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布局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调教大明最新章节!
刚刚所发生的一幕,也是给惟功上了深刻的一课。
从顾宪成开始到最后的反应,一切细节都使他明白,张居正所主持的这一切,自己所欣赏的这一切,已经注定是昙花一现,绝不可能成功。
就算张居正能在位十年,这改革也就是持续十年,如果他能在位二十年,二十年后改革也是会被终止。
从朝中的诸多大员,再到顾宪成这样还没有正式出仕的举子,毫无例外的,都是被庞大的利益链所驱使着,左右着。
顾宪成并不是不懂得张居正的改革有很多是有其道理在的,甚至在这一场辩论中有几次被反驳的哑口无言,根本答不出话来。但顾宪成也好,**星等人也罢,真正在心底深处完完全全没有私欲,只是和张居正在治国方略上有严重分歧的官员,整个大明也没有几个!
无非是利益!
“惟功你真是白费力气啊。”
赵士桢此时走了上来,懒洋洋的道:“小顾他不是不懂江陵其实有功于国,但他身边的人,他的好友,师门,同年,乡族,亲友,全部都是反江陵的,加上江陵确实有一些事太随意任性了一些,落人口实……”
“其实无非就是不做事不错,多做事多错。”
赵士桢哈哈大笑,指着惟功道:“妙,这话说的简直是太妙了!”
惟功本人却是没有什么笑意,如果勉强说有,那也只能说是深深的疲惫之上的一层浅浅的苦笑。
国朝的传统无非就是这样,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无错。站在一边指责的人永远都存在,指责别人的人才是最正确的。
而大明重视言官固然是限制了权臣祸国,但副作用就是实干家总是最受指责的,言官反正不用负责,风闻都能奏事,况且多做事者总会有把柄在人的手中,一上奏,洋洋数千言,又故意危言悚听,专捡符合皇帝疑心病的方面来说,掌权越重,做事越多者,自然被这样的指责方式打的千疮百孔!
张居正死后被清算,言官肯定是占了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至于万历之后,言官放言无忌,彻底成为党争的工具,到崇祯年间,达到顶峰,东林党的势力也到底顶峰,最终在王朝覆灭之后,一切都成为过眼云烟了。
至于“我大清”根本就没有言官生存的土壤,江南杀的东林党人头滚滚之后,这帮家伙又掉过头来,拼命奉迎,明朝皇帝出个皇城都是大逆不道,浪费国帑,清帝两代十二次南巡,花费在千万两之上,却是圣明之至,某个麻脸兔帝更是被吹成千古一帝,两朝之间的差距,只能叫人说,读书人在某种层面来说,真是贱骨头啊……
在赵士桢哈哈大笑的同时,惟功向王国峰使了个眼色,王国峰很伶俐的点一点头,示意自己已经知道,会继续跟进此事。
就在此时,王乐亭已经大叫起来,他看到了在风雪中逶迤而来的车队,三百多辆大车在纯白的大地上犹如扭动的长蛇,纵然是车身和骑士们身上都落了雪,仍然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车队滚滚而来,向着崇文门的方向,急速前进着。
……
“大人,幸不辱命。”
“见过大人!”
车队最头里的是张用成和马光远两人,然后就是几十个有候补武官身份,从舍人营和顺字行调出来的小伙子们。
隔着半个月时间,他们从京城到永平府和山海关跑了一个来回,其间马光远等人还带着一个小型车队北上一直到三屯营,原本还打算继续往喜峰口去,不过算算时间太紧张了,就是从三屯营直接又到遵化,然后在蓟州车队重新会合,经由通州,最终折返回京城。
每个人的脸上都是风尘仆仆,确实,半个月时间来回一千三百余里倒不算什么,但押运着百万斤以上的粮食,送粮到库,盘点,算帐,收帐,再购买土货方物,建立顺字行的分店,和当地的商行士绅,特别是驻军和官府搞好关系……随便算算都是很不容易的一件苦差,好在眼前这些少年都是回来了,而且,肯定带回来一切顺利的好消息。
“诸君免礼。”
每个人脸上都是兴奋之色,张惟功也不例外。农夫种下的种子就是期待它生根发芽,从一年多以前他就思索,顺字行这种经营模式怎么产生变化,并且真正走出去!
