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中东攻略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国策最新章节!
第八十三章 中东攻略
作为第三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二场地面战争,中东战争从一开始就备受关注。
有意思的是,因为在大陆战场上,交战双方投入200多万兵力(美俄联军140万,集约集团联军约70万)的第三轮进攻战役,即由代号“卡马洪流”的北部战役(流经彼尔姆的卡马河是伏尔加河的主要支流)与代号“普里皮亚季”的南部战役(普里皮亚季河是第耶伯河的主要支流,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就在这条河上)组成的大规模战略进攻行动正进行得如火如荼,所以中东战争打响的时候并未受到高度关注。
当然,这与中东战争的重要程度没有任何实质性关系。
以当时的战局,中东战争到底有多重要呢?因为中东地区相对狭窄,而且战场北面是多山的小亚细亚、南面又是宣布永久中立的约旦,适合大兵团作战的战场面积不到100万平方千米,所以能够容纳的地面部队非常有限,也就不能以双方动用的兵力来衡量这场战争的重要性。客观的讲,双方在中东战场上的指挥官就能证明这场战争的重要性。美军的指挥官不是性格暴躁的施泰德,而是智勇双全的阿尔梅尔。根据美国陆军的人事档案,在中东战争爆发之前,一直是由阿尔梅尔在莫斯科负责中东战区的作战部署,施泰德则在土耳其继续指挥俄罗斯战场上的美军,即杜奇威让阿尔梅尔去莫斯科,只是疑兵之计。与美国陆军怕见天日的做法比起来,共和国陆军就要直接得多,从始至终在中东战场上指挥共和国军队作战的都是陆军上将李东石。
李东石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将军,前面做了很多介绍,也就不再累述。南亚战区分家的时候,即成立中东战区的时候,时任共和国副元首的裴承毅没有启用像苏劲辉这类资历更老的将军,而是让年仅55岁的李东石以陆军中将的身份出任战区司令(不久之后就晋升为陆军上将),主要就是李东石是他这一代将军(在2000年前后出身)中最稳重的一个,而且临危决断能力最出色。
从双方任命的战区司令就看得出来,在中东战场上,双方的底线都是不败。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优先保证不失败,再考虑如何取得胜利。
这一指导思想决定了中东战争的基本局面。
从双方的攻防态势来看,中东战争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站在共和国的立场上,就是以美以土联军积极进攻的“战略防御阶段”,双方为争夺主动权而频繁发起以消耗对方有生兵力的小规模战役的“战略僵持阶段”,以及集约集团联军掌握主动权后积极发起进攻的“战略反攻阶段”。
毫无疑问,2058年处于第一个阶段。
客观的讲,西约集团联军(土耳其在战争爆发前加入西约集团,以色列则在中东战争爆发后宣布加入西约集团)投入的兵力并不少。根据战后获取的资料,战争爆发时,已经到达或者即将到达中东战场的美军多达42万,地面部队的兵力在32万到35万之间(主要是一些由国民警卫队改编而来的作战部队的具体兵力不太明确,有的超员、有的则连八成兵力都不到);以色列国防军的总兵力在30万左右,其中地面部队不会低于24万;土耳其国民军的总兵力在80万以上,其中地面部队接近70万。即便除掉本土防御部队,西约集团联军也能投入100多万地面部队,总兵力则在120万左右(马耳他的军事力量微乎其微,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当然,进攻开始后,西约集团联军的兵力就不止120万了。即便按照最保守的估计,到西约集团联军停止大规模进攻的时候,美国、以色列与土耳其投入的作战部队分别为275万、87万与546万,总兵力超过900万。
同样的,集约集团联军投入的兵力也非常惊人。
中东战争爆发的时候,共和国中东战区的总兵力为24万,其中地面部队15万(3个主力战斗单位与3个预备战斗单位,且全部满员),伊朗国防军的总兵力为240万、伊拉克国防军的总兵力在110万到130万之间(伊拉克在年初就向俄罗斯与美国宣战,并且进行全国军事动员,只是动员效率并不高)、叙利亚国防军的总兵力在70万到75万之间(叙利亚没有像伊拉克那样在大战爆发后就以共和国盟国的身份参战,因此只针对新增的安全威胁,适当动员了部分预备役官兵)、库尔德斯坦解放军总兵力在110万左右,即便考虑到伊朗与伊拉克都已向俄罗斯战场派兵,留在国内的军队不会很多,而且库尔德斯坦解放军的大部分部队都是武装民兵,集约集团联军在该方向上的兵力也在350万到400万之间。战争期间,除了共和国向中东战场大局增兵之外,伊朗、伊拉克、叙利亚与库尔德斯坦均进行了全面军事动员,根据相关资料,进入战略僵持阶段之前,共和国分数次向中东战场增兵180多万,几个盟国总共动员了500万以上的作战人员,加上其他盟国的援军,因此集约集团联军在中东战场的作战部队高达1100余万。
在一块面积不到100万平方千米的战场上,双方投入的兵力超过了2000万!
这是个什么概念?
