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天意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称霸五代十国最新章节!
说来也非常的遗憾,中原的那些将军们在防御外侮时表现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但一旦民族矛盾退居次要地位,便开始互相倾轧起来,内耗不断,各怀私心,谋求更多的私利。而一旦不得手,便对石重贵心存愤恨。
人性有时候确实是非常自私自利的,外来侵略所产生的民族情绪终究抵抗不过物质的诱惑,纷纷变质。有时在想,究竟是人的存在决定于物质,还是决定于精神?
?
到了开运三年(公元946年),这两年在中原被晋军揍的鼻青脸肿的耶律德光再次率大军南下,石重贵以为前几仗打的不错,并不把“耶律爷爷”当回事。可让石重贵万万没有料到的是,他的那帮“栋梁”们这时早就和他同床异梦了。河东节度使刘知远虽然痛击了前来捣乱的契丹军,但取胜之后就开始自保,任由契丹军南下。而石重贵的姑父杜重威(此时已经避石重贵名讳改成杜威)以及李守贞等人被契丹军包围弹尽粮食后,干脆做了好汉,投降契丹。
耶律德光为了榨取杜重威的剩余价值,骗杜重威说等拿了石重贵后就让他做中原皇帝,还假模假样的做了套龙袍给杜重威。杜重威好象中了头等奖一样,乐的差点晕过去。为了讨好“预备干爹”,竟然调戈南向,派先锋张彦泽率领“契丹军”去攻汴梁。
直到张彦泽的“契丹军”攻到汴梁城下,石重贵这才知道姑夫已经投降契丹,知道大事已去。石重贵再找冯道等人议事,事情都到了这一步,那还有什么法子?议来议去,只议出一个字:降!
开运三年(公元946年)十二月,石重贵放下皇帝的架子,以“孙子”的身份给耶律德光写了一封求降书,希望耶律爷爷“惠顾畴昔,稍霁雷霆,未赐灵诛,不绝先祀。”自己将“荷更生之德,一门衔无报之恩。”然后让长子石延煦、次子石延宝奉表至契丹营中,向耶律德光请罪。
十二月十六日,张彦泽入汴梁,纵军大掠于市。城中一些游手好闲的人也跟着发财,突入富户家中,杀人越货,无恶不作。汴梁少年李处耘(宋朝名将李继隆之父)见状大怒,持箭射杀数十人,有些闲汉上前来杀李处耘,李处耘功夫好,手刃数贼,乱兵这才退去。汴梁大乱整整两日,各路英雄好汉都捞的差不多了,这才收手。
张彦泽抢的最多,“财货如山积”,张彦泽在帮助契丹灭晋中立下大功,自以为功勋无二。张彦泽每次招摇汴梁城,都让手下打出旗帜,上个大字:“赤心为主”,路人见之窃笑。
越日,张彦泽率兵进宫,强行将石重贵以及后宫眷属带到开封府,旦夕不得停留,并着控鹤指挥使李荣(就是后来后周名将李筠)监押。宫中号哭声震传市中。石重贵命在人手,不敢不从,和李太后、冯皇后数人坐着软舆,十几个内侍步行而从。数月前石重贵还是汴梁城的统治者,现在却成了俘虏,人生如幻景,见者莫不痛哭。
石重贵做了俘虏,这才知道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自己的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石重贵想要几匹锦帛,换成平时,守库吏早就跪着送上前来,现在不一样了。石重贵失了势,没人把他再当个人物看,库吏冷言拒绝:“这些不是你的东西,不可能给你。”
石重贵又转向前枢密使李崧要酒喝,李崧虽然没有当面拒绝,但也是推脱不给:“臣岂能无酒?但担心陛下醉后失仪,万一有变,臣承担不起责任,所以臣不能满足陛下的要求。”
李崧算盘打的很精明:耶律德光马上就要进城,如果耶律德光知道李崧私下和石重贵有往来,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李崧还准备在新朝谋个饭碗,怎么会和这个前朝废帝勾肩搭背?
落架的凤凰不如鸡,世态炎凉,人生冷暖,石重贵这回真是有极深切的体会。不过最具讽刺意味的是,让石重贵在黑暗中看到一丝光亮的人,居然是他的敌人兼前“祖父”耶律德光。耶律德光派人和石延煦、石延宝回来,安慰石重贵:“我孙勿忧生计,我能保证你们都有碗饭吃。”有饭吃,就可以活着,虽然活的很屈辱,但石重贵已经满足。
在耶律德光还没有入城之前,暂时由张彦泽代管汴梁,张彦泽出道以来从来没有象这几天风光,他不仅劫掠财物,居然还敢强抢皇子石延煦的母亲丁氏入府受用,无耻之甚,让人发指。不过张彦泽干的最大一票买卖还是擅杀了晋朝第一重臣桑维翰,却谎报桑维翰畏罪上吊,耶律德光知道后,痛心不已:“朕本不想害维翰,他怎么能做此等傻事?”
