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大汉帝国 > 第六十五章 凯旋归来

第六十五章 凯旋归来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大汉帝国最新章节!

    第六十五章凯旋归来

    望着地上累累积尸,伊稚斜心中宛如打翻了五味瓶,极不是滋味。他根本就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的五千精锐竟然给三千建章军一个合回就打败了,而且他还是完败!

    完败,就是没有一点还手之力,伤亡惨重。

    骑兵硬撼,遭到完败的,在匈奴历史上只有一次,头曼单于在河套败于秦朝飞骑之手,那已经是很遥远的事情了,汉朝骑兵何时有如此战力了?

    这是他自己训练的军队,非常精锐,就是比起单于本部兵马,也不见得逊色。更别说,他还有人数上的优势,以五千对三千,差不多是二人打一个了。

    以如此的兵力优势,就是对上匈奴的射雕者,也不见得就败,即使要败,也不会这么惨。

    可是,他就是败了,完败!

    这对伊稚斜来说,那是何等的震憾了。他惊讶、难以置信、诧异、震惊……诸般滋味齐上心头,酸甜苦辣麻齐聚,他自己都不知道是何种滋味。

    伊稚斜只觉身子发僵,脑袋里嗡嗡直响,一片空白,汉军这打法太出乎人的意料了!

    隐隐约约中,伊稚斜意识到,要是汉朝的骑兵都照今天这样来打,匈奴的骑射优势将不复存在。以后面对汉朝骑兵,要占到上风,那是奢望,只有给汉朝骑兵压着打的份。

    这不仅仅是训练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装备优势。汉朝拥有先进的文明,发达的科技,要什么样的装备,就能造出什么样的装备。而匈奴,只会盘马弯弓,造不出优良的装备,遇到享有巨大装备优势的汉朝骑兵,匈奴还能有优势之可言吗?

    伊稚斜精通用兵之道,一明白此点,只觉天旋地转。

    完全可以预见得到,今日汉朝骑兵表现出了如此巨大的威力,这一战结束后,汉朝就会倾尽财力打造精锐骑兵,在汉朝骑兵的四重打击下,匈奴的末日也就到了。

    虽然心中震憾无已,伊稚斜却是没有忘了另一件事,那就是逃命。一见情势不妙,伊稚斜一拍马背,转身就逃,他的亲卫呼啦一下,护卫着他,用身体替他挡住了箭矢、汉剑,才使他逃过这一劫。

    伊稚斜逃命的本领和他打仗的本事一样高超,只一口气,就逃出老远。

    周阳已经发现他了:“公孙校尉,伊稚斜交给你了。”

    这是公孙贺这辈子听到的最让他开心的军令,大笑着道:“大帅放心,末将一定把他除了!”手一挥,率领五十人追了上去。

    其余的建章军在周阳指挥下,对伊稚斜的残部发起猛攻。在遭到建章军狂风骤雨般的打击下,匈奴伤亡惨重,信心遭到极大打击,已经没有了斗志。伊稚斜再一逃,就完全崩溃了,建章军的屠杀很快就结束了。

    提着滴血的汉剑,周阳四下里一扫视,只见公孙贺仍在追逐伊稚斜。伊稚斜的身手极其了得,再加上机警过人,公孙贺竟然还没有杀掉他。

    李广和军臣单于的追逐已经结束了。李广并没有活捉住军臣单于,也没有杀掉他,而是给他逃掉了。

    不是李广不尽力,而是战马脚程相近,无法拉近距离,李广的弓箭射到,已成强弩之末,对军臣单于构不成威胁。反倒是有不少匈奴向军臣单于靠拢,一通追逐下来,军臣单于已经汇聚了近两千匈奴。

    漫山遍野都是匈奴,军臣单于逃到哪里,哪里就有匈奴靠拢,汉军人数太少,李广只有眼睁睁的看着他的队伍越来越多,却是无可奈何。

    汉军虽然勇猛,杀掉的匈奴也不过数千人。而这里的匈奴却是有十万之众,军臣单于就象磁石吸引铁砂一般,把匈奴汇聚在一起。要是再给他一点时间,他收拢的匈奴就会更多。

    一旦匈奴重新结成阵势,汉军就会有大麻烦,即使不全军覆没,也会伤亡惨重,太不划算了。周阳略一权衡,放弃了帮助公孙贺追杀伊稚斜的想法,率领建章军朝军臣单于扑去。

    必须把军臣单于收拢的匈奴击溃,绝不能让他重整阵势!

