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六章 八旗的最后一口气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夜的命名术、天机之神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我的大明星家族、大国重工、孤岛求生之重生狂蟒、位面因果系统、都市狐仙养成记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大人,得加钱最新章节!
大将军王日理万机,出征在即,自是没有空亲自去给带子兵们上课,做劳什子思想动员工作。
故充分放权给下面人,让他们自由发挥。
自古思想工作无非两个办法,一是耐心引导,二是棍棒教学。
从长远来看,耐心引导效果最好。
从短期来看,棍棒教学更胜一筹。
不过大将军王也注意到营中出现大量自己的泥塑,说是丁副主任的意思,用于加强包括宗室在内的八旗子弟爱国思想教育工作。
对此,贾六原则上是不同意的,他一直强调不要过于突出他,就是不允许搞他的个人崇拜。
“最近有人讲本王是大清英雄,这个说法是有问题的,难道除了本王外,咱大清就没英雄了?”
“还有,你们把本王塑像同太祖太宗们并排放,这个会不会刺激到一些人?从而在本王出征以后在皇上那里进本王的谗言?然后搞什么十二道金牌把本王召回来?”
“......”
贾六有太多的顾虑。
“当今天下,试问何人能称英雄!”
“数风流人物,还看王爷啊!”
“皇上真要弄什么十二道金牌,我等就保着王爷杀进紫禁城!”
“江山轮流做,怎么着也要轮到王爷了!”
“没有王爷就没有我等今日,王爷真要不肯再进一步,那我等也只好把王爷架上去了!”
“......”
在众人诚意满满的反复劝说下,以及自己的确是大清唯一英雄的现实面前,再三思量之后,贾六终还是听从民意由他们去了。
只是强调不要太过份,不能因为抬高他就要贬低大清的列祖列宗。
因为他目前还没有找到任何法理上自己可能姓朱的依据。
所以,短期内,爱新觉罗的皮还是要披的。
至于什么言而无信,收钱不办人事的指责,王爷本人并不知情。
都是下面的人曲解王意。
再说,收上来的钱又不是王爷自个拿家用去,全是贴补在这次出征的。
别的不说,八旗将士的开拨银总要给吧。
虽说不多,一人只需五两,可这么多人下来,十几万两总是要的。
这钱朝廷是不给的,大将军王又不能自己出钱,所以只能宗室自筹了。
同时,王爷本人是坚决不允许反战、厌战情绪蔓延的,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这次出征事关大清存亡,不管是宗室子弟还是八旗子弟,人人都要争当岳武穆。
谁敢反战厌战,畏战怯战,谁就是大清的千古罪人!
内务委员会正在完善战场军纪条例,对于反战畏战的宗室子弟,轻则开除宗籍发四川劳役,重则就地枪毙。
为了表示自己与贼兵誓不两立的决心,贾六更是手书“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命人用长幡置于自己的正黄大纛边上。
不管他走到哪,正黄大纛就到哪,同时“精忠报国”的长幡也跟到哪。
不是“越是没有越要强调”的意思,而是真就是这样想,这样做的。
这些年来,朝廷虽然多次下旨降低岳武穆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甚至将武圣改为关二爷,但在八旗子弟心目中天下一等一的大英雄,除了岳武穆爷爷,还真是没人能当得起。
政治层面上,岳武穆的后人岳钟琪身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一生战功显赫,在平定青海叛乱、逐准安藏及讨伐大小金川的过程中屡建大功,被乾隆誉为“三朝武臣巨擘。”
“终大清一世,汉大臣拜大将军,满洲士卒隶麾下受节制,钟琪一人而已。”
如此,大将军王以武穆为榜样,以“精忠报国”激励将士的行为,自然不会受到任何怀疑。
军费的着落有了,保守估计能通过议罪银收上不低于二百万两的军费,怎么着也够大军从卢沟桥走到长江边。
到时打还是不打,就看朝廷后续开不开支票了。
这一点,贾六与他的部下意见非常一致。
军粮这一块户部正在筹备。
相比军费,军粮这一块相对容易的很。
因为早在大清开国之初,朝廷就在京师、各省州县、八旗驻防区设立包括京通仓、各地官仓、常平仓、兵丁驻扎区的仓廒等在内系统完备的粮食储备体系,以确保军粮支出和国家的粮食供应安全。
户部负责军粮调拨的是侍郎和珅,为了东阁贤弟能够一举平贼,挟大胜之威扶保皇上,和珅这两天忙的连觉都没睡。
“部里已经给各地仓库发文,凡办理军需所需官兵口粮及马匹草豆,如有仓贮、厂贮未动者,一律拨来大军。”
和珅又说除了户部直辖管理的各地粮仓外,又发文给河南、陕西、四川、山西、直隶五省,让这五省为大军供应军粮,绝对保障出征将士不会饿着肚子打仗。
“东阁,留给皇上的时间不多了,一切都要看你了!”
