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危机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苏联1941最新章节!
虽然英、美此时援助给苏联的大多都是些补给之类的,比如罐头、军装、机车、汽车、铁轨之类的,直接援助用于作战的装备并不多,甚至这些装备的性能、质量堪忧,“玛蒂尔达”和“M3中型”坦克就是其中之一。
但罐头、军装、铁轨等援助可以为苏联节省下大量的劳动力使苏联集中力量生产装备。至于“玛蒂尔达”这些玩意,虽然对苏军来说甚至还有学习的过程,但如果没有这些就意味着有几支苏军要在没有坦克掩护下向德军冲锋……所以这并不是与T34比较孰优孰劣的问题,而是跟纯步兵部队比孰优熟劣的问题。
苏联从某种程度上说,在战争爆发时就是依靠这些援助堪堪顶住德军的进攻。
此时高加索这条运输量最大的援助线一断,同时德军又渐渐从冬季的极寒中缓过气来,于是胜利的天平很快就会朝德军一方倾斜。
现在这样的状况,就连麦赫利斯这个对战争一无所知的“最高统帅部代表”都知道已经不适合继续进攻了。
“基辅危险了!”舒尔卡看着地图说。
“什么意思?”麦赫利斯疑惑的问。
“我想,我们还没能与基辅取得联系吧!”舒尔卡问。
“是的!”麦赫利斯回答:“我们的军队在卡卢加受阻,无法继续往前推进!”
苏军以4个集团军加一个骑兵军的兵力,协同黑海舰队以及浅水舰队往基辅方向进攻试图与将被分割开的基辅战区与莫斯科连成一体,但他们甚至都没能打到布良斯克……它位于莫斯科与基辅的中间位置。
“我们是从基辅调来的,所以知道基辅的防御情况麦赫利斯同志!”舒尔卡指着地图说:“虽然我们当时守住了基辅并以其威胁德军的侧翼,但我们之所以能守住它完全是因为德国人集中兵力进攻莫斯科以及糟糕的天气。现在敌人已经被我们打退,很可能会将目光转向基辅。另一方面,我们在高加索一带的补给又成级数的减少……”
麦赫利斯点了点头,回答道:“说得对,舒尔卡同志,基辅的补给有相当一部份来自援助物资!”
“基辅的补给大致分两种途径!”舒尔卡说:“一是从敖德萨至基辅的铁路线,另一个是从敖德萨、奥恰基夫等地通往基辅的公路!”
原本还有第三种途径,沿着第聂伯河水路运输,但冬季第聂伯河有几个月的封冻期。
“铁路很容易被敌人战机封锁!”舒尔卡说:“除非我们能取得制空权,公路在这冬季的运输量又十分有限,这使基辅与黑海之间的联系十分脆弱!”
就像之前所说的,基辅是依靠第聂伯河及敖德萨铁路线才建立起一道狭长的防线和补给线。
这防线在之前德军全力进攻莫斯科无暇它顾时还勉强能守住,现在就危险了。
“你认为他们会进攻基辅?”
“我不确定,麦赫利斯同志!”舒尔卡回答:“但我认为他们会把进攻重点转移到南方,在中部进攻莫斯科受挫后,他们可能会考虑进攻敖德萨……德国人可能不会直接进攻基辅,因为基辅防守严密直接进攻会付出惨重的代价,而且没有很大的意义。他们通常会绕过基辅往纵深进攻,沿着黑海岸越过第聂伯河进攻克里木半岛。一旦他们拿下克里木就直接威胁到高加索山脉,再往东就是巴库!”
麦赫利斯不由瞪大了眼睛,说:“那是我们的油田!”
“这只是我的猜测,麦赫利斯同志!”舒尔卡说:“英国人和美国人断了我们南面的援助,会直接造成我们在高加索一带的补给困难……因为原本那里是源源不断的将物资往莫斯科往基辅运,现在却需要其它地方往高加索运补给,而此时整个苏联都处于物资紧缺的状态,如果德国人看到这一点的话,他们可能会利用这一点!”
