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大明首相最新章节!
广东镇总兵俞大猷风尘仆仆来到总督行台,进了节堂,正要依例叩拜,殷正茂上前扶住他:“俞帅免礼,情形如何?”
“禀军门,佛朗机人厉害啊!”俞大猷抹了把汗,以惊叹的语调说,“他们兵不满千,追剿林道乾于海上,而贼皆扶伤远行,不敢与之战!”
因林道乾突袭广州,劫走大船,殷正茂一面上本自劾,一面听从俞大猷的建言,传檄壕镜的佛朗机人协助剿贼。听到林道乾远遁的消息,殷正茂叹息一声:“我也该收拾行装了。”
“朝廷的谕旨到了?”俞大猷问。
殷正茂站起身,神情黯然地说:“估摸着也快到了,轻者革职,重者拿问,总之是要离开广州了。”他挤出一丝苦笑,“来广州几个月了,还没有去城里转转,今日去转转,算是辞别。”说罢,吩咐侍从到间壁察院请巡按御史赵淳一同前去。
俞大猷道:“军门,末将调些兵勇扈从?”
殷正茂摆摆手:“戴罪之人,哪里还敢备威仪。我和赵御史带几个随从就是了。”话音未落,忽有亲兵慌慌张张禀报:“军门,朝廷谕旨、邸报到!”
殷正茂楞了一下。他盼着谕旨,又怕谕旨真的到了。把谕旨、邸报捧在手里,心“砰砰”跳着,走到书案前,却不敢展读,闭目想象着可能出现的字句,呼吸急促,双手有些颤抖。良久,蓦地睁开眼,紧闭嘴唇,细细阅看。
“啊!”殷正茂惊叫了一声。
俞大猷吓了一跳,以为朝廷对殷正茂的惩治超乎意料,忙问:“军门,怎么样?”
“俞帅!”殷正茂唤了声,有些哽咽,把谕旨递给俞大猷,俞大猷一看,只见上写着:
殷正茂素有才略,兹初任事,其督率将领、司道等官,悉力驱剿,务期荡灭。其地方机宜,悉听破格整理,敢有梗挠者,奏闻重治。
“喔呀!”俞大猷也惊诧不已,“这……朝廷对军门,可谓厚爱!”
“怎么,军门今日终于有心情出去转转了?”门外响起巡按御史赵淳的声音。见屋内并无回应,他大步跨进来,正要施礼,却见殷正茂一脸肃穆,眼眶里似乎还含着泪花,不觉奇怪,又转向俞大猷,见他一脸惊喜,双手把谕旨递了过来。
“啊!”赵淳阅罢,惊叫一声,楞住了。良久,手忙脚乱地拿起邸报匆匆翻阅,须臾,又一声惊叫,道,“喔呀,原来是这么回事!”他举着邸报走到殷正茂面前,“军门,南京刑部尚书李迁勒致仕,说神电卫城池失陷是他在任时设防不周所致。”
“不用说,朝廷是让李军门替殷军门承担了责任!”俞大猷道。
“喔呀!这李大司寇可是元翁的同年好友啊!”赵淳道,“不惟把两广总督的位子腾挪出来,又让他替军门担责,足见玄翁对军门信任之切了!”
殷正茂紧咬嘴唇,良久方感慨道:“倶为平岭南、靖两广!殷某敢不效命?!”
“是啊,圣旨不惟没有一句责备军门的话,反而授予军门整饬两广的全权,信任无以复加啊!”赵淳附和着感叹了一声。
“快快,俞帅、按院,都快坐下!”殷正茂突然焦急地说,“当上紧发兵,重创山寇海贼!俞帅,赵御史,有以教我!”
赵淳沉吟片刻,道:“军门,下吏可为军门荐一二人,为军门画策、驱使。”
“喔?何人可用?”殷正茂面露喜色,忙问。
“一为澄海人许瑞。只是,”赵淳踌躇片刻,“此人身份特殊,不知军门敢不敢用。”
“只要可用,就要用,何来敢与不敢?”殷正茂不悦地说。
赵淳一笑:“那就好。此人乃广东第一海盗曾一本的舅父。他追随曾一本多年,隆庆三年曾一本被俘,许瑞收其余众,龟缩于惠州一带,屡表愿受招抚之意。”
殷正茂沉吟片刻,没有表态,而是问:“还有谁?”
