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和尚:出家人的日常生活 > 第五章 和尚住庙里1
第五章 和尚住庙里1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和尚:出家人的日常生活最新章节!
精舍道场
在佛教最初创始时,主要过云游天下、居无定所的清苦生活,以乞食果腹,在树下安睡。但是,随着佛教影响的日渐扩大,僧人说法和居住的寺庙就出现了。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后不久,在他成道的摩竭陀国,一位名叫迦兰陀的长者将自己的竹林奉献给他;后来,频婆娑罗王在这个竹林里为释迦牟尼建立一个道场,称“竹园精舍”。释迦牟尼生前多在这里传道。之后,在释迦牟尼经常去传道的舍卫城,富商购买了祗陀太子的花园,并赠与佛作为传道的场所,称“祗园精舍”。这两处精舍是佛教最早的寺院。从佛书的记载知道,这些精舍的规模十分宏大。据唐代僧人道宣记载:祗园精舍占地80顷,东西近10里,南北700余步,有120个院落。它有三个大门,总分东西两大院。西院是僧佛居住的地方,称“道场”。这个院子有三重高墙,四面墙上都雕出神龛,里面有力士鬼神等的雕像。东院是其他诸佛、其他菩萨、比丘、比丘尼、居士居住的地方,也是僧众的生活区,有净厨、井亭、饭食库等。寺院中不仅设备俱全,而且重台楼阁,朱粉相映,十分壮丽。
在古代印度,随着佛教的发展,寺院日渐增多。据《大唐西域记》载:在唐玄奘时代的印度,佛教寺院随处可见。仅摩竭陀国就有寺50余所。著名的那烂陀寺,位于摩竭陀国首都王舍城北,“历代兴建,穷壮极丽”,“僧徒数千,游学名僧,通数将万”。《(释迦方志》)据说那烂陀寺“周围四十八里,九寺一门”。这表明,僧人把寺院作为居住和传道的地方,自佛教创立初的印度就已开始。
佛教传入我国后,最初是以洛阳为传播中心。一些外籍僧人应邀来华,是作为宾客受到接待的。因而从一开始就有固定的住所,称“寺”。
“寺”这个词并不是从印度传来的,而是中国固有的一个名词。自汉代以来,三公大臣的官邸很多称为“寺”。比如大理寺、太常寺等等。因此,“寺”在古代中国的原意就是官舍、官署。
据说,摄摩腾和竺法兰因是最早来华的天竺僧人,因此开始被安置在专门接待四夷远国来客的鸿胪寺。后来,汉明帝在洛阳西雍门外为他们建造了“精舍”,让他们安住。他们为了表示不忘本,就将这个精舍称为“寺”,并起了一个名字,叫“白马寺”。因此,相传洛阳白马寺是中国最早的一座佛教寺院。
据说,白马寺模仿印度祗园精舍,规模很大。寺中有塔,殿内有壁画。摄摩腾和竺法兰因两人在此译出了《四十二章经》,这是最早的一部汉译佛经。寺门两旁有摄摩腾、竺法兰因的墓塔。另外,寺院的东面有齐云塔,是后唐时建造的一座木制9层塔。宋代靖康之乱时毁于战火。清代重建,现在还保存着,是一座13层的砖塔。
白马寺年代久远,数次毁于兵灾,也曾多次重建。白马寺是北朝佛教中心,常住僧人多达千人,历代有不少名僧都曾在此居住、传道、译经。如曹魏时的康僧铠、昙谛、白延,西晋的竺法护,北魏的昙摩流支、佛陀扇多,唐代的佛陀多罗等高僧,都曾在本寺译经。
白马寺原来建筑雄伟,今天仅保存了天王殿、大雄殿、接引殿等建筑。所藏唐代经幢、元代碑刻都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原有的石刻弥勒像已被盗往美国。1928年,寺为军阀冯玉祥所毁。1931年,由上海杜月笙、戴季陶等人出资重建。建国以后,寺院殿堂多次维修,已成为中原佛教圣地。
寺院别称
佛教寺院在中国的名称很多,如伽蓝、招提、道场、阿兰若、梵刹、庵堂、丛林等等。
伽蓝,是梵文的音译,意译是众园、僧院。意思是能生长道芽圣果的地方,是建筑完备的佛教寺院的统称。
