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北伐契丹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称霸五代十国最新章节!
唐清泰三年(公元936年)十一月,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在晋阳外柳林设坛,正式册封义子石敬瑭为皇帝,国号大晋,改元天福。石敬瑭为了感谢耶律德光对自己的大恩大德,也正式将幽州(今北京市)、檀州(今北京密云)、顺州(今北京顺义)、蓟州(今河北蓟县)、瀛州(今河北河间)、莫州(今河北任丘)、涿州(今河北涿县)、新州(今河北涿鹿)、妫州(今河北怀来)、儒州(今北京延庆)、武州(今河北宣化)、云州(今山西大同)、应州(今山西应县)、朔州(今山西朔县)、寰州(今山西朔县西北)、蔚州(今山西灵丘)共计十六州,并许诺每年向契丹父皇帝纳贡三十万匹帛。
虽然二十三年后(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北伐契丹,夺回莫州和瀛州,但天不假英年,柴荣病故,致使中原错失收复北方故土的最佳机会。宋朝虽然统一南方,但因为失去燕云地区的战略屏障,在对契丹的对抗中极为被动,最终被女真攻入中原,酿成历史惨剧。
耶律德光在召书中明确表示“朕永与为父子之邦,保山河之誓。”就是说天可枯、石可烂,我耶律德光和你石敬瑭的父子关系永不变。但政治结盟时许下的天花乱坠般的承诺远远赶不上形势的瞬息变化,所有的承诺都是靠不住的,唯一靠得住的只有强大的实力,其他都是假的。
石敬瑭虽然称帝,但他现在也只有河东这一块地面。协同张敬达围攻太原的的唐卢龙节度使赵德钧想火中取粟,做起了中原皇帝的白日梦,他让儿子赵延寿去见耶律德光,希望耶律德光能改变主意,改立赵德钧为中原皇帝。
赵德钧并承诺事成之后约为兄弟,还让他的干儿子石敬瑭做河东节度使。耶律德光一听便哂笑,这个条件对他来说毫无吸引力,但是耶律德光考虑自己孤军深入,此时拒绝赵德钧,万一赵德钧狗急跳墙,抄了自己的后路,要吃大亏,就先口头答应了。
石敬瑭得知消息后,如同五雷轰顶,忙派桑维翰去见义父。桑维翰也早练就了铁齿铜牙厚脸皮,跪地哀求耶律德光不要听信赵家父子的甜言蜜语,这爷俩都不是好东西。耶律德光说了句大实话:“我知道我们之间的约定,但是现在形势对我不利,我首先要考虑到我的利益。”
桑维翰又是连哭带磕头,好容易才让耶律德光回意转意,拒绝了赵德钧。石敬瑭自以为义父是自己的大靠山,哪知道美丽的承诺言犹在耳,义父就要翻脸不认人。这对有“无私之行、不言之信”的石敬瑭来说,无疑是个天大的讽刺!