“潮州知府候必登。”赵淳道,“此人进士出身,莅任五载,尽心治事,熟知海贼山寇情形。”
“甚好!也不必召他前来了。”殷正茂大喜道,“绥广,先要灭寇安民,而海贼山寇,以惠潮为甚,即移行辕于惠州,本部堂要亲临前线,指挥战事!”
“军门是两广总督,惠州偏于一隅……”赵淳提醒说。
“时下绥广乃首务,广西有郭应骋做巡抚,我放心!”殷正茂语气坚定地说,“三两日就启程!”
“呵呵,军门,这游览市面……”赵淳问。
“顾不上了!”殷正茂道,“待岭南底定,可以给朝廷交差了,再游览不迟!”
赵淳一笑:“那下吏先把着广州城给军门略述一二。”他从袖中掏出一张舆图,比划道,“广州城有七门,城东北隅有粤秀山,西北有九眼池,为一方胜概。此地天气甚暖,乃阳泄阴盛之地,冬不雪,花不谢,草木不凋,民人多湿疾,亦风气使然。其俗贱五谷而贵异物,然珠翠牙玳与五金诸香,皆产自交南海岛,非中国所有。市肆惟列猪和鱼。猪只有十斤左右,要卖整头的;鱼却有几十斤,反倒剖析而售,举国也就广州城有此奇事。至于果实种种,惟荔挺为最,荔奴次之。鸟则多孔雀,兽多麋鹿。”
殷正茂无心细听,支吾了一句。赵淳、俞大猷见总督蹙眉沉思着,知他在思考战事,也就不再盘桓,施礼辞去。
过了两天,整备停当,用罢早饭,殷正茂正要传令启程,亲兵送来京师书函一封,殷正茂急忙展读,乃高拱所写:
先承书教,谆切如得晤对,巳多感慰。继又辱示倭奴猖獗,土寇相勾为乱,忧怀可想也。然有公在镇,诚何足虑?顾此非一朝之积,所谓因循姑息,废弛痿痹正是。向来久贻之病,若非一大振刷,终亦若斯而巳。公素负大志宏略,今当盘错,正利器可施之日。凡可改弦易辙,灭寇安民者,不妨见教,便当为公行之。古云:‘侯谁在矣,张仲孝友。’仆固不敢望于张仲,然力为主持于内,俾豪杰得以成功于外,同心戮力,共翊王室,则寸衷固自许焉,而曷敢有一毫之不尽哉?其诸藩臬守令等官,有当在地方者,或不宜者,或他处之人有可用于广者,幸一一示之,即为措处。官皆得人,事自可办也。
又:仆昔曾具题议处广中有司,今又为议处荐举以激励之原稿特录上。幸刻成册,二司守令各给一册,使彼知庙堂相待之意。如此,当必有劝也。又稿三通,亦守令所宜知者,附之后可矣。冗甚!放笔布复不伦,幸亮。
阅毕,殷正茂立即传令:“行程调整,午后再启程!”又吩咐传请俞大猷来见。待俞大猷一进节堂,殷正茂便道:“俞帅,林道乾在海珠寺题诗讥讽于你,说明什么?说明他不惧官军;然夷人不满千,林道乾却不敢与之战,何也?佛朗机人船坚炮利之故也。若夷人转而攻我城池,我何能御之?”
俞大猷尴尬一笑,解嘲道:“夷人全是为贸易而来,倒是不会攻我城池。”
“有备无患!”殷正茂道,“况倭寇自海上来,近海岛屿每每被海贼作为临时据点,若官军仅在陆地上防御,岂不被动?故练成一支有战力的海上作战队伍甚为必要。我本拟战事稍息再向朝廷提出治粤方略的,可元翁华翰有‘凡可改弦易辙,灭寇安民者,不妨见教,便当为公行之’之嘱。我看,造坚船利炮,训练水军之事刻不容缓,当向朝廷建言。”
两人商榷一番,起了一道奏稿,即时封发。俞大猷擦了把汗,憨憨一笑:“七月底了,广州的天气还是这般炎热,真令受不了!”