“你说得很有道理,舒尔卡同志!”麦赫利斯回答:“我想,我应该马上去莫斯科警告其它人!”
说着麦赫利斯马上就从墙上取下了武装带一边为自己扣上一边叫上警卫员。
打开门时,麦赫利斯又像想起什么似的回头交待道:“舒尔卡同志,这是军事机密,明白吗?不能告诉任何人,任何人!”
“是,麦赫利斯同志!”舒尔卡回答:“我没说过那些话!”
麦赫利斯满意的点了下头然后就出去了。
舒尔卡其实知道麦赫利斯的真正用意,当然也有军事机密的因素,但更重要的还是麦赫利斯会告诉别人那是他的想法……这也是麦赫利斯的目的,让别人对他刮目相看。
这可以说是一种盗用,但舒尔卡并不介意。
因为他就是希望通过麦赫利斯警示苏联高层。
战场出现的这些变化让舒尔卡感到有些无奈,他虽然拯救了基辅甚至还在莫斯科战役中发挥了作用减少了苏军的损失,但总会发生些意外让战局重新回到原有的轨道上。
比如,当整体形势对苏军十分有利时,突然英国人又截断了高加索地区的补给。
不过这似乎是正常的。
因为英国一直以来都希望苏德战争能打得越久越好最后打得两败俱伤,这也是英国会不遗余地的支援苏联的主要原因。
历史上的英国甚至对苏联的要求阳奉阴违拖而不决……
其实解决苏联的困境很简单,英国与苏联分别在德国的东西两面,再加上南面的非洲,实际上是把德国包围在中间。
德军主力进攻苏联,那么英国只需要对德国发起进攻就能让它遭到两面夹击甚至三面夹击首尾难顾。
但英国却一直找借口拖延,甚至在美国总统愿意派兵参战的情况下也这么做,非洲战场同样是以慢节奏推进,直到苏联快要全面取得胜利的时候,英、美再发起诺曼底登陆争抢胜利果实。
于是同样的,舒尔卡意识到苏联的敌人或许不只是德国一个。
虽然英、美此时援助给苏联的大多都是些补给之类的,比如罐头、军装、机车、汽车、铁轨之类的,直接援助用于作战的装备并不多,甚至这些装备的性能、质量堪忧,“玛蒂尔达”和“M3中型”坦克就是其中之一。
但罐头、军装、铁轨等援助可以为苏联节省下大量的劳动力使苏联集中力量生产装备。至于“玛蒂尔达”这些玩意,虽然对苏军来说甚至还有学习的过程,但如果没有这些就意味着有几支苏军要在没有坦克掩护下向德军冲锋……所以这并不是与T34比较孰优孰劣的问题,而是跟纯步兵部队比孰优熟劣的问题。
苏联从某种程度上说,在战争爆发时就是依靠这些援助堪堪顶住德军的进攻。
此时高加索这条运输量最大的援助线一断,同时德军又渐渐从冬季的极寒中缓过气来,于是胜利的天平很快就会朝德军一方倾斜。
现在这样的状况,就连麦赫利斯这个对战争一无所知的“最高统帅部代表”都知道已经不适合继续进攻了。
“基辅危险了!”舒尔卡看着地图说。
“什么意思?”麦赫利斯疑惑的问。
“我想,我们还没能与基辅取得联系吧!”舒尔卡问。
“是的!”麦赫利斯回答:“我们的军队在卡卢加受阻,无法继续往前推进!”
苏军以4个集团军加一个骑兵军的兵力,协同黑海舰队以及浅水舰队往基辅方向进攻试图与将被分割开的基辅战区与莫斯科连成一体,但他们甚至都没能打到布良斯克……它位于莫斯科与基辅的中间位置。
“我们是从基辅调来的,所以知道基辅的防御情况麦赫利斯同志!”舒尔卡指着地图说:“虽然我们当时守住了基辅并以其威胁德军的侧翼,但我们之所以能守住它完全是因为德国人集中兵力进攻莫斯科以及糟糕的天气。现在敌人已经被我们打退,很可能会将目光转向基辅。另一方面,我们在高加索一带的补给又成级数的减少……”
麦赫利斯点了点头,回答道:“说得对,舒尔卡同志,基辅的补给有相当一部份来自援助物资!”