和珅走时,鼻子很酸。
相比自己,东阁贤弟肩上的担子更重,承受的压力更是旁人难以想像的。
为了重振爱新觉罗子弟,重振八旗的武勇,他宁可得罪宗室也绝不妥协,单这独往也的精神,就是那帮尸位素餐的王爷们远不能及的!
“和兄放心,为了大清,为了皇上,我哪怕流尽爱新觉罗最后一滴鲜血,也绝不放弃!”
贾六神情坚定,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他已经等了好久了。
军粮的事情是解决了,可眼下最让贾六头疼的其实不是粮草问题,而是如何筹措大军出征所需的火枪、火炮、甲衣军械、战马及其它军中耗材。
这次出征,仅从京师出发的部队就有正白旗护军、虎枪营、善扑营,还有重建的健锐营,内务府包衣营,火器营,圆明园护军营,总兵力差不多15个团近两万人。
贾六自己直属的亲卫部队、出来演习拉练的热河骑兵部队,这又是近五个团人马。
光是正规军总数就达到了两万五千人。
这边又妖蛾子似的非逼着人家宗室子弟从征,一个黄带子营,一个红带子营,两营加一起一万五千人肯定是有的。
出动战马七千余匹,拉车的驽马和驴、骡子、骆驼等牲畜近万头。
也就是说光从京师出发的部队就有四万人,且清一色八旗子弟,实是自和通泊之战后京师八旗的最大规模动员。
也有人说是八旗的最后一口气。
这话细细扳一扳的话,那真是一点也不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事。
人多是好,武器装备哪里来?
贾六十分头疼。
大将军王日理万机,出征在即,自是没有空亲自去给带子兵们上课,做劳什子思想动员工作。
故充分放权给下面人,让他们自由发挥。
自古思想工作无非两个办法,一是耐心引导,二是棍棒教学。
从长远来看,耐心引导效果最好。
从短期来看,棍棒教学更胜一筹。
不过大将军王也注意到营中出现大量自己的泥塑,说是丁副主任的意思,用于加强包括宗室在内的八旗子弟爱国思想教育工作。
对此,贾六原则上是不同意的,他一直强调不要过于突出他,就是不允许搞他的个人崇拜。
“最近有人讲本王是大清英雄,这个说法是有问题的,难道除了本王外,咱大清就没英雄了?”
“还有,你们把本王塑像同太祖太宗们并排放,这个会不会刺激到一些人?从而在本王出征以后在皇上那里进本王的谗言?然后搞什么十二道金牌把本王召回来?”
“......”
贾六有太多的顾虑。
“当今天下,试问何人能称英雄!”
“数风流人物,还看王爷啊!”
“皇上真要弄什么十二道金牌,我等就保着王爷杀进紫禁城!”
“江山轮流做,怎么着也要轮到王爷了!”
“没有王爷就没有我等今日,王爷真要不肯再进一步,那我等也只好把王爷架上去了!”
“......”
在众人诚意满满的反复劝说下,以及自己的确是大清唯一英雄的现实面前,再三思量之后,贾六终还是听从民意由他们去了。
只是强调不要太过份,不能因为抬高他就要贬低大清的列祖列宗。
因为他目前还没有找到任何法理上自己可能姓朱的依据。
所以,短期内,爱新觉罗的皮还是要披的。
至于什么言而无信,收钱不办人事的指责,王爷本人并不知情。
都是下面的人曲解王意。
再说,收上来的钱又不是王爷自个拿家用去,全是贴补在这次出征的。
别的不说,八旗将士的开拨银总要给吧。
虽说不多,一人只需五两,可这么多人下来,十几万两总是要的。
这钱朝廷是不给的,大将军王又不能自己出钱,所以只能宗室自筹了。
同时,王爷本人是坚决不允许反战、厌战情绪蔓延的,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这次出征事关大清存亡,不管是宗室子弟还是八旗子弟,人人都要争当岳武穆。
谁敢反战厌战,畏战怯战,谁就是大清的千古罪人!