要知道,即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场上,双方投入的总兵力也就2000多万(不包括在战争初期被德军歼灭的数百万苏军,以及双方动员的敌后武装力量),而苏德战场的总面积将近600万平方千米。
更重要的是,这只是双方在中东战争的第一阶段,也就是几个月之内投入的作战部队。
相对应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持续了将近4年。如果按照单位时间在单位面积内投入的作战人员来衡量的话,中东战争第一阶段的兵力密度是苏德战争的20倍,可以称得上是人类历史上兵力密度最大的一场战争。
当然,实际情况没有这么“糟糕”。
在巨大的兵力投入背后,是同样巨大的前后兵力对比,即前线作战部队与后方勤务部队的兵力比。即便按照比较夸张的估计,西约集团联军的这个数据在0.2左右,即大约5名勤务人员支持1名战斗人员。由此可以算出,西约集团联军投入的900万大军中,至少有750万后勤人员。即便考虑到前线部队的伤亡率远远高于后勤保障部队,即150万作战部队不可能同时在战线上作战,因此巅峰时期的参战人员不可能达到900万,西约集团联军后勤保障部队的兵力也在650万到700万之间。
因为西约集团联军背靠地中海作战,即地面后勤线相对较短,而海运效率远远超过了陆运,加上大部分海运船只的船员都是平民,而不是军人,所以在前后兵力对比上,西约集团联军占了大便宜。
可以说,这也是集约集团联军的总兵力要比西约集团联军多出200多万的原因。
受漫长的地面后勤线影响,集约集团联军的前后兵力对比肯定在0.1以下,在某些局部战场,比如北方的库尔德斯坦战场上,这一比例甚至在0.05左右。保守估计,参战的1100多万官兵中,在前线作战的不会超过150万,而且任何时候的前线作战部队总兵力都不会超过100万。这一点,从共和国陆军投入的兵力就看得出来。虽然在中东战争的第一阶段战斗中,共和国陆军投入了200万大军,但是除掉各战斗单位的后勤保障部队、增强的支援部队之后,实际作战兵力仅有120万,而这些兵力是陆续到达战场的,因此在任何时候,共和国陆军在前线的作战部队都不会超过100万,甚至不到80万。算上几个盟国的主力部队,前线主战部队在100万到150万之间是个比较可信的估计数据。
照此计算的话,中东战场上的兵力密度并没有大到连转圜空间都没有的地步。
对比16年前的中东战争,虽然交战双方投入的前线作战部队多了近2倍,但是考虑到战争的强度、战线的长度、波及的范围、以及同时在南北两个方向上开打,兵力密度随之增加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双方都是在战役期间陆续增兵,而不是从一开始就投入这么多部队。
可以说,这也正是中东战争的最大问题。
前面已经提到,战役开始的时候,美军投入(包括已经从美国出发、正在赶往前线的增援部队)的地面部队在32万到35万之间,而共和国的前线作战部队大约15万,算上各自盟国的主力作战部队,双方在战役开始时投入的地面部队总量不会超过100万。与2041年的中东战争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重点有所不同。
当年,在裴承毅的巧妙应用下,北方战线成为主战场(这也是美军惨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地理环境相对优越的南方战线反而受到冷落。
吸取教训之后,杜奇威从一开始就将南方战线定为主战场,即把主力放在以色列与戈兰高地,集中优势兵力打垮叙利亚与伊拉克这两个共和国的铁杆盟国,并且从黎巴嫩北上扫荡地中海东部沿海地区,解除东地中海航线受到的威胁,将南北战线连为一片。北方战线上则以积极主动的战术进攻稳住战线,利用小亚细亚的复杂地形、以及在过去10多年间构建的战略防线,挡住共和国军队西进的步伐。按照杜奇威的计划,在顺利击败叙利亚与伊拉克之后,美以联军还将向伊朗进军,并且让海湾地区的几个亲华国家改变立场。此举的根本意图是实现战略大迂回,即通过伊朗北上高加索,再与土耳其联合北上进入黑海,迫使共和国放弃乌克兰方向上的进攻行动,把重点放在高加索与黑海防线上。从战略局势看,只要美军能够把战线推进到两河流域的东面,共和国就别无选择,只能让大陆战场上的南部集团向高加索方向转移。因为裴承毅将大陆战场分成了南北两个集团,所以有人认为,在中东战争打响之前,共和国元首就做好了输的思想准备。
果真如此的话,那就太小看裴承毅了。
在不对称战争理论大行其道的当下,战争绝对不是在某个战场上与敌人对着干,而是从对自身有利的角度出发,在自己选择的战场上作战。可以说,这种不对称的作战思想使战争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不对称的战争思想也正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最大特色。
如同美军希望在叙利亚沙漠中纵横驰骋一样,共和国军队的首要目的是打败土耳其。
从共和国的角度出发,只要能够守住库尔德斯坦,用叙利亚与伊拉克交换土耳其都是非常划算的买卖。原因很简单,占领土耳其,等于获得了前往希腊的地面交通线,而丢掉叙利亚与伊拉克之后,东边还有伊朗。事实证明,美军就算进攻伊朗,也很难在短期内击败这个曾经战胜过美军的国家。如果考虑到阿拉伯国家与伊斯兰世界对在场战争的态度,即美国拉拢以色列攻打叙利亚与伊拉克,对阿拉伯国家与伊斯兰世界造成的影响,共和国更有理由把主战场选在北面,即在伊斯兰世界将美国当成头号敌人的时候,以相对低调的办法占领同样主要信封伊斯兰教的土耳其。
由此可见,共和国选择了北攻南守的战略。
虽然俗话说有多少米做多少饭,也就是量力而为,但是在世界大战中,只要没有超过国家的承受能力,往往是反过来的,即在订下目标之后,再决定需要投入多少力量。对于两个已经发动起来的超级大国,打一场规模浩大的中东战争肯定没有超过国力。考虑到在中东地区,两个超级大国都有盟国,而且是实力不算太弱的盟国,所以两个超级大国更有理由先定目标,再做计划。
从双方的目标来看双方的投入,就能发现问题在哪了。
这次首先说共和国。根据战后获取的资料,以及共和国当局在中东地区的部署,均可证明,裴承毅早就做出了让叙利亚与伊拉克承受大部分战争损失的决策(这也对战后的世界局势,特别是阿拉伯世界与共和国的关系产生了巨大影响),即用叙利亚与伊拉克作为挡箭牌,让西约集团联军在跨越上千千米的战线之后,还得应付这两个阿拉伯国家数千万国民的奋起反抗。别忘了,30多年前,美军还占领着伊拉克,所有年纪在40岁以上的伊拉克人都不会忘记那段屈辱历史。
为了推行这一战略,早在2042年,共和国当局就以帮助伊拉克建设独立自主的国防力量为由,以合资的方式,在伊拉克开办了多家军火企业,扶持了一大批伊拉克军火商。经过10年发展,伊拉克的军火产业已经大有起色,而伊拉克的军火商也成为最有影响的利益集团。2052年底,伊拉克国民议会就批准了一项旨在加强国家战略安全的法令,其中明确规定,不但各地方政府要按照统一标准组建民兵,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在申请获得批准之后都有权以民兵身份持有枪械,也就是让民众拥有枪支半合法化。
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20多年前,那还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因为在美军撤走的时候,伊拉克民间武装力量多如牛毛,流散在民间的枪支更是多得难以计数,保守估计基本上人手一枪,持枪率不低于美国(美国是世界上民间拥有枪支最多的国家)。可是到50年代,经过20多年的努力,伊拉克当局已经收缴了大部分流散在民间的枪支(多数都是一些在半个实际前、甚至20世纪80年代制造的ak系列步枪)。
由此可见,伊拉克当局解除禁枪令,就是在为大战做准备。
当然,这也可以看成是共和国长远谋划的结果。
受此影响,共和国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布局就非常明显了。不可否认,即便裴承毅打算牺牲叙利亚与伊拉克,也不可能无休止的退让,所以在库尔德斯坦以南地区,共和国采取了大纵深的防御部署,即把主力部队放在战线后方,前线防御的重任丢给叙利亚国防军,后勤保障的重任则由伊拉克国防军负责,共和国军队的任务只是机动防御。更重要的是,两河流域是共和国军队在中东战区的“最后防线”,即不管西边打成什么样子,共和国军队肯定会死守两河流域,挡住美军的前进步伐。正是如此,在过去数年间,共和国军队在两河流域兴建了大量军事设施,重新勘察地形,甚至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地区提前修建了防御阵地,做好了在这里打一场恶仗的准备工作。
在这一战略之下,共和国只需要在该方向上投入2个战斗单位,大约5万地面部队。
虽然没有办法证实在袁晨皓制订的战争计划、或者由李东石制订的作战计划中,对两河防线的具体部署情况,即打算用多少地面部队在这块有着数千年文明、滋润了多个民族的大地上挡住美军的前进步伐,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在中东战争打响前,部署在两河流域的共和国陆军作战部队就是2个战斗单位,即第二战斗单位与第20战斗单位,其中第二战斗单位是在年初的时候从印度调派过来的,而第20战斗单位则是该地区的常驻作战部队。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共和国在中东地区部署的军队多到可以立即发起进攻。
不管怎么说,两河地区是战略大后方,两河防线也是战略防线。战争打响的时候,共和国陆军还在叙利亚部署了2个战斗单位,另外2个战斗单位部署在库尔德斯坦(因为伊朗将共和国援助伊拉克与叙利亚、帮助库尔德斯坦建国看成威胁,所以在2045年之前就把共和国的军队全部赶了出来,不再为共和国提供军事基地)。从这一部署就看得出来,在兵力非常有限的情况下,能够守住战线就是奇迹中的奇迹了,根本不可能在防御都很吃力的情况下抽调兵力发起进攻,甚至连进行战术反击都非常困难。再看得深入一点就能发现,李东石将三分之二的地面部队放在了南方战线上,预示着在战争初期,即在遏制住西约集团联军的进攻之前,不会在北方战线上发起进攻。原因很简单,部署在库尔德斯坦的2个战斗单位总共也就5万官兵,需要守卫的战线却接近2000千米!