耶律德光盘算了一下,觉得帮助石敬瑭更符合自己的利益,便帮助石敬瑭重创了晋安乡的唐军张敬达部,部将杨光远劝他投降契丹,不失富贵。张敬达宁死不降,结果被杨光远杀死,投降契丹。
赵德钧不久也被契丹军打败,做了俘虏,被押往契丹。晋阳周边的唐军被消灭了,石敬瑭下一步的目标自然是洛阳城中的李从珂。石敬瑭和他的耶律干爹率联军南下,虽然耶律德光对自己并非真心实意,但现在能帮他夺取天下的也只有耶律德光。而且大家都知道不过是互相利用而已,有些事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说出来就没意思了。
可契丹军将领并不想参与中原内战,劝耶律德光回国,耶律德光觉得自己的战略目的已经达到,剩下的事情让石敬瑭自己去解决。便在潞州让一部分主力先回国,自己呆在潞州休息一段时间,并让大将迪离毕带着五千骑兵跟随石敬瑭入洛。
行前,这对宝贝父子喝了场酒,耶律德光举酒告诉石敬瑭:“你老爹我不远千里来帮你建国,现在大事告成,只欠李从珂一死,这是你的份内事,我就不掺合了。等你入洛阳,我就回去。”二人手拉着手,相望泪眼,欲说还休,粘了半天才分开。耶律德光半是感慨半是警告的说:“以后子子孙孙,各勿相忘此誓!”石敬瑭心里很不舒服,但表面文章还得继续做下去,哭拜而别。
这时的唐军将领看到李从珂要完蛋了,没人愿意陪李从珂去死,多向晋军投降。当晋军来到河阳(今河南孟县),河阳节度使苌从简也“弃暗投明”了。河阳是洛阳的河北(黄河北岸)门户,河阳一失,洛阳城中大乱。
石敬瑭多了一个心眼,派契丹骑兵去驻守渑池,防止李从珂西奔凤翔。李从珂也本打算西投河阳,准备东山再起,可该死的石敬瑭却绝自己的后路。李从珂走投无路,但又绝对不能让石敬瑭活捉,否则难免受辱。想来想去,只有死路一条。
唐清泰三年(公元936年)十一月底,李从珂召集太后曹氏、皇后刘氏、皇子李重美等人登玄武楼准备自f,而王德妃却带着许王李从益藏了起来。刘皇后心毒,想放火先烧了洛阳城,让石敬瑭没地方住。李重美叹道:“如果烧城,日后石敬瑭必然要大兴劳役重建新城,到时受罪的还是百姓。不如留下来吧,也算是给大唐子民最后一点交待吧。”众人号哭,引火上身,夜色沉寂中,只见宫中火势冲天,百姓知道皇帝自f了,无不叹息。
薛居正评价李从珂:“末帝负神武之才,有人君之量。”不过客观来说,李从珂的军事能力不比石敬瑭差,手段也够狠,但战略眼光则不如石敬瑭,当初真要听从吕琦的奇计,也绝不至于落到这般惨地。
就在李从珂自尽的当天夜里,晋军攻下洛阳,后唐灭亡,历经四帝,共十三年。大晋皇帝石敬瑭高高兴兴的进入洛阳,做起了名副其实的“天朝皇帝”。
晋天福二年(公元937年的二月,在潞州休养的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看到干儿子美梦成真,便起驾回国。
虽然石敬瑭把幽云等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但驻守这些地区的汉军将领并不愿意做契丹人的奴隶,起兵反抗。耶律德光路过云州时,大同节度判官吴峦闭门不纳,耶律德光大骂:“你们皇帝早把云州给我了,你们为谁守城?!”挥军攻城,可云州的汉军很能抗,契丹军泡了半年也没得手,同时吴峦派人向石敬瑭求救。
如果石敬瑭给痛改前非,放弃所谓承诺,和契丹人刀兵相见,胜算还是很大的,毕竟十六州尚在他手中。而且耶律德光孤军悬进,消灭他不是没可能。但石敬瑭却不这样想,他想到的是自己刚入中原,各地藩镇对自己并不心服,他要保存自己的实力以应对可能发生的藩镇叛乱,而不是去维护中原百姓的利益。石敬瑭命令幽云地区的汉军将领都回到内地,把土地让给契丹人,他是个守信的君子,不能说话不算数。
现在有人对石敬瑭的汉奸身份有争议,说石敬瑭不是汉人而是沙陀人,所以石敬瑭不是汉奸。可两部五代史都认为石敬瑭至少不是沙陀人,从纯血统论的观点,石敬瑭也是不折不扣的汉奸。而且石敬瑭政权代表的是中原汉族利益,他割让十六州对后世的汉族利益造成了毁灭性的伤害。难道如果汪精卫不是汉人,他出卖汉族(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利益)的行为就不能算是汉奸了?没有这样的道理嘛。
