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是战是和?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武帝之天龙八部最新章节!
做为一个皇帝,不管年纪大小,他都渴望听到边关大捷这种消息。尤其对年幼接掌大宋朝的赵煦而言,他更加渴望在位期间,能成就超越前几任皇帝的功勋。
这种想法固然是好的,可赵煦同样明白朝廷如今的形势并不乐观。加上他这位皇帝的权力,很大程度上掌握在那位皇祖母手里,朝中掌权的大臣又有些厌战或者说怕战。
想想三个番邦之国虎视中原,会心存担忧也是很正常。为此,面对那些封河后屡犯边境的番邦骑兵,朝廷能做的就是避免边关城池的陷落。
至于那些没有大城庇护的普通百姓,也只能寄托他们靠运气,能逃过每天必来的一次洗劫。这种洗劫运气好点,最多失去一些财富。运气不好,也许就化身一具横于野外的尸身。
清楚这段时间,这位皇帝多么渴望好消息的文武大臣,自然清楚那位郡王爷。从封河前就进入秦凤路,准备给西夏国一次深刻的教训。
只是随着对方进入秦凤路之后,朝廷虽然没收到那里,令人心感不悦的消息,却也没听到任何战事的消息。仿佛秦凤路那一块,今年被朝廷彻底遗忘了一般。
这段时间,赵煦也询问过兵部,是否有接到秦凤路那边的战报。结果这一等,今天终于等到一个大捷的战报。至于这个大捷有多少,还要看了战报才知道。
从跪倒在地的驿地身上,拿到报捷战报的太监,恭恭敬敬的将奏折递给赵煦。迅速打开奏折时,看到上面熟悉的字眼,赵煦就知道这份报捷的战报。出自赵孝锡的亲笔。
等到上面详细记载,有关此次西夏大军进犯的消息,还有歼灭西夏骑兵的数量。以及那近五千号被俘的西夏骑兵,边境诸城安然无恙,边民死亡的数字可以忽略不计。
赵煦紧锁的眉头终于绽放。高兴的道:“好,好,好,巴蜀郡王不负朕望,带领朕的亲卫骑军,终于打了一个漂亮的大胜仗。
阵前斩杀西夏征东大将军赫连铁树。歼灭敌骑近一万有余,还俘虏敌骑近五千余人。自身伤亡才不过二千,这可是本朝当之无愧的大胜仗啊!”
一众大臣听到这个消息时,武将们自然是欣喜之余有些不信。文臣们虽然高兴,却有些担心这样一来,西夏会不会恼羞成怒大举进犯边境呢?
这年头。宋朝文臣反对打仗的原因很简单,出于公心的话,那就是打仗有些劳民伤财。出于私心的话,那就是不想让武将夺权。
看着众人似有不信,赵煦很直接的将大捷战报,递给身边的文武大臣观看。上面有巴蜀郡王的印章,这也意味着。这份战报是不可能做假的。
除非巴蜀郡王为了贪功,敢冒着欺君之罪,来成就所谓的大胜功勋。面对这些朝中不少大臣,都觉得自己给予太多厚宠的堂兄,又大大的给自己涨脸。
赵煦皇帝的信心顿时爆涨道:“范相,众位爱卿,现在你们还会觉得,朕从国库抽调税银组建亲卫军,是劳民伤财吗?平时你们都说,番邦骑兵过万不可敌。可现在呢?
巴蜀郡王仅凭亲卫骑兵的五千兵力,就取得如此大的胜利。你们还会觉得巴蜀郡王太年青,不能胜利骑军统领一职吗?”
说的这些文臣哑口无言之余,赵煦的畅快之意别提多美了。前段时间,为了准备秦凤路的战备物资。朝廷确实花费了不少钱。可有了这个大胜,这些人还能说什么呢?
以往历朝大战,想取得这样重大的胜利,那次花费的代价没有这次高。更何况,此次战报上面明白写着,除了歼杀的西夏敌骑所取得的重大战绩。
单单那上万西夏优良战马,就足以令朝廷大大的赚上一笔。谁都知道,如今战马对于朝廷的重要性。
有了这上万匹优良战马,朝廷在组建精锐骑兵上面,又能大大的减少一笔开支。真可谓人财两得的好事,赵煦身为皇帝又岂能不高兴呢?
看到这些文臣在皇帝面前吃憋,对这位好武郡王爷有好感的武将们,也觉得深受震撼。
只是震撼之余,他们也在担心。这千余骑军的伤亡名单中,有没有他们亲属的存在。
虽说军人战死沙场,对于他们这武武勋世家而言,也是件非常光荣的事情。可人死了,单单一个光荣有什么意义呢?活着享受这份荣誉,不是更令人高兴的事吗?