    军臣单于早就瞧见了伊稚斜给击破的经过,那可是堂堂之阵,正正之旗,以完整的阵势进行正面硬撼,伊稚伊五千军队给一击而溃。建章军的攻击力惊人,绝非他刚刚收拢的乱军所能阻挡。

    “把鲜血献给伟大的冒顿单于!”

    军臣单于策马来到阵后,振臂高呼。

    这是血誓,匈奴没有退路,只有一往无前,匈奴好象瘾君子吸食了毒品似的,精神高涨,战意炽烈,眼里闪着嗜血的光芒,挥着弯刀,朝着建章军疾冲而前。

    建章军先用手弩射杀,再用弓箭射杀,近身搏杀用长矛狠捅,最后一把把明晃晃的汉剑划着美妙的曲线,把他们送去见昆仑神了。

    这种结果,在军臣单于的意料之中,是以他并没有跟着冲上来。一见败局已定,军臣单于拨马便走,向左贤王靠去。

    “大帅,追!”李广飞马赶来,远远就嚷了起来。

    “飞将军,你去追。”周阳观察战场情形,已经变得对汉军不利了。

    匈奴的大臣已经收拢了不少军队,一千、两千、三五千不等。光是这些乱军,周阳并不担心。让周阳担心的是,这些收拢的匈奴正在靠拢,一旦给他们靠拢,阵势立成,形势马上就会逆转,汉军会给包围,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汉军杀到现在,还没有杀到一万,即使杀了一万,匈奴也还有九万。只要稍一稳住阵势,匈奴很快就会聚拢,结成堂堂之阵,泰山压顶般压上来,汉军即使不全军覆没,也会代价极其惨重。

    更别说,匈奴还有四十万大军就在附近,一旦战事不决,拖到这四十万大军赶到,汉军一个也别想走掉。

    李广一愣,扫视一下战场,立时明白周阳的担忧,恨恨的道:“算单于走狗运,放过他!大帅,我们先把这些收拢的匈奴击溃,决不能给他们重整阵势的机会!”

    不愧是良将,念头一转,就能分出轻重缓急。

    对付军臣单于固然重要,可是,汉军人数太少,不见得能成功。若是把过多的兵力用在与军臣单于的追逐上,就给了匈奴重整阵势的时间。反倒不如把匈奴彻底击溃,更稳妥。

    周阳赞许的点点头:“飞将军,你带人冲击这里。我去冲击那里。”

    “诺!”李广领命,带着汉军冲了出去。

    周阳率领汉军,把收拢军队最多的左贤王再次击溃。然后把汉军分成每千人一队,专门冲击收拢的匈奴,那些四处乱蹿的匈奴,兵力不足,只能便宜他们了。

    汉军的獠牙呲出,利爪伸出,远了手弩射杀,然后是弓箭齐射,再后就是长矛或者戟狠捅,最后用汉剑说话。

    在汉军狂猛的打击下,匈奴刚刚收拢的军队再次溃散。

    军臣单于和大臣们想尽一切办法,都不能收拢军队。

    而汉军越分越散,先是以千人为队,后是以五百人为队,再后以两百人为队,等到汉军以百人为队时,匈奴彻底溃退了,军臣单于率先开溜。

    他一逃,匈奴群龙无首,只有各自逃命的份,匈奴对汉军的威胁彻底解除。

    众将喘着粗气聚拢,兴奋莫铭,汉军以一万骑兵击败十万匈奴,这是一个奇迹,那是何等的让人痛快,让人扬眉吐气!

