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兄弟各有算计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武帝之天龙八部最新章节!
位于琼州西北部的儋州,也算是琼州治下,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州府。说他复杂的原因,就是在这个州府之上,生活着不少被劝下山居住的黎族百姓。
另外儋州也算琼州治下,人均可开垦耕地面积比较多的州府。加上境内淡水资源比较丰厚,生活在这里的新老移民也比较多,治安情况也相对比较复杂。
虽然赵孝锡前次,已然来过这里,甚至后期还让海军,派了一个小型舰队驻扎在儋州府的北部湾。除了监控从海面上岛的零星海盗,也负责协助官府弹压地方。
自从前次,赵孝锡抵达这里,将原知州给革职查办押解进京。儋州官府,更多都处于无秩序状态。可有王府一个百人队的骑兵,坐镇州府管控局势,也没人敢造谣生事。
眼下送走嫁人的小妹,将岛上的事情交给父亲看着,赵孝锡就亲自送苏轼来此上任。原本想乘座船只,以便快点抵达,可苏轼却选择陆路通行。
清楚儋州的交通情况,还不是很乐观,目前赵孝锡派出的监工队伍。更多也是在修缮县城通往外界的公路。一些物资补给,更多都是采用海运的方式进行。
可苏轼为了更好的观察琼州的情况,自然选择陆路的方式,以便能更好的把握治理这里的脉络。对此,赵孝锡也没怎么拒绝,同样亲自陪他沿陆路抵达儋州。
先他们一步抵达儋州的知州卫队。已然将知州衙门给清理了出来。而一直提心吊胆的儋州官员,对于新任知州,竟是大名鼎鼎的东坡居士。自然也长松了一口气。
每天看着王府骑兵,在且城里转悠执勤,这些经历过清洗场面幸存在官员。都非常担心,赵孝锡会不会再派一个,不懂文事只知武备的官员来上任。
现在突闻苏轼上任知州,他们自然欢欣鼓舞,自发到城门口等待苏轼一行的到来。面对明显比琼山府。要显得荒僻不少的儋州,苏轼也觉得这才是琼州真正的面貌。
看着由府衙文案交接的一些东西。苏轼也非常意外,他这位知州手下,可指挥的官员竟然如此稀少。其中绝大多数县令跟州府官员,都被赵孝锡给砍杀待尽。
面对这种情况。苏轼无疑有点头疼,可赵孝锡也很直接的道:“苏大人,儋州府的情况,想必你现在也有所了解。目前你需要做的,就是尽快将府衙恢复起来。
本王在琉球,已经调派了一些新锐官员过来。他们抵达之后,你亲自负责考核,以评定他们的能力跟能担当的职务。若是觉得他们不行,那就让他们离开。本王另行任命便是。
至于那些被本王砍了的官员,都是一些死有余辜的贪官污吏。儋州会变成眼下的情况,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们无所作为,只为私利所造成的。
眼下你上任,本王至少还你一个干净的官府,还有相对平静的州府局势。原先上山从匪的百姓,如今大多都下山回家务农,地方治安也有了长足的改善。
另外为了帮助儋州。早日走上正途。北部湾的码头,本王会尽快安排人修缮起来。其次就是儋州境内的公路。本王已指挥工部,加快施工进度,大人以后也可关注一下。
除此之外,本王已调配十万两白银存进府库之中,以做了苏大人今年施政的财源。只是本王希望,从明年开始,儋州能自给自足,不用王府补贴州府开支便可。”
听到赵孝锡已经替他安排了这么多事情,苏轼也觉得,这位王爷确实与众不同。别人巴不得从下面官府收银子,他反倒好,一来就倒贴州府十万两银子。
终于明白,这是一个真正肯为民谋利的统治者,苏轼也很干脆的道:“请王爷放心,下官一定尽快肃清吏治,让儋州早日恢复平静,尽快让儋州百姓过上能吃饱穿暖的日子。”
有了苏轼这番话,赵孝锡又将一支三十人的王府卫队留下,充当他在州府的衙差跟护卫。同时表示,他来的时候,已经让人给几位儋州境内的黎族首领去信。
到了明天,相信这些首领,会来州府拜见他这位新任知州。对于这些来自宋朝以前的百姓,赵孝锡的意见只有一个,没任何优待跟偏见,一视同仁对待便可。
还有就是,尽量化解还存在的民族对立情绪。甚至为了解决这种情况,赵孝锡还打算,在儋州修建一个书院,等苏轼选好地方再上折请求拨款支持便行。
通过这一系列的安排,苏轼也真正明白,这位年青的王爷。并非如他自己所说那样,不懂什么民生政事,相反他的一些考虑跟安排很有道理。
这样一个肯为民谋利的统治者,无疑是琼州百姓的福气。可是不是大宋百姓的福气,只怕就是他所能预料的。可不管如何,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当好这个儋州知州便是。
至少在琼州府的那几天,他没看到赵孝锡父子,有任何拉拢他卖命的迹象。相反赵孝锡很直接的表示,帮他更多也是希望,他来到儋州来帮忙处理政务。
即如此,他又何必过多担心呢!反正说到底,一笔写不出两个赵字来,这天下本身就是赵家的。身为臣子,在这种事情上,他们也不好说什么,不参与便是了!
