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4章:正合奇胜古今传、碣石将临、沧海奇观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最强战神、龙王殿、天下第九、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南宋第一卧底最新章节!
此时的沈墨正在地图前,研究着铁木真的战略。铁木真摆出了兵分六路的阵势,看似有恃无恐,同时也可以说是艺高人胆大。
铁木真似乎掐准了沈墨在各个关隘上的人力不足,虽然固守有余,却不足以反击出去。
另外沈墨如果真这样打出关城,也是正中铁木真的下怀。毕竟离开了关墙上威力巨大的火炮,反而冲出去和蒙军在平原上鏖战,对于宋军来说属于以己之短,击人之长。
而且铁木真这次企图兵进大宋腹地,用狂暴的姿态横扫整个大宋的人口和工业农业基础,也能看出这头老狼的目光非常睿智。
实际上铁木真做出这样的决定,早就在沈墨的意料之中。在他的前世,最终南宋被灭掉之后,元朝成立时。当时江南一带的宋人被称为“南人”,是“蒙人”“色目人”“北人”(就是金国以及更北区域的汉人),还有“南人”四个等级之中,是社会地位最为低下,也是最受压迫的一个阶层。
这就和蒙古西征之时,遇到哪个城池抵抗越激烈,他们越会屠城一样。蒙人之所以如此痛恨南人,就是因为他们打了五六十年才最终灭掉南宋,其间死伤可谓是不计其数。
所以这次铁木真带领着蒙军一冲进来燕山防线,立刻就会在大宋境内展开残暴血腥的屠杀。不相信这一点的人可以看一看,在元朝创立时,南宋的一亿人口还剩下多少……其中有四分之三都死于战火中了。
沈墨知道,这一次如果让铁木真的部队冲进来,死的人一定会比历史上还多!
所以他绝不能让蒙古部队钻进这条燕山防线,而且他还要全歼敌军,打一次全胜之战!
沈墨的目光冷冷的从地图上的燕山防线上扫过,似乎在搜寻着铁木真的身影,不知道那头老狼……现在在哪儿呢?
……
此时的渤海湾里,北风正急。
从老铁山出发的蒙军舰队,正在渤海里呈蜿蜒曲折之势,向西方而去。在地图上渤海湾的最西端处,就是他们的目标……榆关!
这些战船是铁木真掳掠来的高手匠人,全力打造而成。为了在船上装载沉重的火炮和更多的兵员,船体打造得巍峨巨大。
同时他们采用的船帆却是中国式的硬帆,而不是欧洲式的软帆。因为软帆的操纵需要数量惊人的帆索,又需要大量优秀的水手才能胜任。而这些才刚刚玩了两三年海军的蒙军,显然是不具备这种素质的。
所以蒙军采用的是中式硬帆,当然用这样的帆也有它的好处。就是硬帆可以“八面来风”,即使是在迎面逆风的情况下也可以前进,不过需要走一个非常复杂的“之”字形罢了。
如今的这支舰队就是这样,他们虽然不是逆风,但是侧风前进时船艏在航线上来回穿梭,也是免不了的。
好在这条路并不长,渤海湾里的波涛由于山东和辽东两个半岛的遮挡,也并没有外面太平洋上那么大。所以这支蒙古人的舰队在行进时,依然是斗志昂扬战意十足。
这支舰队的长官名字叫摩诃叶,是个正宗的蒙古人。圆脸膛粗眉毛,下巴长着稀疏的胡子。
要说他能成为这支南下舰队的统帅,说实在的,原因还真是十分奇特。
这个摩诃叶原本是个千夫长,不过他在随大汗西征的时候,在黑海边上收了一大群奴隶,都是黑海敌国战船上的水兵。
由此一来,这位摩诃叶将军也得以在自己奴隶驾驶的船上,在海上转过几回。
就因为这个,他手下的部队成了第一支成建制由骑兵转为水师的部队,他也就此成了这支舰队的主将。
虽然他受命统领舰队的原因听起来有几分无稽,但是这位年轻将领在领受了任务之后,这几年间却是勤学苦练,把造船操炮、海上对战的套路摸了个精熟。
几年以来他吃睡都在老铁山军港上,有时甚至和造船的工匠一起睡在船坞里。更是无数次汗流浃背地和水手炮手一起训练。
可以说这支海军从成立之初,就浸透了他的汗水,如今这支被大汗寄予厚望的舰队,终于扬帆起航了!