再回到目的上,也就不难明白,共和国军队为什么要在战争初期以防御为主了。
当然,在订下防御战略的时候,15万地面部队,加上盟国的上百万作战部队,以及陆续到达的增援部队,守住战线的问题应该不是很大。即便在西约集团联军的进攻初期,很难在外围战线上站稳脚跟,也能用空间换时间,稳步撤退到两河防线上。只要充分利用叙利亚与伊拉克的战略纵深,再加上适当动员叙伊两国的民众,在两伊防线上坚守到援军到达,并且守住这条防线的问题不会太大。
也就是说,共和国没有在战争爆发前向中东地区增兵,问题不是很明显。
与之相比,西约集团的兵力投入,特别是美军的兵力投入就很有问题了。
要知道,在此之前,美军计划投入的地面部队不是30余万,而是超过50万,即派往俄罗斯战场的大部分主力部队都应该用在中东战场上。保守估计,受大陆战场的影响,美军在战争爆发时投入的兵力比预期的少了大约20万。虽然作为应急计划,以色列与土耳其均按照美国的要求,在战争爆发前加大了动员力度,但是以色列是一个人口不到1000万的弹丸小国,哪怕理论上拥有400万军事人员(以色列实行全民皆兵的体制,即18岁到54岁的男性公民与18岁到48岁的女性公民都是民兵,且都配有枪支),可实际只有大约100万战斗人员(即年龄在18岁到24岁,且接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男性公民),而土耳其最大的问题是较低的国民素质、与落后的国家实力,即便在理论上能够动员上千万作战人员,对战争的贡献也远远低于以色列。
由此可见,战争爆发的时候,西约集团联军投入的兵力比计划的少得多。
可以说,这也是在战争期间,杜奇威不断向前线增派作战力量,最终派出了近300万美国大兵的主要原因。
除了兵力之外,西约集团联军还存在兵器、特别是先进主战武器匮乏的问题。
根据没有得到证实的消息,在战争爆发前,也就是土耳其向共和国与集约集团、以及伊朗等共和国的盟国宣战的时候,美国当局就做出承诺,在发动中东战争之前,会为土耳其提供30个师的武器装备,而且其中半数以上都是新生产的先进武器装备。正是受到这一承诺的影响,土耳其才会在年初参战,并且在美国出兵中东之前就出兵攻打库尔德斯坦、甚至在东部地区与伊朗军队打了几场小规模战斗。事实上,美国也兑现了诺言,在7月底之前将30个师的装备全部送到土耳其,只不过大都是美军淘汰下来的、或者是已经封存了好几年的老旧武器装备,只有1个装甲师与1个机步师的装备还算得上先进(这2个师的装备也是最先送到土耳其的,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应该是准备送往俄罗斯在黑海地区的港口,因为俄军在第二轮进攻战役中迅速战败,丢掉了黑海地区的港口,加上黑海在共和国航空兵的打击范围之内,所以运送装备的船队没有前往黑海,而是转道去了土耳其的港口。有足够多的理由相信,这2个师的装备是被土耳其当局强行“接收”的)。
可以说,缺少主战装备是制约土耳其国民军战斗力的最大因素。
综合这些因素,可以看得出来,在中东战场上,西约集团联军不大可能按照最初的作战计划,即在南北两条战线上同时发起进攻。可以说,正是因为兵力匮乏、加上土耳其国民军的战斗力太低,杜奇威在全力增援俄罗斯,把共和国军队的主力吸引到大陆战场上去的时候,不得不调整中东战略,将全面进攻改为区域进攻,即在南面发起战略进攻,在北面以战术进攻牵制对方兵力。
问题是,这等于将半条战线交给了最不可靠的土耳其国民军。
如果是别人的话,犯下这样的错误还说得过去,毕竟在上战场亮相之前,没有人知道在美军指导下改革了10多年的土耳其国民军到底有几斤几两,而且在8月份之前,冲入库尔德斯坦地区的土耳其国民军表现得还算不错。可是作为上一次中东战争的指挥官,杜奇威非常清楚土耳其国民军的分量,也就没有理由过分相信这支看上去更加强大的军队,也就不应该把关系到数百万美军与以军、乃至整个大战胜负的重要战线交给交出去。不管杜奇威是怎么想的,他都得在手里留下一支足够的预备队,而且最好是按照战役与战略,各准备一支预备队,以应付不测。
毫无疑问,以美军在中东战场上投入的兵力,组建预备队肯定成问题。
可以说,这也是西约集团联军的致命缺陷。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说得好听一点,就是美军没有为实现战争目的投入足够多的作战部队,说得难听一点的话,就是美军定下的战争目的过于远大,远远超过了这一时期美军的作战能力。
从军事上讲,在实力有限的情况下,美军就应该由实力来决定作战目的。
客观的讲,美国打中东战争的目的不是要将共和国赶出中东地区。可以说,这也是非常不现实的目的,毕竟在无法征服伊朗、或者说征服伊朗的代价过于巨大的情况下,美军永远也不可能将共和国军队赶出中东地区。前面已经多次提到,美军在中东战场上的战略目的很简单,那就是阻止共和国从中东地区西进,在共和国势力与欧盟之间建立一道屏障,从而使欧盟保持中立,或者投靠美国。由此可见,美国的战略目的实际上就是确保不被共和国赶走,而不是成为中东地区的霸主。
首先得承认,大战爆发的时候,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处境非常不力。
虽然在控制了黎巴嫩之后,美国完成了对叙利亚的迂回包抄,并且完善了以色列北面的战略屏障。随着约旦宣布永久中立,而且在得到阿拉伯世界支持之后,共和国与美国均在战前承认了约旦的永久中立地位,即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共和国与美国都不能攻打与入侵约旦,因此以色列的东面也有了一道比较可靠的战略屏障。但是美国在中东地区最大、也是最关键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反而变得更加严重,那就是以色列与土耳其被隔绝,并没有连成一片。