有了这种打算的苏轼,对于赵孝锡送他上任便离开,也觉得非常满意。他能感受到,赵孝锡对他的敬意。可这种敬意,并没什么巴结,也没什么虚假。
每次赵孝锡都能,恰到好处般让他不得不称赞一番。这让苏轼觉得,大宋有这么一位王爷,确实是大宋的福气。可这福气,最后会不会演变成祸水,只有天知道了!
送走了赵孝锡的苏轼,当天便召见了治下的各部各县官员。寻问了这些官员,有关儋州的民生情况,觉得总体还是不错,赵孝锡已然给他解决了不少麻烦事。
而离开儋州的赵孝锡,则直接来到儋州隔壁的昌化境内。在这里,他组建的第一支陆军部队,已然在这里展开了训练。而地方,便是以前昌化军的驻地。
这支以前朝廷养着,镇守琼州的边军部队。七成被赵孝锡给剔除出去,将新招收的琼州青壮,全部送到这里进行训练。负责训练的统领,真是被戏称新兵统领的赵五。
只是眼下这支部队训练的人数,并非当初赵孝锡所说的三千人,而是真正达到了八千人的规模。可三个月之后,到底有多少人能够通知考核,进入成为正规军,也有待检验。
这些冲着银子来的青壮,对于军营的训练,无疑是叫苦连天。可对于军营的伙食跟待遇,却显得异常珍惜。尤其一月还发二两银子,更是他们做梦都想的。
从入营第一天,他们就知道,能够通过三个月后的考核,便能拿到每月五两的军饷。这些都是苦出身的农家子弟,也都咬牙硬撑下来,天天在校场摸爬滚打。
对于赵孝锡而言,这八千再训的士兵,只要能有三千人合格,他就会非常满意。其余的五千淘汰士兵,有三个月的坚苦训练,也可做为后备补充到各城中驻守。
目前琼州治下各县的城防军,都属于严重欠编的情况。好在赵孝锡不断从新南城调集兵力,入住这些县城,也算缓解了这种兵力紧张的情况。
可在赵孝锡看来,如果要进军李朝的话,海军方面有岳老三的部队就行。另外从其它海军基地,调遣一支三千人的参战部队便可。
其次陆路上,他同样将组建一支,人数不少于一万,配合火绳枪队跟炮队的陆军进攻。另外他跟段誉也达成合作,到时大理方面也会出兵策应。
从现在了解到的情况,李朝拥有的部队,人数也大概在十万左右。另外还有十几万部队,大多都是负责守城的杂军。这种杂军的战斗力,几乎不用完全放在心上。
赵孝锡要做的,就是打残李朝的这十万精锐部队。眼下只要琼州的事情平定,他就将与广南西路指挥使兼钦差的名义,整顿广南西路治下的边军部队。
这些也算经常遭遇战事的部队,稍加打磨一下,充当二线部队应该没问题。而这个职务,也是赵煦根据他的要求,没有丝毫克扣答应下来的。
只是在圣旨里面,赵煦很直接的表示,朝廷现在军费,更多集中于西北区域。如果要对李朝兴兵,军饷跟物资,全部由赵孝锡一力负责。
这种圣旨,让赵孝锡感觉到,这位堂弟还真是不肯吃亏的人。打仗打的是他的钱,他的物资。可打下来的彊域,却必须划到大宋的管辖之下。
而赵煦所需要做的,就是将广南西路这个大包袱抛给赵孝锡处理便行。反正在赵煦看来,这份圣旨,也能让他好好看看,赵孝锡对他到底有没有反意。
其实对赵孝锡而言,他现在还真没心思盯着大宋那张王座。现在的他,手头已经有两场战争需要准备。又岂会过多分心,去关注赵煦打的那点小算计呢!(未完待续)
位于琼州西北部的儋州,也算是琼州治下,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州府。说他复杂的原因,就是在这个州府之上,生活着不少被劝下山居住的黎族百姓。
另外儋州也算琼州治下,人均可开垦耕地面积比较多的州府。加上境内淡水资源比较丰厚,生活在这里的新老移民也比较多,治安情况也相对比较复杂。
虽然赵孝锡前次,已然来过这里,甚至后期还让海军,派了一个小型舰队驻扎在儋州府的北部湾。除了监控从海面上岛的零星海盗,也负责协助官府弹压地方。
自从前次,赵孝锡抵达这里,将原知州给革职查办押解进京。儋州官府,更多都处于无秩序状态。可有王府一个百人队的骑兵,坐镇州府管控局势,也没人敢造谣生事。
