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巧遇
推荐阅读: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回到21世纪最新章节!
谢永青的家在一条普通的乡间河流旁,此刻他走的这条路既是村里的主干道,又是河堤的一部分,在他儿时的记忆中,这条路是一条泥巴路,两边长满了芦苇和杂草,河流也清澈见底,每到夏天他就会拿个救生圈来游泳,不过这种景象已经消失很久了,现在他能看到就只是一条宽敞的水泥马路,河流里散发着和空气中类似的味道,马路对面是整整一大片的化工园区,巨大的罐头和管道就像一条巨蛇盘踞其中。
几年前村里还为了这家化工厂闹过事,去市里集体上访,谢永青还专门被父亲请回来调查这些工厂——在村民眼中看来,谢永青也算得上大半个专家了,谢永青为这事前前后后跑了一个多月,查相关标准,把提取的样品送去实验室检验,结果把报告拿回家之后,父亲一边给他展示新买的二手面包车一边对他说:“这事不用管了,跟我们没关系。”
怎么会没关系呢?谢永青家距离化工厂直线距离不超过一公里,晚上睡觉不关紧窗户甚至都能被味道臭醒……但父亲不这样认为,他觉得一辆面包车更重要,因为村里很多人都开上车了,就他还没有。
谢永青本来以为这次自己回来会有些近乡情怯的,或者多多少少会有点感想,也许这些想法会让自己改变主意,但是他诧异的发现自己竟然完全没有,踩在水泥路上,他觉得比之前任何一次回来都要脚踏实地。
家里没人,大门上还贴着过年时的春联,父亲在门口种了点花草,不过都长的发蔫,不知道是因为环境还是因为无人照料,谢永青拿过一个水壶,挨个给它们浇了点水,然后把包放下,搬了张凳子坐在门口,拿出纸和笔,一边晒着太阳一边写了起来。
“回来了?”写的有些入了神的谢永青抬起头,是母亲,他收起写到一大半的纸,点了点头,帮母亲接过手里的东西。
“你爸出去了,得晚上才能回来,”母亲在厨房一边洗菜一边说,“这次回来打算住几天?”
“就请了两天假,明天就得回去。”
“哦,这样啊。”母亲的声音有些遗憾,“知道你回来,特意给你做回锅肉。”
吃过饭母亲又出去了,谢永青就留在门口一个人发呆,什么也不干,什么也不看,就是两眼无神的盯着空气胡思乱想,想自己小时候,想自己高中,想自己大学,有时候想着想着,自己会莫名其妙激动起来,有时候又会莫名悲哀。二十多年的记忆用一个下午回味显然远远不够,还没等谢永青想出个所以然来,就传来不远处轮胎摩擦地面的声音。
谢永青没有抬头,一直到耳朵听见关门声,看见父亲在夕阳下的身影将自己笼罩,他站起身来,平视着看这个头发已经显现苍白的男人一眼:“爸。”
父亲脸色动了动:“还没吃饭吧。”
于是又吃饭,晚饭相对午饭要丰富了些,父亲从镇上带回来几个卤菜,谢永青挨个尝了一遍,但最后还是把中午的那点回锅肉吃干净了。
晚上谢永青想坐在门口看会星星,但很快就发现这里已经看不到星星了,就只能回去房间发呆,7点多的时候,从窗户飘进来一股浓烈的化学品味道,谢永青默默的去关上窗,他知道化工厂的晚班时间又到了,谢永青记得自己读大学的时候还是在半夜12点偷排,但现在……
睡觉之前,谢永青把白天没写完的内容继续完成,并找来自己的行李箱把纸放了进去,然后又给密码箱重新设了个密码,什么数字好呢?888吧,取个好兆头,去去晦气。
……
第二天下午谢永青就回到了申海,正如他对韩乐说的,直接去的学校,打完卡进实验室,机械的换鞋,脱衣服,穿衣服,消毒,进去之后才发现以往空荡荡的实验室今天多出了几个人,项目组的组长,李教授把他招呼过去对他解释:“小谢你来啦,这几个学生都是来看热闹的,这不这段时间又禽流感吗,正好你负责这一块,也可以跟他们讲讲。”
谢永青这段时间的工作听起来很高端,说大一点可以说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一小部分,但在谢永青看来其实很无趣,起码谢永青自己完全没有置身大型工程的兴奋感,就像他以前说过的,最有意思的那部分已经被前人提出来了,他们的任务就是完成剩下无趣的部分——大部分科研工作都是做这部分工作,而且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这部分工作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大概蓝图早在十几年前就差不多画好了,当然那只是物理图谱,如果把人类所有基因比作一副拼图,那么完成物理图谱就好像把所有的拼版都找出来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测序,这也是这些年许多政府和研究机构一直在做的工作,这项工作一般通过计算机来完成,而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研究机构也都在按照他们各自的利益,对这幅尚未完成的拼图进行解读——也就是完成基因图谱的工作,把Dna信息进行深度解读,包括它们表达出的产物,中间过程,所起的作用。