从地理位置上看,以色列实际上就是一座孤岛,即便周边几个国家不会落井下石,也没有任何战略纵深可言。说得不客气一点,如果共和国愿意,甚至不需要向叙利亚部署地面作战部队,只需要在伊拉克巴格达西面大约200千米处部署几个炮兵旅,就能在数日之内将以色列炸成废墟。虽然土耳其的国土要比以色列广袤得多,而且人口众多,共和国陆军要将炮兵部署到叙利亚境内才能炮击安卡拉,要想炮击伊斯坦布尔的话,还得将炮兵部署到库尔德斯坦的西部地区(即伊斯肯德伦湾),但是土耳其的处境与北面的俄罗斯非常相似,即腹背受敌,在西面就是夙敌希腊。欧盟有可能在俄罗斯战败前出兵,希腊也就有可能在土耳其战败前翻脸。即便希腊不大可能出兵攻打土耳其,也很有可能出兵塞浦路斯、推翻由土耳其当局支持的北塞政权。
由此可见,美军要做的,就是在共和国军队发起进攻之前,扩大中东战场上的战略纵深,确保能够在精悍的以色列国防军与庞大的土耳其国民军的协助之下,挡住共和国军队西进的步伐。再来看美军的作战行动,就能发现,集中在某个方向上发起进攻,显然不是最理想的选择。实事求是的讲,从扩大战略纵深来说,美军不但不应该集中在一个方向上,还不应该把重点放在南面,而是应该集中兵力从北往南进攻,首先占领库尔德斯坦,再南下攻打叙利亚,最终与南面的以军会师。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将共和国军队挡在小亚细亚之外,并且利用小亚细亚的复杂地理环境,抵挡共和国军队的攻击。
不得不说,杜奇威要么是过于自信,要么是把战局看得太复杂了。
战后,很多人在研究这位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输掉世界大战的总统时,都认为他在中东战场上错过了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暂且不说西方的战史学家怎么评价杜奇威,就连不少东方战史学家都认为,如果杜奇威能够在中东战争初期为西约集团联军订下一个更加切实可行的目的,并且合理利用相对有限的兵力,就算美国仍然会输掉中东战争,也仍然会因此失去打赢大战的最后一线希望,也很有可能让共和国在这个决定性的战场上多耽搁几年,从而使共和国为最终的胜利付出更大的代价。当然,很多西方战史学家都认为,如果西约集团联军能够在中东战场上再坚持2年,美国就很有可能以封锁、制裁、利益诱惑等等手段,让态度暧昧的欧盟以盟国身份参战,从而彻底扭转战局。
当然,实际情况肯定要比战史学家猜测的复杂得多。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杜奇威不是没有发现犯了错误,而是没有办法纠正错误,或者说认为纠正错误将付出更大的代价。别的不说,早在16年前,杜奇威就领教过共和国军队的山地作战能力,虽然在这16年间,锐意改革的美国陆军也有了明显进步,特别是在低空突击能力上,与共和国陆军的差距缩小了许多,但是作为美国的最高统帅,杜奇威仍然不敢低估共和国陆军的战斗力。要知道,美军在进步,共和国陆军也在进步。更重要的是,在此之前,共和国陆军已经在大陆战场上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而且共和国陆军在大陆战场上的表现很容易让人相信,这支10多年没有打过仗的部队正在做热身运动,等到那些在上一场战争时还是孩子的战士熟悉了战场环境,肯定会爆发出更加惊人的战斗力。如此一来,在制订战略计划的时候,杜奇威就不会把地理因素看得太重,即不会指望小亚细亚的崇山峻岭能够挡住共和国陆军的前进步伐。要知道,早在20多年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喜马拉雅山与帕米尔高原都没有能够挡住共和国陆军。
由此可见,杜奇威的中东战略实际上是在以攻代守。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通过积极主动的进攻来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与军事物资,使敌人不但花费时间进行防御,还得花更多的时间重新组织进攻。单纯从时间上看,这已经足够为美国争取到好几年了。换个角度看,如果没有在2058年积极发动进攻,等到共和国陆军在大陆战场上击败了俄罗斯,数以百万计的大军南下的时候,就算美国陆军倾巢而出,也很难在中东战场上挡住共和国陆军的前进步伐。以2058年下半年的局势来看,没有中东战场上的影响,俄罗斯很有可能在2059年的第一季度战败。算上调整部署的时间,共和国陆军最快能够在2059年下半年转战中东战场。到这个时候,美国最多完成第二阶段战争动员,美国陆军的总兵力不可能超过400万,也就不大可能在中东战场上挡住兵力几乎相当,而且战斗力更强大的共和国陆军。当然,真要像这个样子打下去,美国不但会在中东战场上一败涂地,还会在其他战场上遭遇惨败。比如在地面战争稳操胜券的情况下,共和国当局很有可能在2058年底全力支持太平洋战争,提高海军与天军的地位,让美国以更快的速度输掉太平洋战争。
可以说,作为美国总统,杜奇威首先就得从整体战略的高度考虑作战行动,而不是盯着某一个战场。这一点与裴承毅完全一样,不然裴承毅也不会在积极主张以太平洋战争为主的情况下,仍然让袁晨皓在大陆战场上全力施为。两人的区别也很明显,前者一直在被动应付各种挑战,后者则在积极主动的发起挑战。
从这个角度出发,再来看双方在太平洋战场上的作战行动,自然能够明白,为什么要在塞班岛打上几个月,然后你来我往的消磨几个月,直到2058年年底到2059年初,双方海军才再次拉开架势,为决战而来。要知道,在双方的“主力舰队”向马里亚纳群岛前进的时候,双方的地面部队已经在俄罗斯与中东地区交战,而且打得如火如荼。可以说,双方在这个时候都把欧亚大陆上的战斗当成了磁铁,希望已此来吸引对方的注意力,以便在更加重要的战场上取得优势。
如果一定要找出重点的话,西太平洋上的那座群岛才是真正的重点!
