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劝降书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最强战神、龙王殿、天下第九、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十国千娇最新章节!
郭绍与几个武将从破院子里出来,从覃石头手里接过缰绳便翻身上马。别的人也上马,随即响起了“驾、驾”的几声吆喝。
一行人返回中军行辕,正遇到王朴。王朴道:“老夫写好了劝降书,正想让郭将军看看。”
“出自王使君之手,定然是稳妥的。”郭绍不加犹豫道,不过还是接过来瞧了一遍。由于他刚和人商量如何谋反,忍不住又留意了王朴一眼。
郭绍还记得一个书上看到的故事……历史上赵匡胤称帝后,路过王朴的画像前,说“如果这个人还活着,我没法得到皇位”。这算是从德才两方面的褒扬吧?
他又想起了在东京兵变后的事,王朴在那节骨眼上故意进言、建议预防武将权力过大;当时太后和郭绍是一个鼻孔出气,王朴的上书一点作用都没有,唯一的用处是表明他的气节和忠诚。王朴这个人还是很在乎名节的,所以郭绍前期密谋阶段不能让王朴参与,哪怕现在与王朴的私交已经很不错。
郭绍越想,越觉得自己与郭威的爷爷“相认”是比较稳妥的法子。自己是受周朝恩惠起家的,承认太祖郭威的地位,起码吃相要好看一点;否则就像后来的宋朝,没法洗掉欺负孤儿寡母、得国不正的诟病。
天下大势能走向统一稳定,(后)周两代雄主和文武大臣的励精图治功不可没,无论怎么掩盖都洗不清后来者摘桃子的本质。
无论将来的庙号是不是太祖,现在都是称帝,权势声威和开国皇帝没有二样,无非图个名;可做了太祖也是一个污点骂名,还要来作甚?况且,郭绍对这个时代的家族祖先缺乏认同感,光宗耀祖的心理需要也就不存在了……之前李处耘等人不想苦劝郭绍,可能就是觉得为祖上增光是郭绍自己的事;他自己都不顾了,外人劝他作甚?
郭绍那样选择,不仅是在承认前人的功业,也是在认可在大周旗帜下、为复兴华夏而流血牺牲马革裹尸的无数将士的价值。功劳不是他一个人的,不过是站在成堆的尸骨之上罢了。
……他递还劝降书,随口说道:“王使君之言,有理有节、有情有义。不过,派谁去劝降?
王朴回头看了一眼,道:“卢多逊。”
陪侍在后面的几个文官中,一个年轻人走了过来,抱拳道:“下官是主动请缨,愿担当此任。”
郭绍见状,立刻想起了往事,说道:“当年我在秦凤和蜀国打仗,奉命前来嘉奖咱们将士的人就是卢先生。我拿到升厢都指挥使任命状,就是从你手里接的。”
卢多逊高兴道:“在下只是奉命行事,跑跑腿罢了。不想郭大帅连这等事都记得如此清楚。”
“别人对我好几乎都记得,我这人记吃不记打。”郭绍笑道。
身边的李处耘、罗彦环等武将听罢都一阵哄笑。
郭绍伸出手掌,一掌拍在卢多逊的肩膀上。卢多逊的嘴一咧,不经意露出痛苦的表情。郭绍道:“南唐国只剩一座古城,覆灭只是迟早的事,现在最后一步了,你可得活着回来,不然不是亏得慌?”
卢多逊忙抱拳道:“下官愿为大周军早日光复江南,尽绵薄之力。”
风险还是有的,但正因干提着脑袋的事,才算得上功劳。郭绍点头道:“愿卢先生不辱使命。”
……
卢多逊拿着劝降书去江宁城,被斥候逮住后,是坐吊篮上城的。江宁城的全部城门都紧闭,开闭城门的权力被几个衙门相互制约,现在要开门非常麻烦。他一时没能见到南唐国主,劝降书却被收走了。书先被许多官员看到了,然后才到深宫里的李煜手里。
下面还有一些文臣武将站在殿上,顿时人们就义愤填膺。
一个叫呙彦的武将从后面出列,径直说道:“臣请陛下将这等人拖出去斩首,然后将其首级送还给周国人,以示我国死战之决心!”