耶律德光见石重贵已经成为自己的俘虏,大喜之余,准备入城享福去。在封丘(今河南封丘),耶律德光见到了被契丹军活捉的石重贵军师景延广,耶律德光见他就一肚子的气,讽刺景延广:“景公,你的大晋十万横磨剑在哪里,让朕见见世面吧。”景延广刚开始还不服,耶律德光便让乔荣出来对质,景延广这才伏地请罪。耶律德光先把他关起来,方便时再处置。
过了残年,因为晋朝有去年底灭亡,而刘知远称帝又在新年的二月,虽然此时在用辽朝的大同年号,为了行文方便,便称后汉年号。后汉天福十二年(公元947年)正月,晋朝文武称是装模做样的遥拜石重贵,聊尽一下心思,然后各位都欢天喜地的伏拜路旁,迎接大契丹皇帝耶律德光。
虽然五代时后唐做为沙陀人也曾统治过中原十三年,但后唐皇室多以汉化,所以中原百姓也没觉得后唐和自己有什么两样。但现在来的却是标准“国际友人”的契丹人,谁也没和契丹人打过什么交道,所以耶律德光一进城,百姓惊呼而逃,城中大乱。耶律德光登楼劝慰汴梁士民:“朕和你们一样,都是人,你们怕什么啊!而且我本就没打算南下,都是汉军把我引到此地,弄成这样,你们也怪不得我!”
如果不是晋朝出了那几个大败类,倒戈南向,契丹灭晋绝不会这么轻松。《孟子.离娄上》有言:“人必自侮,然后人侮;家必自毁,然后人毁;国必自伐,然后人伐。”西晋如果不是八王之乱,五胡何以南下牧马?南梁如果不是萧家骨肉自残,周齐何以辟地千里?外侮之祸,必启于内因,内无乱,外无祸。与其说后晋灭亡于耶律德光,不如说灭亡于石重贵,更确切的说,灭亡于“千古一帝”石敬瑭。
灭亡了晋朝,耶律德光大事告成,原先帮自己抢骨头的那帮狗腿子便没了用处,耶律德光见汴梁百姓对契丹人心存恐惧,知道不拿几个小贼开开刀,日后别想在汴梁过日子。
在这帮狗腿子中,最不得人心的就是大功狗张彦泽,张彦泽剽劫汴梁,恶名远扬,是最佳的替罪羊人选。耶律德光下诏捕拿张彦泽,为了杀张有名,耶律德光把张彦泽犯的累累罪行公之于众,并问晋朝文武和士民:“彦泽有罪,留之?杀之?”根本就是废话,还用得他来多此一问?众人齐道:“当杀!”随后百官联名上奏张彦泽罪恶深重,汴梁百姓也争先揭露张彦泽罪状。
舆论宣传工作做的差不多了,同月耶律德光下诏,诛杀张彦泽于市中。行前,汴梁城中万人云从,来看这个汉奸的可耻下场。被张彦泽擅杀的士人家属,披蓑号哭,痛骂张彦泽。张彦泽受刑后,挖出心肝祭冤众人。百姓一拥而上,用石头砸碎张彦泽的人头,取其脑浆而饮,割其肉骨而嚼,可见张彦泽何等的不得人心。
不日,耶律德光下令将“亡晋首祸”景延广械送契丹,准备严加惩处。景延广知道到了契丹,酷刑是少不了的,为了免受污辱,乘人不备,扼颈而死。
耶律德光在汴梁发展,留下石重贵肯定是个隐患,耶律德光“封”石重贵为负义侯,举家安置黄龙府(今吉林农安)。石重贵并李太后、安太妃、冯皇后、石敬瑭幼子石重睿、二子冯延煦、冯延宝以及宫人数百启行北迁。行前,前晋大臣无人来送,这帮聪明人都忙着巴结新主子,谁还认石重贵?只有磁州刺史李伏拜于路,捶胸痛哭:“臣有罪,以致陛下受此辱!”
石重贵行至杜重威大营时,引发旧恨,仰天长呼:“石家待杜威何厚,彼又待臣何薄!苍天!苍天!此亦天意乎!”说罢恸哭而去,一路北上。近二百年后,北宋亡国皇帝宋徽宗赵佶和石重贵一样被俘北去,路过蓟县(今天津蓟县)时,有桥名为还乡桥,问之,方知桥名是前晋少帝石重贵所起。
后晋灭亡,前后存在十年。
辽应历十四年(宋乾德二年,既公元964年),晋出帝石重贵死于黄龙府,冯氏不知下落。
说来也非常的遗憾,中原的那些将军们在防御外侮时表现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但一旦民族矛盾退居次要地位,便开始互相倾轧起来,内耗不断,各怀私心,谋求更多的私利。而一旦不得手,便对石重贵心存愤恨。
人性有时候确实是非常自私自利的,外来侵略所产生的民族情绪终究抵抗不过物质的诱惑,纷纷变质。有时在想,究竟是人的存在决定于物质,还是决定于精神?
