,却没什么实际的战功,暗地里答应的封王也没办法出口,只能先加个司隶校尉以示鼓励,等袁谭取得更大的战功再封王不迟。
辩论越演越烈,却影响不了朝政,朝廷很快发出诏书,拜袁谭为左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
——
诏书发出,最先着急的是贾诩。
河东、弘农都属司隶,袁谭为司隶校尉,就有权过问河东、弘农的军政,调整官员,安插亲信。朝廷这么做,显然是在敲打贾诩等人,让他们不要消极怠工,否则下次可能就直接让袁谭节制二郡了。
河东是盐铁产地,是贾诩手中经济实力最强的郡,贾诩当然不肯放手。他随即传书袁谭,一来表示庆贺,二来询问袁谭下一步行动,表示愿意策应袁谭作战。
接到朝廷的诏书,袁谭前退两难。他看得懂朝廷的意思,要想封王,拿下洛阳一个空城是不够的,他还需要切切实实的战功,证明自己有充当朝廷鹰犬的实力。他的选择不多,继续进攻,将鲁肃彻底赶出河南最符合朝廷的预期,可是对他来说风险太大。一是伊阙关易守难攻,二是战线太长,后勤补给困难,三是贾诩、董越在侧,他不可能放心。
沮授为袁谭出了一个主意:暂时稳住洛阳战线,在平原方向发动进攻。相比于河南,在平原作战有几个好处:一是本土作战,后勤压力小;二是青州远离襄阳,孙策增援不便;三是曹昂总比贾诩靠谱些,不太可能突然捅他一刀。
袁谭觉得有理,随即上书朝廷,举荐故河内太守张杨为镇东将军,行河南尹,移镇洛阳。自己则退回冀州,准备粮草,进攻青州。
张杨是云中人,和吕布关系很好。河南尹当然比河内太守尊贵,袁谭举荐张杨任河南尹,不仅升了张杨的官,又卖了一个面子给吕布,还顺理成章的将张杨赶出河内郡,可谓是一举三得。
朝廷几乎没有任何迟疑,迅速答应了袁谭的要求。
袁谭随即撤出洛阳,顺河而下,赶回冀州。秋收将至,他要确保冀州安全无虞,准备钱粮,攻击青州。河南的得失对他意义不大,他没兴趣为朝廷卖命,平原却是嘴边实实在在的好处,他是真心想取胜。
——
七月,襄阳,镜湖。
孙策坐在湖中的凉亭上,手持钓杆,和水镜先生司马徽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
在几方角力之中,建安四年的夏天不知不觉地过去了。随着天气转凉,秋收将至,一个肃杀严酷的冬天越来越近。
黄忠、周瑜先后传来消息,经过几个月的适应,他们已经做好进攻的准备,只等天气稍微凉快一些。汉中的情况还好,黄忠逼降房陵之后,一直留在房陵休整,连消息都没有外露,以至于上庸的许攸到现在都不知道房陵已经失守,还在试图派人打探房陵的消息。武陵的情况却有些复杂,贺齐在壶头山扎营,诱使数万夷人从四面八方聚到清浪滩,打算据险阻击贺齐,再现当年挫败马援的故事,孰不知正落入周瑜的计划之中。周瑜调集了人马,就等着秋收之后屯田兵到位,一举击败这些夷人精锐。
这两场战事之后,黄忠、周瑜都会迅速向前挺进,能打到什么程度,孙策也没数,军谋处也推演不出来。模型太粗糙,乐观的结果和悲观的结果差距大到让人不敢相信。
在批复他们的作战方案前,孙策到镜湖来钓鱼,静静心。
司马徽比庞德公年轻十来岁,正当壮年,但他却完全没有入仕的兴趣,甚至不愿意进襄阳书院,安心做一个闲人。他在镜湖借住,除了主人庞德公等有限的几个人之外,一般人来了都不肯接待,经常托病谢客,一个人自在的读书。
孙策通过庞德公知道司马徽的兴趣不是作官,在礼貌性的邀请了一回之后,再也不提请司马徽出山的事。他来镜湖也不刻意拜访司马徽,遇到了就聊两天,遇不到就算,有时候两人隔湖相望,孙策也只是举手示意,打个招呼,不主动去司马徽的小院打扰。
他因此成了司马徽的小友,非常谈得来。
两人天南海北的闲扯,也没什么目的和范围。既能说眼前的风景,也能说长安的政局,有时候还评鉴一般刘和、孙匡的新作,尤其是刘和。刘和没什么正经任务,她喜欢画画,向蔡邕、蔡琰学习后绘艺大增,去年画了一卷襄阳百姓的生活图卷,不仅得到了天子的夸奖,还得到了不少书坊的青睐,有书坊出钱买下了她的画,还请她为新书画插图。刘和的绘艺不如蔡琰,但她长公主的身份太诱人了,而且空闲时间多,作品数量远非蔡琰可比,也算挣了不少的名气。
司马徽看了几幅刘和画的插图后,对这位出身高贵,却没有一点富贵气的长公主非常感兴趣,和孙策聊得很开心。他给刘和下了一个评语:返朴归真,有道家之妙,尤其是庄子。
孙策知道司马徽出入儒道之间,对道家思想很是推崇。只不过他对道家印象一般,总觉得道家只适合于个人心性,对政治、经济的积极影响有限,尤其是庄子。曳尾涂中真那么爽么,不向人借米才是王道。刘和的画是不是合乎道家之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现在能靠这门手艺养活自己。
“她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还能养活自己,我很开心。是不是合乎道家之妙,我并不关心,顺其自然吧。”孙策提起钓杆,鱼钩上却空空如也,不仅没有钓到鱼,连鱼饵都不见了。孙策咂了咂嘴。“这镜湖的鱼越来越狡猾了。”
司马徽笑道:“顺其自然,就是道家之妙。大王是口中无道,心中有道。”
孙策哈哈一笑。“先生这评句可有歧义,传到别人的耳朵里,我岂不成了无道昏君?”
“大王在乎吗?”司马徽反问道。
孙策想了想。“说一点也不在乎,那肯定是假的。说有多在乎,恐怕也有限。生死存亡面前,有道无道其实没那么重要。我觉得吧,千方百计的活下去就是道,个人也好,家国也好,概莫如是。不承认这一点,都是胡说八道。”
司马徽哈哈一笑,正准备说话,一个年轻人沿着曲廊走来。他看了一眼,不由得赞了一声:“此少年有龙凤之姿,将来必是人杰。”
孙策转头看了一眼,又有些诧异地看了司马徽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