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海瑞的院中摆着一口棺材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大明首相最新章节!
黄昏的崇文门外,夕阳透过一株老槐树,把最后的余晖洒进一个简陋的小院里。
城内城外房价悬殊,几个月前从江西兴国知县升任户部主事的海瑞,赁下了这个小院。虑及京城居住不易,加之担心水土不服,海瑞把老母与妻女送回琼州原籍,仅带一名侍妾、一名丫鬟和忠仆海安,晋京赴任。
这天散班回来,海安正在拴毛驴,海瑞道:“记得过年买的那瓶酒尚未吃完,拿来我吃。”
海安纳闷,老爷自过完年就一直闷闷不乐,少言寡语,常常一个人陷入沉思,似乎在思忖什么大事,今日突然要喝酒,是借酒浇愁,还是大事已决?他不敢多问,找出那小半瓶酒放到餐桌上。
海瑞更衣毕,换上了一件黑色夹袍,独自坐到餐桌前,拿起酒瓶猛喝一口,咧着嘴,“嘶哈——嘶哈——”不止,又举左袖,抹了抹了嘴,把酒瓶蹾在桌上,对海安说:“你,明日到棺材铺,买口棺材回来!”
“棺、棺材?”海安惊讶地看着海瑞,“老爷,买、买这个做啥?”
“老爷自己用!”海瑞悲壮地说。
海安大惊失色,却拗不过老爷。第二天,乖乖地到棺材铺买了一口棺材,拉回院中。
“嚯嚯,海瑞买了棺材,他意欲何为啊?”一夕间,这件事就在京城官场传开了。
虽只是六品主事,海瑞的名气却不小,官场上几乎无人不知。
海瑞生于遥远的海外琼岛,中举后,两度入京参加春闱,都落第了,不得已,就以举人身份求职。十二年前,海瑞被授福建南平教谕,这是官场上级别最卑微的官职。到北京领取吏部红谕时,海瑞拜伏于承天门下,献上他精心撰写的《平黎策》,建言朝廷在琼岛开辟道路,设立县城,以安定乡土。海瑞的名字,首次在京城传开。
在南平做教谕时,福建学政朱衡到南平巡视考校生员,来到海瑞任教的学宫,阖县官吏都伏地通报姓名,海瑞却独施以揖礼,还振振有词道:“到学政衙门,自当行部属礼;此学堂乃老师教育学生之所,故不宜屈身行礼。”朱衡不以为忤,还赞赏有加,屡屡举荐。不久,海瑞竟破格升任知县。海瑞的名字,又一次传到了遥远的京城。
海瑞还有几件事,也在坊间绘声绘色地流传着。
其一是发生于海瑞在淳安知县任上,他以计整治胡宗宪的公子,让堂堂的江南总督胡宗宪哑巴吃黄连,只好将错就错,夸奖了海瑞一番的事。
另一件是海瑞羞辱巡盐御史鄢懋卿的事,鄢懋卿受了海瑞的一番羞辱,堂堂的钦差大臣无话可说,不得不改变行程,绕过了淳安。
海瑞第一次抗拒的上司——学政朱衡,后升任工部侍郎,一如既往地赏识、举荐海瑞;而海瑞曾经公开羞辱的两个高官大僚——钦差大臣鄢懋卿和江南总督胡宗宪,虽说当年都是如日中天之人,却同属严嵩一党。严嵩失败,严嵩一党遭到清洗,反对过鄢懋卿、胡宗宪的人就被证明是正确乃至有先见之明的,是以海瑞的声望也就越来越大了。
海瑞更以清廉、守法著称。在淳安知县任上,海瑞因过生日买了肉吃,还让总督胡宗宪作为新闻高调传扬,对众多下属说:“你们知道吗,海瑞居然买肉吃呢!”引得朝野皆知。海瑞的举动时常成为舆论的焦点,饭后的谈资。
如今,海瑞突然间买了口棺材放在院中,怎不令人既兴奋又好奇?
户部同僚本想当面问一问的,海瑞却请假了。
海瑞请假不为别事,而是沐浴斋戒!
大家预感到,海瑞又要对哪位上官开火了!
