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株连九族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称霸五代十国最新章节!
二月,李克宁等人来府议事,李存勖大喝,武士拥出,擒李克宁和李存颢。李存勖冲着李克用嚎哭:“前次侄情愿让位于三叔,可三叔不要,现在倒要加害侄儿,三叔何忍心如此!”李克宁无话可说。李存勖命斩二人,赐孟氏自尽,一场内乱,冰销瓦解。
李克用死讯传到汴梁,朱温不太相信,怕这是沙陀儿耍的把戏,打算去前线看看形势。因李思安屡战不胜,便调刘知俊代替李思安为潞州前线总指挥,不过刘知俊此时尚留在同州(今陕西大荔)。
经过反复确认,朱温这才相信李克用是真的见上帝去了,长长松了口气。在朱温眼中,李存勖还只是乳臭未干的半大孩子,没什么好怕的,便返回汴梁避暑去了。并让李思安暂时打理前线军务,等待刘知俊接任。
他想的倒是轻松,可惜他眼中吃屎的娃娃李存勖可是个厉害的角色,李存勖年少气盛,也想出出风头。于开平二年(公元908年)四月间,李存勖亲提锐旅前来解潞州之围。河东军行至距离潞州以北约五十里处的黄碾下营,李存勖身披重甲,时刻准备上战场,命人随时侦探前线情况。当李存勖探知梁营没有望哨时,大喜过望,机会太难得了,不可错失良机。
到了五月,这天清晨天降大雾,李存勖率军轻进至三垂冈(今山西长治附近)埋伏,等待最佳攻击时机。大雾一直到晚上还没有散去,李存勖觉得机会到了,便对各部下达了总攻令。李存勖率一路直薄梁营东北寨,周德威和李存审各为一路,三路齐过,朝梁营杀去。李存嗣的干大哥李嗣源做前锋,攻破了梁营东北角,河东军一拥而入。梁军的侦察功能完全失效,毫无防备,被河东军这一阵杀的那叫痛快。梁军近乎被全歼,军械粮食尽被河东军夺去。潞州被围了将近一年,才从梁军的包围解救出来。
河东军想趁势去取泽州(今山西晋城),但梁朝大将牛存节率援军已经进入泽州。河东军开始攻城,在城边挖地道,准备“神兵地降”,但牛存节一律拒之门外,不得入。河东军攻了十几天,泽州纹丝不动,加上梁将刘知俊即将行进至泽州,李存勖知道泽州暂时动不了,反正在三垂冈已经占了大便宜,足够炫耀的了。便撤军回到太原,犒赏三军。
朱温一边避暑,一边得着好消息,哪知道得到的居然是全军覆没。朱温长哭道:“生子当如李亚子,李氏不亡矣!吾家诸子乃豚犬耳。”
八百多年后清朝有一位诗人叫严遂成,写了一首著名的咏史诗《三垂冈》:“英雄立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只手难扶唐社稷,连城犹拥晋山河。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萧瑟三垂冈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又过了二百多年,伟大的书法家mzhuxi同志手书了这首《三垂冈》,成为mzhuxi书法作品的名作。
朱温屡遭重挫,为了调整情绪,于开平三年(公元909年)春,迁都洛阳,不过仍以汴梁为东都,地位不变。朱温越老越猜忌刻薄,镇守长安的佑**节度使王重师在任期间,治军有方,民善其政,朱温便觉得王重师有二心。朱温改任左龙虎统军刘捍代王重师守长安,让王重师来洛阳。
王重师不想去洛阳受罪,在长安多自在?刘捍刚到长安,就被王重师给骂跑了。刘捍窝了一肚子火,见到朱温后,就有鼻子有眼的说王重师私通李茂贞,阴欲谋反。朱温早就榨干了王重师的剩余价值,留着也是个祸害,便贬王重师为溪州刺史,不久下诏杀王重师,夷其族。
王重师不过是有些居功自傲,但要说他有反心,那是大大的冤枉。朱温治军极严酷,待将也多刻薄。《旧五代史》把朱温的几员大将氏叔琮、朱友恭、朱珍、王重师、李思安等人合为一传,他们都是朱温著名功狗,却都被朱温以各种罪名杀掉。旧史批评朱温“诸人俱不得其死,岂不惜哉!得非鸟尽弓藏,理当如是耶?将梁祖之雄猜,无汉高之大度欤?”