只是相比这份八百里加急传递的大捷战报,后续有关战斗的奏折,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知道。到时也许就能知道,那份战死或致残的名单中,有没有他们的子弟存在。
在赵煦跟宋朝文武大臣,以及很快得知消息的汴梁百姓,为此次兰州大捷而高兴时。
带着仅剩几百骑兵,冲过黄河进入国境的拓跋野。也将大军失利的消息,第一时间向西夏国主进行了禀报。
一时间,西夏国主都觉得不敢置信,这信心满满的大胜,怎么会一转眼变成大败呢?
尤其在得知,赫连铁树这位心腹大将,竟然也被宋军的将领给斩杀于阵前,西夏国主更加难以相信。要知道,赫连铁树可是西夏少有的骁勇善战,怎么会被斩杀了呢?
做为同样登基不久的西夏国主,李乾顺对于此次出兵兰州,可谓雄心壮志。非常相信这位一手提拔起来的军中大将,能替他再立功勋,收回前些年被大宋夺回的兰州地区。
可现在的现实呢?
赫连铁树被斩杀在兰州不说,其手下一万多骑兵,全部被葬送在宋朝境内。除此之外,就连拓跋族此次出兵,也可谓元气大伤。
这样一来,面对辽国铁骑的进犯,拓跋族也将压力倍增。这就意味,李乾顺要想保证夏辽边境的稳定,就必须从其它地方调兵过去,增加双方的兵力配比。
随着李乾顺将这个大败的消息,在早朝的时候宣布开来,询问这些文武大臣。接下来,跟宋朝到底是战是和时,整个朝堂也变成主战跟主和两派争吵的菜市场。
主战的一方,理由很简单,那就是必须给宋朝一个深刻的教训。在这些主战派看来,赫连铁树此次入侵失败,更多败在他轻敌大意之上。
只要他们接下来,加大兵力入侵,兰州就一定能够攻占下来。而相对的,他们出征的人除了财富之外,能得到的功勋自然不会少。
主和的一方,则是觉得西夏现在面临的处境,同样非常危险。一旦大举南下进犯,能胜固然是好事。
可万一再败,或者惨胜。面对虎视眈眈的辽国跟吐蕃,甚至于回鹘各部,西夏到时又如何应对呢?
毕竟,宋朝就算现在实力不如以前,可瘦死骆驼比马大。一旦战事陷入僵局,形势对西夏更加不利。
一时间,两派说的似乎都有理,反倒把李乾顺这位国主给搞烦躁,直接下令退朝延后再议。只是再议之后的结果,还是吵成一锅粥。
而随着陆续逃出重围的一些散骑,狼狈不堪的返回西夏之后,李乾顺也得知宋朝还俘虏了五千西夏骑兵的消息。其中还包括,那位不日就有可能,押送进大宋京城的外甥。
在这种争议之中,西夏调集于黄河边,防止宋军骑兵进犯的骑兵。也没发现,有宋军骑兵进犯的影子。
却得知那支凶悍的鬼骑兵,就在黄河对面扎营,也不过境就这样待在那里。似乎有意在等待西夏,对接下来是战是和拿出个痛快的决议来。
面对这支被拓跋野形容,能跟西夏国主掌握的铁鹞子相抗衡的宋军黑衣骑,最近被吵心烦的李乾顺决定。派出其掌握的三千铁鹞子,去试试那支待在黄河边不走的鬼骑军。
按照他的想法就是,铁鹞子若能胜,那他就站在主战一方,大举调兵进犯宋朝。若铁鹞子也不是那些骑兵的对手,那他就选择主和的一方。派人去宋朝,跟那位宋朝皇帝谈和。
对于李乾顺这种明显站在主战一方的决定,吵了几天还没有决断的文武大臣们,也只能静候铁鹞子的出兵情况。
只是主和一方的人也在担心,要是连最为精锐的铁鹞子都败了,西夏再与宋军谈和,又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呢?