在猜测议论中,迎来了一个小节日——二月二,这是龙抬头的日子。京城的百姓怀着对过年热闹气氛的不舍,在二月二这天还要吃喝一顿,算是过大年的正式收官。好事者还会呼朋唤友,燃放炮仗。
可是,嘉靖四十五年的二月二,官员当直离家时都会严厉地警告顽皮子孙,绝对不许燃放炮仗,否则,说不定会惹来杀身之祸!
不为别的,只为海瑞于昨日上了一道《治安疏》——治国安天下的建言。此疏直指在位近四十六年的皇上,遣词用语极尽尖刻,近乎对皇上公开谴责。
在海瑞笔下,当今皇上这个为人称颂的“英主”,其实是一个残忍、虚荣、多疑和愚蠢的君主;所谓的太平盛世,根本就不存在,有的只是民怨沸腾。他引用民谚,说嘉靖这个年号,就是“嘉靖嘉靖,家家干净”之意。海瑞还指出,举凡贪污腐败、盗贼横行、风俗日坏,根本就不像部分舆情所说是因为朝廷出了奸臣,而全是当今皇上之过!皇上“君道不正”,其“误多矣”。他明明白白地知会皇上说:“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
看到这道奏本,首相徐阶双手颤抖,汗如雨下;皇上则被气得七窍生烟,几度昏厥者再,气若游丝却依然咬牙切齿道:“锦衣校尉,速拿了海瑞,别让这厮跑了!”
“万岁爷,海瑞不会跑,他棺材已备好了。”掌印太监滕详说。
“好,好啊!朕、朕这就成全了他!”皇上勾着头,喘着粗气道。
须臾,一队缇骑包围了海瑞的居所。绣春刀寒光闪闪,铁锁链“哗哗”作响,海瑞被逮进了南镇抚司诏狱。
此事一时间轰动京城。此时,若官员家里燃放鞭炮,岂不被疑为庆贺海瑞骂驾?正在气头上的皇上正无处发泄胸中恶气,百官安能不小心翼翼,生恐稍有不慎就惹祸上身。
高拱却是今日到部后才听到海瑞上疏这件事的。
他对家人约束甚严,高福等人被明确警告,不许与人交通,无事就回家闭门不出,更不敢传什么闲话了。对礼部官员,高拱也明令禁止当直期间趋谒走动,僚属们无公务不敢去他的直房闲谈道路传闻。虽然海瑞上疏的事轰动官场,到处都在议论,但因奏本并未奉旨下部院议处,礼部尚书高拱竟一无所知。直到今日到了直房,司务李贽去送文牍,忍不住问:“大宗伯知海刚峰其人否?”
士林时尚,每以古职代称今官。吏部尚书称冢宰,户部尚书称大司农,礼部尚书称大宗伯,兵部尚书称大司马,刑部尚书称大司寇,工部尚书称大司空。故李贽私下偶以大宗伯称高拱。
高拱自然是知道海瑞的,对他的印象也不错。当李贽说到海刚峰时,他略一思忖,问:“是海外琼岛的海瑞吧?记得他字汝贤,号刚峰。”
一听高拱如是说,李贽就猜到高拱对海瑞上疏事尚不知晓,于是说:“海刚峰上了道《治安疏》,道路传闻,此疏用语之大胆,古今罕见!”随即把他听到的奏本要领,转述给高拱。
高拱惊诧不已,心里却也有几分快意。是啊,该从太平盛世的幻觉中警醒了。一意维持的局面,不能再没完没了继续下去了,但这话他不能在李贽面前说出口。为了掩饰自己的惊喜,他打破不与下属谈论坊间传闻的惯例,问:“司务可知,坊间对此事有何议论?”
李贽与海瑞同为举人出身,几乎同时进入官场做教谕,但海瑞已做过两任知县,升正六品主事;而李贽却只是打杂的从九品司务。提到海瑞,李贽心里总是酸溜溜的。高拱问他坊间传闻,他却以揶揄的语调说:“我李某进官场,纯为稻粱谋;人家海瑞呢,照他的话说,做官就是获得了为国尽忠、为百姓办事的机会,想发财就不应当选择做官。何其高尚耶!”