客观来说,朱温待这些人是薄了一些,但要是拿诛氏、朱、王等人事给朱温扣上一顶“卸磨杀驴”的大帽子,倒有些冤枉朱温了。因为同是汴朝名将的庞师古、葛从周、刘、牛存节、杨师厚、张归霸等人要么战死,要么善终,朱温为什么不杀他们?不仅因为他们是朱温头等武将,更重要的还是他们自身没有朱温可以拿到的把柄,做人要谨慎,观王重师事,益信。
朱温刚杀掉王重师,就传来忠武节度使刘知俊造反的消息,朱温大为不解,刘知俊可是他的老臣,怎么也说反就反?朱温写信质问刘知俊:“朕待你不薄,为什么要背叛朕?”刘知俊回信道:“臣本不敢负陛下,然王重师亦陛下忠臣,犹不免族灭,臣今畏之,故尔有此。”
朱温被刘知俊兜心一拳,打的哑口无言,只好遣使劝慰刘知俊:“刘捍说王重师连结李茂贞,所以朕一时不察,致使重师冤死。现在想来,追悔不及。卿但来,朕必不负卿。”
刘知俊跟了朱温这么多年,对朱温的脾性非常了解,此公阴狠毒辣,什么绝户的事干不出来?刘知俊不从。朱温折了面子,自然大怒,派刘前去平叛。刘知俊不是刘的对手,不到一个月,刘知俊兵败逃入岐境,找李茂贞喝茶去了,西部形势稳定下来。
没想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刘知俊叛变刚被平息,镇州的王又和晋王李存勖勾搭起来,关系很暧昧。朱温总对王不放心,开平四年(公元910年)的十一月,朱温借口燕王刘守光准备南下攻镇、定,派出供奉官杜廷隐等人前来“帮助”王守城。王知道梁军此来没安什么好心,但又不好公然拒绝,朱温是什么样的人王当然清楚。
杜廷隐率军来到深州(今河北深县),要王把他们放进城去,“防御”燕军。王不敢不从,梁军进入深州据守。朱温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在王身上插进一根刺,只要王敢有不轨,立刻捅死他。王一直在犹豫,要和朱温撕破脸皮,即使搬来李存勖,有没有把握战胜梁军?万一失败,九族俱毁!战争从来都是这样残酷,“夷其族”,说的很轻巧,其中的惨烈外人谁又能体会得到?人都是有血有肉的,一人失败,却要整个家族的生命来买单,不管是耄耋老翁,还是黄口孺子,没二话可说,就一个字:杀!
此时梁军中有人叛逃至镇州,把朱温的算盘捅给了王:消灭镇州、除绝后患。王还在犹豫,只是写信告诉朱温说燕军已经走了(根本就没来!),希望王师还都。朱温装好人,派人去安慰王。
可没过几天,王就接到深州梁军将城中的镇州军歼灭。知道朱温这个“无耻之徒”要来真格的了。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王决定跳出朱温这条贼船,转投李存勖并向燕王刘守光求救。
二月,李克宁等人来府议事,李存勖大喝,武士拥出,擒李克宁和李存颢。李存勖冲着李克用嚎哭:“前次侄情愿让位于三叔,可三叔不要,现在倒要加害侄儿,三叔何忍心如此!”李克宁无话可说。李存勖命斩二人,赐孟氏自尽,一场内乱,冰销瓦解。
李克用死讯传到汴梁,朱温不太相信,怕这是沙陀儿耍的把戏,打算去前线看看形势。因李思安屡战不胜,便调刘知俊代替李思安为潞州前线总指挥,不过刘知俊此时尚留在同州(今陕西大荔)。
经过反复确认,朱温这才相信李克用是真的见上帝去了,长长松了口气。在朱温眼中,李存勖还只是乳臭未干的半大孩子,没什么好怕的,便返回汴梁避暑去了。并让李思安暂时打理前线军务,等待刘知俊接任。
他想的倒是轻松,可惜他眼中吃屎的娃娃李存勖可是个厉害的角色,李存勖年少气盛,也想出出风头。于开平二年(公元908年)四月间,李存勖亲提锐旅前来解潞州之围。河东军行至距离潞州以北约五十里处的黄碾下营,李存勖身披重甲,时刻准备上战场,命人随时侦探前线情况。当李存勖探知梁营没有望哨时,大喜过望,机会太难得了,不可错失良机。
到了五月,这天清晨天降大雾,李存勖率军轻进至三垂冈(今山西长治附近)埋伏,等待最佳攻击时机。大雾一直到晚上还没有散去,李存勖觉得机会到了,便对各部下达了总攻令。李存勖率一路直薄梁营东北寨,周德威和李存审各为一路,三路齐过,朝梁营杀去。李存嗣的干大哥李嗣源做前锋,攻破了梁营东北角,河东军一拥而入。梁军的侦察功能完全失效,毫无防备,被河东军这一阵杀的那叫痛快。梁军近乎被全歼,军械粮食尽被河东军夺去。潞州被围了将近一年,才从梁军的包围解救出来。
河东军想趁势去取泽州(今山西晋城),但梁朝大将牛存节率援军已经进入泽州。河东军开始攻城,在城边挖地道,准备“神兵地降”,但牛存节一律拒之门外,不得入。河东军攻了十几天,泽州纹丝不动,加上梁将刘知俊即将行进至泽州,李存勖知道泽州暂时动不了,反正在三垂冈已经占了大便宜,足够炫耀的了。便撤军回到太原,犒赏三军。
