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宰相们的异见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夜的命名术、天机之神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我的大明星家族、大国重工、孤岛求生之重生狂蟒、位面因果系统、都市狐仙养成记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汉世祖最新章节!
如枯木一般地从沉思中醒来,刘皇帝只一个抬手的动作,便让宋准心头微颤:“政事堂诸宰臣的奏章都到了吧,说说看,对于此次分封,他们是什么态度?”
闻问,宋准迅速稳定下心绪,拱手道来:“禀陛下,小赵相公盛赞陛下宏图远略、高瞻远瞩,对分封之议极力赞同,并提出迅速推动诸封国建立的意见......”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换源App】
如今政事堂中有二赵,而宋准口中的“小赵相公”指的自然是广阳伯赵匡义了,不过他话还没说完,刘皇帝便忍不住问道:“赵匡义居然如此积极赞同,说说看,具体提出了什么建议?”
眼皮子抬了下,宋准道来:“小赵相公奏章中建议,如欲分封诸国,还当先行清剿治安,将诸国封地那些不服王化的蛮邦夷国、土着野人都清理掉,形成稳定局面,为皇子们扫清就国障碍;
另外,小赵相公建议,进一步推动海外移民,并改过去放任自流为针对移民,南洋诸封国每一国当有五十万到一百万移民,方可保证诸国在海外立足之基。
同时,除了过去的农商移民,还当推动中下层官吏、士林、教职人员、医师生、药工及其他手工业者踊跃南下,以填充封国,夯实统治……”
听完宋准对赵匡义建议的描述,刘皇帝沉默了好一会儿,方才语气生硬地说道:“咱咱们的小赵相公,似乎又开始活跃起来了,口气也很大啊,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移民……你说说看,赵匡义是存着怎样的考虑?”
面对刘皇帝这个问题,宋准明显愣了下,他多年在外任职,对中枢上层尤其是帝相之间的关系状态自然没什么把握,此番调任回京任内阁大学士还是第一次真正接触大汉的核心统治阶层。
但足够的政治敏感性是跻身高层的必要素质,宋准显然是具备了,而皇帝此时的口吻中,分明带有一些对赵匡义的猜疑。按捺住心头的涟漪,宋准稳住心神,小心地回道:“小赵相公想来是遵从陛下意旨!”
“诏书都还未正式起草颁布,何来的意旨?”刘皇帝澹澹地说道。
或许是年纪到了缘故,又或许是心中始终存有芥蒂,如今的刘皇帝看赵匡义是越看他越不爽,其任何言行都可能引发刘皇帝的揣测。
比如此次分封之事,赵匡义在态度上表现得如此积极,刘皇帝就忍不住想,他究竟是刻意迎合自己,还是暗怀其他什么考量。倘若是前者,他迎合自己的目的是什么,若是后者,其中又有什么自己不曾顾及的枝节抑或干脆有什么见不得人的阴谋……
当刘皇帝对赵匡义持这等心态时,这个勋贵集团的代言人之一,赵家军政集团的掌旗者,未来的日子注定不好过,甚至眼下就已经难熬了,这样的情况,很可能要持续到刘皇帝驾崩。甚至一个不好,刘皇帝哪天兴致一来,直接施辣手清除这碍眼乱心之人都不是没有可能。
而仅就分封之事,实事求是地说,赵匡义的建议,也难让刘皇帝满意,太浮夸了。仅他那移民数百万的想法,就太不切实际,移民所牵涉的各种麻烦与困难,朝廷是深有体会的,安东在朝廷支持、在刘煦苦心经营,历时十多年,到如今治下在籍汉民也还不满五十万,赵匡义张口便来每国新增五十至一百万,即便作为长期目标,也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这些情况,身为宰相的赵匡义不可能不清楚,但他还是顺着刘皇帝心思,唱这么些高调。而刘皇帝没有记错的话,在对外开拓上,赵匡义过去可是持保守态度的,也反对朝廷大派兵马,虚耗钱粮,用在开边拓殖上。
怎么如今,态度发生如此南辕北辙的转变,事出反常必有妖,这其中必然存在问题。
当然,赵匡义提出的建议中,倒也非全无可取之处,至少在提高移民输出质量的建议上,还是很有见地的。像过去那般散养式支持,仅靠大汉商民自发行动,哪怕已经在大汉沿海地区形成了一股风潮,但规模还是不够,速度也很慢,效率也很低,也不够平衡,到如今,也到朝廷加强干预的时机了。
脑子思绪很乱,各种想法乱飘,不过刘皇帝还是保持着一张沉抑的面孔,见宋准不说话了,继续问道:“其他几人呢?”
“韩相公认为,如欲分封,朝廷在中短期内将再新增一笔巨大支出,财政上可能会产生一定困难。”宋准禀道。
“叫穷是不是每个计相的本能,韩徽当初是多么刚正的一个人,这财政使当了仅一年,事情还没开始办,便向朕喊难了?”刘皇帝不禁道。
闻言,宋准低着头,继续道:“韩相公以为,税制改革正在逐步向全国推进,朝廷税收并不稳定,财政司不得不做提前考量。即便要分封诸国,也当有所侧重,最好次第展开,对封国援助的标准也该明确,必须在朝廷财政健康稳定的前提下,不能无度地消耗国力!”