内务委员会正在完善战场军纪条例,对于反战畏战的宗室子弟,轻则开除宗籍发四川劳役,重则就地枪毙。
为了表示自己与贼兵誓不两立的决心,贾六更是手书“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命人用长幡置于自己的正黄大纛边上。
不管他走到哪,正黄大纛就到哪,同时“精忠报国”的长幡也跟到哪。
不是“越是没有越要强调”的意思,而是真就是这样想,这样做的。
这些年来,朝廷虽然多次下旨降低岳武穆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甚至将武圣改为关二爷,但在八旗子弟心目中天下一等一的大英雄,除了岳武穆爷爷,还真是没人能当得起。
政治层面上,岳武穆的后人岳钟琪身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一生战功显赫,在平定青海叛乱、逐准安藏及讨伐大小金川的过程中屡建大功,被乾隆誉为“三朝武臣巨擘。”
“终大清一世,汉大臣拜大将军,满洲士卒隶麾下受节制,钟琪一人而已。”
如此,大将军王以武穆为榜样,以“精忠报国”激励将士的行为,自然不会受到任何怀疑。
军费的着落有了,保守估计能通过议罪银收上不低于二百万两的军费,怎么着也够大军从卢沟桥走到长江边。
到时打还是不打,就看朝廷后续开不开支票了。
这一点,贾六与他的部下意见非常一致。
军粮这一块户部正在筹备。
相比军费,军粮这一块相对容易的很。
因为早在大清开国之初,朝廷就在京师、各省州县、八旗驻防区设立包括京通仓、各地官仓、常平仓、兵丁驻扎区的仓廒等在内系统完备的粮食储备体系,以确保军粮支出和国家的粮食供应安全。
户部负责军粮调拨的是侍郎和珅,为了东阁贤弟能够一举平贼,挟大胜之威扶保皇上,和珅这两天忙的连觉都没睡。
“部里已经给各地仓库发文,凡办理军需所需官兵口粮及马匹草豆,如有仓贮、厂贮未动者,一律拨来大军。”
和珅又说除了户部直辖管理的各地粮仓外,又发文给河南、陕西、四川、山西、直隶五省,让这五省为大军供应军粮,绝对保障出征将士不会饿着肚子打仗。
“东阁,留给皇上的时间不多了,一切都要看你了!”
和珅走时,鼻子很酸。
相比自己,东阁贤弟肩上的担子更重,承受的压力更是旁人难以想像的。
为了重振爱新觉罗子弟,重振八旗的武勇,他宁可得罪宗室也绝不妥协,单这独往也的精神,就是那帮尸位素餐的王爷们远不能及的!
“和兄放心,为了大清,为了皇上,我哪怕流尽爱新觉罗最后一滴鲜血,也绝不放弃!”
贾六神情坚定,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他已经等了好久了。
军粮的事情是解决了,可眼下最让贾六头疼的其实不是粮草问题,而是如何筹措大军出征所需的火枪、火炮、甲衣军械、战马及其它军中耗材。
这次出征,仅从京师出发的部队就有正白旗护军、虎枪营、善扑营,还有重建的健锐营,内务府包衣营,火器营,圆明园护军营,总兵力差不多15个团近两万人。
贾六自己直属的亲卫部队、出来演习拉练的热河骑兵部队,这又是近五个团人马。
光是正规军总数就达到了两万五千人。
这边又妖蛾子似的非逼着人家宗室子弟从征,一个黄带子营,一个红带子营,两营加一起一万五千人肯定是有的。
出动战马七千余匹,拉车的驽马和驴、骡子、骆驼等牲畜近万头。
也就是说光从京师出发的部队就有四万人,且清一色八旗子弟,实是自和通泊之战后京师八旗的最大规模动员。
也有人说是八旗的最后一口气。
这话细细扳一扳的话,那真是一点也不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事。
人多是好,武器装备哪里来?
贾六十分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