广东镇总兵俞大猷风尘仆仆来到总督行台,进了节堂,正要依例叩拜,殷正茂上前扶住他:“俞帅免礼,情形如何?”
“禀军门,佛朗机人厉害啊!”俞大猷抹了把汗,以惊叹的语调说,“他们兵不满千,追剿林道乾于海上,而贼皆扶伤远行,不敢与之战!”
因林道乾突袭广州,劫走大船,殷正茂一面上本自劾,一面听从俞大猷的建言,传檄壕镜的佛朗机人协助剿贼。听到林道乾远遁的消息,殷正茂叹息一声:“我也该收拾行装了。”
“朝廷的谕旨到了?”俞大猷问。
殷正茂站起身,神情黯然地说:“估摸着也快到了,轻者革职,重者拿问,总之是要离开广州了。”他挤出一丝苦笑,“来广州几个月了,还没有去城里转转,今日去转转,算是辞别。”说罢,吩咐侍从到间壁察院请巡按御史赵淳一同前去。
俞大猷道:“军门,末将调些兵勇扈从?”
殷正茂摆摆手:“戴罪之人,哪里还敢备威仪。我和赵御史带几个随从就是了。”话音未落,忽有亲兵慌慌张张禀报:“军门,朝廷谕旨、邸报到!”
殷正茂楞了一下。他盼着谕旨,又怕谕旨真的到了。把谕旨、邸报捧在手里,心“砰砰”跳着,走到书案前,却不敢展读,闭目想象着可能出现的字句,呼吸急促,双手有些颤抖。良久,蓦地睁开眼,紧闭嘴唇,细细阅看。
“啊!”殷正茂惊叫了一声。
俞大猷吓了一跳,以为朝廷对殷正茂的惩治超乎意料,忙问:“军门,怎么样?”
“俞帅!”殷正茂唤了声,有些哽咽,把谕旨递给俞大猷,俞大猷一看,只见上写着:
殷正茂素有才略,兹初任事,其督率将领、司道等官,悉力驱剿,务期荡灭。其地方机宜,悉听破格整理,敢有梗挠者,奏闻重治。
“喔呀!”俞大猷也惊诧不已,“这……朝廷对军门,可谓厚爱!”
“怎么,军门今日终于有心情出去转转了?”门外响起巡按御史赵淳的声音。见屋内并无回应,他大步跨进来,正要施礼,却见殷正茂一脸肃穆,眼眶里似乎还含着泪花,不觉奇怪,又转向俞大猷,见他一脸惊喜,双手把谕旨递了过来。
“啊!”赵淳阅罢,惊叫一声,楞住了。良久,手忙脚乱地拿起邸报匆匆翻阅,须臾,又一声惊叫,道,“喔呀,原来是这么回事!”他举着邸报走到殷正茂面前,“军门,南京刑部尚书李迁勒致仕,说神电卫城池失陷是他在任时设防不周所致。”
“不用说,朝廷是让李军门替殷军门承担了责任!”俞大猷道。
“喔呀!这李大司寇可是元翁的同年好友啊!”赵淳道,“不惟把两广总督的位子腾挪出来,又让他替军门担责,足见玄翁对军门信任之切了!”
殷正茂紧咬嘴唇,良久方感慨道:“倶为平岭南、靖两广!殷某敢不效命?!”
“是啊,圣旨不惟没有一句责备军门的话,反而授予军门整饬两广的全权,信任无以复加啊!”赵淳附和着感叹了一声。
“快快,俞帅、按院,都快坐下!”殷正茂突然焦急地说,“当上紧发兵,重创山寇海贼!俞帅,赵御史,有以教我!”
赵淳沉吟片刻,道:“军门,下吏可为军门荐一二人,为军门画策、驱使。”
“喔?何人可用?”殷正茂面露喜色,忙问。
“一为澄海人许瑞。只是,”赵淳踌躇片刻,“此人身份特殊,不知军门敢不敢用。”
“只要可用,就要用,何来敢与不敢?”殷正茂不悦地说。
赵淳一笑:“那就好。此人乃广东第一海盗曾一本的舅父。他追随曾一本多年,隆庆三年曾一本被俘,许瑞收其余众,龟缩于惠州一带,屡表愿受招抚之意。”
殷正茂沉吟片刻,没有表态,而是问:“还有谁?”