第八十三章 中东攻略
作为第三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二场地面战争,中东战争从一开始就备受关注。
有意思的是,因为在大陆战场上,交战双方投入200多万兵力(美俄联军140万,集约集团联军约70万)的第三轮进攻战役,即由代号“卡马洪流”的北部战役(流经彼尔姆的卡马河是伏尔加河的主要支流)与代号“普里皮亚季”的南部战役(普里皮亚季河是第耶伯河的主要支流,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就在这条河上)组成的大规模战略进攻行动正进行得如火如荼,所以中东战争打响的时候并未受到高度关注。
当然,这与中东战争的重要程度没有任何实质性关系。
以当时的战局,中东战争到底有多重要呢?因为中东地区相对狭窄,而且战场北面是多山的小亚细亚、南面又是宣布永久中立的约旦,适合大兵团作战的战场面积不到100万平方千米,所以能够容纳的地面部队非常有限,也就不能以双方动用的兵力来衡量这场战争的重要性。客观的讲,双方在中东战场上的指挥官就能证明这场战争的重要性。美军的指挥官不是性格暴躁的施泰德,而是智勇双全的阿尔梅尔。根据美国陆军的人事档案,在中东战争爆发之前,一直是由阿尔梅尔在莫斯科负责中东战区的作战部署,施泰德则在土耳其继续指挥俄罗斯战场上的美军,即杜奇威让阿尔梅尔去莫斯科,只是疑兵之计。与美国陆军怕见天日的做法比起来,共和国陆军就要直接得多,从始至终在中东战场上指挥共和国军队作战的都是陆军上将李东石。
李东石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将军,前面做了很多介绍,也就不再累述。南亚战区分家的时候,即成立中东战区的时候,时任共和国副元首的裴承毅没有启用像苏劲辉这类资历更老的将军,而是让年仅55岁的李东石以陆军中将的身份出任战区司令(不久之后就晋升为陆军上将),主要就是李东石是他这一代将军(在2000年前后出身)中最稳重的一个,而且临危决断能力最出色。
从双方任命的战区司令就看得出来,在中东战场上,双方的底线都是不败。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优先保证不失败,再考虑如何取得胜利。
这一指导思想决定了中东战争的基本局面。
从双方的攻防态势来看,中东战争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站在共和国的立场上,就是以美以土联军积极进攻的“战略防御阶段”,双方为争夺主动权而频繁发起以消耗对方有生兵力的小规模战役的“战略僵持阶段”,以及集约集团联军掌握主动权后积极发起进攻的“战略反攻阶段”。
毫无疑问,2058年处于第一个阶段。
客观的讲,西约集团联军(土耳其在战争爆发前加入西约集团,以色列则在中东战争爆发后宣布加入西约集团)投入的兵力并不少。根据战后获取的资料,战争爆发时,已经到达或者即将到达中东战场的美军多达42万,地面部队的兵力在32万到35万之间(主要是一些由国民警卫队改编而来的作战部队的具体兵力不太明确,有的超员、有的则连八成兵力都不到);以色列国防军的总兵力在30万左右,其中地面部队不会低于24万;土耳其国民军的总兵力在80万以上,其中地面部队接近70万。即便除掉本土防御部队,西约集团联军也能投入100多万地面部队,总兵力则在120万左右(马耳他的军事力量微乎其微,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当然,进攻开始后,西约集团联军的兵力就不止120万了。即便按照最保守的估计,到西约集团联军停止大规模进攻的时候,美国、以色列与土耳其投入的作战部队分别为275万、87万与546万,总兵力超过900万。
同样的,集约集团联军投入的兵力也非常惊人。
中东战争爆发的时候,共和国中东战区的总兵力为24万,其中地面部队15万(3个主力战斗单位与3个预备战斗单位,且全部满员),伊朗国防军的总兵力为240万、伊拉克国防军的总兵力在110万到130万之间(伊拉克在年初就向俄罗斯与美国宣战,并且进行全国军事动员,只是动员效率并不高)、叙利亚国防军的总兵力在70万到75万之间(叙利亚没有像伊拉克那样在大战爆发后就以共和国盟国的身份参战,因此只针对新增的安全威胁,适当动员了部分预备役官兵)、库尔德斯坦解放军总兵力在110万左右,即便考虑到伊朗与伊拉克都已向俄罗斯战场派兵,留在国内的军队不会很多,而且库尔德斯坦解放军的大部分部队都是武装民兵,集约集团联军在该方向上的兵力也在350万到400万之间。战争期间,除了共和国向中东战场大局增兵之外,伊朗、伊拉克、叙利亚与库尔德斯坦均进行了全面军事动员,根据相关资料,进入战略僵持阶段之前,共和国分数次向中东战场增兵180多万,几个盟国总共动员了500万以上的作战人员,加上其他盟国的援军,因此集约集团联军在中东战场的作战部队高达1100余万。
在一块面积不到100万平方千米的战场上,双方投入的兵力超过了2000万!
这是个什么概念?
