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风向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夜的命名术、天机之神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我的大明星家族、大国重工、孤岛求生之重生狂蟒、位面因果系统、都市狐仙养成记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文艺时代最新章节!
17日,京城。
即便天寒,刘小勇从地铁口爬出来的时候,也是浑身的细汗。外面冷风一吹,汗珠子没等挥发,立时就黏糊糊的贴在皮肤上。
他拧了拧身子,羽绒服捂得很热,内*衣里面却很凉,感觉特难受。
刘小勇的家在和平里,途中要经过一处报刊亭。他习惯每天买份《京城晚报》回去,不是自己看,而是老爸要求的,老爷子喜欢吃过饭,再削个梨子,窝在沙发上读报。
“来份晚报!”
他递过五块钱,自己先拿起来,随便翻了翻,停在国内新闻的版面:
“国足与巴西队友谊赛,零比零战平。”
“岭南疫情影响甚微,旅游淡季游客爆满。”
“给!”
此时,老板又递回四枚硬币,随即也拿起一份报纸,双叠展开,头版刚好对着窗口。
刘小勇收好钱,方要闪人,却忽然顿住,忙道:“再来份南都!”
南都虽是地方性报纸,但在京城也有零售,他以前从没买过,因为毫无代入感。而刚才,他居然看到了一个不应该出现在报纸上的家伙。
头版,不是头条,躲在侧栏里,却十分显眼。
先是张小图片,那货穿着西装,右手攥着一座银熊奖杯,下面是标题:《褚青加冕柏林影*帝》。
再下面,是一小条副标题:“四位华人影*帝的10年,不同的电影路。”
刘小勇根本挪不开眼睛。赶紧翻到娱乐版。见着满满的一大篇文字,还配了三张照片。开头便是:
“从1994年,葛尤和夏宇分获戛纳、威尼斯影*帝,到2000年梁朝韦在戛纳又破一城,再到今年褚青攻克柏林,华语电影人集齐欧洲三大展影*帝,用了将近10年。
有趣的是。这10年也是中国电影风起云涌的年代。
1994年,正是第五代在影坛担当主角的时候。葛尤与夏宇获得的认可,折射出的是电影人的热情和努力。进入新世纪,内地电影市场逐渐商业化,港片的衰败成为大势所趋,而华语电影乱世中,王佳卫凭借剑走偏锋征服了国际,《花样年华》让梁朝韦问鼎戛纳。可实际上,人们更多的是看到了那个阶段华语片的踌躇与尴尬。
如今。《英雄》以过两亿的票房成绩让我们看到了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同时,政策也表明了扶持文化产业的决心和魄力。对电影人来说,这大概是最充满机遇的时代,亦是最如履薄冰的时代,一步你可以登入天堂,一步你可以坠入深渊。
所以。如果讲这10年来影*帝们的不同故事。除与自身的演艺经历息息相关,大环境的变化更是不可略过的一笔。
从他们的兜兜转转、起落浮沉中,我们也能看到华语电影的命运。
——褚青
柏林的喧嚣过后,在市区某家挺有名的中餐馆里,褚青请我们吃了一顿饭。这让我很意外,因为他不是个八面玲珑的人,后来我想想,好吧,或许他只是想找些人凑份子。
陪同的有他的未婚妻范小妞,《盲井》的导演李扬先生。以及我们两岸三地的媒体。这个古怪的组合很惹人注目,以至于一路上,几乎碰到的每个外国人,都会过来打招呼:
“褚,你真是太棒了!”
如果你不在柏林,你根本无法想像这个人有多受欢迎,那种感觉简直无以伦比。
然后我就发现,自己有点用仰视的目光去看他,这种姿态很不好,所以我就问他:“你会不会感到很得瑟?”