不过要是站在石敬瑭的角度来看,他的考虑是非常正确的(汉奸们当然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他刚刚夺得政权,统治基础非常不稳,那些老军头有几个肯服自己的?尤其是邺都留守范延光。
范延光前不久还和石敬瑭刀兵相见,后来虽然降了石敬瑭,但双方都是你不情我不愿的,暂时苟合而已。范延光在明宗朝曾经做过宰相,和石敬瑭是平起平坐的,看到石敬瑭称帝,好不眼热。加上他所驻守的是河北大镇魏州,这可是李存勖称帝的地方,在乱世中想做皇帝,不需要什么“德齐三代、功追汉唐。”只要有军队就可以了。
石敬瑭早就是对他不放心了,何止是范延光,权力世界中,除了自己还能相信谁?石敬瑭为了稳住范延光,封他做临清王。但唐末五代的“王”早就贬值了,随便什么人都能当个“王”,和唐朝以前的“王”不可同日而语,范延光看上的是帝位,还在乎你个空头王?再加上这时石敬瑭决定要把国都迁回汴梁,范延光立刻就明白了,石敬瑭想利用汴梁距魏州较近的优势,给自己来个闪电战,想的倒美?!
天福二年(公元947年)六月,范延光在魏州反了,五代五十年中,最平常可见的就是一个字就是“反”,今天你反我、明天我反他,大家谁有本事谁反,就如同谁有本事谁做皇帝一样。范延光派心腹孙锐和澶州刺史冯晖带着两万步骑兵去攻黎阳,石敬瑭本就是靠造反起家的,还怕你这个?当下调兵遣将,兵分四路,由白奉进、张从宾、杨光远和妹夫杜重威前去围剿范延光。
石敬瑭正坐在宫中等着胜利的消息呢,忽然一声惊雷传来:张从宾和范延光“私通”了,在军中谋反。反就反了吧,张从宾竟然把石敬瑭实际上的长子河阳节度使石重信给杀了,叛军反过来攻打汴梁。
唐清泰三年(公元936年)十一月,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在晋阳外柳林设坛,正式册封义子石敬瑭为皇帝,国号大晋,改元天福。石敬瑭为了感谢耶律德光对自己的大恩大德,也正式将幽州(今北京市)、檀州(今北京密云)、顺州(今北京顺义)、蓟州(今河北蓟县)、瀛州(今河北河间)、莫州(今河北任丘)、涿州(今河北涿县)、新州(今河北涿鹿)、妫州(今河北怀来)、儒州(今北京延庆)、武州(今河北宣化)、云州(今山西大同)、应州(今山西应县)、朔州(今山西朔县)、寰州(今山西朔县西北)、蔚州(今山西灵丘)共计十六州,并许诺每年向契丹父皇帝纳贡三十万匹帛。
虽然二十三年后(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北伐契丹,夺回莫州和瀛州,但天不假英年,柴荣病故,致使中原错失收复北方故土的最佳机会。宋朝虽然统一南方,但因为失去燕云地区的战略屏障,在对契丹的对抗中极为被动,最终被女真攻入中原,酿成历史惨剧。
耶律德光在召书中明确表示“朕永与为父子之邦,保山河之誓。”就是说天可枯、石可烂,我耶律德光和你石敬瑭的父子关系永不变。但政治结盟时许下的天花乱坠般的承诺远远赶不上形势的瞬息变化,所有的承诺都是靠不住的,唯一靠得住的只有强大的实力,其他都是假的。
石敬瑭虽然称帝,但他现在也只有河东这一块地面。协同张敬达围攻太原的的唐卢龙节度使赵德钧想火中取粟,做起了中原皇帝的白日梦,他让儿子赵延寿去见耶律德光,希望耶律德光能改变主意,改立赵德钧为中原皇帝。
赵德钧并承诺事成之后约为兄弟,还让他的干儿子石敬瑭做河东节度使。耶律德光一听便哂笑,这个条件对他来说毫无吸引力,但是耶律德光考虑自己孤军深入,此时拒绝赵德钧,万一赵德钧狗急跳墙,抄了自己的后路,要吃大亏,就先口头答应了。
石敬瑭得知消息后,如同五雷轰顶,忙派桑维翰去见义父。桑维翰也早练就了铁齿铜牙厚脸皮,跪地哀求耶律德光不要听信赵家父子的甜言蜜语,这爷俩都不是好东西。耶律德光说了句大实话:“我知道我们之间的约定,但是现在形势对我不利,我首先要考虑到我的利益。”
桑维翰又是连哭带磕头,好容易才让耶律德光回意转意,拒绝了赵德钧。石敬瑭自以为义父是自己的大靠山,哪知道美丽的承诺言犹在耳,义父就要翻脸不认人。这对有“无私之行、不言之信”的石敬瑭来说,无疑是个天大的讽刺!