在赵孝锡扎营于黄河边,每天派出鬼骑军小分队,巡逻周边剿杀那些越境的西夏侦骑队时。这段时间一直待在大理的木婉清跟钟灵,实在受不了心中对赵孝锡的思念。
最终将刚刚‘刑满释放’的哥哥段誉拉上,三人带着一支百余人的大理骑兵,踏上了前往兰州城的路途中。而收到这封情报时,赵孝锡也觉得这两个女人,胆子还真大。
得知对方已经在前来兰州城的路上,赵孝锡也只好命令武部,沿途对她们一行人进行护送。尽量保证她们两姐妹,以及那位大理世子的安全。
至于大理王室敢将段誉放到这么危险的境地,想来也是希望让其看看,真正的边境情况到底是什么样子。也让这位礼佛的王世子,体会一下世间的惨酷无情一面!(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阅读。)9
做为一个皇帝,不管年纪大小,他都渴望听到边关大捷这种消息。尤其对年幼接掌大宋朝的赵煦而言,他更加渴望在位期间,能成就超越前几任皇帝的功勋。
这种想法固然是好的,可赵煦同样明白朝廷如今的形势并不乐观。加上他这位皇帝的权力,很大程度上掌握在那位皇祖母手里,朝中掌权的大臣又有些厌战或者说怕战。
想想三个番邦之国虎视中原,会心存担忧也是很正常。为此,面对那些封河后屡犯边境的番邦骑兵,朝廷能做的就是避免边关城池的陷落。
至于那些没有大城庇护的普通百姓,也只能寄托他们靠运气,能逃过每天必来的一次洗劫。这种洗劫运气好点,最多失去一些财富。运气不好,也许就化身一具横于野外的尸身。
清楚这段时间,这位皇帝多么渴望好消息的文武大臣,自然清楚那位郡王爷。从封河前就进入秦凤路,准备给西夏国一次深刻的教训。
只是随着对方进入秦凤路之后,朝廷虽然没收到那里,令人心感不悦的消息,却也没听到任何战事的消息。仿佛秦凤路那一块,今年被朝廷彻底遗忘了一般。
这段时间,赵煦也询问过兵部,是否有接到秦凤路那边的战报。结果这一等,今天终于等到一个大捷的战报。至于这个大捷有多少,还要看了战报才知道。
从跪倒在地的驿地身上,拿到报捷战报的太监,恭恭敬敬的将奏折递给赵煦。迅速打开奏折时,看到上面熟悉的字眼,赵煦就知道这份报捷的战报。出自赵孝锡的亲笔。
等到上面详细记载,有关此次西夏大军进犯的消息,还有歼灭西夏骑兵的数量。以及那近五千号被俘的西夏骑兵,边境诸城安然无恙,边民死亡的数字可以忽略不计。
赵煦紧锁的眉头终于绽放。高兴的道:“好,好,好,巴蜀郡王不负朕望,带领朕的亲卫骑军,终于打了一个漂亮的大胜仗。
阵前斩杀西夏征东大将军赫连铁树。歼灭敌骑近一万有余,还俘虏敌骑近五千余人。自身伤亡才不过二千,这可是本朝当之无愧的大胜仗啊!”
一众大臣听到这个消息时,武将们自然是欣喜之余有些不信。文臣们虽然高兴,却有些担心这样一来,西夏会不会恼羞成怒大举进犯边境呢?
这年头。宋朝文臣反对打仗的原因很简单,出于公心的话,那就是打仗有些劳民伤财。出于私心的话,那就是不想让武将夺权。
看着众人似有不信,赵煦很直接的将大捷战报,递给身边的文武大臣观看。上面有巴蜀郡王的印章,这也意味着。这份战报是不可能做假的。
除非巴蜀郡王为了贪功,敢冒着欺君之罪,来成就所谓的大胜功勋。面对这些朝中不少大臣,都觉得自己给予太多厚宠的堂兄,又大大的给自己涨脸。
赵煦皇帝的信心顿时爆涨道:“范相,众位爱卿,现在你们还会觉得,朕从国库抽调税银组建亲卫军,是劳民伤财吗?平时你们都说,番邦骑兵过万不可敌。可现在呢?
巴蜀郡王仅凭亲卫骑兵的五千兵力,就取得如此大的胜利。你们还会觉得巴蜀郡王太年青,不能胜利骑军统领一职吗?”
说的这些文臣哑口无言之余,赵煦的畅快之意别提多美了。前段时间,为了准备秦凤路的战备物资。朝廷确实花费了不少钱。可有了这个大胜,这些人还能说什么呢?
以往历朝大战,想取得这样重大的胜利,那次花费的代价没有这次高。更何况,此次战报上面明白写着,除了歼杀的西夏敌骑所取得的重大战绩。
单单那上万西夏优良战马,就足以令朝廷大大的赚上一笔。谁都知道,如今战马对于朝廷的重要性。
有了这上万匹优良战马,朝廷在组建精锐骑兵上面,又能大大的减少一笔开支。真可谓人财两得的好事,赵煦身为皇帝又岂能不高兴呢?
看到这些文臣在皇帝面前吃憋,对这位好武郡王爷有好感的武将们,也觉得深受震撼。
只是震撼之余,他们也在担心。这千余骑军的伤亡名单中,有没有他们亲属的存在。
虽说军人战死沙场,对于他们这武武勋世家而言,也是件非常光荣的事情。可人死了,单单一个光荣有什么意义呢?活着享受这份荣誉,不是更令人高兴的事吗?