以明朝的统治力来说,还远远没有到末世光景,任何人,不论有无异志,想在京城经营起一支可以威胁皇权的力量都是不可能的。
包括象惟功这样的大型连锁门店,几百过千的伙计,经过严格的军事化的训练,现在看起来没有什么,那是皇帝和张居正的信任,还有勋贵子弟不大可能造反的加成,但时间久了,十年之后,这些少年和惟功都成年了,那时候不管如何,都会受到忌惮和防范的。
到那时不要说扩大规模了,维持现在的格局就不错了。
而惟功的理想是能掌握大权,进而影响到这个世界,这样的雄心壮志,京城的这一块舞台对普通人来说足够大了,对他来说,却是一个严重的桎梏。
走出去,再壮大,最后再走回来。
这是好多步,要慢慢走,每一步都得走稳了。
从现在来看,第一步终于是走出去了。
“大人,”张用诚的脸晒黑了很多,但精神很好,并不显太疲惫的样子。他在京城时是惟功的幕僚和智囊一般的人物,劳心很多,这一趟远差虽然很疲惫,但反而是把他疲惫不堪的精神给养足了,现在说话时都是神采奕奕,“此行在吴游击和吴千户哥俩的引见下,先见了戚帅,戚帅待我等很亲厚,说是蓟镇宣大都有屯田,辽镇也有屯田,但粮食仍然不能自给,如果我顺字行能以这样的规模继续运粮,降平粮价,这是国家之福。再下来是到辽镇地头,李帅在广宁,当然见不着,不过宁远的指挥同知祖参将专门从宁远经前屯,再到山海关来见我等,说是与大人相交莫逆,这一次送粮是到山海关为止,祖参将说,下次不妨继续前行,由关门而出,经前屯再到宁远,塔山,锦州,右屯,如果能送到义州和广宁当然更好,辽镇本地还是很缺粮的,这几年每年冬天都大雪不止,本地军粮不足,粮价很高,他看了我们的马车,极尽夸赞,说是以此运粮,实在是一门好生意。”
张用诚说到后来,语气中也带着一点调笑之意,祖承训的父亲祖仁是驻节宁远的援剿总兵官,左都督,祖家从七世之前就落户宁远,世代为将,已经是宁远和辽镇最有实力的将门世家,老实说虽然李成梁为辽镇总兵十余年,麾下子弟也多授给将职,赫赫有名的李家九虎将最低也是参将游击,但论起真实的潜实力来,祖家最少也是不在李家之下!
这样的大世家,又是青年武将,论说起生意经来却是头头是道,也怪不得张用诚笑话祖承训。
“祖参将是将来用的着的人物,你和他谈的如何?”
“谈的很好!”
张用诚是极少数知道惟功在辽镇也要布局的,事情是明摆着的,不论朝廷将惟功放在宣府或是大同,又或是蓟镇,马芳和大同马家的势力足够使他在宣大两地成为冉冉升起的将星,在蓟镇,戚继光虽然是以制度带兵,但同样也是对自己的心腹将领有诸多照顾,惟功是吴惟贤一手带出来的,和浙兵有脱不开的渊源,加上张居正的关系,惟功若到蓟镇,得到的照顾绝不会少。
五年之内,由等同游击的坐营官到参将,副将,这是很有把握的事。
立足于蓟,图谋于辽,这是大布局,张用诚不会破坏,只会鼎力相助。
提起正事,他神色转为肃然,对着惟功抱拳道:“大人放心,这一次谈的很好……大人可能和祖参将提起运粮等生意上的事,但当时祖参将未必当真,这一次我们的车队到山海关,属下能清楚的看出来祖参将还是很惊愕的,属下已经代大人答应,只要祖家协助我们在山海关和前屯,宁远两地开设门店,不使当地的士绅大户排挤,我们就可以与祖家合作,开展在当地的生意。至于送到锦州和右屯,大凌河,塔山,甚至广宁和义州,这个属下说不能做主,只能回来等大人裁断,祖参将并没有失望,等我等要折回前,他又见了我等一面,送了整整一辆车的东西,说是土物,属下看了,都是毛皮,人参,东珠等物,价值不菲,当在千两以上。”
“还真是大方啊。”惟功轻笑,但是对祖家的这种大手笔,并不感到太意外。
这个年头白银还没有大量涌入,银价还是很坚挺的,一两银子能兑嘉靖和万历年间的金背铜钱一千文,几十年后,一两银就只能兑五六百文了,当然,要是崇祯年间铸的那种含铅太高,一碰就碎的小钱,一两银还是能兑千文以上。
一出手就是千两银子的人情,只能是这些将门世家才有的豪气,这算是一种先期投入,在展示祖家合作诚意的同时,也是充分展现了祖家的财力。
不过相比较几十年后,祖承训的好儿子祖大寿还有他亲家吴襄的数百万两白银的家产,这个时候的祖家只能用“贫寒”两字来形容了。
刚刚所发生的一幕,也是给惟功上了深刻的一课。
从顾宪成开始到最后的反应,一切细节都使他明白,张居正所主持的这一切,自己所欣赏的这一切,已经注定是昙花一现,绝不可能成功。
就算张居正能在位十年,这改革也就是持续十年,如果他能在位二十年,二十年后改革也是会被终止。
从朝中的诸多大员,再到顾宪成这样还没有正式出仕的举子,毫无例外的,都是被庞大的利益链所驱使着,左右着。
顾宪成并不是不懂得张居正的改革有很多是有其道理在的,甚至在这一场辩论中有几次被反驳的哑口无言,根本答不出话来。但顾宪成也好,**星等人也罢,真正在心底深处完完全全没有私欲,只是和张居正在治国方略上有严重分歧的官员,整个大明也没有几个!