    最不高兴的就是李广和公孙贺了。李广追杀军臣单于未果,公孙贺追杀伊稚斜没有成功,如此良机,千古难逢,要让他们不惋惜都不行。

    “真可惜!要是我们的军队再多一点,不需要五万,只需要三万,保证单于和他的大臣一个也逃不掉!”李广右手紧握成拳,用力过度,有些发青了。

    说得没错,汉军虽然占了上风,却是因为兵力不足,战果并不算太大。正是因为汉军人少,匈奴大臣才敢收拢军队,要不然,他们只有逃命的份,这一战早就分出了胜负,哪里用得着拖到现在。

    “大帅,我们得赶紧撤!”程不识异常冷静:“这一战,我们虽然胜了,杀伤匈奴不过万多一点,我们仍是处在险地,得赶紧撤走。”

    不愧是名将,胜利了,仍是那么冷静理智,周阳暗中赞叹。

    李广接过话头道:“我们目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几十万骏马赶回去。有了这些骏马,要不了多久,大汉就会有一支能征善战的骑兵。到那时,不要说单于,就是龙城、单于庭、狼居胥山,也是我们的!”

    说到要害了,周阳他们这次最大的收获,就是这几十万骏马。无论如何,也要带回去,周阳点头道:“说得没错!我们得赶紧撤。附近还有四十万匈奴,他们会闻讯赶来,我、飞将军、程将军断后,建章军留下。其余的,都去赶马。走得越快越好!”

    四十万匈奴闻讯杀来,那是泰山压顶之势,汉军肯定顶不住,只有走为上了。骏马太多,人手少了,不一定对付得过来,人多些,稳妥。

    众将于此安排没有异议,周阳、李广、程不识带着建章军断后,其余七千人赶着马群,飞也似的朝着汉朝进发。

    果如周阳所料,匈奴很快就追来了。

    追来的匈奴并不多,约莫两千人。为首的是一个年青人,身材异常高大,眼如铜铃,巨口阔嘴,胯下一匹神骏异常的战马,白色的毛皮洁白如雪,周阳眼睛一亮,暗赞一声好马。

    这年青人背上一把又长又大的硬弓,比起李广背上的硬弓丝毫不逊色。李广一双虎目里闪着精光:“这是一个善射之人,只不知他的箭术如何?”

    “汉人停下!”年青人一说话,宛如打了一个炸雷,震人耳膜。

    “周阳可在?”年青人眼里闪着仇恨的光芒,扫视着建章军。

    “我便是!”周阳驻马而答。

    “你就是周阳?”年青人恶狠狠的道:“我是左大都尉的弟弟侯产儿,前来为兄长报仇!可敢与我比试箭术?”

    “左大都尉的弟弟?”程不识、李广大是意外,不由得惊奇起来。

    “想报仇,那就来吧!”周阳右手一挥,喝道:“杀!”

    战场上,谁会跟你单打独斗,效那匹夫之行,周阳可不是那种容易冲动的人。

    “汉军威武!”

    建章军吼着战号,泼风般冲了出去。手弩开始发威了,密集的弩矢把侯产儿的军队一罩,立时死伤无数,地上多了许多尸体。

    侯产儿气得脸色发青,手指着周阳喝骂起来:“周阳,你胆小如鼠,不敢与我比试箭术。”

    “想比箭术,打完了再说!”周阳丝毫不受激,率领建章军冲过去。

    侯产儿摘下硬弓,搭是劲矢,对准周阳。他还没有放箭,建章军已是万箭齐发,一片破空声响起,侯产儿的瞳孔猛的一缩,惊呼一声:“射雕者?这么多的射雕者?”

    他的惊讶表现,和伊稚斜乍见建章军时的惊诧一般无二。

    侯产儿这一箭哪里还能射得出来,只有左躲右闪的份。他身手了得,倒是没有受伤,只是他的军队死伤惨重。

    建章军的箭矢一轮接一轮的射过去,侯产儿的军队死在弩矢和箭矢下的就有七八百,接近一半的损伤了。

    侯产儿自恃武勇,不把汉军放在眼里,哪里想得到,这一开打,他一箭未发,就损失了这么多军队,郁闷得比吃了苍蝇还要难受,气得脸色铁青。

    就在气恼当口,建章军手里多了一支长矛,弯曲的矛尖好象雄鹰的尖喙,锐利异常,指着匈奴。

    隆隆的蹄声,溅起的烟尘,建章军双手持矛,旋风一样卷来,明晃晃的长矛好象毒蛇。

    “这个……”侯产儿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一下子傻眼了。

    他不过二十来岁,上战场的次数有限。他对汉人的印象,主要是听左大都尉说的。左大都尉自恃武勇,不把汉军放在眼里,说的全是汉军不堪一击的大话,他乍见之下,能不惊讶?