要知道,即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场上,双方投入的总兵力也就2000多万(不包括在战争初期被德军歼灭的数百万苏军,以及双方动员的敌后武装力量),而苏德战场的总面积将近600万平方千米。
更重要的是,这只是双方在中东战争的第一阶段,也就是几个月之内投入的作战部队。
相对应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持续了将近4年。如果按照单位时间在单位面积内投入的作战人员来衡量的话,中东战争第一阶段的兵力密度是苏德战争的20倍,可以称得上是人类历史上兵力密度最大的一场战争。
当然,实际情况没有这么“糟糕”。
在巨大的兵力投入背后,是同样巨大的前后兵力对比,即前线作战部队与后方勤务部队的兵力比。即便按照比较夸张的估计,西约集团联军的这个数据在0.2左右,即大约5名勤务人员支持1名战斗人员。由此可以算出,西约集团联军投入的900万大军中,至少有750万后勤人员。即便考虑到前线部队的伤亡率远远高于后勤保障部队,即150万作战部队不可能同时在战线上作战,因此巅峰时期的参战人员不可能达到900万,西约集团联军后勤保障部队的兵力也在650万到700万之间。
因为西约集团联军背靠地中海作战,即地面后勤线相对较短,而海运效率远远超过了陆运,加上大部分海运船只的船员都是平民,而不是军人,所以在前后兵力对比上,西约集团联军占了大便宜。
可以说,这也是集约集团联军的总兵力要比西约集团联军多出200多万的原因。
受漫长的地面后勤线影响,集约集团联军的前后兵力对比肯定在0.1以下,在某些局部战场,比如北方的库尔德斯坦战场上,这一比例甚至在0.05左右。保守估计,参战的1100多万官兵中,在前线作战的不会超过150万,而且任何时候的前线作战部队总兵力都不会超过100万。这一点,从共和国陆军投入的兵力就看得出来。虽然在中东战争的第一阶段战斗中,共和国陆军投入了200万大军,但是除掉各战斗单位的后勤保障部队、增强的支援部队之后,实际作战兵力仅有120万,而这些兵力是陆续到达战场的,因此在任何时候,共和国陆军在前线的作战部队都不会超过100万,甚至不到80万。算上几个盟国的主力部队,前线主战部队在100万到150万之间是个比较可信的估计数据。
照此计算的话,中东战场上的兵力密度并没有大到连转圜空间都没有的地步。
对比16年前的中东战争,虽然交战双方投入的前线作战部队多了近2倍,但是考虑到战争的强度、战线的长度、波及的范围、以及同时在南北两个方向上开打,兵力密度随之增加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双方都是在战役期间陆续增兵,而不是从一开始就投入这么多部队。
可以说,这也正是中东战争的最大问题。
前面已经提到,战役开始的时候,美军投入(包括已经从美国出发、正在赶往前线的增援部队)的地面部队在32万到35万之间,而共和国的前线作战部队大约15万,算上各自盟国的主力作战部队,双方在战役开始时投入的地面部队总量不会超过100万。与2041年的中东战争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重点有所不同。
当年,在裴承毅的巧妙应用下,北方战线成为主战场(这也是美军惨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地理环境相对优越的南方战线反而受到冷落。
吸取教训之后,杜奇威从一开始就将南方战线定为主战场,即把主力放在以色列与戈兰高地,集中优势兵力打垮叙利亚与伊拉克这两个共和国的铁杆盟国,并且从黎巴嫩北上扫荡地中海东部沿海地区,解除东地中海航线受到的威胁,将南北战线连为一片。北方战线上则以积极主动的战术进攻稳住战线,利用小亚细亚的复杂地形、以及在过去10多年间构建的战略防线,挡住共和国军队西进的步伐。按照杜奇威的计划,在顺利击败叙利亚与伊拉克之后,美以联军还将向伊朗进军,并且让海湾地区的几个亲华国家改变立场。此举的根本意图是实现战略大迂回,即通过伊朗北上高加索,再与土耳其联合北上进入黑海,迫使共和国放弃乌克兰方向上的进攻行动,把重点放在高加索与黑海防线上。从战略局势看,只要美军能够把战线推进到两河流域的东面,共和国就别无选择,只能让大陆战场上的南部集团向高加索方向转移。因为裴承毅将大陆战场分成了南北两个集团,所以有人认为,在中东战争打响之前,共和国元首就做好了输的思想准备。
果真如此的话,那就太小看裴承毅了。
在不对称战争理论大行其道的当下,战争绝对不是在某个战场上与敌人对着干,而是从对自身有利的角度出发,在自己选择的战场上作战。可以说,这种不对称的作战思想使战争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不对称的战争思想也正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最大特色。
如同美军希望在叙利亚沙漠中纵横驰骋一样,共和国军队的首要目的是打败土耳其。
从共和国的角度出发,只要能够守住库尔德斯坦,用叙利亚与伊拉克交换土耳其都是非常划算的买卖。原因很简单,占领土耳其,等于获得了前往希腊的地面交通线,而丢掉叙利亚与伊拉克之后,东边还有伊朗。事实证明,美军就算进攻伊朗,也很难在短期内击败这个曾经战胜过美军的国家。如果考虑到阿拉伯国家与伊斯兰世界对在场战争的态度,即美国拉拢以色列攻打叙利亚与伊拉克,对阿拉伯国家与伊斯兰世界造成的影响,共和国更有理由把主战场选在北面,即在伊斯兰世界将美国当成头号敌人的时候,以相对低调的办法占领同样主要信封伊斯兰教的土耳其。
由此可见,共和国选择了北攻南守的战略。
虽然俗话说有多少米做多少饭,也就是量力而为,但是在世界大战中,只要没有超过国家的承受能力,往往是反过来的,即在订下目标之后,再决定需要投入多少力量。对于两个已经发动起来的超级大国,打一场规模浩大的中东战争肯定没有超过国力。考虑到在中东地区,两个超级大国都有盟国,而且是实力不算太弱的盟国,所以两个超级大国更有理由先定目标,再做计划。
从双方的目标来看双方的投入,就能发现问题在哪了。
这次首先说共和国。根据战后获取的资料,以及共和国当局在中东地区的部署,均可证明,裴承毅早就做出了让叙利亚与伊拉克承受大部分战争损失的决策(这也对战后的世界局势,特别是阿拉伯世界与共和国的关系产生了巨大影响),即用叙利亚与伊拉克作为挡箭牌,让西约集团联军在跨越上千千米的战线之后,还得应付这两个阿拉伯国家数千万国民的奋起反抗。别忘了,30多年前,美军还占领着伊拉克,所有年纪在40岁以上的伊拉克人都不会忘记那段屈辱历史。
为了推行这一战略,早在2042年,共和国当局就以帮助伊拉克建设独立自主的国防力量为由,以合资的方式,在伊拉克开办了多家军火企业,扶持了一大批伊拉克军火商。经过10年发展,伊拉克的军火产业已经大有起色,而伊拉克的军火商也成为最有影响的利益集团。2052年底,伊拉克国民议会就批准了一项旨在加强国家战略安全的法令,其中明确规定,不但各地方政府要按照统一标准组建民兵,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在申请获得批准之后都有权以民兵身份持有枪械,也就是让民众拥有枪支半合法化。
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20多年前,那还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因为在美军撤走的时候,伊拉克民间武装力量多如牛毛,流散在民间的枪支更是多得难以计数,保守估计基本上人手一枪,持枪率不低于美国(美国是世界上民间拥有枪支最多的国家)。可是到50年代,经过20多年的努力,伊拉克当局已经收缴了大部分流散在民间的枪支(多数都是一些在半个实际前、甚至20世纪80年代制造的ak系列步枪)。
由此可见,伊拉克当局解除禁枪令,就是在为大战做准备。
当然,这也可以看成是共和国长远谋划的结果。
受此影响,共和国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布局就非常明显了。不可否认,即便裴承毅打算牺牲叙利亚与伊拉克,也不可能无休止的退让,所以在库尔德斯坦以南地区,共和国采取了大纵深的防御部署,即把主力部队放在战线后方,前线防御的重任丢给叙利亚国防军,后勤保障的重任则由伊拉克国防军负责,共和国军队的任务只是机动防御。更重要的是,两河流域是共和国军队在中东战区的“最后防线”,即不管西边打成什么样子,共和国军队肯定会死守两河流域,挡住美军的前进步伐。正是如此,在过去数年间,共和国军队在两河流域兴建了大量军事设施,重新勘察地形,甚至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地区提前修建了防御阵地,做好了在这里打一场恶仗的准备工作。
在这一战略之下,共和国只需要在该方向上投入2个战斗单位,大约5万地面部队。
虽然没有办法证实在袁晨皓制订的战争计划、或者由李东石制订的作战计划中,对两河防线的具体部署情况,即打算用多少地面部队在这块有着数千年文明、滋润了多个民族的大地上挡住美军的前进步伐,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在中东战争打响前,部署在两河流域的共和国陆军作战部队就是2个战斗单位,即第二战斗单位与第20战斗单位,其中第二战斗单位是在年初的时候从印度调派过来的,而第20战斗单位则是该地区的常驻作战部队。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共和国在中东地区部署的军队多到可以立即发起进攻。
不管怎么说,两河地区是战略大后方,两河防线也是战略防线。战争打响的时候,共和国陆军还在叙利亚部署了2个战斗单位,另外2个战斗单位部署在库尔德斯坦(因为伊朗将共和国援助伊拉克与叙利亚、帮助库尔德斯坦建国看成威胁,所以在2045年之前就把共和国的军队全部赶了出来,不再为共和国提供军事基地)。从这一部署就看得出来,在兵力非常有限的情况下,能够守住战线就是奇迹中的奇迹了,根本不可能在防御都很吃力的情况下抽调兵力发起进攻,甚至连进行战术反击都非常困难。再看得深入一点就能发现,李东石将三分之二的地面部队放在了南方战线上,预示着在战争初期,即在遏制住西约集团联军的进攻之前,不会在北方战线上发起进攻。原因很简单,部署在库尔德斯坦的2个战斗单位总共也就5万官兵,需要守卫的战线却接近2000千米!