顿时就有马诚信、马承俊等武将附议。
李煜坐在皇位上内心十分复杂,充满了各种负面情绪。他不得不怀疑这几个是什么居心,现在还能死战保有国家?不过只要朝廷还没明确表明投降的态度,他们确实不敢随便提投降……哪怕心里早就想投降了。
谁要是主动提出投降,就会被怀疑忠心,你是等着卖主求荣吧?所以对周国使臣喊打喊杀,反正至少是不犯错的。
李煜回顾殿上诸公,没看到陈乔……陈乔去了南都,皖口之战后下落不明,如今不知道在哪里。
他有把目光停留在韩熙载的身上,问道:“韩公以为,该如何回应周国?”
韩熙载被点名道姓垂问,当下便执礼道:“老臣附议呙将军等人,将使者斩首并无不妥。”
“有言道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我朝这么做,便是与周军表明结仇。”李煜道,他虽然近来精神不佳,但还没昏头,“斩了使节,接下来该如何保国?”
韩熙载顿时被问住,站在那里一怔一怔的。李煜见状,情知这老东西的话也是敷衍之言:这厮是北方难逃的士族,下面一帮北方南迁士人,怕被怀疑心存二心,才不敢劝降。
朝堂上一片噤声,李煜“唉”地叹息一声,他自知已经回天无力了。可是,那郭绍肯定记着派人刺杀的仇,怨恨已经结下,就算投降,自己能活得成、能被宽容?
就在这时,李煜钦点的状元黄璨出列,抱拳道:“陛下,微臣以为杀使者不妥。”
众人听罢纷纷侧目。不过此人毕竟是皇帝门生,他说这种话,还好一点。
李煜忙问:“为何不妥?”
黄璨昂首回顾殿上,道:“国事如此,就算诸公不愿说,形势一目了然。周军主帅郭绍非等闲之人,两个月攻灭蜀国;又数月之间,攻占江南大片国土,击败我国二十万以上兵力……”
有人毫不客气地打断黄璨的话:“蜀国不思进取、君暗臣昏,岂能与我国相提并论?”
黄璨道:“那为何两三个月内、我国就变成了这般光景,为何如此不堪战?就是那些身负陛下重托之人,不为国效力,一败再败,将陛下的隆恩抛诸脑后……”
李煜听到这里,倒觉得黄璨正直敢言,把自己心里的恼怒都说出来了,也算稍稍出了一口闷气。湖口的朱令赟要是不放周军东下,池州、铜陵、当涂的守将不是丢城失地那么容易,皇甫继勋、林仁肇不是一败涂地,刘澄能稍微少犯两个错……南唐国不是没有实力,形势何至于如此恶化?都是这帮人辜负了自己!把老子害苦了。
这时一个大臣不高兴了,说道:“黄状元出口成章,为何不为陛下想出一个退敌之策?”
黄璨道:“派人散布郭绍会谋反称帝的消息,乱其国内。”
“这样空口说,有人会信?”那人道。
黄璨正色道:“那郭绍已是殿前都点检,周国朝廷最高的武将,又有平叛二李、攻灭蜀国的大功,这回若是我国不存,再被他立下大功;照中原的老路,他不谋反?这回正好,大军在外,他掌握兵权,带兵回京时是谋反称帝的大好良机!这种话能叫散布流言么,诸位且想想,郭绍是不是真会称帝?”