招提,也来自梵文,意译四方、四方僧房等,指来自四方的僧众都可住宿的僧房,为僧众共有。在唐代,招提又被作为小寺的别称。
道场,也是来自印度的一个翻译名词。又称“菩提道场”。原指佛成道的地方,即今印度的菩提伽耶,后来则泛指一切佛僧修道的地方,不问有无殿宇堂舍。佛教传入中国后,道场则变成佛寺的别称。隋炀帝时曾敕令天下一切寺院一律改称道场,把建立在皇宫内的佛龛及其他佛事活动的场所称“内道场”。不过要指出,佛教四大名山也称“四大道场”,分别被认为是普贤、文殊、观音、地藏四大菩萨修行之处,而不特指某一座寺院。
阿兰若,也是梵文音译。意译是远离闹市人群的地方。佛教有三种阿兰若,一是达磨阿兰若,即菩提道场;二是摩登伽阿兰若,指坟地及远离村落的地方;三是檀陀伽阿兰若,指没有人烟的荒漠。《聊斋志异》的《小倩》一篇,书生宁采臣居住在“兰若寺”,而遇见女鬼聂小倩。这里的“兰若”无疑是靠近坟地的意思。唐代,“寺”一般指大寺,而“招提”、“兰若”都指小寺。
梵刹,“梵”的意思是清净,“刹”的意思是地方、国土。后来,把寺庙前面的幡柱称刹,或把寺塔顶端的轮盖称“金刹”。它们都是寺院的最高建筑,是寺院的标志,佛寺也因此被称为梵刹、金刹等,而把比较古老的佛寺称“古刹”,禅寺称“禅刹”等。
丛林,一般指禅宗佛教寺院。喻禅宗僧众集中相聚一处,如同众树成林一样;又取草木生长不乱的意思,比喻禅寺法规严密。丛林制度始于唐代中叶,至宋代臻于完备。在宋代,禅宗寺院大体形成为三种格式。一是“甲乙徒弟院”,又称“子孙丛林”、“法门丛林”。这种禅院以住持僧的世袭制为特点,即住持由本门弟子按僧龄长短继承。这种寺院的财产不是天下众僧共有,而是本门禅寺的私产。二是“十方住持院”,这种寺的住持由众僧在官府的监督下选举产生,由天下高僧大德中选合适者担任,可容纳十方僧众来住。三是“敕差住持院”,这种寺院的住持由朝廷任命,并给寺牒,故又称“给牒院”。
中国佛教寺院的名称,如果依据《大宋僧史略》又可分为六种,即窟、院、林、庙、兰若、普通。窟,指依山凿石,形成洞窟,内按佛像,并立僧房,形成一座佛寺。如我国著名的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等等。院,原指有围墙的官宅。唐初,玄奘在大慈恩寺建翻经院,开佛寺称院之始。宋代,福州有东禅等寺院,湖州有资福禅院等。这些佛寺内均进行过佛教大藏经的雕造可见它的规模很大。此外,中国佛寺还有尼寺和僧寺的区分,尼寺一般称“庵”。
如果按照寺院所属的佛教宗派来划分,寺院的类别又分为以下几种:
(1)讲寺——属天台宗。如天台山的国清讲寺、高明讲寺和南京的鸡鸣讲寺。
(2)禅寺——属禅宗。如武汉的归元禅寺、宝通禅寺和上海的玉佛禅寺以及杭州的云林禅寺(灵隐寺)等。
(3)净寺——属净土宗。如南京的三昧净寺。
(4)律寺——属律宗。如苏州西园的戒幢律寺、南京的古林律寺、妙悟律院、杭州的昭庆律寺等。
(5)教寺——宗属不详。如松江的圣兴教寺、长安兴教寺等。
褪尽奢华
中国佛教寺院从一开始就形成了一种传统的宫殿式建筑,崇尚繁华。《洛阳伽蓝记》记述的永宁寺就是一例。这个寺位于洛阳市中,寺中有塔,“高九十丈”,百里之外能“遥见之”;塔上有金铃5400枚,昼夜和鸣,声闻10里之外。塔北有一所佛殿,里面有金像、绣珠像近20尊,做工奇巧。寺中还有僧房楼观100多间,雕梁粉壁,重门高墙,蔚为壮观。可以说,除了寺中的塔外,永宁寺简直是当时皇宫的再造。
在唐朝,由于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寺院的建造都极尽奢华。当时的佛寺一般包括七种基本建筑:(1)佛塔,安放佛舍利及其他圣物处;(2)佛殿,供奉佛、菩萨的殿堂,为寺庙的中心建筑;(3)讲堂,或称“法堂”,是讲经说法的地方;(4)钟楼;(5)鼓楼,钟楼、鼓楼是悬挂钟鼓的楼阁,僧人的各项事务均以钟鼓声为号;(6)僧房,僧人的宿舍;(7)斋堂,用餐处。这七种格局被称为“七堂伽蓝”。