这个阶段就好像一张遍地宝藏的藏宝图,每一个研究图的人都迫不及待的从他们负责研究的那部分挖出点宝藏来,也确实有很多人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收获,许多和基因直接相关的单基因疾病都被找了出来,而更复杂的多基因疾病的研究现在也在进行中。
受之前两次影响较大的疾病影响,国内的受政策影响的科研机构在这方面更倾向于研究和免疫相关的内容,而西方则更多的研究肿瘤、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因为他们很多研究的主要力量来自私营的医药企业,在这些行业一旦有所突破,很容易给企业带来巨大而长久的利润。谢永进之所以会答应进这个项目组,除了因为导师的要求和推荐,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这是国内不多的和烈性传染病研究相关的一条线,如果再高那就等去军事研究机构了——现在的谢永青还没这个分量和渠道。
“禽流感病原体属于病毒,是没有办法离开活体单独生存的。”在试验台前,谢永青通过隔离手套操作活鸡胚——也就是鸡蛋,通过注射器从中提取组织液,一边熟练的做涂片,一边对边上一脸好奇的学弟学妹们说,这个过程他现在几乎闭着眼睛都能操作,自己都数不清楚重复过多少次了。
“万一我们这里有恐怖分子把这玻璃打破,抢走鸡蛋怎么办?”一个学弟看着谢永青的正在操作的手问道,“会不会像生化危机上说的,门开不了,把我们都‘处理’在这。”
“这你倒不用担心,你可以看看这里的操作流程”,这个学生的想法谢永青第一次接触P3级实验室的时候也有过,毕竟这里能够接触到的病原体都是有一部分威力了,不过看完规章制度之后就没什么想法了,“所有涉及病原体的操作在这里起码都会有三层,甚至三层以上的隔离防护。”
类似的参观人员每隔一段时间都会遇到,有时候是校领导,有时候是教育部领导……当然谢永青是没什么机会在领导面前露脸,更别说对他们详细解释了,但在学生这里还是有这个机会的,每年都会有这么几波,当初谢永青也是这么过来的,所以他现在介绍的这些内容,很多时候就仿佛是在对自己说:
“第一层是人员隔离,也就是我们身上穿的防护服,第二层是操作隔离,包括这个全封闭操作台,隔离手套,在P4级实验室甚至会用到高自由度机械臂代替,第三层就是建筑隔离,整座建筑和外界不直接接触,出入都有严格的消毒程序。除了隔离措施,实验室还有一些防护手段,最简单的手段就是负压,因为最具危害性的传染病都可以通过空气传播,所以电影里的场景如果发生在这里,比如真的有带病毒试管摔破在地上,也不可能通过空气影响到实验室外。”
学生们也就图个热闹,呆了几十分钟就都走了,谢永青却还要留下来,和另一个师兄在这里干到吃晚饭——一般来说谢永青连晚饭都不会去吃,因为他觉得出去再回来这一套程序太烦了,还不如直接干到晚上去吃顿好的,在这个级别的实验室里每一分钟都是很宝贵的,很多其他项目都在他们后面排队等着使用,如果不是老头子的关系也许谢永青连进来的机会都不存在。
吃晚饭的时候组长跟师兄走了,整个实验室就剩下谢永青还有另外两个值班人员——他们都是负责维持实验室的日常运作的学生,有时候也会帮实验人员做一些常规性的工作,实验室有空的时候也会自己做做私活——算是比谢永青低一级的操作工,但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科研流水线上的一份子。按照规定的精神,实验室最少得有三个人在内,以便相互监督,他们都得等组长和师兄回来才会换着去吃,当然如果谢永青要去,他们中的一个就得等第三批——不过这个规定很多时候也不是百分之百进行,一般有组长在两个人也勉强。
“我听说你是牛津的?”谢永青一边用英语跟其中一个英国来的留学生说话,一边拿过一只鸡蛋,固定住之后又去取注射器。
“你们中国人到底是有多喜欢牛津啊,”对方再一次纠正谢永青的错误,“是曼彻斯特,那里有世界上最棒的足球队!”