他说:“一个小时前我都快爆炸了,不过现在想想,也就那么回事。我该拍戏还是拍戏,该买菜还是买菜,总得过日子。”
正热播的电视剧《征服》的导演高群舒,把某一类演员叫做“潜伏者”。
他说:“他们既有潜力,又有神助,又尊重表演,在制片人眼里,他们不够有票房号召力,不够俗帅,但他们,肯定是好演员,潜伏者最值得尊重。”
褚青之前,或许是个潜伏者。
很多人认识他,是在《还珠格格》里,这部剧捧红了赵微、林心茹、周洁、范兵兵、李名启、张铁霖等老中青三代演员。
作为柳青这个男n号的扮演者,他一直认为这部剧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范小妞。但后来,我和周围的人无意中谈起还珠时,居然一致认为,柳青给人的印象很特殊,至今还记得他看向紫薇的眼神,欲语还休,挠心挠肺的。
从98年起,他又接演了《还珠格格2》,《春光灿烂猪八戒》和《铁齿铜牙纪晓岚》,仍然是男主角身边的绿叶。虽然没提高多少知名度,但在观众眼里,也算小熟。
他在电视剧圈里,没做出什么像样的成绩,他真正的主场,是电影。
《小武》、《苏州河》、《鬼子来了》、《诗意的年代》、《站台》、《十七岁的单车》、《安阳婴儿》、《蓝宇》、《盲井》。甚至说,从97年开始到现在,他一个人几乎贯穿了中国的独*立电影史。
……
元蕾写的很有技巧,她不单单是讲褚青、葛尤、夏宇、梁朝韦这四位影*帝的前世今生,她将整个时代背景,中国电影的变革、发展和困惑,通通加了进去。还不让你觉得是在挑事,只是陈述事实。
就如杨晓培的评语:大方向没问题。
刘小勇一直站在报刊亭旁边,看完了这篇大稿,冷风哗啦啦的吹,却吹的他心头火热。几乎小跑着回到家,顾不得吃饭,直接开机,一头扎进平时灌水的bbs里。
自上次的大争论后,他就变成了褚青的铁粉,本想跟小伙伴们分享,谁知页面刚打开,见那论坛早被刷屏了。
多数人是热血冲头,搁哪儿大呼小叫:“衣锦还乡,载誉归来,谁也阻止不了我们家老大了!”
下面则是丧心病狂的跟帖回复。
还有一部分在调侃南都:“你丫就是业界良心啊!等会下楼买一份来垫桌脚。”
17日,京城。
即便天寒,刘小勇从地铁口爬出来的时候,也是浑身的细汗。外面冷风一吹,汗珠子没等挥发,立时就黏糊糊的贴在皮肤上。
他拧了拧身子,羽绒服捂得很热,内*衣里面却很凉,感觉特难受。
刘小勇的家在和平里,途中要经过一处报刊亭。他习惯每天买份《京城晚报》回去,不是自己看,而是老爸要求的,老爷子喜欢吃过饭,再削个梨子,窝在沙发上读报。
“来份晚报!”
他递过五块钱,自己先拿起来,随便翻了翻,停在国内新闻的版面:
“国足与巴西队友谊赛,零比零战平。”
“岭南疫情影响甚微,旅游淡季游客爆满。”
“给!”
此时,老板又递回四枚硬币,随即也拿起一份报纸,双叠展开,头版刚好对着窗口。
刘小勇收好钱,方要闪人,却忽然顿住,忙道:“再来份南都!”