无非是利益!
“惟功你真是白费力气啊。”
赵士桢此时走了上来,懒洋洋的道:“小顾他不是不懂江陵其实有功于国,但他身边的人,他的好友,师门,同年,乡族,亲友,全部都是反江陵的,加上江陵确实有一些事太随意任性了一些,落人口实……”
“其实无非就是不做事不错,多做事多错。”
赵士桢哈哈大笑,指着惟功道:“妙,这话说的简直是太妙了!”
惟功本人却是没有什么笑意,如果勉强说有,那也只能说是深深的疲惫之上的一层浅浅的苦笑。
国朝的传统无非就是这样,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无错。站在一边指责的人永远都存在,指责别人的人才是最正确的。
而大明重视言官固然是限制了权臣祸国,但副作用就是实干家总是最受指责的,言官反正不用负责,风闻都能奏事,况且多做事者总会有把柄在人的手中,一上奏,洋洋数千言,又故意危言悚听,专捡符合皇帝疑心病的方面来说,掌权越重,做事越多者,自然被这样的指责方式打的千疮百孔!
张居正死后被清算,言官肯定是占了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至于万历之后,言官放言无忌,彻底成为党争的工具,到崇祯年间,达到顶峰,东林党的势力也到底顶峰,最终在王朝覆灭之后,一切都成为过眼云烟了。
至于“我大清”根本就没有言官生存的土壤,江南杀的东林党人头滚滚之后,这帮家伙又掉过头来,拼命奉迎,明朝皇帝出个皇城都是大逆不道,浪费国帑,清帝两代十二次南巡,花费在千万两之上,却是圣明之至,某个麻脸兔帝更是被吹成千古一帝,两朝之间的差距,只能叫人说,读书人在某种层面来说,真是贱骨头啊……
在赵士桢哈哈大笑的同时,惟功向王国峰使了个眼色,王国峰很伶俐的点一点头,示意自己已经知道,会继续跟进此事。
就在此时,王乐亭已经大叫起来,他看到了在风雪中逶迤而来的车队,三百多辆大车在纯白的大地上犹如扭动的长蛇,纵然是车身和骑士们身上都落了雪,仍然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车队滚滚而来,向着崇文门的方向,急速前进着。
……
“大人,幸不辱命。”
“见过大人!”
车队最头里的是张用成和马光远两人,然后就是几十个有候补武官身份,从舍人营和顺字行调出来的小伙子们。
隔着半个月时间,他们从京城到永平府和山海关跑了一个来回,其间马光远等人还带着一个小型车队北上一直到三屯营,原本还打算继续往喜峰口去,不过算算时间太紧张了,就是从三屯营直接又到遵化,然后在蓟州车队重新会合,经由通州,最终折返回京城。
每个人的脸上都是风尘仆仆,确实,半个月时间来回一千三百余里倒不算什么,但押运着百万斤以上的粮食,送粮到库,盘点,算帐,收帐,再购买土货方物,建立顺字行的分店,和当地的商行士绅,特别是驻军和官府搞好关系……随便算算都是很不容易的一件苦差,好在眼前这些少年都是回来了,而且,肯定带回来一切顺利的好消息。
“诸君免礼。”
每个人脸上都是兴奋之色,张惟功也不例外。农夫种下的种子就是期待它生根发芽,从一年多以前他就思索,顺字行这种经营模式怎么产生变化,并且真正走出去!