“没听说过,”谢永青摇头,然后对另一位同胞寻求支援,“小唐你听说过吗?”
小唐有些尴尬的别过脸,装不认识谢永青,过了一会还是小心的解释:“曼联很有名的。”虽然他也不太看足球,但名声多少也听过。
“看来是我孤陋寡闻了,”谢永青讪讪的笑了笑,然后拍拍手,把刚做好的涂片放下,“不行不行,我都饿出低血糖了,我先去换衣服。”
实验室进出都得花上十几分钟,刚才两人出去吃饭已经有一会了,算算时间他们回来谢永青也差不多换好——算是走制度一个小漏洞,这在以前是常有的事。
在单独的更衣室里,谢永青挨个脱下防护手套,防护服,以及防护眼镜,手套内已经出现了零星的血迹,毕竟隔了一层,手上的力道没准,但好在自己在家里练习过几次,还是扎准了地方,谢永青在最快时间内用消毒液将血迹清除干净,并从外衣口袋里找出创口贴贴上,以止住出血,然后他穿上外套,就在这个时候他听到实验室大门被打开的声音,接着又是第一层风闸吹起的声音。
“我说让你先去吃吧,”李教授进来的时候看到已经换好衣服的谢永青,笑着对他说,“别仗着自己年轻就抗饿,到我这个年纪抗出一身的病,快去吧。”
谢永青带着口罩,对李教授点点头没说话,等走到门边的时候又对着墙说:“李教授,晚上我可能不来了,有点事。”
“哦,”李教授皱了皱眉头,但还是多问了一句,“跟刘教授打过招呼没?”
“我正准备去跟他说,”谢永青道,“不好意思,给你们添麻烦了。”
“没事没事,”刘教授摆摆手,然后又八卦的猜测,“是不是跟你女朋友结婚的事?”
不过没人回答,谢永青已经离开了。
禽流感的潜伏期一般是一到三天,七八天也有,如果运气不好,十几个小时就发病也有,所以留给谢永青的时间并不多,他知道就在此时此刻,病毒正在自己血液中繁衍,数量以指数形式高速递增,免疫系统甚至还完全没有反应,由于病毒尺寸足够小,它们会顺着自己血液到达全身各个角落,出现在各种分泌物中,包括唾液,随着自己的呼吸和行动,病毒会被迅速传播——所以谢永青这一路上都尽量避开人群。也许真正在外发生的禽流感尚不能通过人传染人,但谢永青知道他选的那个鸡胚里的病毒可以做到——如果它做不到,也就没有去研究的必要了,自己更没有使用的必要。
谢永青想找个僻静点的地方打电话,但他很快就发现要做到这一点似乎有点难,七点多钟正是大学里热闹的时候,每走上几步谢永青就能看见一对对的情侣,而且越僻静的地方这种现象也就越多,最后谢永青只能回宿舍来完成。
“刘教授,上次你说的那个材料制备方法回去之后我又试了几次,”谢永青在电话里说,“让我给试出来了,相关材料就在我这,要不您来拿一趟?”