再回到目的上,也就不难明白,共和国军队为什么要在战争初期以防御为主了。
当然,在订下防御战略的时候,15万地面部队,加上盟国的上百万作战部队,以及陆续到达的增援部队,守住战线的问题应该不是很大。即便在西约集团联军的进攻初期,很难在外围战线上站稳脚跟,也能用空间换时间,稳步撤退到两河防线上。只要充分利用叙利亚与伊拉克的战略纵深,再加上适当动员叙伊两国的民众,在两伊防线上坚守到援军到达,并且守住这条防线的问题不会太大。
也就是说,共和国没有在战争爆发前向中东地区增兵,问题不是很明显。
与之相比,西约集团的兵力投入,特别是美军的兵力投入就很有问题了。
要知道,在此之前,美军计划投入的地面部队不是30余万,而是超过50万,即派往俄罗斯战场的大部分主力部队都应该用在中东战场上。保守估计,受大陆战场的影响,美军在战争爆发时投入的兵力比预期的少了大约20万。虽然作为应急计划,以色列与土耳其均按照美国的要求,在战争爆发前加大了动员力度,但是以色列是一个人口不到1000万的弹丸小国,哪怕理论上拥有400万军事人员(以色列实行全民皆兵的体制,即18岁到54岁的男性公民与18岁到48岁的女性公民都是民兵,且都配有枪支),可实际只有大约100万战斗人员(即年龄在18岁到24岁,且接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男性公民),而土耳其最大的问题是较低的国民素质、与落后的国家实力,即便在理论上能够动员上千万作战人员,对战争的贡献也远远低于以色列。
由此可见,战争爆发的时候,西约集团联军投入的兵力比计划的少得多。
可以说,这也是在战争期间,杜奇威不断向前线增派作战力量,最终派出了近300万美国大兵的主要原因。
除了兵力之外,西约集团联军还存在兵器、特别是先进主战武器匮乏的问题。
根据没有得到证实的消息,在战争爆发前,也就是土耳其向共和国与集约集团、以及伊朗等共和国的盟国宣战的时候,美国当局就做出承诺,在发动中东战争之前,会为土耳其提供30个师的武器装备,而且其中半数以上都是新生产的先进武器装备。正是受到这一承诺的影响,土耳其才会在年初参战,并且在美国出兵中东之前就出兵攻打库尔德斯坦、甚至在东部地区与伊朗军队打了几场小规模战斗。事实上,美国也兑现了诺言,在7月底之前将30个师的装备全部送到土耳其,只不过大都是美军淘汰下来的、或者是已经封存了好几年的老旧武器装备,只有1个装甲师与1个机步师的装备还算得上先进(这2个师的装备也是最先送到土耳其的,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应该是准备送往俄罗斯在黑海地区的港口,因为俄军在第二轮进攻战役中迅速战败,丢掉了黑海地区的港口,加上黑海在共和国航空兵的打击范围之内,所以运送装备的船队没有前往黑海,而是转道去了土耳其的港口。有足够多的理由相信,这2个师的装备是被土耳其当局强行“接收”的)。
可以说,缺少主战装备是制约土耳其国民军战斗力的最大因素。
综合这些因素,可以看得出来,在中东战场上,西约集团联军不大可能按照最初的作战计划,即在南北两条战线上同时发起进攻。可以说,正是因为兵力匮乏、加上土耳其国民军的战斗力太低,杜奇威在全力增援俄罗斯,把共和国军队的主力吸引到大陆战场上去的时候,不得不调整中东战略,将全面进攻改为区域进攻,即在南面发起战略进攻,在北面以战术进攻牵制对方兵力。
问题是,这等于将半条战线交给了最不可靠的土耳其国民军。
如果是别人的话,犯下这样的错误还说得过去,毕竟在上战场亮相之前,没有人知道在美军指导下改革了10多年的土耳其国民军到底有几斤几两,而且在8月份之前,冲入库尔德斯坦地区的土耳其国民军表现得还算不错。可是作为上一次中东战争的指挥官,杜奇威非常清楚土耳其国民军的分量,也就没有理由过分相信这支看上去更加强大的军队,也就不应该把关系到数百万美军与以军、乃至整个大战胜负的重要战线交给交出去。不管杜奇威是怎么想的,他都得在手里留下一支足够的预备队,而且最好是按照战役与战略,各准备一支预备队,以应付不测。
毫无疑问,以美军在中东战场上投入的兵力,组建预备队肯定成问题。
可以说,这也是西约集团联军的致命缺陷。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说得好听一点,就是美军没有为实现战争目的投入足够多的作战部队,说得难听一点的话,就是美军定下的战争目的过于远大,远远超过了这一时期美军的作战能力。
从军事上讲,在实力有限的情况下,美军就应该由实力来决定作战目的。
客观的讲,美国打中东战争的目的不是要将共和国赶出中东地区。可以说,这也是非常不现实的目的,毕竟在无法征服伊朗、或者说征服伊朗的代价过于巨大的情况下,美军永远也不可能将共和国军队赶出中东地区。前面已经多次提到,美军在中东战场上的战略目的很简单,那就是阻止共和国从中东地区西进,在共和国势力与欧盟之间建立一道屏障,从而使欧盟保持中立,或者投靠美国。由此可见,美国的战略目的实际上就是确保不被共和国赶走,而不是成为中东地区的霸主。
首先得承认,大战爆发的时候,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处境非常不力。
虽然在控制了黎巴嫩之后,美国完成了对叙利亚的迂回包抄,并且完善了以色列北面的战略屏障。随着约旦宣布永久中立,而且在得到阿拉伯世界支持之后,共和国与美国均在战前承认了约旦的永久中立地位,即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共和国与美国都不能攻打与入侵约旦,因此以色列的东面也有了一道比较可靠的战略屏障。但是美国在中东地区最大、也是最关键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反而变得更加严重,那就是以色列与土耳其被隔绝,并没有连成一片。
