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夜的命名术、天机之神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我的大明星家族、大国重工、孤岛求生之重生狂蟒、位面因果系统、都市狐仙养成记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儒林外史最新章节!
18世纪中叶,中国出现了两部向封建制度发起进攻的小说,一部是被人喻为封建社会百科全书的《红楼梦》,一部是讽刺时政的《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全书56回,没有中心事件和中心人物做主干。背景是明代,实则讽刺的是清代。所描绘的对象是“儒林”,在许多故事连缀而成的长篇里,批判了各种类型的封建士大夫的功名利禄观念,描写他们在追求功名利禄过程中的“性情”、“心术”,丑恶的精神面貌和败坏的道德风尚,并旁及当时的官僚制度、人伦关系及整个社会风气,暴露了封建社会末期的黑暗和腐朽,显示出颇有深度的批判讽刺力量。
《儒林外史》着力塑造了被封建科举制度扭曲的知识分子形象,批判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心灵的腐蚀与折磨,《儒林外史》,实为“儒林丑史”。功名富贵是古代文士的追求目标,科举制度正是以此为诱饵使普天下的古代知识分子走在夺取功名富贵的独木桥上。因而不免就有种种可笑可憎的人和事。作者笔下的周进和范进,一个仅因不能入贡院考试便愤而一头撞在贡院号板上几乎丧命,一个则因意外中举而倍感兴奋以至乐极生悲,终致精神失常。作者通过撞号板的周进揭示迷恋功名而又感到绝望的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以范进中举后的变态疯狂来表现意外爬上仕途阶梯的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儒林外史》笔下的知识分子,在封建科学制度的毒害下,精神是那样的堕落,人格是那样的扭曲,道德是那样的沦丧,真令人悲哀。
《儒林外史》是开长篇讽刺小说之开河的第一书。正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问,犹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儒林外史》奠定了中国讽刺小说的基础,为后来讽刺小说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晚清小说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官场现形记》在思想艺术方面均受到《儒林外史》的明显影响。
讽刺是《儒林外史》的最大的艺术特色和艺术成就。作者以真实为讽刺的生命,以极其严肃的态度来对待讽刺对象。他讽刺的人物,许多都有生活中的真实原型。作者非常注意讽刺的艺术,讽刺的对象和讽刺的内容都在娓娓道来的故事中,不是直接道明,全在读者领悟,不用指评,嘲讽意义自然流露;不着痕迹,往往尽得讽刺风流。
《儒林外史》的艺术结构也颇具特色,全书虽没有一贯到底的主角,但每个人物的登场与退场,每一个故事的开始、转折和结束,都存在内在联系。每一个章节、人物事件各异,但通过内容上的逻辑联系结——“功名富贵”紧密相连。全书描写了370个人物,人物涉及各个阶层,描写的空间遍及神州,显然,《儒林外史》在内容上有长篇的框架,在具体章回中又有短篇小说的特点,分则可成短篇,合则又是生活历史的长卷.所以,称《儒林外史》为社会历史风俗长卷和封建末世世态图亦不为过。
《儒林外史》成书后,开始以手抄本形式流传于世,现存最早的刻本是嘉庆八年(1803年)的卧闲草堂本,以后各本皆以此为底本;此外,还有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艺古堂本、同治八年(1869年)群玉斋活字本。
《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又字文木,别署秦淮寓客,安徽全椒人,有《文木山房集》诗文集传世。
18世纪中叶,中国出现了两部向封建制度发起进攻的小说,一部是被人喻为封建社会百科全书的《红楼梦》,一部是讽刺时政的《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全书56回,没有中心事件和中心人物做主干。背景是明代,实则讽刺的是清代。所描绘的对象是“儒林”,在许多故事连缀而成的长篇里,批判了各种类型的封建士大夫的功名利禄观念,描写他们在追求功名利禄过程中的“性情”、“心术”,丑恶的精神面貌和败坏的道德风尚,并旁及当时的官僚制度、人伦关系及整个社会风气,暴露了封建社会末期的黑暗和腐朽,显示出颇有深度的批判讽刺力量。
《儒林外史》着力塑造了被封建科举制度扭曲的知识分子形象,批判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心灵的腐蚀与折磨,《儒林外史》,实为“儒林丑史”。功名富贵是古代文士的追求目标,科举制度正是以此为诱饵使普天下的古代知识分子走在夺取功名富贵的独木桥上。因而不免就有种种可笑可憎的人和事。作者笔下的周进和范进,一个仅因不能入贡院考试便愤而一头撞在贡院号板上几乎丧命,一个则因意外中举而倍感兴奋以至乐极生悲,终致精神失常。作者通过撞号板的周进揭示迷恋功名而又感到绝望的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以范进中举后的变态疯狂来表现意外爬上仕途阶梯的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儒林外史》笔下的知识分子,在封建科学制度的毒害下,精神是那样的堕落,人格是那样的扭曲,道德是那样的沦丧,真令人悲哀。
《儒林外史》是开长篇讽刺小说之开河的第一书。正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问,犹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儒林外史》奠定了中国讽刺小说的基础,为后来讽刺小说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晚清小说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官场现形记》在思想艺术方面均受到《儒林外史》的明显影响。
讽刺是《儒林外史》的最大的艺术特色和艺术成就。作者以真实为讽刺的生命,以极其严肃的态度来对待讽刺对象。他讽刺的人物,许多都有生活中的真实原型。作者非常注意讽刺的艺术,讽刺的对象和讽刺的内容都在娓娓道来的故事中,不是直接道明,全在读者领悟,不用指评,嘲讽意义自然流露;不着痕迹,往往尽得讽刺风流。
《儒林外史》的艺术结构也颇具特色,全书虽没有一贯到底的主角,但每个人物的登场与退场,每一个故事的开始、转折和结束,都存在内在联系。每一个章节、人物事件各异,但通过内容上的逻辑联系结——“功名富贵”紧密相连。全书描写了370个人物,人物涉及各个阶层,描写的空间遍及神州,显然,《儒林外史》在内容上有长篇的框架,在具体章回中又有短篇小说的特点,分则可成短篇,合则又是生活历史的长卷.所以,称《儒林外史》为社会历史风俗长卷和封建末世世态图亦不为过。
《儒林外史》成书后,开始以手抄本形式流传于世,现存最早的刻本是嘉庆八年(1803年)的卧闲草堂本,以后各本皆以此为底本;此外,还有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艺古堂本、同治八年(1869年)群玉斋活字本。
《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又字文木,别署秦淮寓客,安徽全椒人,有《文木山房集》诗文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