倘若别人这样说话,高拱一定严厉呵斥;他知道李贽是位有主见的人,也很率直,这个人对祖制成宪乃至名教圣训没有敬畏,常常冷嘲热讽,不少人到高拱这里告状,高拱私心也以为李贽确实有些过,但又觉得他勇气可嘉,对矫正官场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风气不无裨益,也就不与之计较,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今日听他说些海瑞的风凉话,心里虽不悦,却不想责备他,只是淡淡道:“海瑞的话没错的嘛!”
“当然没错,”李贽嘴角一撇说,“因为这番话,正是太祖皇帝对为官者的要求,谁敢提出异议?不过,倘若是别人说这话,一定被认为是说套话,他海瑞就不同,他说出来,就没有人怀疑是套话啦!”
“那是因为海刚峰言行一致,说到就做到。”高拱以辩驳的语气说。
“是以海瑞出名啦!”李贽酸酸地说,“关于他的传闻,一直源源不断,也常常成为京城官场的谈资。不过,据卑职所知,人们提到海瑞这个名字,多半会一笑置之,或者摇头不已,乃至说海瑞是善出风头之辈。说他自知以举人出身按部就班晋升无望,就另辟蹊径,千方百计邀取声名,以图超常任用。”
高拱猜李贽对海瑞大抵存有嫉妒之心,说话未必客观,也就不愿再继续说下去了,冷冷回道:“一本忠心,尽职尽责就好!”突然又忧心地说,“看来,海瑞这次是凶多吉少了!”
李贽一改对海瑞的揶揄腔调,叹口气说:“皇上雷霆之怒,海瑞旦夕难保!”
“嗖”地一股寒气,从高拱后背窜过。想到自己去冬的遭遇,不禁替海瑞感到惋惜,喃喃道:“但愿海瑞也有高某这般运气。”
作者维衡说:精于考证的朋友或许会说,回答嘉靖皇帝话的是黄锦,不是滕祥吧?是的。不过我要告诉大家,因为涉及人物太多,不能都一一写上,在不影响大局的情况下,不得不故意张冠李戴。这是要向大家说明的。
黄昏的崇文门外,夕阳透过一株老槐树,把最后的余晖洒进一个简陋的小院里。
城内城外房价悬殊,几个月前从江西兴国知县升任户部主事的海瑞,赁下了这个小院。虑及京城居住不易,加之担心水土不服,海瑞把老母与妻女送回琼州原籍,仅带一名侍妾、一名丫鬟和忠仆海安,晋京赴任。
这天散班回来,海安正在拴毛驴,海瑞道:“记得过年买的那瓶酒尚未吃完,拿来我吃。”
海安纳闷,老爷自过完年就一直闷闷不乐,少言寡语,常常一个人陷入沉思,似乎在思忖什么大事,今日突然要喝酒,是借酒浇愁,还是大事已决?他不敢多问,找出那小半瓶酒放到餐桌上。
海瑞更衣毕,换上了一件黑色夹袍,独自坐到餐桌前,拿起酒瓶猛喝一口,咧着嘴,“嘶哈——嘶哈——”不止,又举左袖,抹了抹了嘴,把酒瓶蹾在桌上,对海安说:“你,明日到棺材铺,买口棺材回来!”
“棺、棺材?”海安惊讶地看着海瑞,“老爷,买、买这个做啥?”