耶律德光盘算了一下,觉得帮助石敬瑭更符合自己的利益,便帮助石敬瑭重创了晋安乡的唐军张敬达部,部将杨光远劝他投降契丹,不失富贵。张敬达宁死不降,结果被杨光远杀死,投降契丹。
赵德钧不久也被契丹军打败,做了俘虏,被押往契丹。晋阳周边的唐军被消灭了,石敬瑭下一步的目标自然是洛阳城中的李从珂。石敬瑭和他的耶律干爹率联军南下,虽然耶律德光对自己并非真心实意,但现在能帮他夺取天下的也只有耶律德光。而且大家都知道不过是互相利用而已,有些事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说出来就没意思了。
可契丹军将领并不想参与中原内战,劝耶律德光回国,耶律德光觉得自己的战略目的已经达到,剩下的事情让石敬瑭自己去解决。便在潞州让一部分主力先回国,自己呆在潞州休息一段时间,并让大将迪离毕带着五千骑兵跟随石敬瑭入洛。
行前,这对宝贝父子喝了场酒,耶律德光举酒告诉石敬瑭:“你老爹我不远千里来帮你建国,现在大事告成,只欠李从珂一死,这是你的份内事,我就不掺合了。等你入洛阳,我就回去。”二人手拉着手,相望泪眼,欲说还休,粘了半天才分开。耶律德光半是感慨半是警告的说:“以后子子孙孙,各勿相忘此誓!”石敬瑭心里很不舒服,但表面文章还得继续做下去,哭拜而别。
这时的唐军将领看到李从珂要完蛋了,没人愿意陪李从珂去死,多向晋军投降。当晋军来到河阳(今河南孟县),河阳节度使苌从简也“弃暗投明”了。河阳是洛阳的河北(黄河北岸)门户,河阳一失,洛阳城中大乱。
石敬瑭多了一个心眼,派契丹骑兵去驻守渑池,防止李从珂西奔凤翔。李从珂也本打算西投河阳,准备东山再起,可该死的石敬瑭却绝自己的后路。李从珂走投无路,但又绝对不能让石敬瑭活捉,否则难免受辱。想来想去,只有死路一条。
唐清泰三年(公元936年)十一月底,李从珂召集太后曹氏、皇后刘氏、皇子李重美等人登玄武楼准备自f,而王德妃却带着许王李从益藏了起来。刘皇后心毒,想放火先烧了洛阳城,让石敬瑭没地方住。李重美叹道:“如果烧城,日后石敬瑭必然要大兴劳役重建新城,到时受罪的还是百姓。不如留下来吧,也算是给大唐子民最后一点交待吧。”众人号哭,引火上身,夜色沉寂中,只见宫中火势冲天,百姓知道皇帝自f了,无不叹息。
薛居正评价李从珂:“末帝负神武之才,有人君之量。”不过客观来说,李从珂的军事能力不比石敬瑭差,手段也够狠,但战略眼光则不如石敬瑭,当初真要听从吕琦的奇计,也绝不至于落到这般惨地。
就在李从珂自尽的当天夜里,晋军攻下洛阳,后唐灭亡,历经四帝,共十三年。大晋皇帝石敬瑭高高兴兴的进入洛阳,做起了名副其实的“天朝皇帝”。
晋天福二年(公元937年的二月,在潞州休养的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看到干儿子美梦成真,便起驾回国。