电话那边的声音很杂,听得出来正在吃饭,过了一会又稍微安静了下来,老头子压着电话说:“我正在招待几个教育部的大头,你的事等我回去再说。”
漆黑一片的宿舍中,谢永青不知道为什么咧嘴笑了一下,他想到一个很有意思的主意:“要不我过去找您吧,您现在在哪?”
“你过来干什么?”刘教授语气严肃了些,“别胡闹。”
“没事,”如果说以前谢永青还有所敬畏的话,那他现在真的是什么都无所谓了,“您就当给我做个引荐,您以前说的没错,多认识几个人总没坏处。”
“你自己能想通这一层就好,”刘教授的拒绝也不是很坚决,象征性推了谢永青几次,就被他坚决的态度顶回来了,也就勉强答应,“那就来好了,这里也刚开始,不过要穿的正式点,对了,实验室那边别忘了跟李主任请个假。”
“我已经请过了。”
挂掉电话,谢永青摸着黑在衣柜里找衣服,里面唯一一套像样点的还是自己硕士毕业的时候花了两千块左右买的西装,除了过年时回家穿上一次,谢永青几乎碰它的机会,他也不认为自己短期内会有机会穿——现在谢永青自己知道错了。
穿上西装后,打开卫生间的灯,谢永青又用梳子沾上水梳了梳头,然后对着镜子里那个人模狗样的家伙笑了笑:“帅!太帅了!”
“Пустьяростьблaгороднaя,Вскипaeт,кaкволнa!”(让高贵的愤怒,如波浪般翻滚,《神圣的战争》歌词),在走出校园的这一路上,谢永青模拟着耳机中那舌头打卷的俄罗斯腔,放肆的大声唱道,不仅在唱,两只手还过分夸张的做着指挥动作,这动作和歌声让路过的行人都为之侧目,并理智的跟他保持了一段距离。
这时候一个熟悉的身影从对面走来,她手上正捧着一堆书,书上面还放着一张他很熟悉的借书卡,谢永青还没来得及转过头回避,对方就已经认出了他并过来打招呼:“谢永青,什么事这么高兴!”
谢永青的家在一条普通的乡间河流旁,此刻他走的这条路既是村里的主干道,又是河堤的一部分,在他儿时的记忆中,这条路是一条泥巴路,两边长满了芦苇和杂草,河流也清澈见底,每到夏天他就会拿个救生圈来游泳,不过这种景象已经消失很久了,现在他能看到就只是一条宽敞的水泥马路,河流里散发着和空气中类似的味道,马路对面是整整一大片的化工园区,巨大的罐头和管道就像一条巨蛇盘踞其中。
几年前村里还为了这家化工厂闹过事,去市里集体上访,谢永青还专门被父亲请回来调查这些工厂——在村民眼中看来,谢永青也算得上大半个专家了,谢永青为这事前前后后跑了一个多月,查相关标准,把提取的样品送去实验室检验,结果把报告拿回家之后,父亲一边给他展示新买的二手面包车一边对他说:“这事不用管了,跟我们没关系。”
怎么会没关系呢?谢永青家距离化工厂直线距离不超过一公里,晚上睡觉不关紧窗户甚至都能被味道臭醒……但父亲不这样认为,他觉得一辆面包车更重要,因为村里很多人都开上车了,就他还没有。
谢永青本来以为这次自己回来会有些近乡情怯的,或者多多少少会有点感想,也许这些想法会让自己改变主意,但是他诧异的发现自己竟然完全没有,踩在水泥路上,他觉得比之前任何一次回来都要脚踏实地。
家里没人,大门上还贴着过年时的春联,父亲在门口种了点花草,不过都长的发蔫,不知道是因为环境还是因为无人照料,谢永青拿过一个水壶,挨个给它们浇了点水,然后把包放下,搬了张凳子坐在门口,拿出纸和笔,一边晒着太阳一边写了起来。
“回来了?”写的有些入了神的谢永青抬起头,是母亲,他收起写到一大半的纸,点了点头,帮母亲接过手里的东西。
“你爸出去了,得晚上才能回来,”母亲在厨房一边洗菜一边说,“这次回来打算住几天?”