“老爷自己用!”海瑞悲壮地说。
海安大惊失色,却拗不过老爷。第二天,乖乖地到棺材铺买了一口棺材,拉回院中。
“嚯嚯,海瑞买了棺材,他意欲何为啊?”一夕间,这件事就在京城官场传开了。
虽只是六品主事,海瑞的名气却不小,官场上几乎无人不知。
海瑞生于遥远的海外琼岛,中举后,两度入京参加春闱,都落第了,不得已,就以举人身份求职。十二年前,海瑞被授福建南平教谕,这是官场上级别最卑微的官职。到北京领取吏部红谕时,海瑞拜伏于承天门下,献上他精心撰写的《平黎策》,建言朝廷在琼岛开辟道路,设立县城,以安定乡土。海瑞的名字,首次在京城传开。
在南平做教谕时,福建学政朱衡到南平巡视考校生员,来到海瑞任教的学宫,阖县官吏都伏地通报姓名,海瑞却独施以揖礼,还振振有词道:“到学政衙门,自当行部属礼;此学堂乃老师教育学生之所,故不宜屈身行礼。”朱衡不以为忤,还赞赏有加,屡屡举荐。不久,海瑞竟破格升任知县。海瑞的名字,又一次传到了遥远的京城。
海瑞还有几件事,也在坊间绘声绘色地流传着。
其一是发生于海瑞在淳安知县任上,他以计整治胡宗宪的公子,让堂堂的江南总督胡宗宪哑巴吃黄连,只好将错就错,夸奖了海瑞一番的事。
另一件是海瑞羞辱巡盐御史鄢懋卿的事,鄢懋卿受了海瑞的一番羞辱,堂堂的钦差大臣无话可说,不得不改变行程,绕过了淳安。
海瑞第一次抗拒的上司——学政朱衡,后升任工部侍郎,一如既往地赏识、举荐海瑞;而海瑞曾经公开羞辱的两个高官大僚——钦差大臣鄢懋卿和江南总督胡宗宪,虽说当年都是如日中天之人,却同属严嵩一党。严嵩失败,严嵩一党遭到清洗,反对过鄢懋卿、胡宗宪的人就被证明是正确乃至有先见之明的,是以海瑞的声望也就越来越大了。
海瑞更以清廉、守法著称。在淳安知县任上,海瑞因过生日买了肉吃,还让总督胡宗宪作为新闻高调传扬,对众多下属说:“你们知道吗,海瑞居然买肉吃呢!”引得朝野皆知。海瑞的举动时常成为舆论的焦点,饭后的谈资。
如今,海瑞突然间买了口棺材放在院中,怎不令人既兴奋又好奇?
户部同僚本想当面问一问的,海瑞却请假了。
海瑞请假不为别事,而是沐浴斋戒!
大家预感到,海瑞又要对哪位上官开火了!
在猜测议论中,迎来了一个小节日——二月二,这是龙抬头的日子。京城的百姓怀着对过年热闹气氛的不舍,在二月二这天还要吃喝一顿,算是过大年的正式收官。好事者还会呼朋唤友,燃放炮仗。
可是,嘉靖四十五年的二月二,官员当直离家时都会严厉地警告顽皮子孙,绝对不许燃放炮仗,否则,说不定会惹来杀身之祸!
不为别的,只为海瑞于昨日上了一道《治安疏》——治国安天下的建言。此疏直指在位近四十六年的皇上,遣词用语极尽尖刻,近乎对皇上公开谴责。
在海瑞笔下,当今皇上这个为人称颂的“英主”,其实是一个残忍、虚荣、多疑和愚蠢的君主;所谓的太平盛世,根本就不存在,有的只是民怨沸腾。他引用民谚,说嘉靖这个年号,就是“嘉靖嘉靖,家家干净”之意。海瑞还指出,举凡贪污腐败、盗贼横行、风俗日坏,根本就不像部分舆情所说是因为朝廷出了奸臣,而全是当今皇上之过!皇上“君道不正”,其“误多矣”。他明明白白地知会皇上说:“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
看到这道奏本,首相徐阶双手颤抖,汗如雨下;皇上则被气得七窍生烟,几度昏厥者再,气若游丝却依然咬牙切齿道:“锦衣校尉,速拿了海瑞,别让这厮跑了!”
“万岁爷,海瑞不会跑,他棺材已备好了。”掌印太监滕详说。
“好,好啊!朕、朕这就成全了他!”皇上勾着头,喘着粗气道。
须臾,一队缇骑包围了海瑞的居所。绣春刀寒光闪闪,铁锁链“哗哗”作响,海瑞被逮进了南镇抚司诏狱。
此事一时间轰动京城。此时,若官员家里燃放鞭炮,岂不被疑为庆贺海瑞骂驾?正在气头上的皇上正无处发泄胸中恶气,百官安能不小心翼翼,生恐稍有不慎就惹祸上身。
高拱却是今日到部后才听到海瑞上疏这件事的。
他对家人约束甚严,高福等人被明确警告,不许与人交通,无事就回家闭门不出,更不敢传什么闲话了。对礼部官员,高拱也明令禁止当直期间趋谒走动,僚属们无公务不敢去他的直房闲谈道路传闻。虽然海瑞上疏的事轰动官场,到处都在议论,但因奏本并未奉旨下部院议处,礼部尚书高拱竟一无所知。直到今日到了直房,司务李贽去送文牍,忍不住问:“大宗伯知海刚峰其人否?”