从地理位置上看,以色列实际上就是一座孤岛,即便周边几个国家不会落井下石,也没有任何战略纵深可言。说得不客气一点,如果共和国愿意,甚至不需要向叙利亚部署地面作战部队,只需要在伊拉克巴格达西面大约200千米处部署几个炮兵旅,就能在数日之内将以色列炸成废墟。虽然土耳其的国土要比以色列广袤得多,而且人口众多,共和国陆军要将炮兵部署到叙利亚境内才能炮击安卡拉,要想炮击伊斯坦布尔的话,还得将炮兵部署到库尔德斯坦的西部地区(即伊斯肯德伦湾),但是土耳其的处境与北面的俄罗斯非常相似,即腹背受敌,在西面就是夙敌希腊。欧盟有可能在俄罗斯战败前出兵,希腊也就有可能在土耳其战败前翻脸。即便希腊不大可能出兵攻打土耳其,也很有可能出兵塞浦路斯、推翻由土耳其当局支持的北塞政权。
由此可见,美军要做的,就是在共和国军队发起进攻之前,扩大中东战场上的战略纵深,确保能够在精悍的以色列国防军与庞大的土耳其国民军的协助之下,挡住共和国军队西进的步伐。再来看美军的作战行动,就能发现,集中在某个方向上发起进攻,显然不是最理想的选择。实事求是的讲,从扩大战略纵深来说,美军不但不应该集中在一个方向上,还不应该把重点放在南面,而是应该集中兵力从北往南进攻,首先占领库尔德斯坦,再南下攻打叙利亚,最终与南面的以军会师。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将共和国军队挡在小亚细亚之外,并且利用小亚细亚的复杂地理环境,抵挡共和国军队的攻击。
不得不说,杜奇威要么是过于自信,要么是把战局看得太复杂了。
战后,很多人在研究这位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输掉世界大战的总统时,都认为他在中东战场上错过了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暂且不说西方的战史学家怎么评价杜奇威,就连不少东方战史学家都认为,如果杜奇威能够在中东战争初期为西约集团联军订下一个更加切实可行的目的,并且合理利用相对有限的兵力,就算美国仍然会输掉中东战争,也仍然会因此失去打赢大战的最后一线希望,也很有可能让共和国在这个决定性的战场上多耽搁几年,从而使共和国为最终的胜利付出更大的代价。当然,很多西方战史学家都认为,如果西约集团联军能够在中东战场上再坚持2年,美国就很有可能以封锁、制裁、利益诱惑等等手段,让态度暧昧的欧盟以盟国身份参战,从而彻底扭转战局。
当然,实际情况肯定要比战史学家猜测的复杂得多。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杜奇威不是没有发现犯了错误,而是没有办法纠正错误,或者说认为纠正错误将付出更大的代价。别的不说,早在16年前,杜奇威就领教过共和国军队的山地作战能力,虽然在这16年间,锐意改革的美国陆军也有了明显进步,特别是在低空突击能力上,与共和国陆军的差距缩小了许多,但是作为美国的最高统帅,杜奇威仍然不敢低估共和国陆军的战斗力。要知道,美军在进步,共和国陆军也在进步。更重要的是,在此之前,共和国陆军已经在大陆战场上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而且共和国陆军在大陆战场上的表现很容易让人相信,这支10多年没有打过仗的部队正在做热身运动,等到那些在上一场战争时还是孩子的战士熟悉了战场环境,肯定会爆发出更加惊人的战斗力。如此一来,在制订战略计划的时候,杜奇威就不会把地理因素看得太重,即不会指望小亚细亚的崇山峻岭能够挡住共和国陆军的前进步伐。要知道,早在20多年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喜马拉雅山与帕米尔高原都没有能够挡住共和国陆军。
由此可见,杜奇威的中东战略实际上是在以攻代守。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通过积极主动的进攻来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与军事物资,使敌人不但花费时间进行防御,还得花更多的时间重新组织进攻。单纯从时间上看,这已经足够为美国争取到好几年了。换个角度看,如果没有在2058年积极发动进攻,等到共和国陆军在大陆战场上击败了俄罗斯,数以百万计的大军南下的时候,就算美国陆军倾巢而出,也很难在中东战场上挡住共和国陆军的前进步伐。以2058年下半年的局势来看,没有中东战场上的影响,俄罗斯很有可能在2059年的第一季度战败。算上调整部署的时间,共和国陆军最快能够在2059年下半年转战中东战场。到这个时候,美国最多完成第二阶段战争动员,美国陆军的总兵力不可能超过400万,也就不大可能在中东战场上挡住兵力几乎相当,而且战斗力更强大的共和国陆军。当然,真要像这个样子打下去,美国不但会在中东战场上一败涂地,还会在其他战场上遭遇惨败。比如在地面战争稳操胜券的情况下,共和国当局很有可能在2058年底全力支持太平洋战争,提高海军与天军的地位,让美国以更快的速度输掉太平洋战争。
可以说,作为美国总统,杜奇威首先就得从整体战略的高度考虑作战行动,而不是盯着某一个战场。这一点与裴承毅完全一样,不然裴承毅也不会在积极主张以太平洋战争为主的情况下,仍然让袁晨皓在大陆战场上全力施为。两人的区别也很明显,前者一直在被动应付各种挑战,后者则在积极主动的发起挑战。
从这个角度出发,再来看双方在太平洋战场上的作战行动,自然能够明白,为什么要在塞班岛打上几个月,然后你来我往的消磨几个月,直到2058年年底到2059年初,双方海军才再次拉开架势,为决战而来。要知道,在双方的“主力舰队”向马里亚纳群岛前进的时候,双方的地面部队已经在俄罗斯与中东地区交战,而且打得如火如荼。可以说,双方在这个时候都把欧亚大陆上的战斗当成了磁铁,希望已此来吸引对方的注意力,以便在更加重要的战场上取得优势。
如果一定要找出重点的话,西太平洋上的那座群岛才是真正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