朱温一边避暑,一边得着好消息,哪知道得到的居然是全军覆没。朱温长哭道:“生子当如李亚子,李氏不亡矣!吾家诸子乃豚犬耳。”
八百多年后清朝有一位诗人叫严遂成,写了一首著名的咏史诗《三垂冈》:“英雄立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只手难扶唐社稷,连城犹拥晋山河。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萧瑟三垂冈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又过了二百多年,伟大的书法家mzhuxi同志手书了这首《三垂冈》,成为mzhuxi书法作品的名作。
朱温屡遭重挫,为了调整情绪,于开平三年(公元909年)春,迁都洛阳,不过仍以汴梁为东都,地位不变。朱温越老越猜忌刻薄,镇守长安的佑**节度使王重师在任期间,治军有方,民善其政,朱温便觉得王重师有二心。朱温改任左龙虎统军刘捍代王重师守长安,让王重师来洛阳。
王重师不想去洛阳受罪,在长安多自在?刘捍刚到长安,就被王重师给骂跑了。刘捍窝了一肚子火,见到朱温后,就有鼻子有眼的说王重师私通李茂贞,阴欲谋反。朱温早就榨干了王重师的剩余价值,留着也是个祸害,便贬王重师为溪州刺史,不久下诏杀王重师,夷其族。
王重师不过是有些居功自傲,但要说他有反心,那是大大的冤枉。朱温治军极严酷,待将也多刻薄。《旧五代史》把朱温的几员大将氏叔琮、朱友恭、朱珍、王重师、李思安等人合为一传,他们都是朱温著名功狗,却都被朱温以各种罪名杀掉。旧史批评朱温“诸人俱不得其死,岂不惜哉!得非鸟尽弓藏,理当如是耶?将梁祖之雄猜,无汉高之大度欤?”
客观来说,朱温待这些人是薄了一些,但要是拿诛氏、朱、王等人事给朱温扣上一顶“卸磨杀驴”的大帽子,倒有些冤枉朱温了。因为同是汴朝名将的庞师古、葛从周、刘、牛存节、杨师厚、张归霸等人要么战死,要么善终,朱温为什么不杀他们?不仅因为他们是朱温头等武将,更重要的还是他们自身没有朱温可以拿到的把柄,做人要谨慎,观王重师事,益信。
朱温刚杀掉王重师,就传来忠武节度使刘知俊造反的消息,朱温大为不解,刘知俊可是他的老臣,怎么也说反就反?朱温写信质问刘知俊:“朕待你不薄,为什么要背叛朕?”刘知俊回信道:“臣本不敢负陛下,然王重师亦陛下忠臣,犹不免族灭,臣今畏之,故尔有此。”
朱温被刘知俊兜心一拳,打的哑口无言,只好遣使劝慰刘知俊:“刘捍说王重师连结李茂贞,所以朕一时不察,致使重师冤死。现在想来,追悔不及。卿但来,朕必不负卿。”
刘知俊跟了朱温这么多年,对朱温的脾性非常了解,此公阴狠毒辣,什么绝户的事干不出来?刘知俊不从。朱温折了面子,自然大怒,派刘前去平叛。刘知俊不是刘的对手,不到一个月,刘知俊兵败逃入岐境,找李茂贞喝茶去了,西部形势稳定下来。
没想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刘知俊叛变刚被平息,镇州的王又和晋王李存勖勾搭起来,关系很暧昧。朱温总对王不放心,开平四年(公元910年)的十一月,朱温借口燕王刘守光准备南下攻镇、定,派出供奉官杜廷隐等人前来“帮助”王守城。王知道梁军此来没安什么好心,但又不好公然拒绝,朱温是什么样的人王当然清楚。
杜廷隐率军来到深州(今河北深县),要王把他们放进城去,“防御”燕军。王不敢不从,梁军进入深州据守。朱温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在王身上插进一根刺,只要王敢有不轨,立刻捅死他。王一直在犹豫,要和朱温撕破脸皮,即使搬来李存勖,有没有把握战胜梁军?万一失败,九族俱毁!战争从来都是这样残酷,“夷其族”,说的很轻巧,其中的惨烈外人谁又能体会得到?人都是有血有肉的,一人失败,却要整个家族的生命来买单,不管是耄耋老翁,还是黄口孺子,没二话可说,就一个字:杀!
此时梁军中有人叛逃至镇州,把朱温的算盘捅给了王:消灭镇州、除绝后患。王还在犹豫,只是写信告诉朱温说燕军已经走了(根本就没来!),希望王师还都。朱温装好人,派人去安慰王。
可没过几天,王就接到深州梁军将城中的镇州军歼灭。知道朱温这个“无耻之徒”要来真格的了。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王决定跳出朱温这条贼船,转投李存勖并向燕王刘守光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