    “噗噗!”

    长矛入肉的声音响成一片,匈奴惨叫声四起,纷纷栽下马来。

    侯产儿意识到他踢到铁板了,头皮发炸,拨马便逃,把报仇的事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休走!”

    李广拉开大黄箭,对着侯产儿就射了过去。

    虽只一箭,破空身大作,似有百十箭射来似的,不愧是独步千古的射手。

    “飞将军?”侯产儿箭术不凡,一听便知一箭之威能有如此声势,天下间只有一人,便是飞将军李广了。

    虽然吃惊,却并不慌乱,一拉缰绳,胯下战马发出一声雄壮的嘶鸣声,好象被绳子拉住一般,向左平移数尺,避了开去。

    “这是追风宝驹!”

    程不识的眼睛陡的睁大了。

    “追风宝驹?”李广的虎口一下张大了,有些难以置信。

    他们二人惊讶不置,周阳他们却是听得不明所以。

    程不识解释:“匈奴三大名马,一名赤电,二名追风,三名烈阳。匹匹万里无一,奔行如风。赤电以皮毛光滑见称,追风以平地横移见称,烈阳身红似火,奔行起来,犹如一轮烈阳在驰骋。”

    李广和程不识打了多年的仗,对匈奴最是了解。二人对匈奴的了解,远远超过了周阳。周阳他们恍然大悟,暗赞这追风宝驹不凡。

    “飞将军,快!射死他,留下宝驹!”

    如此宝驹,是武将的最爱,程不识眼里闪着炽烈的光芒,比起九天之上的骄阳毫不逊色。

    不要说他,就是周阳他们也是人人眼里放光,那可是名驹呀,不在赤电之下的名驹。赤电如何,周阳可是骑过的,哪里是胯下战马所能比得了的。

    “好嘞!”

    李广一弓四箭,对着侯产儿射去。

    四枝箭矢划破长空,好象四百枝箭矢在飞行似的。以李广的箭术,要射死侯产儿,不会有问题,众人是信心满满。

    然而,事情的发展远非众人所能想象,侯产儿手中硬弓好象活了似的,一拨一磕,两枝箭矢飞走。另外两枝,凭借追风宝驹的特殊本领,让了开去。

    能从李广箭下逃生的人,在这世上还没有。就是军臣单于,那也是因为距离太远,李广的箭矢呈强弩之末,才给他逃掉性命。

    这可是在威力范围内,竟然没能射杀侯产儿,这事太出人意料了,李广惊咦一声,一双虎目睁得老大,大声赞道:“侯产儿,你是第一个从我李广箭下逃生的人。好!”

    不愧心胸宽广之人,就是自己的敌人也不吝啬赞美之词!

    “飞将军,我会射还你的!”侯产儿的声音远远传来,宛如雷震,追风驹象风一般去了。快如闪电,不愧“追风”之名。

    “我等着!”李广毫不示弱。

    “飞将军,快射!”程不识吼起来。

    追风驹脚程太快,就是以李广的箭术,要想再射,已是来不及了。李广没有说话,望着侯产儿的背影,虎目中精光四射。

    “高处不胜寒!箭术太高绝了,会很寂寞!”

    周阳感叹一句。以李广如此精绝的箭术,要想找到一个对手,太难太难。今日能遇到侯产儿,纵然是李广的敌人,仍是让李广激动不已。

    侯产儿一去,匈奴再也没有追来。周阳他们的回归非常顺利。

    当到达长城时,一片欢呼声,所有人激动难已。

    周阳站在长城上,放眼一望,只见数十万骏马过长城,好象海潮一样把长城给淹没了,那是何等的壮观!何等的激动人心!

    要不了多久,大汉就会有一支能征善战的骑兵!

本站推荐:续南明福晋有喜:爷,求不约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锦绣清宫:四爷的心尖宠妃大宋小郎中西隋帝国绝色狂妃:鬼王的神医宠妃恶魔少爷别吻我誓要休夫:邪王私宠小萌妃农女当家:捡个将军来种田

大汉帝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殷扬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殷扬并收藏大汉帝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