眼下送走嫁人的小妹,将岛上的事情交给父亲看着,赵孝锡就亲自送苏轼来此上任。原本想乘座船只,以便快点抵达,可苏轼却选择陆路通行。
清楚儋州的交通情况,还不是很乐观,目前赵孝锡派出的监工队伍。更多也是在修缮县城通往外界的公路。一些物资补给,更多都是采用海运的方式进行。
可苏轼为了更好的观察琼州的情况,自然选择陆路的方式,以便能更好的把握治理这里的脉络。对此,赵孝锡也没怎么拒绝,同样亲自陪他沿陆路抵达儋州。
先他们一步抵达儋州的知州卫队。已然将知州衙门给清理了出来。而一直提心吊胆的儋州官员,对于新任知州,竟是大名鼎鼎的东坡居士。自然也长松了一口气。
每天看着王府骑兵,在且城里转悠执勤,这些经历过清洗场面幸存在官员。都非常担心,赵孝锡会不会再派一个,不懂文事只知武备的官员来上任。
现在突闻苏轼上任知州,他们自然欢欣鼓舞,自发到城门口等待苏轼一行的到来。面对明显比琼山府。要显得荒僻不少的儋州,苏轼也觉得这才是琼州真正的面貌。
看着由府衙文案交接的一些东西。苏轼也非常意外,他这位知州手下,可指挥的官员竟然如此稀少。其中绝大多数县令跟州府官员,都被赵孝锡给砍杀待尽。
面对这种情况。苏轼无疑有点头疼,可赵孝锡也很直接的道:“苏大人,儋州府的情况,想必你现在也有所了解。目前你需要做的,就是尽快将府衙恢复起来。
本王在琉球,已经调派了一些新锐官员过来。他们抵达之后,你亲自负责考核,以评定他们的能力跟能担当的职务。若是觉得他们不行,那就让他们离开。本王另行任命便是。
至于那些被本王砍了的官员,都是一些死有余辜的贪官污吏。儋州会变成眼下的情况,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们无所作为,只为私利所造成的。
眼下你上任,本王至少还你一个干净的官府,还有相对平静的州府局势。原先上山从匪的百姓,如今大多都下山回家务农,地方治安也有了长足的改善。
另外为了帮助儋州。早日走上正途。北部湾的码头,本王会尽快安排人修缮起来。其次就是儋州境内的公路。本王已指挥工部,加快施工进度,大人以后也可关注一下。
除此之外,本王已调配十万两白银存进府库之中,以做了苏大人今年施政的财源。只是本王希望,从明年开始,儋州能自给自足,不用王府补贴州府开支便可。”
听到赵孝锡已经替他安排了这么多事情,苏轼也觉得,这位王爷确实与众不同。别人巴不得从下面官府收银子,他反倒好,一来就倒贴州府十万两银子。
终于明白,这是一个真正肯为民谋利的统治者,苏轼也很干脆的道:“请王爷放心,下官一定尽快肃清吏治,让儋州早日恢复平静,尽快让儋州百姓过上能吃饱穿暖的日子。”
有了苏轼这番话,赵孝锡又将一支三十人的王府卫队留下,充当他在州府的衙差跟护卫。同时表示,他来的时候,已经让人给几位儋州境内的黎族首领去信。
到了明天,相信这些首领,会来州府拜见他这位新任知州。对于这些来自宋朝以前的百姓,赵孝锡的意见只有一个,没任何优待跟偏见,一视同仁对待便可。
还有就是,尽量化解还存在的民族对立情绪。甚至为了解决这种情况,赵孝锡还打算,在儋州修建一个书院,等苏轼选好地方再上折请求拨款支持便行。
通过这一系列的安排,苏轼也真正明白,这位年青的王爷。并非如他自己所说那样,不懂什么民生政事,相反他的一些考虑跟安排很有道理。
这样一个肯为民谋利的统治者,无疑是琼州百姓的福气。可是不是大宋百姓的福气,只怕就是他所能预料的。可不管如何,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当好这个儋州知州便是。
至少在琼州府的那几天,他没看到赵孝锡父子,有任何拉拢他卖命的迹象。相反赵孝锡很直接的表示,帮他更多也是希望,他来到儋州来帮忙处理政务。
即如此,他又何必过多担心呢!反正说到底,一笔写不出两个赵字来,这天下本身就是赵家的。身为臣子,在这种事情上,他们也不好说什么,不参与便是了!