说着宋准抬眼观察了下刘皇帝,见他只是认真倾听的模样,又道:“韩相公的建议,封国可先就林邑、安东及新齐三国优先完善;安西大战方休,硝烟又起,欲罢不能,当压后,择机而立;至于南洋外海诸岛,时机尚不成熟,可再置后些,也给朝廷与诸皇子更多准备的时间,倘若仓促成行,既不利于封国建立之平稳,也不利于皇子们的安危……”
人与人显然是有区别的,若是赵匡义提这么些意见,刘皇帝定然是另外一种态度,但因是韩徽提的,所以他只是短暂的思考后,语气平和地评价道:“或许大汉的财政使,就需要一个保守的人选的来担任,韩徽建议,虽然失之保守,却也言之有物,老成谋国啊!”
心中略微感慨了下刘皇帝的“双标”,宋准又道:“至吕相公,倒没有多说什么,只道分封之议,干系重大,事关皇室朝廷,不可不慎,还当妙算周全,考虑妥当之后,再行推动,急躁不得……”
听宋准这么说,刘皇帝突然忍不住笑了,探手捂了下额头,道:“这话像是吕端说出来的!”
对吕端,刘皇帝么没有更多评价了,这从来都是个让他放心的大臣。想了想,又问道:“枢密院、兵部是什么反应?”
宋准道:“兵部杨尚书没有上奏,潘枢密认为安西战争已经耗费了朝廷大量兵力与军需储备,分封之议可,但暂时不能扩大对外战争;郭副枢密则认为,南洋的那些蛮夷小国容易征服,当地物产丰富,完全可以因粮食于地,只需遣派偏师即可,作战消耗与陆上是不同的,因此,南洋可略,坚定支持陛下分封南洋……”
嘴角再度洋溢起少许笑容,嘴里则呢喃了一句:“郭良平,他似乎也坐不住了啊!”
刘皇帝当然知道,事情绝不会如郭良平所言那般简单,但对其态度以及表现出的这股的精神,还是十分认可的。郭良平,毕竟是当下大汉扩张派的旗帜性人物,也是刘皇帝开拓主义的忠实践行者,刘皇帝对他的欣赏也是发自内心的。
点着头,琢磨良久,刘皇帝终于问到他最关心的人:“赵普呢?赵普的奏章到了吗?”
“回陛下,赵相公暂无奏章呈上!”
如枯木一般地从沉思中醒来,刘皇帝只一个抬手的动作,便让宋准心头微颤:“政事堂诸宰臣的奏章都到了吧,说说看,对于此次分封,他们是什么态度?”
闻问,宋准迅速稳定下心绪,拱手道来:“禀陛下,小赵相公盛赞陛下宏图远略、高瞻远瞩,对分封之议极力赞同,并提出迅速推动诸封国建立的意见......”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换源App】
如今政事堂中有二赵,而宋准口中的“小赵相公”指的自然是广阳伯赵匡义了,不过他话还没说完,刘皇帝便忍不住问道:“赵匡义居然如此积极赞同,说说看,具体提出了什么建议?”
眼皮子抬了下,宋准道来:“小赵相公奏章中建议,如欲分封诸国,还当先行清剿治安,将诸国封地那些不服王化的蛮邦夷国、土着野人都清理掉,形成稳定局面,为皇子们扫清就国障碍;
另外,小赵相公建议,进一步推动海外移民,并改过去放任自流为针对移民,南洋诸封国每一国当有五十万到一百万移民,方可保证诸国在海外立足之基。
同时,除了过去的农商移民,还当推动中下层官吏、士林、教职人员、医师生、药工及其他手工业者踊跃南下,以填充封国,夯实统治……”
听完宋准对赵匡义建议的描述,刘皇帝沉默了好一会儿,方才语气生硬地说道:“咱咱们的小赵相公,似乎又开始活跃起来了,口气也很大啊,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移民……你说说看,赵匡义是存着怎样的考虑?”
面对刘皇帝这个问题,宋准明显愣了下,他多年在外任职,对中枢上层尤其是帝相之间的关系状态自然没什么把握,此番调任回京任内阁大学士还是第一次真正接触大汉的核心统治阶层。
但足够的政治敏感性是跻身高层的必要素质,宋准显然是具备了,而皇帝此时的口吻中,分明带有一些对赵匡义的猜疑。按捺住心头的涟漪,宋准稳住心神,小心地回道:“小赵相公想来是遵从陛下意旨!”