精舍道场
在佛教最初创始时,主要过云游天下、居无定所的清苦生活,以乞食果腹,在树下安睡。但是,随着佛教影响的日渐扩大,僧人说法和居住的寺庙就出现了。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后不久,在他成道的摩竭陀国,一位名叫迦兰陀的长者将自己的竹林奉献给他;后来,频婆娑罗王在这个竹林里为释迦牟尼建立一个道场,称“竹园精舍”。释迦牟尼生前多在这里传道。之后,在释迦牟尼经常去传道的舍卫城,富商购买了祗陀太子的花园,并赠与佛作为传道的场所,称“祗园精舍”。这两处精舍是佛教最早的寺院。从佛书的记载知道,这些精舍的规模十分宏大。据唐代僧人道宣记载:祗园精舍占地80顷,东西近10里,南北700余步,有120个院落。它有三个大门,总分东西两大院。西院是僧佛居住的地方,称“道场”。这个院子有三重高墙,四面墙上都雕出神龛,里面有力士鬼神等的雕像。东院是其他诸佛、其他菩萨、比丘、比丘尼、居士居住的地方,也是僧众的生活区,有净厨、井亭、饭食库等。寺院中不仅设备俱全,而且重台楼阁,朱粉相映,十分壮丽。
在古代印度,随着佛教的发展,寺院日渐增多。据《大唐西域记》载:在唐玄奘时代的印度,佛教寺院随处可见。仅摩竭陀国就有寺50余所。著名的那烂陀寺,位于摩竭陀国首都王舍城北,“历代兴建,穷壮极丽”,“僧徒数千,游学名僧,通数将万”。《(释迦方志》)据说那烂陀寺“周围四十八里,九寺一门”。这表明,僧人把寺院作为居住和传道的地方,自佛教创立初的印度就已开始。
佛教传入我国后,最初是以洛阳为传播中心。一些外籍僧人应邀来华,是作为宾客受到接待的。因而从一开始就有固定的住所,称“寺”。
“寺”这个词并不是从印度传来的,而是中国固有的一个名词。自汉代以来,三公大臣的官邸很多称为“寺”。比如大理寺、太常寺等等。因此,“寺”在古代中国的原意就是官舍、官署。
据说,摄摩腾和竺法兰因是最早来华的天竺僧人,因此开始被安置在专门接待四夷远国来客的鸿胪寺。后来,汉明帝在洛阳西雍门外为他们建造了“精舍”,让他们安住。他们为了表示不忘本,就将这个精舍称为“寺”,并起了一个名字,叫“白马寺”。因此,相传洛阳白马寺是中国最早的一座佛教寺院。
据说,白马寺模仿印度祗园精舍,规模很大。寺中有塔,殿内有壁画。摄摩腾和竺法兰因两人在此译出了《四十二章经》,这是最早的一部汉译佛经。寺门两旁有摄摩腾、竺法兰因的墓塔。另外,寺院的东面有齐云塔,是后唐时建造的一座木制9层塔。宋代靖康之乱时毁于战火。清代重建,现在还保存着,是一座13层的砖塔。
白马寺年代久远,数次毁于兵灾,也曾多次重建。白马寺是北朝佛教中心,常住僧人多达千人,历代有不少名僧都曾在此居住、传道、译经。如曹魏时的康僧铠、昙谛、白延,西晋的竺法护,北魏的昙摩流支、佛陀扇多,唐代的佛陀多罗等高僧,都曾在本寺译经。
白马寺原来建筑雄伟,今天仅保存了天王殿、大雄殿、接引殿等建筑。所藏唐代经幢、元代碑刻都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原有的石刻弥勒像已被盗往美国。1928年,寺为军阀冯玉祥所毁。1931年,由上海杜月笙、戴季陶等人出资重建。建国以后,寺院殿堂多次维修,已成为中原佛教圣地。
寺院别称
佛教寺院在中国的名称很多,如伽蓝、招提、道场、阿兰若、梵刹、庵堂、丛林等等。
伽蓝,是梵文的音译,意译是众园、僧院。意思是能生长道芽圣果的地方,是建筑完备的佛教寺院的统称。
招提,也来自梵文,意译四方、四方僧房等,指来自四方的僧众都可住宿的僧房,为僧众共有。在唐代,招提又被作为小寺的别称。