“就请了两天假,明天就得回去。”
“哦,这样啊。”母亲的声音有些遗憾,“知道你回来,特意给你做回锅肉。”
吃过饭母亲又出去了,谢永青就留在门口一个人发呆,什么也不干,什么也不看,就是两眼无神的盯着空气胡思乱想,想自己小时候,想自己高中,想自己大学,有时候想着想着,自己会莫名其妙激动起来,有时候又会莫名悲哀。二十多年的记忆用一个下午回味显然远远不够,还没等谢永青想出个所以然来,就传来不远处轮胎摩擦地面的声音。
谢永青没有抬头,一直到耳朵听见关门声,看见父亲在夕阳下的身影将自己笼罩,他站起身来,平视着看这个头发已经显现苍白的男人一眼:“爸。”
父亲脸色动了动:“还没吃饭吧。”
于是又吃饭,晚饭相对午饭要丰富了些,父亲从镇上带回来几个卤菜,谢永青挨个尝了一遍,但最后还是把中午的那点回锅肉吃干净了。
晚上谢永青想坐在门口看会星星,但很快就发现这里已经看不到星星了,就只能回去房间发呆,7点多的时候,从窗户飘进来一股浓烈的化学品味道,谢永青默默的去关上窗,他知道化工厂的晚班时间又到了,谢永青记得自己读大学的时候还是在半夜12点偷排,但现在……
睡觉之前,谢永青把白天没写完的内容继续完成,并找来自己的行李箱把纸放了进去,然后又给密码箱重新设了个密码,什么数字好呢?888吧,取个好兆头,去去晦气。
……
第二天下午谢永青就回到了申海,正如他对韩乐说的,直接去的学校,打完卡进实验室,机械的换鞋,脱衣服,穿衣服,消毒,进去之后才发现以往空荡荡的实验室今天多出了几个人,项目组的组长,李教授把他招呼过去对他解释:“小谢你来啦,这几个学生都是来看热闹的,这不这段时间又禽流感吗,正好你负责这一块,也可以跟他们讲讲。”
谢永青这段时间的工作听起来很高端,说大一点可以说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一小部分,但在谢永青看来其实很无趣,起码谢永青自己完全没有置身大型工程的兴奋感,就像他以前说过的,最有意思的那部分已经被前人提出来了,他们的任务就是完成剩下无趣的部分——大部分科研工作都是做这部分工作,而且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这部分工作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大概蓝图早在十几年前就差不多画好了,当然那只是物理图谱,如果把人类所有基因比作一副拼图,那么完成物理图谱就好像把所有的拼版都找出来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测序,这也是这些年许多政府和研究机构一直在做的工作,这项工作一般通过计算机来完成,而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研究机构也都在按照他们各自的利益,对这幅尚未完成的拼图进行解读——也就是完成基因图谱的工作,把Dna信息进行深度解读,包括它们表达出的产物,中间过程,所起的作用。这个阶段就好像一张遍地宝藏的藏宝图,每一个研究图的人都迫不及待的从他们负责研究的那部分挖出点宝藏来,也确实有很多人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收获,许多和基因直接相关的单基因疾病都被找了出来,而更复杂的多基因疾病的研究现在也在进行中。
受之前两次影响较大的疾病影响,国内的受政策影响的科研机构在这方面更倾向于研究和免疫相关的内容,而西方则更多的研究肿瘤、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因为他们很多研究的主要力量来自私营的医药企业,在这些行业一旦有所突破,很容易给企业带来巨大而长久的利润。谢永进之所以会答应进这个项目组,除了因为导师的要求和推荐,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这是国内不多的和烈性传染病研究相关的一条线,如果再高那就等去军事研究机构了——现在的谢永青还没这个分量和渠道。