摩诃叶当然知道,凭自己水军的实力,无论如何不是大宋舰船的对手。但是他这次出战的目的,也并非是和大宋海军对战……他要执行一次前所未有的登陆攻击!
……
这一次大汗选择登陆的地点,就是大宋燕山防线上最东端的榆关。在那里的关城以北,聚集着蒙军最大的一支军队。
同时他六十四艘运兵船上,携带的三万蒙军骑兵还有数百门火炮。在登陆之后可以在榆关以南,和陆上的蒙军南北夹击。这样榆关守军防守的压力,陡然间就会倍增!
与此同时,由于榆关特殊的地势和海潮的情况,他率领的炮舰甚至可以从海面上开到关城下,用舰队火炮直接轰击榆关城墙。
船上装载的火炮可以轻松的把炮弹打上榆关城头,到那时南北蒙军迅猛夹击,自己则在海上用火炮狂轰。猝不及防之下,防守榆关的宋军哪里还能保得住三面受敌的关城?
这就是他们蒙军这次从海路,袭击宋军的作战计划。他一旦成功就会得到泼天的功勋,成为一举扭转战局的功臣!
想到这里,摩诃叶忍不住心头火热,连耳边汹涌的波涛声,都像是在为他欢呼一般。
……
三百余里的水路,在大风呼啸的海面上走了一天一夜。在第二天中午,摩诃叶终于看到了碣石滩上,那座耸立于海岸线上的硕大礁石。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榆关,终于到了!
……
这座碣石,在历史上颇为有名。
秦始皇东巡时曾经在这里修筑临时行宫,名为碣石宫。
汉武帝东巡时曾在这里修筑高台,名为汉武台。
曹操在这里留下了:“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的诗句。
而千年之后的本朝太祖,也曾在这里写下大作:“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
一见到碣石,摩珂叶就知道他长途海路航行,方向并未出错,由此地沿着海岸线向东二十里,就是榆关!
此时的沈墨正在地图前,研究着铁木真的战略。铁木真摆出了兵分六路的阵势,看似有恃无恐,同时也可以说是艺高人胆大。
铁木真似乎掐准了沈墨在各个关隘上的人力不足,虽然固守有余,却不足以反击出去。
另外沈墨如果真这样打出关城,也是正中铁木真的下怀。毕竟离开了关墙上威力巨大的火炮,反而冲出去和蒙军在平原上鏖战,对于宋军来说属于以己之短,击人之长。
而且铁木真这次企图兵进大宋腹地,用狂暴的姿态横扫整个大宋的人口和工业农业基础,也能看出这头老狼的目光非常睿智。
实际上铁木真做出这样的决定,早就在沈墨的意料之中。在他的前世,最终南宋被灭掉之后,元朝成立时。当时江南一带的宋人被称为“南人”,是“蒙人”“色目人”“北人”(就是金国以及更北区域的汉人),还有“南人”四个等级之中,是社会地位最为低下,也是最受压迫的一个阶层。
这就和蒙古西征之时,遇到哪个城池抵抗越激烈,他们越会屠城一样。蒙人之所以如此痛恨南人,就是因为他们打了五六十年才最终灭掉南宋,其间死伤可谓是不计其数。
所以这次铁木真带领着蒙军一冲进来燕山防线,立刻就会在大宋境内展开残暴血腥的屠杀。不相信这一点的人可以看一看,在元朝创立时,南宋的一亿人口还剩下多少……其中有四分之三都死于战火中了。
沈墨知道,这一次如果让铁木真的部队冲进来,死的人一定会比历史上还多!
所以他绝不能让蒙古部队钻进这条燕山防线,而且他还要全歼敌军,打一次全胜之战!
沈墨的目光冷冷的从地图上的燕山防线上扫过,似乎在搜寻着铁木真的身影,不知道那头老狼……现在在哪儿呢?