道场,也是来自印度的一个翻译名词。又称“菩提道场”。原指佛成道的地方,即今印度的菩提伽耶,后来则泛指一切佛僧修道的地方,不问有无殿宇堂舍。佛教传入中国后,道场则变成佛寺的别称。隋炀帝时曾敕令天下一切寺院一律改称道场,把建立在皇宫内的佛龛及其他佛事活动的场所称“内道场”。不过要指出,佛教四大名山也称“四大道场”,分别被认为是普贤、文殊、观音、地藏四大菩萨修行之处,而不特指某一座寺院。
阿兰若,也是梵文音译。意译是远离闹市人群的地方。佛教有三种阿兰若,一是达磨阿兰若,即菩提道场;二是摩登伽阿兰若,指坟地及远离村落的地方;三是檀陀伽阿兰若,指没有人烟的荒漠。《聊斋志异》的《小倩》一篇,书生宁采臣居住在“兰若寺”,而遇见女鬼聂小倩。这里的“兰若”无疑是靠近坟地的意思。唐代,“寺”一般指大寺,而“招提”、“兰若”都指小寺。
梵刹,“梵”的意思是清净,“刹”的意思是地方、国土。后来,把寺庙前面的幡柱称刹,或把寺塔顶端的轮盖称“金刹”。它们都是寺院的最高建筑,是寺院的标志,佛寺也因此被称为梵刹、金刹等,而把比较古老的佛寺称“古刹”,禅寺称“禅刹”等。
丛林,一般指禅宗佛教寺院。喻禅宗僧众集中相聚一处,如同众树成林一样;又取草木生长不乱的意思,比喻禅寺法规严密。丛林制度始于唐代中叶,至宋代臻于完备。在宋代,禅宗寺院大体形成为三种格式。一是“甲乙徒弟院”,又称“子孙丛林”、“法门丛林”。这种禅院以住持僧的世袭制为特点,即住持由本门弟子按僧龄长短继承。这种寺院的财产不是天下众僧共有,而是本门禅寺的私产。二是“十方住持院”,这种寺的住持由众僧在官府的监督下选举产生,由天下高僧大德中选合适者担任,可容纳十方僧众来住。三是“敕差住持院”,这种寺院的住持由朝廷任命,并给寺牒,故又称“给牒院”。
中国佛教寺院的名称,如果依据《大宋僧史略》又可分为六种,即窟、院、林、庙、兰若、普通。窟,指依山凿石,形成洞窟,内按佛像,并立僧房,形成一座佛寺。如我国著名的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等等。院,原指有围墙的官宅。唐初,玄奘在大慈恩寺建翻经院,开佛寺称院之始。宋代,福州有东禅等寺院,湖州有资福禅院等。这些佛寺内均进行过佛教大藏经的雕造可见它的规模很大。此外,中国佛寺还有尼寺和僧寺的区分,尼寺一般称“庵”。
如果按照寺院所属的佛教宗派来划分,寺院的类别又分为以下几种:
(1)讲寺——属天台宗。如天台山的国清讲寺、高明讲寺和南京的鸡鸣讲寺。
(2)禅寺——属禅宗。如武汉的归元禅寺、宝通禅寺和上海的玉佛禅寺以及杭州的云林禅寺(灵隐寺)等。
(3)净寺——属净土宗。如南京的三昧净寺。
(4)律寺——属律宗。如苏州西园的戒幢律寺、南京的古林律寺、妙悟律院、杭州的昭庆律寺等。
(5)教寺——宗属不详。如松江的圣兴教寺、长安兴教寺等。
褪尽奢华
中国佛教寺院从一开始就形成了一种传统的宫殿式建筑,崇尚繁华。《洛阳伽蓝记》记述的永宁寺就是一例。这个寺位于洛阳市中,寺中有塔,“高九十丈”,百里之外能“遥见之”;塔上有金铃5400枚,昼夜和鸣,声闻10里之外。塔北有一所佛殿,里面有金像、绣珠像近20尊,做工奇巧。寺中还有僧房楼观100多间,雕梁粉壁,重门高墙,蔚为壮观。可以说,除了寺中的塔外,永宁寺简直是当时皇宫的再造。
在唐朝,由于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寺院的建造都极尽奢华。当时的佛寺一般包括七种基本建筑:(1)佛塔,安放佛舍利及其他圣物处;(2)佛殿,供奉佛、菩萨的殿堂,为寺庙的中心建筑;(3)讲堂,或称“法堂”,是讲经说法的地方;(4)钟楼;(5)鼓楼,钟楼、鼓楼是悬挂钟鼓的楼阁,僧人的各项事务均以钟鼓声为号;(6)僧房,僧人的宿舍;(7)斋堂,用餐处。这七种格局被称为“七堂伽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