“潮州知府候必登。”赵淳道,“此人进士出身,莅任五载,尽心治事,熟知海贼山寇情形。”
“甚好!也不必召他前来了。”殷正茂大喜道,“绥广,先要灭寇安民,而海贼山寇,以惠潮为甚,即移行辕于惠州,本部堂要亲临前线,指挥战事!”
“军门是两广总督,惠州偏于一隅……”赵淳提醒说。
“时下绥广乃首务,广西有郭应骋做巡抚,我放心!”殷正茂语气坚定地说,“三两日就启程!”
“呵呵,军门,这游览市面……”赵淳问。
“顾不上了!”殷正茂道,“待岭南底定,可以给朝廷交差了,再游览不迟!”
赵淳一笑:“那下吏先把着广州城给军门略述一二。”他从袖中掏出一张舆图,比划道,“广州城有七门,城东北隅有粤秀山,西北有九眼池,为一方胜概。此地天气甚暖,乃阳泄阴盛之地,冬不雪,花不谢,草木不凋,民人多湿疾,亦风气使然。其俗贱五谷而贵异物,然珠翠牙玳与五金诸香,皆产自交南海岛,非中国所有。市肆惟列猪和鱼。猪只有十斤左右,要卖整头的;鱼却有几十斤,反倒剖析而售,举国也就广州城有此奇事。至于果实种种,惟荔挺为最,荔奴次之。鸟则多孔雀,兽多麋鹿。”
殷正茂无心细听,支吾了一句。赵淳、俞大猷见总督蹙眉沉思着,知他在思考战事,也就不再盘桓,施礼辞去。
过了两天,整备停当,用罢早饭,殷正茂正要传令启程,亲兵送来京师书函一封,殷正茂急忙展读,乃高拱所写:
先承书教,谆切如得晤对,巳多感慰。继又辱示倭奴猖獗,土寇相勾为乱,忧怀可想也。然有公在镇,诚何足虑?顾此非一朝之积,所谓因循姑息,废弛痿痹正是。向来久贻之病,若非一大振刷,终亦若斯而巳。公素负大志宏略,今当盘错,正利器可施之日。凡可改弦易辙,灭寇安民者,不妨见教,便当为公行之。古云:‘侯谁在矣,张仲孝友。’仆固不敢望于张仲,然力为主持于内,俾豪杰得以成功于外,同心戮力,共翊王室,则寸衷固自许焉,而曷敢有一毫之不尽哉?其诸藩臬守令等官,有当在地方者,或不宜者,或他处之人有可用于广者,幸一一示之,即为措处。官皆得人,事自可办也。
又:仆昔曾具题议处广中有司,今又为议处荐举以激励之原稿特录上。幸刻成册,二司守令各给一册,使彼知庙堂相待之意。如此,当必有劝也。又稿三通,亦守令所宜知者,附之后可矣。冗甚!放笔布复不伦,幸亮。
阅毕,殷正茂立即传令:“行程调整,午后再启程!”又吩咐传请俞大猷来见。待俞大猷一进节堂,殷正茂便道:“俞帅,林道乾在海珠寺题诗讥讽于你,说明什么?说明他不惧官军;然夷人不满千,林道乾却不敢与之战,何也?佛朗机人船坚炮利之故也。若夷人转而攻我城池,我何能御之?”
俞大猷尴尬一笑,解嘲道:“夷人全是为贸易而来,倒是不会攻我城池。”
“有备无患!”殷正茂道,“况倭寇自海上来,近海岛屿每每被海贼作为临时据点,若官军仅在陆地上防御,岂不被动?故练成一支有战力的海上作战队伍甚为必要。我本拟战事稍息再向朝廷提出治粤方略的,可元翁华翰有‘凡可改弦易辙,灭寇安民者,不妨见教,便当为公行之’之嘱。我看,造坚船利炮,训练水军之事刻不容缓,当向朝廷建言。”
两人商榷一番,起了一道奏稿,即时封发。俞大猷擦了把汗,憨憨一笑:“七月底了,广州的天气还是这般炎热,真令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