南都虽是地方性报纸,但在京城也有零售,他以前从没买过,因为毫无代入感。而刚才,他居然看到了一个不应该出现在报纸上的家伙。
头版,不是头条,躲在侧栏里,却十分显眼。
先是张小图片,那货穿着西装,右手攥着一座银熊奖杯,下面是标题:《褚青加冕柏林影*帝》。
再下面,是一小条副标题:“四位华人影*帝的10年,不同的电影路。”
刘小勇根本挪不开眼睛。赶紧翻到娱乐版。见着满满的一大篇文字,还配了三张照片。开头便是:
“从1994年,葛尤和夏宇分获戛纳、威尼斯影*帝,到2000年梁朝韦在戛纳又破一城,再到今年褚青攻克柏林,华语电影人集齐欧洲三大展影*帝,用了将近10年。
有趣的是。这10年也是中国电影风起云涌的年代。
1994年,正是第五代在影坛担当主角的时候。葛尤与夏宇获得的认可,折射出的是电影人的热情和努力。进入新世纪,内地电影市场逐渐商业化,港片的衰败成为大势所趋,而华语电影乱世中,王佳卫凭借剑走偏锋征服了国际,《花样年华》让梁朝韦问鼎戛纳。可实际上,人们更多的是看到了那个阶段华语片的踌躇与尴尬。
如今。《英雄》以过两亿的票房成绩让我们看到了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同时,政策也表明了扶持文化产业的决心和魄力。对电影人来说,这大概是最充满机遇的时代,亦是最如履薄冰的时代,一步你可以登入天堂,一步你可以坠入深渊。
所以。如果讲这10年来影*帝们的不同故事。除与自身的演艺经历息息相关,大环境的变化更是不可略过的一笔。
从他们的兜兜转转、起落浮沉中,我们也能看到华语电影的命运。
——褚青
柏林的喧嚣过后,在市区某家挺有名的中餐馆里,褚青请我们吃了一顿饭。这让我很意外,因为他不是个八面玲珑的人,后来我想想,好吧,或许他只是想找些人凑份子。
陪同的有他的未婚妻范小妞,《盲井》的导演李扬先生。以及我们两岸三地的媒体。这个古怪的组合很惹人注目,以至于一路上,几乎碰到的每个外国人,都会过来打招呼:
“褚,你真是太棒了!”
如果你不在柏林,你根本无法想像这个人有多受欢迎,那种感觉简直无以伦比。
然后我就发现,自己有点用仰视的目光去看他,这种姿态很不好,所以我就问他:“你会不会感到很得瑟?”
他说:“一个小时前我都快爆炸了,不过现在想想,也就那么回事。我该拍戏还是拍戏,该买菜还是买菜,总得过日子。”
正热播的电视剧《征服》的导演高群舒,把某一类演员叫做“潜伏者”。
他说:“他们既有潜力,又有神助,又尊重表演,在制片人眼里,他们不够有票房号召力,不够俗帅,但他们,肯定是好演员,潜伏者最值得尊重。”
褚青之前,或许是个潜伏者。
很多人认识他,是在《还珠格格》里,这部剧捧红了赵微、林心茹、周洁、范兵兵、李名启、张铁霖等老中青三代演员。
作为柳青这个男n号的扮演者,他一直认为这部剧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范小妞。但后来,我和周围的人无意中谈起还珠时,居然一致认为,柳青给人的印象很特殊,至今还记得他看向紫薇的眼神,欲语还休,挠心挠肺的。
从98年起,他又接演了《还珠格格2》,《春光灿烂猪八戒》和《铁齿铜牙纪晓岚》,仍然是男主角身边的绿叶。虽然没提高多少知名度,但在观众眼里,也算小熟。
他在电视剧圈里,没做出什么像样的成绩,他真正的主场,是电影。
《小武》、《苏州河》、《鬼子来了》、《诗意的年代》、《站台》、《十七岁的单车》、《安阳婴儿》、《蓝宇》、《盲井》。甚至说,从97年开始到现在,他一个人几乎贯穿了中国的独*立电影史。
……
元蕾写的很有技巧,她不单单是讲褚青、葛尤、夏宇、梁朝韦这四位影*帝的前世今生,她将整个时代背景,中国电影的变革、发展和困惑,通通加了进去。还不让你觉得是在挑事,只是陈述事实。
就如杨晓培的评语:大方向没问题。
刘小勇一直站在报刊亭旁边,看完了这篇大稿,冷风哗啦啦的吹,却吹的他心头火热。几乎小跑着回到家,顾不得吃饭,直接开机,一头扎进平时灌水的bbs里。
自上次的大争论后,他就变成了褚青的铁粉,本想跟小伙伴们分享,谁知页面刚打开,见那论坛早被刷屏了。
多数人是热血冲头,搁哪儿大呼小叫:“衣锦还乡,载誉归来,谁也阻止不了我们家老大了!”
下面则是丧心病狂的跟帖回复。
还有一部分在调侃南都:“你丫就是业界良心啊!等会下楼买一份来垫桌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