虽然石敬瑭把幽云等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但驻守这些地区的汉军将领并不愿意做契丹人的奴隶,起兵反抗。耶律德光路过云州时,大同节度判官吴峦闭门不纳,耶律德光大骂:“你们皇帝早把云州给我了,你们为谁守城?!”挥军攻城,可云州的汉军很能抗,契丹军泡了半年也没得手,同时吴峦派人向石敬瑭求救。
如果石敬瑭给痛改前非,放弃所谓承诺,和契丹人刀兵相见,胜算还是很大的,毕竟十六州尚在他手中。而且耶律德光孤军悬进,消灭他不是没可能。但石敬瑭却不这样想,他想到的是自己刚入中原,各地藩镇对自己并不心服,他要保存自己的实力以应对可能发生的藩镇叛乱,而不是去维护中原百姓的利益。石敬瑭命令幽云地区的汉军将领都回到内地,把土地让给契丹人,他是个守信的君子,不能说话不算数。
现在有人对石敬瑭的汉奸身份有争议,说石敬瑭不是汉人而是沙陀人,所以石敬瑭不是汉奸。可两部五代史都认为石敬瑭至少不是沙陀人,从纯血统论的观点,石敬瑭也是不折不扣的汉奸。而且石敬瑭政权代表的是中原汉族利益,他割让十六州对后世的汉族利益造成了毁灭性的伤害。难道如果汪精卫不是汉人,他出卖汉族(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利益)的行为就不能算是汉奸了?没有这样的道理嘛。
不过要是站在石敬瑭的角度来看,他的考虑是非常正确的(汉奸们当然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他刚刚夺得政权,统治基础非常不稳,那些老军头有几个肯服自己的?尤其是邺都留守范延光。
范延光前不久还和石敬瑭刀兵相见,后来虽然降了石敬瑭,但双方都是你不情我不愿的,暂时苟合而已。范延光在明宗朝曾经做过宰相,和石敬瑭是平起平坐的,看到石敬瑭称帝,好不眼热。加上他所驻守的是河北大镇魏州,这可是李存勖称帝的地方,在乱世中想做皇帝,不需要什么“德齐三代、功追汉唐。”只要有军队就可以了。
石敬瑭早就是对他不放心了,何止是范延光,权力世界中,除了自己还能相信谁?石敬瑭为了稳住范延光,封他做临清王。但唐末五代的“王”早就贬值了,随便什么人都能当个“王”,和唐朝以前的“王”不可同日而语,范延光看上的是帝位,还在乎你个空头王?再加上这时石敬瑭决定要把国都迁回汴梁,范延光立刻就明白了,石敬瑭想利用汴梁距魏州较近的优势,给自己来个闪电战,想的倒美?!
天福二年(公元947年)六月,范延光在魏州反了,五代五十年中,最平常可见的就是一个字就是“反”,今天你反我、明天我反他,大家谁有本事谁反,就如同谁有本事谁做皇帝一样。范延光派心腹孙锐和澶州刺史冯晖带着两万步骑兵去攻黎阳,石敬瑭本就是靠造反起家的,还怕你这个?当下调兵遣将,兵分四路,由白奉进、张从宾、杨光远和妹夫杜重威前去围剿范延光。
石敬瑭正坐在宫中等着胜利的消息呢,忽然一声惊雷传来:张从宾和范延光“私通”了,在军中谋反。反就反了吧,张从宾竟然把石敬瑭实际上的长子河阳节度使石重信给杀了,叛军反过来攻打汴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