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许多人此前没有想那个事,经黄璨一提,众人都猜测郭绍可能真会称帝。
黄璨见状,又道:“还有,前阵子朝廷不是从海路派了人去联络辽国和北汉吗……咱们若是投降太快,北方都来不及攻周国腹背以为策应。”
李煜听到这个资历见识还很浅的官儿说得头头是道,还是没生出什么希望,主要是形势太糟糕了,国境东面就剩一座孤城。r1058
郭绍与几个武将从破院子里出来,从覃石头手里接过缰绳便翻身上马。别的人也上马,随即响起了“驾、驾”的几声吆喝。
一行人返回中军行辕,正遇到王朴。王朴道:“老夫写好了劝降书,正想让郭将军看看。”
“出自王使君之手,定然是稳妥的。”郭绍不加犹豫道,不过还是接过来瞧了一遍。由于他刚和人商量如何谋反,忍不住又留意了王朴一眼。
郭绍还记得一个书上看到的故事……历史上赵匡胤称帝后,路过王朴的画像前,说“如果这个人还活着,我没法得到皇位”。这算是从德才两方面的褒扬吧?
他又想起了在东京兵变后的事,王朴在那节骨眼上故意进言、建议预防武将权力过大;当时太后和郭绍是一个鼻孔出气,王朴的上书一点作用都没有,唯一的用处是表明他的气节和忠诚。王朴这个人还是很在乎名节的,所以郭绍前期密谋阶段不能让王朴参与,哪怕现在与王朴的私交已经很不错。
郭绍越想,越觉得自己与郭威的爷爷“相认”是比较稳妥的法子。自己是受周朝恩惠起家的,承认太祖郭威的地位,起码吃相要好看一点;否则就像后来的宋朝,没法洗掉欺负孤儿寡母、得国不正的诟病。
天下大势能走向统一稳定,(后)周两代雄主和文武大臣的励精图治功不可没,无论怎么掩盖都洗不清后来者摘桃子的本质。
无论将来的庙号是不是太祖,现在都是称帝,权势声威和开国皇帝没有二样,无非图个名;可做了太祖也是一个污点骂名,还要来作甚?况且,郭绍对这个时代的家族祖先缺乏认同感,光宗耀祖的心理需要也就不存在了……之前李处耘等人不想苦劝郭绍,可能就是觉得为祖上增光是郭绍自己的事;他自己都不顾了,外人劝他作甚?
郭绍那样选择,不仅是在承认前人的功业,也是在认可在大周旗帜下、为复兴华夏而流血牺牲马革裹尸的无数将士的价值。功劳不是他一个人的,不过是站在成堆的尸骨之上罢了。
……他递还劝降书,随口说道:“王使君之言,有理有节、有情有义。不过,派谁去劝降?
王朴回头看了一眼,道:“卢多逊。”
陪侍在后面的几个文官中,一个年轻人走了过来,抱拳道:“下官是主动请缨,愿担当此任。”
郭绍见状,立刻想起了往事,说道:“当年我在秦凤和蜀国打仗,奉命前来嘉奖咱们将士的人就是卢先生。我拿到升厢都指挥使任命状,就是从你手里接的。”
卢多逊高兴道:“在下只是奉命行事,跑跑腿罢了。不想郭大帅连这等事都记得如此清楚。”
“别人对我好几乎都记得,我这人记吃不记打。”郭绍笑道。
身边的李处耘、罗彦环等武将听罢都一阵哄笑。
郭绍伸出手掌,一掌拍在卢多逊的肩膀上。卢多逊的嘴一咧,不经意露出痛苦的表情。郭绍道:“南唐国只剩一座古城,覆灭只是迟早的事,现在最后一步了,你可得活着回来,不然不是亏得慌?”
卢多逊忙抱拳道:“下官愿为大周军早日光复江南,尽绵薄之力。”
风险还是有的,但正因干提着脑袋的事,才算得上功劳。郭绍点头道:“愿卢先生不辱使命。”
……
卢多逊拿着劝降书去江宁城,被斥候逮住后,是坐吊篮上城的。江宁城的全部城门都紧闭,开闭城门的权力被几个衙门相互制约,现在要开门非常麻烦。他一时没能见到南唐国主,劝降书却被收走了。书先被许多官员看到了,然后才到深宫里的李煜手里。
下面还有一些文臣武将站在殿上,顿时人们就义愤填膺。
一个叫呙彦的武将从后面出列,径直说道:“臣请陛下将这等人拖出去斩首,然后将其首级送还给周国人,以示我国死战之决心!”