“诏书都还未正式起草颁布,何来的意旨?”刘皇帝澹澹地说道。
或许是年纪到了缘故,又或许是心中始终存有芥蒂,如今的刘皇帝看赵匡义是越看他越不爽,其任何言行都可能引发刘皇帝的揣测。
比如此次分封之事,赵匡义在态度上表现得如此积极,刘皇帝就忍不住想,他究竟是刻意迎合自己,还是暗怀其他什么考量。倘若是前者,他迎合自己的目的是什么,若是后者,其中又有什么自己不曾顾及的枝节抑或干脆有什么见不得人的阴谋……
当刘皇帝对赵匡义持这等心态时,这个勋贵集团的代言人之一,赵家军政集团的掌旗者,未来的日子注定不好过,甚至眼下就已经难熬了,这样的情况,很可能要持续到刘皇帝驾崩。甚至一个不好,刘皇帝哪天兴致一来,直接施辣手清除这碍眼乱心之人都不是没有可能。
而仅就分封之事,实事求是地说,赵匡义的建议,也难让刘皇帝满意,太浮夸了。仅他那移民数百万的想法,就太不切实际,移民所牵涉的各种麻烦与困难,朝廷是深有体会的,安东在朝廷支持、在刘煦苦心经营,历时十多年,到如今治下在籍汉民也还不满五十万,赵匡义张口便来每国新增五十至一百万,即便作为长期目标,也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这些情况,身为宰相的赵匡义不可能不清楚,但他还是顺着刘皇帝心思,唱这么些高调。而刘皇帝没有记错的话,在对外开拓上,赵匡义过去可是持保守态度的,也反对朝廷大派兵马,虚耗钱粮,用在开边拓殖上。
怎么如今,态度发生如此南辕北辙的转变,事出反常必有妖,这其中必然存在问题。
当然,赵匡义提出的建议中,倒也非全无可取之处,至少在提高移民输出质量的建议上,还是很有见地的。像过去那般散养式支持,仅靠大汉商民自发行动,哪怕已经在大汉沿海地区形成了一股风潮,但规模还是不够,速度也很慢,效率也很低,也不够平衡,到如今,也到朝廷加强干预的时机了。
脑子思绪很乱,各种想法乱飘,不过刘皇帝还是保持着一张沉抑的面孔,见宋准不说话了,继续问道:“其他几人呢?”
“韩相公认为,如欲分封,朝廷在中短期内将再新增一笔巨大支出,财政上可能会产生一定困难。”宋准禀道。
“叫穷是不是每个计相的本能,韩徽当初是多么刚正的一个人,这财政使当了仅一年,事情还没开始办,便向朕喊难了?”刘皇帝不禁道。
闻言,宋准低着头,继续道:“韩相公以为,税制改革正在逐步向全国推进,朝廷税收并不稳定,财政司不得不做提前考量。即便要分封诸国,也当有所侧重,最好次第展开,对封国援助的标准也该明确,必须在朝廷财政健康稳定的前提下,不能无度地消耗国力!”
说着宋准抬眼观察了下刘皇帝,见他只是认真倾听的模样,又道:“韩相公的建议,封国可先就林邑、安东及新齐三国优先完善;安西大战方休,硝烟又起,欲罢不能,当压后,择机而立;至于南洋外海诸岛,时机尚不成熟,可再置后些,也给朝廷与诸皇子更多准备的时间,倘若仓促成行,既不利于封国建立之平稳,也不利于皇子们的安危……”
人与人显然是有区别的,若是赵匡义提这么些意见,刘皇帝定然是另外一种态度,但因是韩徽提的,所以他只是短暂的思考后,语气平和地评价道:“或许大汉的财政使,就需要一个保守的人选的来担任,韩徽建议,虽然失之保守,却也言之有物,老成谋国啊!”
心中略微感慨了下刘皇帝的“双标”,宋准又道:“至吕相公,倒没有多说什么,只道分封之议,干系重大,事关皇室朝廷,不可不慎,还当妙算周全,考虑妥当之后,再行推动,急躁不得……”
听宋准这么说,刘皇帝突然忍不住笑了,探手捂了下额头,道:“这话像是吕端说出来的!”
对吕端,刘皇帝么没有更多评价了,这从来都是个让他放心的大臣。想了想,又问道:“枢密院、兵部是什么反应?”
宋准道:“兵部杨尚书没有上奏,潘枢密认为安西战争已经耗费了朝廷大量兵力与军需储备,分封之议可,但暂时不能扩大对外战争;郭副枢密则认为,南洋的那些蛮夷小国容易征服,当地物产丰富,完全可以因粮食于地,只需遣派偏师即可,作战消耗与陆上是不同的,因此,南洋可略,坚定支持陛下分封南洋……”
嘴角再度洋溢起少许笑容,嘴里则呢喃了一句:“郭良平,他似乎也坐不住了啊!”
刘皇帝当然知道,事情绝不会如郭良平所言那般简单,但对其态度以及表现出的这股的精神,还是十分认可的。郭良平,毕竟是当下大汉扩张派的旗帜性人物,也是刘皇帝开拓主义的忠实践行者,刘皇帝对他的欣赏也是发自内心的。
点着头,琢磨良久,刘皇帝终于问到他最关心的人:“赵普呢?赵普的奏章到了吗?”
“回陛下,赵相公暂无奏章呈上!”