以明朝的统治力来说,还远远没有到末世光景,任何人,不论有无异志,想在京城经营起一支可以威胁皇权的力量都是不可能的。
包括象惟功这样的大型连锁门店,几百过千的伙计,经过严格的军事化的训练,现在看起来没有什么,那是皇帝和张居正的信任,还有勋贵子弟不大可能造反的加成,但时间久了,十年之后,这些少年和惟功都成年了,那时候不管如何,都会受到忌惮和防范的。
到那时不要说扩大规模了,维持现在的格局就不错了。
而惟功的理想是能掌握大权,进而影响到这个世界,这样的雄心壮志,京城的这一块舞台对普通人来说足够大了,对他来说,却是一个严重的桎梏。
走出去,再壮大,最后再走回来。
这是好多步,要慢慢走,每一步都得走稳了。
从现在来看,第一步终于是走出去了。
“大人,”张用诚的脸晒黑了很多,但精神很好,并不显太疲惫的样子。他在京城时是惟功的幕僚和智囊一般的人物,劳心很多,这一趟远差虽然很疲惫,但反而是把他疲惫不堪的精神给养足了,现在说话时都是神采奕奕,“此行在吴游击和吴千户哥俩的引见下,先见了戚帅,戚帅待我等很亲厚,说是蓟镇宣大都有屯田,辽镇也有屯田,但粮食仍然不能自给,如果我顺字行能以这样的规模继续运粮,降平粮价,这是国家之福。再下来是到辽镇地头,李帅在广宁,当然见不着,不过宁远的指挥同知祖参将专门从宁远经前屯,再到山海关来见我等,说是与大人相交莫逆,这一次送粮是到山海关为止,祖参将说,下次不妨继续前行,由关门而出,经前屯再到宁远,塔山,锦州,右屯,如果能送到义州和广宁当然更好,辽镇本地还是很缺粮的,这几年每年冬天都大雪不止,本地军粮不足,粮价很高,他看了我们的马车,极尽夸赞,说是以此运粮,实在是一门好生意。”
张用诚说到后来,语气中也带着一点调笑之意,祖承训的父亲祖仁是驻节宁远的援剿总兵官,左都督,祖家从七世之前就落户宁远,世代为将,已经是宁远和辽镇最有实力的将门世家,老实说虽然李成梁为辽镇总兵十余年,麾下子弟也多授给将职,赫赫有名的李家九虎将最低也是参将游击,但论起真实的潜实力来,祖家最少也是不在李家之下!
这样的大世家,又是青年武将,论说起生意经来却是头头是道,也怪不得张用诚笑话祖承训。
“祖参将是将来用的着的人物,你和他谈的如何?”
“谈的很好!”
张用诚是极少数知道惟功在辽镇也要布局的,事情是明摆着的,不论朝廷将惟功放在宣府或是大同,又或是蓟镇,马芳和大同马家的势力足够使他在宣大两地成为冉冉升起的将星,在蓟镇,戚继光虽然是以制度带兵,但同样也是对自己的心腹将领有诸多照顾,惟功是吴惟贤一手带出来的,和浙兵有脱不开的渊源,加上张居正的关系,惟功若到蓟镇,得到的照顾绝不会少。
五年之内,由等同游击的坐营官到参将,副将,这是很有把握的事。
立足于蓟,图谋于辽,这是大布局,张用诚不会破坏,只会鼎力相助。
提起正事,他神色转为肃然,对着惟功抱拳道:“大人放心,这一次谈的很好……大人可能和祖参将提起运粮等生意上的事,但当时祖参将未必当真,这一次我们的车队到山海关,属下能清楚的看出来祖参将还是很惊愕的,属下已经代大人答应,只要祖家协助我们在山海关和前屯,宁远两地开设门店,不使当地的士绅大户排挤,我们就可以与祖家合作,开展在当地的生意。至于送到锦州和右屯,大凌河,塔山,甚至广宁和义州,这个属下说不能做主,只能回来等大人裁断,祖参将并没有失望,等我等要折回前,他又见了我等一面,送了整整一辆车的东西,说是土物,属下看了,都是毛皮,人参,东珠等物,价值不菲,当在千两以上。”
“还真是大方啊。”惟功轻笑,但是对祖家的这种大手笔,并不感到太意外。
这个年头白银还没有大量涌入,银价还是很坚挺的,一两银子能兑嘉靖和万历年间的金背铜钱一千文,几十年后,一两银就只能兑五六百文了,当然,要是崇祯年间铸的那种含铅太高,一碰就碎的小钱,一两银还是能兑千文以上。
一出手就是千两银子的人情,只能是这些将门世家才有的豪气,这算是一种先期投入,在展示祖家合作诚意的同时,也是充分展现了祖家的财力。
不过相比较几十年后,祖承训的好儿子祖大寿还有他亲家吴襄的数百万两白银的家产,这个时候的祖家只能用“贫寒”两字来形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