有了这种打算的苏轼,对于赵孝锡送他上任便离开,也觉得非常满意。他能感受到,赵孝锡对他的敬意。可这种敬意,并没什么巴结,也没什么虚假。
每次赵孝锡都能,恰到好处般让他不得不称赞一番。这让苏轼觉得,大宋有这么一位王爷,确实是大宋的福气。可这福气,最后会不会演变成祸水,只有天知道了!
送走了赵孝锡的苏轼,当天便召见了治下的各部各县官员。寻问了这些官员,有关儋州的民生情况,觉得总体还是不错,赵孝锡已然给他解决了不少麻烦事。
而离开儋州的赵孝锡,则直接来到儋州隔壁的昌化境内。在这里,他组建的第一支陆军部队,已然在这里展开了训练。而地方,便是以前昌化军的驻地。
这支以前朝廷养着,镇守琼州的边军部队。七成被赵孝锡给剔除出去,将新招收的琼州青壮,全部送到这里进行训练。负责训练的统领,真是被戏称新兵统领的赵五。
只是眼下这支部队训练的人数,并非当初赵孝锡所说的三千人,而是真正达到了八千人的规模。可三个月之后,到底有多少人能够通知考核,进入成为正规军,也有待检验。
这些冲着银子来的青壮,对于军营的训练,无疑是叫苦连天。可对于军营的伙食跟待遇,却显得异常珍惜。尤其一月还发二两银子,更是他们做梦都想的。
从入营第一天,他们就知道,能够通过三个月后的考核,便能拿到每月五两的军饷。这些都是苦出身的农家子弟,也都咬牙硬撑下来,天天在校场摸爬滚打。
对于赵孝锡而言,这八千再训的士兵,只要能有三千人合格,他就会非常满意。其余的五千淘汰士兵,有三个月的坚苦训练,也可做为后备补充到各城中驻守。
目前琼州治下各县的城防军,都属于严重欠编的情况。好在赵孝锡不断从新南城调集兵力,入住这些县城,也算缓解了这种兵力紧张的情况。
可在赵孝锡看来,如果要进军李朝的话,海军方面有岳老三的部队就行。另外从其它海军基地,调遣一支三千人的参战部队便可。
其次陆路上,他同样将组建一支,人数不少于一万,配合火绳枪队跟炮队的陆军进攻。另外他跟段誉也达成合作,到时大理方面也会出兵策应。
从现在了解到的情况,李朝拥有的部队,人数也大概在十万左右。另外还有十几万部队,大多都是负责守城的杂军。这种杂军的战斗力,几乎不用完全放在心上。
赵孝锡要做的,就是打残李朝的这十万精锐部队。眼下只要琼州的事情平定,他就将与广南西路指挥使兼钦差的名义,整顿广南西路治下的边军部队。
这些也算经常遭遇战事的部队,稍加打磨一下,充当二线部队应该没问题。而这个职务,也是赵煦根据他的要求,没有丝毫克扣答应下来的。
只是在圣旨里面,赵煦很直接的表示,朝廷现在军费,更多集中于西北区域。如果要对李朝兴兵,军饷跟物资,全部由赵孝锡一力负责。
这种圣旨,让赵孝锡感觉到,这位堂弟还真是不肯吃亏的人。打仗打的是他的钱,他的物资。可打下来的彊域,却必须划到大宋的管辖之下。
而赵煦所需要做的,就是将广南西路这个大包袱抛给赵孝锡处理便行。反正在赵煦看来,这份圣旨,也能让他好好看看,赵孝锡对他到底有没有反意。
其实对赵孝锡而言,他现在还真没心思盯着大宋那张王座。现在的他,手头已经有两场战争需要准备。又岂会过多分心,去关注赵煦打的那点小算计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