只是相比这份八百里加急传递的大捷战报,后续有关战斗的奏折,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知道。到时也许就能知道,那份战死或致残的名单中,有没有他们的子弟存在。
在赵煦跟宋朝文武大臣,以及很快得知消息的汴梁百姓,为此次兰州大捷而高兴时。
带着仅剩几百骑兵,冲过黄河进入国境的拓跋野。也将大军失利的消息,第一时间向西夏国主进行了禀报。
一时间,西夏国主都觉得不敢置信,这信心满满的大胜,怎么会一转眼变成大败呢?
尤其在得知,赫连铁树这位心腹大将,竟然也被宋军的将领给斩杀于阵前,西夏国主更加难以相信。要知道,赫连铁树可是西夏少有的骁勇善战,怎么会被斩杀了呢?
做为同样登基不久的西夏国主,李乾顺对于此次出兵兰州,可谓雄心壮志。非常相信这位一手提拔起来的军中大将,能替他再立功勋,收回前些年被大宋夺回的兰州地区。
可现在的现实呢?
赫连铁树被斩杀在兰州不说,其手下一万多骑兵,全部被葬送在宋朝境内。除此之外,就连拓跋族此次出兵,也可谓元气大伤。
这样一来,面对辽国铁骑的进犯,拓跋族也将压力倍增。这就意味,李乾顺要想保证夏辽边境的稳定,就必须从其它地方调兵过去,增加双方的兵力配比。
随着李乾顺将这个大败的消息,在早朝的时候宣布开来,询问这些文武大臣。接下来,跟宋朝到底是战是和时,整个朝堂也变成主战跟主和两派争吵的菜市场。
主战的一方,理由很简单,那就是必须给宋朝一个深刻的教训。在这些主战派看来,赫连铁树此次入侵失败,更多败在他轻敌大意之上。
只要他们接下来,加大兵力入侵,兰州就一定能够攻占下来。而相对的,他们出征的人除了财富之外,能得到的功勋自然不会少。
主和的一方,则是觉得西夏现在面临的处境,同样非常危险。一旦大举南下进犯,能胜固然是好事。
可万一再败,或者惨胜。面对虎视眈眈的辽国跟吐蕃,甚至于回鹘各部,西夏到时又如何应对呢?
毕竟,宋朝就算现在实力不如以前,可瘦死骆驼比马大。一旦战事陷入僵局,形势对西夏更加不利。
一时间,两派说的似乎都有理,反倒把李乾顺这位国主给搞烦躁,直接下令退朝延后再议。只是再议之后的结果,还是吵成一锅粥。
而随着陆续逃出重围的一些散骑,狼狈不堪的返回西夏之后,李乾顺也得知宋朝还俘虏了五千西夏骑兵的消息。其中还包括,那位不日就有可能,押送进大宋京城的外甥。
在这种争议之中,西夏调集于黄河边,防止宋军骑兵进犯的骑兵。也没发现,有宋军骑兵进犯的影子。
却得知那支凶悍的鬼骑兵,就在黄河对面扎营,也不过境就这样待在那里。似乎有意在等待西夏,对接下来是战是和拿出个痛快的决议来。
面对这支被拓跋野形容,能跟西夏国主掌握的铁鹞子相抗衡的宋军黑衣骑,最近被吵心烦的李乾顺决定。派出其掌握的三千铁鹞子,去试试那支待在黄河边不走的鬼骑军。
按照他的想法就是,铁鹞子若能胜,那他就站在主战一方,大举调兵进犯宋朝。若铁鹞子也不是那些骑兵的对手,那他就选择主和的一方。派人去宋朝,跟那位宋朝皇帝谈和。
对于李乾顺这种明显站在主战一方的决定,吵了几天还没有决断的文武大臣们,也只能静候铁鹞子的出兵情况。
只是主和一方的人也在担心,要是连最为精锐的铁鹞子都败了,西夏再与宋军谈和,又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呢?
在赵孝锡扎营于黄河边,每天派出鬼骑军小分队,巡逻周边剿杀那些越境的西夏侦骑队时。这段时间一直待在大理的木婉清跟钟灵,实在受不了心中对赵孝锡的思念。
最终将刚刚‘刑满释放’的哥哥段誉拉上,三人带着一支百余人的大理骑兵,踏上了前往兰州城的路途中。而收到这封情报时,赵孝锡也觉得这两个女人,胆子还真大。
得知对方已经在前来兰州城的路上,赵孝锡也只好命令武部,沿途对她们一行人进行护送。尽量保证她们两姐妹,以及那位大理世子的安全。
至于大理王室敢将段誉放到这么危险的境地,想来也是希望让其看看,真正的边境情况到底是什么样子。也让这位礼佛的王世子,体会一下世间的惨酷无情一面!(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