?
到了开运三年(公元946年),这两年在中原被晋军揍的鼻青脸肿的耶律德光再次率大军南下,石重贵以为前几仗打的不错,并不把“耶律爷爷”当回事。可让石重贵万万没有料到的是,他的那帮“栋梁”们这时早就和他同床异梦了。河东节度使刘知远虽然痛击了前来捣乱的契丹军,但取胜之后就开始自保,任由契丹军南下。而石重贵的姑父杜重威(此时已经避石重贵名讳改成杜威)以及李守贞等人被契丹军包围弹尽粮食后,干脆做了好汉,投降契丹。
耶律德光为了榨取杜重威的剩余价值,骗杜重威说等拿了石重贵后就让他做中原皇帝,还假模假样的做了套龙袍给杜重威。杜重威好象中了头等奖一样,乐的差点晕过去。为了讨好“预备干爹”,竟然调戈南向,派先锋张彦泽率领“契丹军”去攻汴梁。
直到张彦泽的“契丹军”攻到汴梁城下,石重贵这才知道姑夫已经投降契丹,知道大事已去。石重贵再找冯道等人议事,事情都到了这一步,那还有什么法子?议来议去,只议出一个字:降!
开运三年(公元946年)十二月,石重贵放下皇帝的架子,以“孙子”的身份给耶律德光写了一封求降书,希望耶律爷爷“惠顾畴昔,稍霁雷霆,未赐灵诛,不绝先祀。”自己将“荷更生之德,一门衔无报之恩。”然后让长子石延煦、次子石延宝奉表至契丹营中,向耶律德光请罪。
十二月十六日,张彦泽入汴梁,纵军大掠于市。城中一些游手好闲的人也跟着发财,突入富户家中,杀人越货,无恶不作。汴梁少年李处耘(宋朝名将李继隆之父)见状大怒,持箭射杀数十人,有些闲汉上前来杀李处耘,李处耘功夫好,手刃数贼,乱兵这才退去。汴梁大乱整整两日,各路英雄好汉都捞的差不多了,这才收手。
张彦泽抢的最多,“财货如山积”,张彦泽在帮助契丹灭晋中立下大功,自以为功勋无二。张彦泽每次招摇汴梁城,都让手下打出旗帜,上个大字:“赤心为主”,路人见之窃笑。
越日,张彦泽率兵进宫,强行将石重贵以及后宫眷属带到开封府,旦夕不得停留,并着控鹤指挥使李荣(就是后来后周名将李筠)监押。宫中号哭声震传市中。石重贵命在人手,不敢不从,和李太后、冯皇后数人坐着软舆,十几个内侍步行而从。数月前石重贵还是汴梁城的统治者,现在却成了俘虏,人生如幻景,见者莫不痛哭。
石重贵做了俘虏,这才知道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自己的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石重贵想要几匹锦帛,换成平时,守库吏早就跪着送上前来,现在不一样了。石重贵失了势,没人把他再当个人物看,库吏冷言拒绝:“这些不是你的东西,不可能给你。”
石重贵又转向前枢密使李崧要酒喝,李崧虽然没有当面拒绝,但也是推脱不给:“臣岂能无酒?但担心陛下醉后失仪,万一有变,臣承担不起责任,所以臣不能满足陛下的要求。”
李崧算盘打的很精明:耶律德光马上就要进城,如果耶律德光知道李崧私下和石重贵有往来,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李崧还准备在新朝谋个饭碗,怎么会和这个前朝废帝勾肩搭背?
落架的凤凰不如鸡,世态炎凉,人生冷暖,石重贵这回真是有极深切的体会。不过最具讽刺意味的是,让石重贵在黑暗中看到一丝光亮的人,居然是他的敌人兼前“祖父”耶律德光。耶律德光派人和石延煦、石延宝回来,安慰石重贵:“我孙勿忧生计,我能保证你们都有碗饭吃。”有饭吃,就可以活着,虽然活的很屈辱,但石重贵已经满足。
在耶律德光还没有入城之前,暂时由张彦泽代管汴梁,张彦泽出道以来从来没有象这几天风光,他不仅劫掠财物,居然还敢强抢皇子石延煦的母亲丁氏入府受用,无耻之甚,让人发指。不过张彦泽干的最大一票买卖还是擅杀了晋朝第一重臣桑维翰,却谎报桑维翰畏罪上吊,耶律德光知道后,痛心不已:“朕本不想害维翰,他怎么能做此等傻事?”