……
此时的渤海湾里,北风正急。
从老铁山出发的蒙军舰队,正在渤海里呈蜿蜒曲折之势,向西方而去。在地图上渤海湾的最西端处,就是他们的目标……榆关!
这些战船是铁木真掳掠来的高手匠人,全力打造而成。为了在船上装载沉重的火炮和更多的兵员,船体打造得巍峨巨大。
同时他们采用的船帆却是中国式的硬帆,而不是欧洲式的软帆。因为软帆的操纵需要数量惊人的帆索,又需要大量优秀的水手才能胜任。而这些才刚刚玩了两三年海军的蒙军,显然是不具备这种素质的。
所以蒙军采用的是中式硬帆,当然用这样的帆也有它的好处。就是硬帆可以“八面来风”,即使是在迎面逆风的情况下也可以前进,不过需要走一个非常复杂的“之”字形罢了。
如今的这支舰队就是这样,他们虽然不是逆风,但是侧风前进时船艏在航线上来回穿梭,也是免不了的。
好在这条路并不长,渤海湾里的波涛由于山东和辽东两个半岛的遮挡,也并没有外面太平洋上那么大。所以这支蒙古人的舰队在行进时,依然是斗志昂扬战意十足。
这支舰队的长官名字叫摩诃叶,是个正宗的蒙古人。圆脸膛粗眉毛,下巴长着稀疏的胡子。
要说他能成为这支南下舰队的统帅,说实在的,原因还真是十分奇特。
这个摩诃叶原本是个千夫长,不过他在随大汗西征的时候,在黑海边上收了一大群奴隶,都是黑海敌国战船上的水兵。
由此一来,这位摩诃叶将军也得以在自己奴隶驾驶的船上,在海上转过几回。
就因为这个,他手下的部队成了第一支成建制由骑兵转为水师的部队,他也就此成了这支舰队的主将。
虽然他受命统领舰队的原因听起来有几分无稽,但是这位年轻将领在领受了任务之后,这几年间却是勤学苦练,把造船操炮、海上对战的套路摸了个精熟。
几年以来他吃睡都在老铁山军港上,有时甚至和造船的工匠一起睡在船坞里。更是无数次汗流浃背地和水手炮手一起训练。
可以说这支海军从成立之初,就浸透了他的汗水,如今这支被大汗寄予厚望的舰队,终于扬帆起航了!
摩诃叶当然知道,凭自己水军的实力,无论如何不是大宋舰船的对手。但是他这次出战的目的,也并非是和大宋海军对战……他要执行一次前所未有的登陆攻击!
……
这一次大汗选择登陆的地点,就是大宋燕山防线上最东端的榆关。在那里的关城以北,聚集着蒙军最大的一支军队。
同时他六十四艘运兵船上,携带的三万蒙军骑兵还有数百门火炮。在登陆之后可以在榆关以南,和陆上的蒙军南北夹击。这样榆关守军防守的压力,陡然间就会倍增!
与此同时,由于榆关特殊的地势和海潮的情况,他率领的炮舰甚至可以从海面上开到关城下,用舰队火炮直接轰击榆关城墙。
船上装载的火炮可以轻松的把炮弹打上榆关城头,到那时南北蒙军迅猛夹击,自己则在海上用火炮狂轰。猝不及防之下,防守榆关的宋军哪里还能保得住三面受敌的关城?
这就是他们蒙军这次从海路,袭击宋军的作战计划。他一旦成功就会得到泼天的功勋,成为一举扭转战局的功臣!
想到这里,摩诃叶忍不住心头火热,连耳边汹涌的波涛声,都像是在为他欢呼一般。
……
三百余里的水路,在大风呼啸的海面上走了一天一夜。在第二天中午,摩诃叶终于看到了碣石滩上,那座耸立于海岸线上的硕大礁石。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榆关,终于到了!
……
这座碣石,在历史上颇为有名。
秦始皇东巡时曾经在这里修筑临时行宫,名为碣石宫。
汉武帝东巡时曾在这里修筑高台,名为汉武台。
曹操在这里留下了:“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的诗句。
而千年之后的本朝太祖,也曾在这里写下大作:“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
一见到碣石,摩珂叶就知道他长途海路航行,方向并未出错,由此地沿着海岸线向东二十里,就是榆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