“禽流感病原体属于病毒,是没有办法离开活体单独生存的。”在试验台前,谢永青通过隔离手套操作活鸡胚——也就是鸡蛋,通过注射器从中提取组织液,一边熟练的做涂片,一边对边上一脸好奇的学弟学妹们说,这个过程他现在几乎闭着眼睛都能操作,自己都数不清楚重复过多少次了。
“万一我们这里有恐怖分子把这玻璃打破,抢走鸡蛋怎么办?”一个学弟看着谢永青的正在操作的手问道,“会不会像生化危机上说的,门开不了,把我们都‘处理’在这。”
“这你倒不用担心,你可以看看这里的操作流程”,这个学生的想法谢永青第一次接触P3级实验室的时候也有过,毕竟这里能够接触到的病原体都是有一部分威力了,不过看完规章制度之后就没什么想法了,“所有涉及病原体的操作在这里起码都会有三层,甚至三层以上的隔离防护。”
类似的参观人员每隔一段时间都会遇到,有时候是校领导,有时候是教育部领导……当然谢永青是没什么机会在领导面前露脸,更别说对他们详细解释了,但在学生这里还是有这个机会的,每年都会有这么几波,当初谢永青也是这么过来的,所以他现在介绍的这些内容,很多时候就仿佛是在对自己说:
“第一层是人员隔离,也就是我们身上穿的防护服,第二层是操作隔离,包括这个全封闭操作台,隔离手套,在P4级实验室甚至会用到高自由度机械臂代替,第三层就是建筑隔离,整座建筑和外界不直接接触,出入都有严格的消毒程序。除了隔离措施,实验室还有一些防护手段,最简单的手段就是负压,因为最具危害性的传染病都可以通过空气传播,所以电影里的场景如果发生在这里,比如真的有带病毒试管摔破在地上,也不可能通过空气影响到实验室外。”
学生们也就图个热闹,呆了几十分钟就都走了,谢永青却还要留下来,和另一个师兄在这里干到吃晚饭——一般来说谢永青连晚饭都不会去吃,因为他觉得出去再回来这一套程序太烦了,还不如直接干到晚上去吃顿好的,在这个级别的实验室里每一分钟都是很宝贵的,很多其他项目都在他们后面排队等着使用,如果不是老头子的关系也许谢永青连进来的机会都不存在。
吃晚饭的时候组长跟师兄走了,整个实验室就剩下谢永青还有另外两个值班人员——他们都是负责维持实验室的日常运作的学生,有时候也会帮实验人员做一些常规性的工作,实验室有空的时候也会自己做做私活——算是比谢永青低一级的操作工,但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科研流水线上的一份子。按照规定的精神,实验室最少得有三个人在内,以便相互监督,他们都得等组长和师兄回来才会换着去吃,当然如果谢永青要去,他们中的一个就得等第三批——不过这个规定很多时候也不是百分之百进行,一般有组长在两个人也勉强。
“我听说你是牛津的?”谢永青一边用英语跟其中一个英国来的留学生说话,一边拿过一只鸡蛋,固定住之后又去取注射器。
“你们中国人到底是有多喜欢牛津啊,”对方再一次纠正谢永青的错误,“是曼彻斯特,那里有世界上最棒的足球队!”
“没听说过,”谢永青摇头,然后对另一位同胞寻求支援,“小唐你听说过吗?”
小唐有些尴尬的别过脸,装不认识谢永青,过了一会还是小心的解释:“曼联很有名的。”虽然他也不太看足球,但名声多少也听过。
“看来是我孤陋寡闻了,”谢永青讪讪的笑了笑,然后拍拍手,把刚做好的涂片放下,“不行不行,我都饿出低血糖了,我先去换衣服。”
实验室进出都得花上十几分钟,刚才两人出去吃饭已经有一会了,算算时间他们回来谢永青也差不多换好——算是走制度一个小漏洞,这在以前是常有的事。
在单独的更衣室里,谢永青挨个脱下防护手套,防护服,以及防护眼镜,手套内已经出现了零星的血迹,毕竟隔了一层,手上的力道没准,但好在自己在家里练习过几次,还是扎准了地方,谢永青在最快时间内用消毒液将血迹清除干净,并从外衣口袋里找出创口贴贴上,以止住出血,然后他穿上外套,就在这个时候他听到实验室大门被打开的声音,接着又是第一层风闸吹起的声音。
“我说让你先去吃吧,”李教授进来的时候看到已经换好衣服的谢永青,笑着对他说,“别仗着自己年轻就抗饿,到我这个年纪抗出一身的病,快去吧。”
谢永青带着口罩,对李教授点点头没说话,等走到门边的时候又对着墙说:“李教授,晚上我可能不来了,有点事。”
“哦,”李教授皱了皱眉头,但还是多问了一句,“跟刘教授打过招呼没?”