耶律德光见石重贵已经成为自己的俘虏,大喜之余,准备入城享福去。在封丘(今河南封丘),耶律德光见到了被契丹军活捉的石重贵军师景延广,耶律德光见他就一肚子的气,讽刺景延广:“景公,你的大晋十万横磨剑在哪里,让朕见见世面吧。”景延广刚开始还不服,耶律德光便让乔荣出来对质,景延广这才伏地请罪。耶律德光先把他关起来,方便时再处置。
过了残年,因为晋朝有去年底灭亡,而刘知远称帝又在新年的二月,虽然此时在用辽朝的大同年号,为了行文方便,便称后汉年号。后汉天福十二年(公元947年)正月,晋朝文武称是装模做样的遥拜石重贵,聊尽一下心思,然后各位都欢天喜地的伏拜路旁,迎接大契丹皇帝耶律德光。
虽然五代时后唐做为沙陀人也曾统治过中原十三年,但后唐皇室多以汉化,所以中原百姓也没觉得后唐和自己有什么两样。但现在来的却是标准“国际友人”的契丹人,谁也没和契丹人打过什么交道,所以耶律德光一进城,百姓惊呼而逃,城中大乱。耶律德光登楼劝慰汴梁士民:“朕和你们一样,都是人,你们怕什么啊!而且我本就没打算南下,都是汉军把我引到此地,弄成这样,你们也怪不得我!”
如果不是晋朝出了那几个大败类,倒戈南向,契丹灭晋绝不会这么轻松。《孟子.离娄上》有言:“人必自侮,然后人侮;家必自毁,然后人毁;国必自伐,然后人伐。”西晋如果不是八王之乱,五胡何以南下牧马?南梁如果不是萧家骨肉自残,周齐何以辟地千里?外侮之祸,必启于内因,内无乱,外无祸。与其说后晋灭亡于耶律德光,不如说灭亡于石重贵,更确切的说,灭亡于“千古一帝”石敬瑭。
灭亡了晋朝,耶律德光大事告成,原先帮自己抢骨头的那帮狗腿子便没了用处,耶律德光见汴梁百姓对契丹人心存恐惧,知道不拿几个小贼开开刀,日后别想在汴梁过日子。
在这帮狗腿子中,最不得人心的就是大功狗张彦泽,张彦泽剽劫汴梁,恶名远扬,是最佳的替罪羊人选。耶律德光下诏捕拿张彦泽,为了杀张有名,耶律德光把张彦泽犯的累累罪行公之于众,并问晋朝文武和士民:“彦泽有罪,留之?杀之?”根本就是废话,还用得他来多此一问?众人齐道:“当杀!”随后百官联名上奏张彦泽罪恶深重,汴梁百姓也争先揭露张彦泽罪状。
舆论宣传工作做的差不多了,同月耶律德光下诏,诛杀张彦泽于市中。行前,汴梁城中万人云从,来看这个汉奸的可耻下场。被张彦泽擅杀的士人家属,披蓑号哭,痛骂张彦泽。张彦泽受刑后,挖出心肝祭冤众人。百姓一拥而上,用石头砸碎张彦泽的人头,取其脑浆而饮,割其肉骨而嚼,可见张彦泽何等的不得人心。
不日,耶律德光下令将“亡晋首祸”景延广械送契丹,准备严加惩处。景延广知道到了契丹,酷刑是少不了的,为了免受污辱,乘人不备,扼颈而死。
耶律德光在汴梁发展,留下石重贵肯定是个隐患,耶律德光“封”石重贵为负义侯,举家安置黄龙府(今吉林农安)。石重贵并李太后、安太妃、冯皇后、石敬瑭幼子石重睿、二子冯延煦、冯延宝以及宫人数百启行北迁。行前,前晋大臣无人来送,这帮聪明人都忙着巴结新主子,谁还认石重贵?只有磁州刺史李伏拜于路,捶胸痛哭:“臣有罪,以致陛下受此辱!”
石重贵行至杜重威大营时,引发旧恨,仰天长呼:“石家待杜威何厚,彼又待臣何薄!苍天!苍天!此亦天意乎!”说罢恸哭而去,一路北上。近二百年后,北宋亡国皇帝宋徽宗赵佶和石重贵一样被俘北去,路过蓟县(今天津蓟县)时,有桥名为还乡桥,问之,方知桥名是前晋少帝石重贵所起。
后晋灭亡,前后存在十年。
辽应历十四年(宋乾德二年,既公元964年),晋出帝石重贵死于黄龙府,冯氏不知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