“基辅的补给大致分两种途径!”舒尔卡说:“一是从敖德萨至基辅的铁路线,另一个是从敖德萨、奥恰基夫等地通往基辅的公路!”
原本还有第三种途径,沿着第聂伯河水路运输,但冬季第聂伯河有几个月的封冻期。
“铁路很容易被敌人战机封锁!”舒尔卡说:“除非我们能取得制空权,公路在这冬季的运输量又十分有限,这使基辅与黑海之间的联系十分脆弱!”
就像之前所说的,基辅是依靠第聂伯河及敖德萨铁路线才建立起一道狭长的防线和补给线。
这防线在之前德军全力进攻莫斯科无暇它顾时还勉强能守住,现在就危险了。
“你认为他们会进攻基辅?”
“我不确定,麦赫利斯同志!”舒尔卡回答:“但我认为他们会把进攻重点转移到南方,在中部进攻莫斯科受挫后,他们可能会考虑进攻敖德萨……德国人可能不会直接进攻基辅,因为基辅防守严密直接进攻会付出惨重的代价,而且没有很大的意义。他们通常会绕过基辅往纵深进攻,沿着黑海岸越过第聂伯河进攻克里木半岛。一旦他们拿下克里木就直接威胁到高加索山脉,再往东就是巴库!”
麦赫利斯不由瞪大了眼睛,说:“那是我们的油田!”
“这只是我的猜测,麦赫利斯同志!”舒尔卡说:“英国人和美国人断了我们南面的援助,会直接造成我们在高加索一带的补给困难……因为原本那里是源源不断的将物资往莫斯科往基辅运,现在却需要其它地方往高加索运补给,而此时整个苏联都处于物资紧缺的状态,如果德国人看到这一点的话,他们可能会利用这一点!”
“你说得很有道理,舒尔卡同志!”麦赫利斯回答:“我想,我应该马上去莫斯科警告其它人!”
说着麦赫利斯马上就从墙上取下了武装带一边为自己扣上一边叫上警卫员。
打开门时,麦赫利斯又像想起什么似的回头交待道:“舒尔卡同志,这是军事机密,明白吗?不能告诉任何人,任何人!”
“是,麦赫利斯同志!”舒尔卡回答:“我没说过那些话!”
麦赫利斯满意的点了下头然后就出去了。
舒尔卡其实知道麦赫利斯的真正用意,当然也有军事机密的因素,但更重要的还是麦赫利斯会告诉别人那是他的想法……这也是麦赫利斯的目的,让别人对他刮目相看。
这可以说是一种盗用,但舒尔卡并不介意。
因为他就是希望通过麦赫利斯警示苏联高层。
战场出现的这些变化让舒尔卡感到有些无奈,他虽然拯救了基辅甚至还在莫斯科战役中发挥了作用减少了苏军的损失,但总会发生些意外让战局重新回到原有的轨道上。
比如,当整体形势对苏军十分有利时,突然英国人又截断了高加索地区的补给。
不过这似乎是正常的。
因为英国一直以来都希望苏德战争能打得越久越好最后打得两败俱伤,这也是英国会不遗余地的支援苏联的主要原因。
历史上的英国甚至对苏联的要求阳奉阴违拖而不决……
其实解决苏联的困境很简单,英国与苏联分别在德国的东西两面,再加上南面的非洲,实际上是把德国包围在中间。
德军主力进攻苏联,那么英国只需要对德国发起进攻就能让它遭到两面夹击甚至三面夹击首尾难顾。
但英国却一直找借口拖延,甚至在美国总统愿意派兵参战的情况下也这么做,非洲战场同样是以慢节奏推进,直到苏联快要全面取得胜利的时候,英、美再发起诺曼底登陆争抢胜利果实。
于是同样的,舒尔卡意识到苏联的敌人或许不只是德国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