“我正准备去跟他说,”谢永青道,“不好意思,给你们添麻烦了。”
“没事没事,”刘教授摆摆手,然后又八卦的猜测,“是不是跟你女朋友结婚的事?”
不过没人回答,谢永青已经离开了。
禽流感的潜伏期一般是一到三天,七八天也有,如果运气不好,十几个小时就发病也有,所以留给谢永青的时间并不多,他知道就在此时此刻,病毒正在自己血液中繁衍,数量以指数形式高速递增,免疫系统甚至还完全没有反应,由于病毒尺寸足够小,它们会顺着自己血液到达全身各个角落,出现在各种分泌物中,包括唾液,随着自己的呼吸和行动,病毒会被迅速传播——所以谢永青这一路上都尽量避开人群。也许真正在外发生的禽流感尚不能通过人传染人,但谢永青知道他选的那个鸡胚里的病毒可以做到——如果它做不到,也就没有去研究的必要了,自己更没有使用的必要。
谢永青想找个僻静点的地方打电话,但他很快就发现要做到这一点似乎有点难,七点多钟正是大学里热闹的时候,每走上几步谢永青就能看见一对对的情侣,而且越僻静的地方这种现象也就越多,最后谢永青只能回宿舍来完成。
“刘教授,上次你说的那个材料制备方法回去之后我又试了几次,”谢永青在电话里说,“让我给试出来了,相关材料就在我这,要不您来拿一趟?”
电话那边的声音很杂,听得出来正在吃饭,过了一会又稍微安静了下来,老头子压着电话说:“我正在招待几个教育部的大头,你的事等我回去再说。”
漆黑一片的宿舍中,谢永青不知道为什么咧嘴笑了一下,他想到一个很有意思的主意:“要不我过去找您吧,您现在在哪?”
“你过来干什么?”刘教授语气严肃了些,“别胡闹。”
“没事,”如果说以前谢永青还有所敬畏的话,那他现在真的是什么都无所谓了,“您就当给我做个引荐,您以前说的没错,多认识几个人总没坏处。”
“你自己能想通这一层就好,”刘教授的拒绝也不是很坚决,象征性推了谢永青几次,就被他坚决的态度顶回来了,也就勉强答应,“那就来好了,这里也刚开始,不过要穿的正式点,对了,实验室那边别忘了跟李主任请个假。”
“我已经请过了。”
挂掉电话,谢永青摸着黑在衣柜里找衣服,里面唯一一套像样点的还是自己硕士毕业的时候花了两千块左右买的西装,除了过年时回家穿上一次,谢永青几乎碰它的机会,他也不认为自己短期内会有机会穿——现在谢永青自己知道错了。
穿上西装后,打开卫生间的灯,谢永青又用梳子沾上水梳了梳头,然后对着镜子里那个人模狗样的家伙笑了笑:“帅!太帅了!”
“Пустьяростьблaгороднaя,Вскипaeт,кaкволнa!”(让高贵的愤怒,如波浪般翻滚,《神圣的战争》歌词),在走出校园的这一路上,谢永青模拟着耳机中那舌头打卷的俄罗斯腔,放肆的大声唱道,不仅在唱,两只手还过分夸张的做着指挥动作,这动作和歌声让路过的行人都为之侧目,并理智的跟他保持了一段距离。
这时候一个熟悉的身影从对面走来,她手上正捧着一堆书,书上面还放着一张他很熟悉的借书卡,谢永青还没来得及转过头回避,对方就已经认出了他并过来打招呼:“谢永青,什么事这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