顿时就有马诚信、马承俊等武将附议。
李煜坐在皇位上内心十分复杂,充满了各种负面情绪。他不得不怀疑这几个是什么居心,现在还能死战保有国家?不过只要朝廷还没明确表明投降的态度,他们确实不敢随便提投降……哪怕心里早就想投降了。
谁要是主动提出投降,就会被怀疑忠心,你是等着卖主求荣吧?所以对周国使臣喊打喊杀,反正至少是不犯错的。
李煜回顾殿上诸公,没看到陈乔……陈乔去了南都,皖口之战后下落不明,如今不知道在哪里。
他有把目光停留在韩熙载的身上,问道:“韩公以为,该如何回应周国?”
韩熙载被点名道姓垂问,当下便执礼道:“老臣附议呙将军等人,将使者斩首并无不妥。”
“有言道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我朝这么做,便是与周军表明结仇。”李煜道,他虽然近来精神不佳,但还没昏头,“斩了使节,接下来该如何保国?”
韩熙载顿时被问住,站在那里一怔一怔的。李煜见状,情知这老东西的话也是敷衍之言:这厮是北方难逃的士族,下面一帮北方南迁士人,怕被怀疑心存二心,才不敢劝降。
朝堂上一片噤声,李煜“唉”地叹息一声,他自知已经回天无力了。可是,那郭绍肯定记着派人刺杀的仇,怨恨已经结下,就算投降,自己能活得成、能被宽容?
就在这时,李煜钦点的状元黄璨出列,抱拳道:“陛下,微臣以为杀使者不妥。”
众人听罢纷纷侧目。不过此人毕竟是皇帝门生,他说这种话,还好一点。
李煜忙问:“为何不妥?”
黄璨昂首回顾殿上,道:“国事如此,就算诸公不愿说,形势一目了然。周军主帅郭绍非等闲之人,两个月攻灭蜀国;又数月之间,攻占江南大片国土,击败我国二十万以上兵力……”
有人毫不客气地打断黄璨的话:“蜀国不思进取、君暗臣昏,岂能与我国相提并论?”
黄璨道:“那为何两三个月内、我国就变成了这般光景,为何如此不堪战?就是那些身负陛下重托之人,不为国效力,一败再败,将陛下的隆恩抛诸脑后……”
李煜听到这里,倒觉得黄璨正直敢言,把自己心里的恼怒都说出来了,也算稍稍出了一口闷气。湖口的朱令赟要是不放周军东下,池州、铜陵、当涂的守将不是丢城失地那么容易,皇甫继勋、林仁肇不是一败涂地,刘澄能稍微少犯两个错……南唐国不是没有实力,形势何至于如此恶化?都是这帮人辜负了自己!把老子害苦了。
这时一个大臣不高兴了,说道:“黄状元出口成章,为何不为陛下想出一个退敌之策?”
黄璨道:“派人散布郭绍会谋反称帝的消息,乱其国内。”
“这样空口说,有人会信?”那人道。
黄璨正色道:“那郭绍已是殿前都点检,周国朝廷最高的武将,又有平叛二李、攻灭蜀国的大功,这回若是我国不存,再被他立下大功;照中原的老路,他不谋反?这回正好,大军在外,他掌握兵权,带兵回京时是谋反称帝的大好良机!这种话能叫散布流言么,诸位且想想,郭绍是不是真会称帝?”
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许多人此前没有想那个事,经黄璨一提,众人都猜测郭绍可能真会称帝。
黄璨见状,又道:“还有,前阵子朝廷不是从海路派了人去联络辽国和北汉吗……咱们若是投降太快,北方都来不及攻周国腹背以为策应。”
李煜听到这个资历见识还很浅的官儿说得头头是道,还是没生出什么希望,主要是形势太糟糕了,国境东面就剩一座孤城。r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