士林时尚,每以古职代称今官。吏部尚书称冢宰,户部尚书称大司农,礼部尚书称大宗伯,兵部尚书称大司马,刑部尚书称大司寇,工部尚书称大司空。故李贽私下偶以大宗伯称高拱。
高拱自然是知道海瑞的,对他的印象也不错。当李贽说到海刚峰时,他略一思忖,问:“是海外琼岛的海瑞吧?记得他字汝贤,号刚峰。”
一听高拱如是说,李贽就猜到高拱对海瑞上疏事尚不知晓,于是说:“海刚峰上了道《治安疏》,道路传闻,此疏用语之大胆,古今罕见!”随即把他听到的奏本要领,转述给高拱。
高拱惊诧不已,心里却也有几分快意。是啊,该从太平盛世的幻觉中警醒了。一意维持的局面,不能再没完没了继续下去了,但这话他不能在李贽面前说出口。为了掩饰自己的惊喜,他打破不与下属谈论坊间传闻的惯例,问:“司务可知,坊间对此事有何议论?”
李贽与海瑞同为举人出身,几乎同时进入官场做教谕,但海瑞已做过两任知县,升正六品主事;而李贽却只是打杂的从九品司务。提到海瑞,李贽心里总是酸溜溜的。高拱问他坊间传闻,他却以揶揄的语调说:“我李某进官场,纯为稻粱谋;人家海瑞呢,照他的话说,做官就是获得了为国尽忠、为百姓办事的机会,想发财就不应当选择做官。何其高尚耶!”
倘若别人这样说话,高拱一定严厉呵斥;他知道李贽是位有主见的人,也很率直,这个人对祖制成宪乃至名教圣训没有敬畏,常常冷嘲热讽,不少人到高拱这里告状,高拱私心也以为李贽确实有些过,但又觉得他勇气可嘉,对矫正官场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风气不无裨益,也就不与之计较,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今日听他说些海瑞的风凉话,心里虽不悦,却不想责备他,只是淡淡道:“海瑞的话没错的嘛!”
“当然没错,”李贽嘴角一撇说,“因为这番话,正是太祖皇帝对为官者的要求,谁敢提出异议?不过,倘若是别人说这话,一定被认为是说套话,他海瑞就不同,他说出来,就没有人怀疑是套话啦!”
“那是因为海刚峰言行一致,说到就做到。”高拱以辩驳的语气说。
“是以海瑞出名啦!”李贽酸酸地说,“关于他的传闻,一直源源不断,也常常成为京城官场的谈资。不过,据卑职所知,人们提到海瑞这个名字,多半会一笑置之,或者摇头不已,乃至说海瑞是善出风头之辈。说他自知以举人出身按部就班晋升无望,就另辟蹊径,千方百计邀取声名,以图超常任用。”
高拱猜李贽对海瑞大抵存有嫉妒之心,说话未必客观,也就不愿再继续说下去了,冷冷回道:“一本忠心,尽职尽责就好!”突然又忧心地说,“看来,海瑞这次是凶多吉少了!”
李贽一改对海瑞的揶揄腔调,叹口气说:“皇上雷霆之怒,海瑞旦夕难保!”
“嗖”地一股寒气,从高拱后背窜过。想到自己去冬的遭遇,不禁替海瑞感到惋惜,喃喃道:“但愿海瑞也有高某这般运气。”
作者维衡说:精于考证的朋友或许会说,回答嘉靖皇帝话的是黄锦,不是滕祥吧?是的。不过我要告诉大家,因为涉及人物太多,不能都一一写上,在不影响大局的情况下,不得不故意张冠李戴。这是要向大家说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